高丽菜 蔬中极品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forjjlu@Lion (阿竹) (Sat Dec 27 13:03:57 1997) 民生天地 86.12.27 高丽菜 蔬中极品 它脆甜可口,且含多种维他命及微量元素;它的低热量,也成了减肥圣品; 而抑制亚硝酸胺作用,也有助於人体抗癌;从小就给孩子多吃,好处多多。 方原 高丽菜又称为「球叶甘蓝」。《千金.食治》称「蓝菜」,《本草拾遗》称「西土蓝 」,《中国蔬菜栽培学》称「包心菜」、「洋白菜」,《中国药植图□》称「卷心菜」、 「莲花白」、「葵花白」。 高丽菜质地脆甜,不仅味美可口,营养价值亦很高,一般蔬菜中比较缺乏的蛋白质、 脂肪和糖,它都不缺。据营养学分析,高丽菜富含A、舁、舁、C等多种维他命。每一 百克高丽菜中,含抗坏血病的维他命C高达六十毫克,超过桃、梨和苹果含量,也比西 红柿多三倍。 二百五十克未加工的高丽菜中,所含维他命C量就可满足一成年人一昼夜的需求,尤 其高丽菜中含维他命U样物质甚多,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早期患者,有止痛及促进愈合 的作用。若用新鲜高丽菜捣烂,取其汁液,每次二百至二百五十克,略加温,加入适量 麦芽糖,搅拌溶解後,饭前饮服,一日二次,十日为一疗程,会有较好的疗效。高丽菜 中所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很丰富,钙、磷、铁的含量在各类蔬菜中名列前五名;其 中钙含量每百克高丽菜中就有六十二毫克,比黄瓜多四倍,比西红柿多七倍。最近的研 究发现,高丽菜中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锰。锰是人体中□和激素等活性物质的主要成 分,可以促进人体物质代谢。儿童体内物质代谢特别旺盛,所以,让孩子多吃些高丽菜, 对其发育成长大有益处。 营养学家还发现,高丽菜热量低,也算是减肥圣品。据检测,一百克高丽菜只有三十 大卡热量,而一百克面包则含有二百四十大卡热量。国外把高丽菜制成口服液,经临床 证实,经常服用能有效遏止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转变成脂肪,是减肥的良药。然而,科 学家对高丽菜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它能抑制亚硝酸胺在人体内合成,具有抗癌作用, 同时还能防止动脉硬化和胆结石以及胆固醇升高。 中医学认为,高丽菜味甘,性平、无毒。论其功能,《千金.食治》云:「久食大益 肾,填髓脑,利五脏,调六腑。」《本草拾遗》亦云:「补骨髓,利五脏六腑,利关节, 通经络中结气,明耳目,健人,少睡,益心力,壮筋骨。」不愧为强身壮体、健脑益智、 延缓衰老之佳品。 留住高丽菜营养 热锅快炒不过火 高丽菜再营养,但一般家庭烹调方法仍会破坏它所含的有效成分,药用价值也就所剩 无几。因此,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加工,如低温乾燥加工成粉末,制成方便食品,或 将高丽菜中多种元素分离出来,制成保健饮料,才能确保它的健康效益。然而这些多须 食品工厂家才能做得到,而家庭食用方法,就是切丝加醋凉拌。当然,也可通过炒、□、 溜等烹调出美味的菜肴,但要热锅快炒,且不宜过火,尽可能减少其内含元素有效成分 的损失。 ------------------------------------------------------------------------------ forjjlu@Lion (阿竹) (Tue Mar 30 03:18:49 1999) 民生天地 88.03.29 《营养师的叮咛》 吃高丽菜 轻松减肥 富含维他命C 增加免疫力 吴佩蓉 春暖花开,许多人因穿衣露出赘肉而嚷著要减肥,对付身上多出的一圈肥肉。而冬季 盛产的高丽菜,堪称是价廉物美的「减肥菜」,热量低、维他命C含量高、甜味足,凉 拌起来,更是美味、少油的料理。 最近高丽菜盛产,不但价格低廉,甚至因不堪滞销、整车丢弃的情形,看在营养师的 眼里,十分惋惜。根据卫生署印制的「常见食品营养图□」,四分之一颗高丽菜(约一 百零五公克)热量仅二十三卡,吃下一整个高丽菜,就算吃撑了,也不满一百卡;且四 分之一颗高丽菜含有蛋白质一点二公克、脂肪零点三公克、醣类四点四公克、膳食纤维 一点三公克,以及维他命C三十三毫克。由於维他命C含量丰富,最近为肠病毒或流行 性感冒所苦的民众,也可多吃高丽菜,补充维他命C以增强免疫力、消除疲劳。 台大医院营养部组长郑金宝指出,高丽菜除具有一般蔬菜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外,由於 高丽菜甜味足、口感脆,是很适合凉拌的蔬菜。她指出,凉拌做法和热炒、煮等烹调方 法相较,可减少食用油份量,也能避免蔬菜内含的维他命在加热过程中流失,是一道减 肥圣品。 