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该用怎样的心态面对?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poiopoio@Lion (渡若), 信区: sitting
标  题: Re: 关於禅坐的放松?
发信站: 狮子吼站 (Sat Feb  6 14:16:56 1999)
转信站: Lion

:     观呼吸也是一样的,不管发生什麽,只管呼、吸、呼、吸。什麽气动,
:     现象都不去管他。否则我们就由观呼吸观到气动,就乱啦~~~


        说实话,打坐的人很少不求境界的...
        要是真有什麽气动、放光、千里眼、透视...
        嘿嘿...这时候就有趣了...
        能不迷的真的是超强...

        上坐之前嘴里可以说不管任何境界...
        可是心里还是会想...今天坐的如何呀...有没有更好一点的甜头吃呀...
        自己的境界有没有比别人的炫呀...我的程度够不够被师父印证了呢?
        禅定境界到了哪一重天啦?

        说出来也不怕大家笑...这些种种念头...我.....每一样都有...哈...:PP



--
发信人: poiopoio@Lion (渡若), 信区: sitting
标  题: Re: 关於禅坐的放松?
发信站: 狮子吼站 (Tue Feb  9 08:39:52 1999)
转信站: Lion

==> 於 搞笑宝宝Ⅲ (ag3@Lion) 文中述及:
: ==> 於 渡若 (poiopoio@Lion) 文中述及:
: :         上坐之前嘴里可以说不管任何境界...
: :         可是心里还是会想...今天坐的如何呀...有没有更好一点的甜头吃呀...
: :         自己的境界有没有比别人的炫呀...我的程度够不够被师父印证了呢?
: :         禅定境界到了哪一重天啦?
: :
: :         说出来也不怕大家笑...这些种种念头...我.....每一样都有...哈...:PP
: :
: :
:      我也是啊~~~ ^_^
:      我看到莲座跑来跑去、看到大光明、看到琉璃世界都可以不去管他,但是查察
:      到过去的自己,实在是不能不去管他。 :~~~~~~~

        不过一直以来有个很奇怪的问题...
        为什麽不要去管它呀?
        这些奇异现象不好吗?
        如果不好的话到底是哪里不好?
        我们禅坐的目的到底是什麽呀?开悟?or.......
        要是求开悟的话那跟求这些奇异现象有何不同?
        求开悟的心态也是贪呀...那麽我们到底要用怎麽样的心态去坐坐?
        为何用这样的心态去坐呢?
        ㄜ.....好像不只一个问题...太多问题了...呵呵....



--
发信人: DavidChiou@Lion (邱大刚), 信区: sitting
标  题: Re: 关於禅坐的放松?
发信站: 狮子吼站 (Tue Feb  9 08:50:15 1999)
转信站: Lion

==> 於 渡若 (poiopoio@Lion) 文中述及:
:         为什麽不要去管它呀?
:         这些奇异现象不好吗?
:         如果不好的话到底是哪里不好?
:         我们禅坐的目的到底是什麽呀?开悟?or.......
:         要是求开悟的话那跟求这些奇异现象有何不同?
:         求开悟的心态也是贪呀...那麽我们到底要用怎麽样的心态去坐坐?

    嗯, 只差在贪嗔痴而已。所以说急著开悟的人,
并没有办法开悟。

    经中好像有记载, 魔天也一直想要成佛呢, 不
过因为他一直想作佛, 用各种作法 -- 行善、鼓吹
信仰、医病、度人、造大庙、etc -- 却不自觉地
流於贪念, 而无法成佛。

    佛陀说魔天要等到 "发现无佛可成时" 才能成
佛。

    插花一下, 提供作参考罗。

Have a nice day!



--
发信人: patton@Lion (随缘~~~), 信区: sitting
标  题: Re: 关於禅坐的放松?
发信站: 狮子吼站 (Tue Feb  9 10:25:06 1999)
转信站: Lion

==> 於 邱大刚 (DavidChiou@Lion) 文中述及:
:     嗯, 只差在贪嗔痴而已。所以说急著开悟的人,
: 并没有办法开悟。
:     经中好像有记载, 魔天也一直想要成佛呢, 不
: 过因为他一直想作佛, 用各种作法 -- 行善、鼓吹
: 信仰、医病、度人、造大庙、etc -- 却不自觉地
: 流於贪念, 而无法成佛。
:     佛陀说魔天要等到 "发现无佛可成时" 才能成
: 佛。

容我转学生补充一下看法吧!
其实反过来看,一些所执著的文字 形式 方法 似乎也都如此哦~~~
不过现代里,聪明的人,聪明的理由与游戏规则
也就聪明地骗过了...



--
发信人: DavidChiou@Lion (邱大刚), 信区: sitting
标  题: Re: 关於禅坐的放松?
发信站: 狮子吼站 (Tue Feb  9 10:29:29 1999)
转信站: Lion

==> 於 随缘~~~ (patton@Lion) 文中述及:
: 其实反过来看,一些所执著的文字 形式 方法 似乎也都如此哦~~~
: 不过现代里,聪明的人,聪明的理由与游戏规则
: 也就聪明地骗过了...

