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抗老,健脾胃、补肝肾!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macho@Lion (月亭亭) (Wed Dec 19 09:14:42 2001) [90/12/19 春晖医星球健康联合电子报] 台北市立中医医院 高龄化社会的来临,正显现出每个人的需求不仅止於财富与寿命之延长,同时更要 求生命品质获得保障。在传统医学认为女子至『七七』(四十九岁),男子至『八 八』(六十四岁)因肾气衰竭而渐步入老化,多种生理功能之退化也会显现出来。 而历代典籍中,对於中医养生多所记载,如推拿按摩、药膳饮食养生、精神愉悦与 适度的劳动或运动等,其中又以药膳与饮食养生最具特色! 中医以五脏六腑为人身之根本,脏腑功能的衰退,可出现鬓发斑白或皮肤弹性的减 退及皱纹之产生、齿牙动摇、腰背酸痛或无力、耳不聪目不明、健忘、不寐等症候 表现。而究其原因不离肾精亏损、气血不足及脏腑阴阳失调。因此,中医谈到抗衰 老多以调补肝肾,健脾益气与顾护心肺功能为主。 【调补肝肾】—— 肾为先天之本,中医典籍中最多抗衰老的要方式以补肾为主。『耳为肾窍』、『目 为肝窍』、『肾主骨』、『齿为肾之馀』、『发为血之馀』等,即说明当肝肾不足, 精血亏损时,会出现耳目不明与失聪,骨质疏松,腰背酸痛无力,须发枯黄或斑白。 中药常以具有滋补肝肾与养血益气药物作为治疗或饮食辅助。例如何首乌、地黄、 女贞子、旱莲草、桑椹、枸杞子、菊花、杜仲、牛膝等。一般常以六味地黄丸或左 归丸为基础方,再视临床症状予以加减药味。 【健脾益气】—— 脾胃为後天之本,老年人因於消化功能减退或因齿牙动摇使食纳减少,容易发生营 养不良,则其气血生化不足以荣养肌肤,疾病抵抗力下降。因此在调补肝肾固其先 天之本的同时,更应健脾胃运化功能以调後天之本。一般使用麦芽、党参、茯苓、 莲子、山药、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强化消化系统功能。 【顾护心肺功能】—— 老年人常见动则喘咳、短气乏力等症状,多则成其心肺功能不足。对於有心血管疾 病者,应强化其血液循环功能,避免痰浊瘀阻血脉。常用中药为丹参或川三七等活 血化瘀药物。至於短气乏力而喘咳,则以益气保元,滋养肺阴为主,可以黄耆、党 参、麦冬、五味子或太子参、百合等药物作为治疗。 现今论及抗老化,多以抗氧化、拮抗自由基之伤害为主,使的所谓健康食品大行其 道,但其实在一些天然药物、食品中即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最重要的应该是强调 均衡饮食与适当运动,而在必要时候进食适宜自己体质的药膳,有其事半功倍之效果。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