此外,高丽菜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胃壁黏膜再生,也能降血脂、预防心血管阻塞, 有胃溃疡、痛风及高血压的患者不妨多吃。 ============================================================================== 发信人: forjjlu@Lion (阿竹), 信区: BudaFood 标 题: [剪报] 高丽菜 平民的医生 发信站: 狮子吼站 (Thu Jan 31 18:08:45 2002) 民生报 2002/01/30 按:为文章完整故,仍保留文中非素食的部份。 高丽菜 平民的医生 便宜、美味又健康 记者王淑瑛/报导 甘蓝,也就是一般人俗称的高丽菜,是全世界非常重要的绿色蔬菜之一;在国内因为 唾手可得、单价不高,很容易让人忽略了它在养生保健上的价值。其实,甘蓝早期和时 下风行的薰衣草、香蜂草一样,都被归类为香药草之一,普遍食用後,才改变身分,转 为蔬菜一族;西方国家甚至有人称它作「平民的医生」,认为是最能造福众生的一种「 健康菜」。 甘蓝喜欢在冷凉气候下生长,现在起直到一期稻作播种前,都是国内的盛产期;由於 气候适合,病□害少,没有农药残留顾虑,而此时甘蓝糖度也高,吃起来是特别鲜甜。 根据农业试验研究单位的调查,冬天甘蓝糖度可达6度,夏菜一般在5度左右,所以要 吃出鲜甜,现在正是最好时候。 国内甘蓝产区分布很广,但以彰化、云林、嘉义等县市种植面积最大;不同於水果或 其他许多蔬菜的是,只要当令,不分产区,甘蓝是粒粒皆甜,消费者可以完全省去挑捡、 认品牌的麻烦;有些量贩店、大卖场还把握甘蓝大出的时候,推出促销活动,不消一、 二十块钱,就能让家庭主妇满足一家人的胃。 国产甘蓝品种有个美美的名字叫做「初秋」,种子采自日本,而日本因气候关系惯於 初秋采种,因此,种出来的甘蓝就被称作「初秋」种;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台南区农业改 良场课长王仕贤表示,「初秋」是日本将早期台湾北部菜农留种用的「叶深」种,与日 本「早夏」品种杂交,所得出来的一代杂交品种,换言之,「初秋」的亲本之一来自台 湾,它其实是有台湾血统的。 和国外品种比起来,「初秋」比较「软丝」、纤维细,适合快炒、烹煮,很符合国人 的食用习惯,因此,「初秋」在台湾落脚已50年以上,几乎是无可取代;国外品种一般 含淀粉质高、质地较硬、甜度较低,拌美乃滋做生菜沙拉较适合。 自新兴蔬菜不断冒出头之後,消费者选择多了,对甘蓝消费自然产生一些替代性,不 过,近年来医学研究已经发现,包括甘蓝在内的十字花科蔬菜有显著的抗癌效果,尤其 是肺癌、胃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等,因此,甘蓝、花椰菜、青花菜、芥蓝等「甘蓝家族 」,已出现「咸鱼翻生」之势;近期「时代杂志」选为年度十大有益人体的健康食物中, 甘蓝家族之一的花椰菜,也名列其中。 十字花科蔬菜为什麽会具有抗癌成分 王仕贤表示,根据约翰霍金斯医学院十字花科药性预防实验室的研究,原来甘蓝类蔬 菜含有一种特殊成分叫做「硫糖酣」,植物组织细胞破裂之後产生的硫糖酣□,便会将 硫糖酣分解成异硫氰酸盐,而异硫氰酸盐就具有极强的抗癌成分;硫糖酣含量丰寡会受 栽培环境所影响,秋冬比夏天含量高,而油炒又比水煮时硫糖酣损失率低,只要不要油 炒过久,保健效果一点不流失。 原来隐藏在甘蓝身後的优点是这麽多,在国产甘蓝正值盛产、最是物美价廉之时,农 委会及台湾农业策略联盟发展协会呼吁消费者,何妨多拜访这位「平民的医生」,领取 唾手可得的营养补给品。 水煮不如油炒 吃营养 愈生愈好 甘蓝可以说是生、熟皆宜,但要想吃出甘蓝的甜脆,而且保健功能不打折的话,其实, 「简单」最好。国内学术界曾经研究过,若以水煮方式烹调,甘蓝中的硫糖酣比较容易 流失,油炒则可增加硫糖酣的热裂解产物,但也不宜炒得太过熟烂;愈生,愈富营养。 甘蓝也可以腌制成四川泡菜、德国酸菜等,不仅有促进食欲的作用,也可延长保存期 限。最简单的吃法,莫过於制成果蔬汁饮用、拌沙拉生食,或在火锅内烫一下,即煮即 吃;也常见客家人将高丽菜烫熟後,只沾些金桔酱食用,吃起来也非常鲜美爽口。 知名烹饪老师程安琪指出,西式吃法流行制成菜卷,高丽菜烫软、去蒂後,一片片摘 下,可以包些鸡胸肉或绞肉、虾泥、香菇等,蒸约15分钟取出,淋上奶油糊,就成一道 「奶油龙凤菜卷」;也可包覆绿豆芽、香菇丝、芹菜、胡萝卜等,制成素的莲白卷。 程安琪的母亲傅培梅女士,喜欢在里边添些海蜇皮,益增高丽菜卷的脆感。喜欢来点 辣的人,可以起油锅後炒香花椒粒(香气透出後丢弃不要),再以切段的乾辣椒炒香, 放入高丽菜快炒,就是一道简单下饭的「川味莲白」。由於高丽菜耐蒸耐煮,也是制作 罗宋汤等不可或缺的食材。为推广高丽菜,台湾农业策略联盟发展协会正委请专家制作 高丽菜食谱,有兴趣民众可以10元回邮信封,向策略联盟索取,地址为:台北市长安西 路106号7楼之3。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