嗯. 文字、形式、方法, 都可以是次第,
只要是离染就没有问题。若反而因之而
增益三毒, 那麽就麻烦了...



--
发信人: bozo@Lion (智择), 信区: sitting
标  题: Re: 关於禅坐的放松?
发信站: 狮子吼站 (Tue Feb  9 10:29:57 1999)
转信站: Lion

==> 於 邱大刚 (DavidChiou@Lion) 文中述及:
: ==> 於 渡若 (poiopoio@Lion) 文中述及:
: :         不过一直以来有个很奇怪的问题...
: :         为什麽不要去管它呀?
: :         这些奇异现象不好吗?

现象其实是一种过程,还是生灭法,既然是生灭法
那有了现象,只好去了知他,了知他的来去,直到
看清楚他,不会因他起无明惑,这时现象自己就会
不见了,如果自知能赖不够,这时只好使用否定他
的方式去处理,把一切的现象否定,只保留自己的
疑情不去否定,这里就会牵扯到所谓夺人夺境的问题
只夺人或只夺竟或人竟两不夺或人竟据夺,这其实就
要看传法师父了,若没师父那就只好看个人对法的检
择力了。

: :         要是求开悟的话那跟求这些奇异现象有何不同?
: :         求开悟的心态也是贪呀...那麽我们到底要用怎麽样的心态去坐坐?
:     经中好像有记载, 魔天也一直想要成佛呢, 不
: 过因为他一直想作佛, 用各种作法 -- 行善、鼓吹
: 信仰、医病、度人、造大庙、etc -- 却不自觉地
: 流於贪念, 而无法成佛。

呵呵听起来魔天很像道教的行三千功德可以成道一样,
就是太计较功德的多少了,把福德当功德看,那麽
看起来真像痴人说梦话,那到底如何行功德呢,
大刚兄要不要多做一些说明。



--
发信人: DavidChiou@Lion (邱大刚), 信区: sitting
标  题: Re: 关於禅坐的放松?
发信站: 狮子吼站 (Tue Feb  9 10:36:29 1999)
转信站: Lion

: :     嗯, 只差在贪嗔痴而已。所以说急著开悟的人,
: : 并没有办法开悟。
: :     经中好像有记载, 魔天也一直想要成佛呢, 不
: : 过因为他一直想作佛, 用各种作法 -- 行善、鼓吹
: : 信仰、医病、度人、造大庙、etc -- 却不自觉地
: : 流於贪念, 而无法成佛。
: 呵呵听起来魔天很像道教的行三千功德可以成道一样,

    其实老子和庄子对於所谓这种作善事, 都很感冒。
行三千功德这种作法, 有的或许是阶段性的, 有的则
是後代自称是道教信徒的附会的。




--
发信人: ag3@Lion (搞笑宝宝Ⅲ), 信区: sitting
标  题: Re: 关於禅坐的放松?
发信站: 狮子吼站 (Tue Feb  9 23:38:32 1999)
转信站: Lion

==> 於 渡若 (poiopoio@Lion) 文中述及:
:         这些奇异现象不好吗?
:         如果不好的话到底是哪里不好?
:         我们禅坐的目的到底是什麽呀?开悟?or.......
:         要是求开悟的话那跟求这些奇异现象有何不同?
:         求开悟的心态也是贪呀...那麽我们到底要用怎麽样的心态去坐坐?
:         为何用这样的心态去坐呢?

以下这几段话,摘自阿姜 查的著作:以法为赠礼


    你会问
    如果我们一无所求,那我们将会得到什麽?
    答案是
    什麽都得不到……
    无论我们得到什麽
    都只是痛苦的一个原因

……

    佛教禅坐的终极教导是「放下」
    不去牵□任何事物……
    「放下」这个字 (*)
    并不是说我们不须要去修行
    而是意味著我们必须遵循「放下」的法门修行

……
(*)宝宝按:原文是一个字,对中文而言是一个词。

写这一段的原因,其实只是忽然想到有这一本书在手边,顺手抄一下而已。

说不要去追随感觉的原因,是为了能成为他的主宰,也许这样说有点怪怪的,
但我想不会差太远。如果谈到开悟的话嘛,以我个人的想法,不用禅坐也是可
以达到见性的程度的。

我们为什麽要坐坐呢? 我想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目的,我遇过很多不同的人,
因不同的原因学习禅坐。有的为了健康,有的要成佛,有的为了舒解压力……,
至於求开悟,光靠禅坐不一定是好方法,最重要的是心智的开解,这一点要相辅相成才容易吧。

如果你禅坐是为了要看一看前世,是为了要能出离,是为了要知道有谁欠你的钱没
有还,那如果您看到了这所谓的奇异现象,那您的目的就达到了。但如果是为了要
看清楚心的变化,那就是看,不要做别的事,不然可能有精彩画面没看到。^_^

