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知苦者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作者: chakwos (五五)
时间: Fri Feb  1 10:46:55 2008

又有些问题来麻烦大家了,底下是阿那□祁长者听闻舍利弗尊者说法後,因为感到「
昔日来数承事佛。亦复尊敬诸长老比丘。亦不闻如斯尊重之法。如舍利弗之所演说。」
而「悲泣涕零不能自止」;阿难尊者答为了安慰长者所说的一段话。

T02,n0125,p0819,c30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2/0125_049.htm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九(八)

是时。阿难语阿那□祁曰:
「长者当知。世间有二种之人。如来之所说。云何为二?一者知乐。二者知苦。
 彼习乐之人。所谓尊者耶输提族姓子是。彼习苦之人。婆伽梨比丘是。
 又复。长者。耶输提比丘解空第一。信解脱者。婆伽梨比丘。
 又复。长者。知苦之人.知乐之人。二人心俱解脱。二俱如来弟子无与等者。由其不
 没不生。二人勤受佛教。亦无懈废。但心有增减故。人有知者。有不知者。如长者之
 所说。我昔已来承事诸佛。恭敬长老比丘。初不闻如斯尊重之法。如舍利弗之所说。
 耶输提比丘视於地。而心得解脱。婆伽梨比丘观视於刀。即时心得解脱。是故。长者
 。当作如婆伽梨比丘之比。」

文中感觉阿难尊者都点到为止,因而有底下这些疑问,麻烦大家看看:

如文中所述,怎麽样算是知乐之人?怎样算是知苦之人?知乐与知苦和解空及信解脱
有相对应的关系吗?

「由其不没不生。二人勤受佛教。亦无懈废」是指因为不没不生才导致二人勤受佛教?
不没不生指的是什麽不没不生?

文中「但心有增减故。人有知者。有不知者。」为何心有增减会导致人有知者,有不知
者?知的是什麽?

「耶输提比丘视於地。而心得解脱。婆伽梨比丘观视於刀。即时心得解脱。」经文中提
及的「视於地」及「观视於刀」各是怎麽的方法?看著地?看著刀?

有暗指知乐(苦)者视於地(观於刀)较易得解脱的意思吗?

为何阿难尊者认为阿那□祁长者如同婆伽梨比丘而不是耶输提?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返回

-------------------------------------------------------------------------------
-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时间: Sat Feb  2 13:30:33 2008

※ 引述《chakwos (五五)》之铭言:
> 又有些问题来麻烦大家了,底下是阿那□祁长者听闻舍利弗尊者说法後,因为感到「
> 昔日来数承事佛。亦复尊敬诸长老比丘。亦不闻如斯尊重之法。如舍利弗之所演说。」
> 而「悲泣涕零不能自止」;阿难尊者答为了安慰长者所说的一段话。
> T02,n0125,p0819,c30
>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2/0125_049.htm
>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九(八)
> 是时。阿难语阿那□祁曰:
> 「长者当知。世间有二种之人。如来之所说。云何为二?一者知乐。二者知苦。
>  彼习乐之人。所谓尊者耶输提族姓子是。彼习苦之人。婆伽梨比丘是。
>  又复。长者。耶输提比丘解空第一。信解脱者。婆伽梨比丘。
>  又复。长者。知苦之人.知乐之人。二人心俱解脱。二俱如来弟子无与等者。由其不
>  没不生。二人勤受佛教。亦无懈废。但心有增减故。人有知者。有不知者。如长者之
>  所说。我昔已来承事诸佛。恭敬长老比丘。初不闻如斯尊重之法。如舍利弗之所说。
>  耶输提比丘视於地。而心得解脱。婆伽梨比丘观视於刀。即时心得解脱。是故。长者
>  。当作如婆伽梨比丘之比。」
> 文中感觉阿难尊者都点到为止,因而有底下这些疑问,麻烦大家看看:
> 如文中所述,怎麽样算是知乐之人?怎样算是知苦之人?知乐与知苦和解空及信解脱
> 有相对应的关系吗?

