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与《地藏经》的相应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刚) 看板: BudaHelp 标题: Re: 请教有关地藏经的问题 时间: Tue Jan 27 00:29:07 2004 Hi wuly, 新年快乐! 您有看阿含经的话很好。站上也有许多朋友包含地藏 经、阿含经等经典已熟习的,可以互相依据佛说来分享。就 BudaDigest 版「大家来读经」来说,已阅毕《增壹阿含》、《中阿含》、并正在 读《杂阿含》,也建议您参与,以激励自己渐次深入佛法,终能有如 实的了解,以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可以注意的是,末法时期世俗的大小相争蛮严重的,许多明明没 有相违的部份,在宗派相争之下,反而被不同宗派的宗徒解释成问题, 甚而导致互谤佛法。就佛陀再三表明其说法「不异语」的立场来看, 我们应就佛法具一贯性的角度为初衷,亲自了解佛法,而不必受宗派 互相毁谤(不管大小南北)的摸象论说所限。 有时若我们看了一些自命原始的人写的论述(而非经典原文), 而还比较没有有机会完整的了解阿含中佛陀的开示,就会有您有的一 些疑惑。由於这些後人的依宗派之争的解释,才会有这些争议,其实 就佛说而言没有这些问题,就举例而言,以下我就单纯用阿含经来作 解释: ※ 引述《wuly (五粒)》之铭言: > 此外,我常诵地藏经,可是最近看了一些阿含经後,在诵经时,就 > 会开始胡思乱想。记得阿含经中,有一个妇人因为失去了儿子而发 > 疯,後来佛陀为他说道,他便不再执著於失去儿子这件事。 佛法以解脱众生之根本痛苦为要。为同一个目的,有不同的方法。 因此一方面行者本身减轻执著才是根本,另一方面佛陀也赞同为生活而 努力,二者并不相违。就以阿含经中佛陀再三对於居士的开示来看,一 方面佛陀表明无止尽的欲望是痛苦的根本,另一方面佛陀也再三强调居 士要好好过居士的生活,以正当的职业营生,并适当的蓄积财物并妥善 规划。这些都没有相违,目标只有一个:帮助解脱自在。 就往生这件事来说,《阿含经》中佛陀也很明白的表示念佛对於 往生善处是很有帮助的,请详阅 BudaDigest 版以下标题即知: [念佛] <增一、二、三、一> [至心念佛能免三恶道] <增壹、三十二、三十八、十> [念佛能灭恶伺及不善法] <中阿含、五十五、一、二○二> 临终投生处是随业、随习、随念,因此临终向佛是有帮助的。 《地藏经》是在三十三天说的,而非如《阿含经》是在人间说,因 此切入点也会有不同,然而佛法核心不因而有异。 > 那麽为什麽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累劫以来却这麽执著於对父母的感情 > ? 那是地藏菩萨的因地。佛陀为显示自己及诸菩萨、弟子,是由凡 夫开始而证圣,时常举自己的本生尚未成贤圣时。例如还举过佛陀多 生以前曾为阿修罗王的例子。感恩父母是好事,当然值得提出。 > 甚至会因为「见如来相好,千福庄严,因为彼佛,作何行业,而得此相?」 > 怎麽会又执著於表象? 这不一定是执著於表象。《阿含经》中也常载佛的弟子因其相好 庄严而归入四众。例如大迦叶尊者也是: 《杂阿含经》【卷四十一】 <<<<<<<<<<<<<<<<<<<<<<<<<<<<<<<<<<<<<<<<<<<<<<<<<<<<<<<<<<<< (摩诃迦叶尊者) 遇值世尊正身端坐,相好奇特,诸根寂静,第一息 灭,犹如金山。 我时见已,作是念:此是我师,此是世尊,此是罗汉,此是等正觉。 我时一心合掌敬礼,白佛言:是我大师、我是弟子。 >>>>>>>>>>>>>>>>>>>>>>>>>>>>>>>>>>>>>>>>>>>>>>>>>>>>>>>>>>>> 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原因,大迦叶主要还是为法归佛,并於出家 八日後就证道了。这绝不能说谁肤浅,毕竟此处只是一语带过,时常 这是指双方宿世因缘很深,因此见相好庄严只是一个让他们归佛的缘 起。 您在 CBETA 四部阿含中输入「相好」这二个字,还可以见到非常 多的例子。因此若只就《阿含经》来看,这也是正常的归佛因缘之一, 《地藏经》及《阿含经》於此并没有违背,况且又是说地藏菩萨久远 之前的本生。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