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导读(二)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sendoh@Lion (用心倾听就会听得到), 信区: sitting
标 题: 清净道论导读(二)
发信站: 狮子吼站 (Fri Oct 30 19:53:31 1998)
转信站: Lion
[ 本文转载自 BudaHelp 讨论区 ]
[ 本文原作者是: sendoh ]
[ 发表时间为: Thu Oct 9 10:03:09 1997 ]
<<序 论>>
1:<<清净道论>>全书是为了回达下面的问题:
内结与外结,人被结绑住,瞿昙我问汝,谁当解此结?
「结」是贪爱的意思,绑著人们的东西.爱有物质方面和内心方面,六根引发
的烦恼都是结.结犹如苦行者纠缠的头发,很难打开.所以,如何打开生死轮
回的网结呢?
2:全书的回答可以表达如下: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
「住戒」是戒学,「修心」是定学,「修慧」是慧学,这三学就是本论的全部
内容.
3:本论名为「清净道」,就是导至涅盘的道路.「清净」是已净化的垢秽的
涅盘,「道」是到达涅盘的方便.本论就是以戒定慧三学来导引至清净道.三
学可以从九个不同的角度解释.
3.1:三增上学,戒是增上戒学,定是增上心学,慧是增上慧学.
3.2:三种善教,戒是阐明初善,定是阐明中善,慧是阐明究竟善.
3.3:成就究竟解脱的原因,戒是三明的原因,定是六神通的原因,慧是四
无碍解的原因.
3.4:避二边行而行中道,戒是避免欲乐的极端行为,定是避免自我折磨的
极端行为,慧是中道正行.
3.5:超越三界的方法,戒是超越恶趣的方法,定是超越欲界的方法,慧是
超越一切轮回的方法.
3.6:三种断烦恼的层次,戒是以各种善来对治各种烦恼,定是镇伏压住烦
恼,慧是断尽烦恼.
3.7:三种对治的方法,戒是诸惑违犯的对治,定是缠的对治,慧是随眠的
对治.
3.8:三种杂染的净化,戒是恶行杂染的净化,定是爱杂染的净化,慧是恶
见杂染的净化.
3.9:得到圣果的原因,戒是初果二果的原因,定是三果的原因,慧是四果
阿罗汉的原因.只有初果二果的人圆满戒,三果的人才圆满定,证阿罗汉则为
圆满慧.
4:<<清净道论>>全书的结构可以三学或七清净来划分.
4.1:依三学分为三部份,戒学、定学、慧学.论中以树为喻,解释整体「
清净道」.戒学的持戒与定学的修心是术跟,而戒又为定的基础,没有树根将
没有树,慧学须先听闻思惟智慧所要了知的真理(蕴,处,界,根,缔,缘起)
,这犹如种树的大地,没有大地泥土的树,树就会枯死.修习智慧就是修毗婆舍
那观,修毗婆舍那观犹如树干,树干是透过树根攀稳深入泥土中,在泥土中摄取
养分;修观就是清净道的骨干,它的必要对象是「五蕴、无常、苦、无我」的大
地,然而这是以戒定为根基.清净道的目的地就是涅盘,犹如树的果实.总之,
「清净道,就像大树,壮健的骨干透过清净有力的根深入大地吸取养份,成熟丰
美的果实.
图 略
4.2:<<清净道论>>就是七种清净的七个阶段.一:戒清净就是戒学,二:定
清净就是定学,其於五清净就是修慧的骨干,即,三:见清净、四:度疑清净、
五:道非道智见清净、六:行道智见清净、七:智见清净,它们是观察五蕴、无
常、苦、无我.可见,七清净是对三学的修行次第进一步的说明.前六阶段都只
是世间的,第七阶段才是出世间的圣道与圣果.
5:本书如何安排解释<<清净道论>>?可整理成表一.全论有一个纲要的<序论>
,二十三章的正文,简洁的结论;本书也有一个<序论>,九章的正文,结论.戒
学包含全论的第一、第二章,属於第一部分;戒学也是本书的第一部份,在第一
章中解释.定学包含全论的第三到第十三章,属於第二部份;定学也是本书的第
二部分,在第二、第三、第四章中解释.慧学包含全论的第十四章到第二十三章
,属於第三部份;慧学在本书也是第三部份,在第五到八章中解释.全论的最後
有结论;本书也於最後总结说明.
表一:本书解释<<清净道论>>的结构
┌—————————┬——————————┬—————————┐
│七清净 │ <<清净道论>> │ 本 书 │
├—————————┼——————————┼—————————┤
│ │ 序 论 │ 序 论 │
├—————————┼——————————┼—————————┤
│一:心清净 │戒学(第一、第二章)│ 第一章 │
├—————————┼——————————┼—————————┤
│二:心清净 │定学(第三至十三章)│第二至四章 │
├—————————┼——————————┼—————————┤
│ │慧学(慧地:第十四章│第五至七章 │
│ │ 至十七章) │ │
│ │ │ │
│三:度疑清净 │ 慧体与果:第十│第八章 │
│四:度疑清净 │ 八章至二十三章│ │
│五:道非道智见清净│ │ │
│六:行道智见清净 │ │ │
│七:智见清净 │ │ │
├—————————┼——————————┼—————————┤
│ │ 结论 │结论(十六阶段智)│
└—————————┴——————————┴—————————┘
--
也 纵 缺 完 存 求 获 得 有 有 既 既 散 聚 缘 随 人 【
是 使 陷 善 有 心 得 与 爱 恩 是 是 时 时 尽 缘 与 随
永 一 也 固 随 之 与 失 便 便 相 相 尽 尽 而 而 人 缘
□ 刹 是 可 缘 所 付 无 无 识 逢 其 其 散 聚 之 │ 】
那 美 喜 之 安 出 恨 怨 在 在 间 佚
心 人 我 名
Ξ Origin: 狮子吼站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