先了解一下二位尊者的背景,有些事就比较好理解了。

其实我不知耶输提比丘是谁,但若说他是解空第一,那应该是须菩提尊者,
不过我查不到其它耶输提即是须菩提的证据。

《增壹阿含经》卷3〈4 弟子品〉:「□乐空定。分别空义。所谓须菩提比丘是。
志在空寂。微妙德业。亦是须菩提比丘。」
(CBETA, T02, no. 125, p. 558, b15-17)

经中说其□乐空定,所以说他是知乐之人,也算有道理。

而婆伽梨比丘,可参考:

《增壹阿含经》卷3〈4 弟子品〉:「得信解脱。意无犹豫。所谓婆迦利比丘是。」
(CBETA, T02, no. 125, p. 557, c20-21)

他就是诸弟子中以信解脱为其特色的。

他的解脱故事可参考《增壹阿含经》卷19〈26 四意断品〉第十经,底下只引一小段:

《增壹阿含经》卷19〈26 四意断品〉:「彼比丘谦苦甚久。诸有释迦文佛弟子之中。
信解脱者此人最胜。然有漏心未得解脱。我今可求刀自刺。是时。彼比丘临自刺时。
即思惟如来功德。舍寿之日。思惟五盛阴。是谓此色习.此色灭尽。尔时。
彼比丘思惟此已。诸有习之法皆悉灭尽。此比丘已般涅盘。」
(CBETA, T02, no. 125, p. 643, a15-21)

所以可知此尊者是由苦下手,而他是在持刀自尽时解脱。

> 「由其不没不生。二人勤受佛教。亦无懈废」是指因为不没不生才导致二人勤受佛教?
> 不没不生指的是什麽不没不生?
> 文中「但心有增减故。人有知者。有不知者。」为何心有增减会导致人有知者,有不知
> 者?知的是什麽?

"二俱如来弟子无与等者。由其不没不生。二人勤受佛教。亦无懈废。
但心有增减故。人有知者。有不知者。"

以下是我个人直觉的解释:

二位尊者都是佛陀弟子中一等一的行者,但因为他们很少在众中出没,
而且二人虽然同样在佛法修行中无有懈怠荒废,但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一样,
所以有些人知道他们,有些人则不清楚这二位。

我觉得意思就是他们二位是很棒的,但并不是大家都知道。
例如我就比较知道须菩提尊者,对婆迦利尊者就较少听说。

> 「耶输提比丘视於地。而心得解脱。婆伽梨比丘观视於刀。即时心得解脱。」经文中提
> 及的「视於地」及「观视於刀」各是怎麽的方法?看著地?看著刀?
> 有暗指知乐(苦)者视於地(观於刀)较易得解脱的意思吗?


观视於刀大概是指他是在自杀时,因以刀自尽,由此进入观照,达到解脱。

观於地我就不明白,不过在修止的四十业处中,观地是第一种方法,
可参考《清净道论〉的说地遍品,这些对修定的理论有很详细的说明。


http://myweb.ncku.edu.tw/~lausinan/Tipitaka/Post-Canon/Visuddhimagga/chap04.htm

目前我只能猜耶输提尊者是以地为修定的业处,正如安般是以呼吸为修定的业处一般。

所以知苦或知乐只是他们的特性或环境,有的由观一切皆苦入手,
有人可能以追求解脱之乐入手,我想只要是佛陀教导的次第,
个人找到适合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观地或观刀亦然,观刀是特例,大家不要学。 :)
我通常都是介绍观呼吸,此法也是佛典中最常见的。

> 为何阿难尊者认为阿那□祁长者如同婆伽梨比丘而不是耶输提?

我想因为他在生病嘛,和婆伽梨尊者情况相似,所以可以藉著病痛观照苦,
这比较符合当时的情况。

  heaven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