有很多现象出现,并没有好或者是不好,只是发生而已。我以前还会怕怕呢!! :p

至於察觉到自己,倒是件不太有趣的事。因为面对自己是有点困难的:啊~~~原来我
是这麽不好的人,原来我曾如何如何……

这时候口里说放下放下,可真是不容易呢!! ^_^



--
发信人: wmc@Lion (wmc), 信区: sitting
标  题: Re: 关於禅坐的放松?
发信站: 狮子吼站 (Thu Feb 11 18:26:26 1999)
转信站: Lion

: ==> 於 渡若 (poiopoio@Lion) 文中述及:
: :         这些奇异现象不好吗?
: :         如果不好的话到底是哪里不好?
: :         我们禅坐的目的到底是什麽呀?开悟?or.......
: :         要是求开悟的话那跟求这些奇异现象有何不同?
: :         求开悟的心态也是贪呀...那麽我们到底要用怎麽样的心态去坐坐?
: :         为何用这样的心态去坐呢?

观其无常,
禅坐在降伏五盖,
贪有善贪有恶贪, 佛法的修行是善贪, 是精进, 可导向解脱.
要精进, 向解脱, 但不能执著, 要'能舍,
时时记得三依一向: 依远离, 依离欲, 依灭, 向於舍.



--
发信人: Heavenchow@Lion (Heaven), 信区: sitting
标  题: Re: 关於禅坐的放松?
发信站: 狮子吼站 (Thu Feb 11 23:56:32 1999)
转信站: Lion

我也来谈谈我的想法

==> 於 渡若 (poiopoio@Lion) 文中述及:
:         不过一直以来有个很奇怪的问题...
:         为什麽不要去管它呀?

"不去管它" 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
只是在大部份的情况, 不管比较不会有事.
而且对我而言, 大部份的情况是在练习 "不管"
今天坐的好, 坐不好, 有好的感受, 有杂乱的妄念....
觉察到就放下, 不管它.

:         这些奇异现象不好吗?
:         如果不好的话到底是哪里不好?

并不是不好, 也不是好.
但心念跟著它就不太好了.

:         我们禅坐的目的到底是什麽呀?开悟?or.......
:         要是求开悟的话那跟求这些奇异现象有何不同?
:         求开悟的心态也是贪呀...那麽我们到底要用怎麽样的心态去坐坐?
:         为何用这样的心态去坐呢?

在坐坐之前, 最好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麽?
就算想开悟, 成佛... 也最好知道开悟及成佛是什麽意思. ^_^

小弟自己的态度是, 想要深刻观察身心的人, 必需要有良好的稳定性.
世间的学问也是如此. 更何况行者的观察目标就是观察者本身,
没有好的定力, 一旦喜怒哀乐现前, 念头就不知跑到哪去了.
又怎谈的上观察? 小弟的观察往往在事後, 各位前辈当然知道, 那是
没什麽大用的. :p 正如戒烟者, 总在熄掉烟之後才後悔, 一点火又全忘了.

我的态度仅止於此, 我相信培养良好的定力有助於我认清自己的心念.
至於是否是无常, 苦... 那是佛陀的教导. 要自己观察後, 才能真正知道.
知道後要做什麽? 到时再说吧! 这算不算贪? 我也不知道?

当然, 这是坐之前的想法, 上座後就不管这些妄念了.

也当然各人的原因不同, 有止观, 有默照, 有人参公案, 有人只是念佛....
各人清楚就好!



--
发信人: prajna@Lion (撑一支长篙), 信区: sitting
标  题: Re: 关於禅坐的放松?
发信站: 狮子吼站 (Tue Feb 16 12:10:27 1999)
转信站: Lion

个人觉得,其实不用太担心需要用什麽心态去打坐。
禅坐比较像是一个敞开和了解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塑造的过程。
我们是在打坐时,发现身心运作的方式,以及执取的过患;
而不太是,抱著要解决特定问题的心态来进入禅坐。
问题,在敞开的过程中会自动出现,不需要去搜寻。
也只有在问题真正出现时,才有办法解决,也才是解决问题的时机。

而解决问题,不是要去加些什麽,
不是发现自己什麽想法有问题,而赶快加入一些“正确”的想法。
当你真正发现自己的某些想法或行为是没有任何好处,
只会带来烦恼时,自然会去远离它。
所以,要解决问题,就要先了解问题。
我开始打坐的那一天,坐了一个小时,快要结束时,就转了起来。
可能是这个诱因,以及之後伴随著精神越来越好,视野越来越清晰,
我就这样转了快一年(当然啦!转的花样越来越多就是了)。
後来才发现,既使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执著,其实是因为“喜欢”转,
所以才会转个不停。
之後可能是转累了,也发觉这没什麽奇特,只是浪费时间,就不转了。



--
Ξ 狮子吼站  [FROM: 163.32.18.6] ◇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