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为什麽说"苦" (四圣谛)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
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
。这次说法的原文尚在,其中只是简单地叙述了一下四谛。但是在早期的佛典中,有无
数的地方,都是反覆阐明四谛的,解释得很详细,解释的方法也不同。如果利用这种资
料和注疏来研究四圣谛,便不难根据原典,对佛教的要义,作一个相当完善而正确的阐
释。

    四圣谛是:
  (一)苦谛。
  (二)集谛:苦之生起或苦之根源。
  (三)灭谛:苦之止息。
  (四)道谛:导致苦之止息的途径。

    第一圣谛----苦谛

    几乎所有的学者,(在英文著作里)都将第一圣谛译成「苦难圣谛( The Noble
Truth of Suffering)」,并且将它的意义解释为:「根据佛教,生命除了苦难与哀痛
之外,别无他物。」这种翻译及释义极难令人满意,而且易致误会。就因为这种狭义、
粗疏而草率的翻译,以及肤浅的阐释,才使得许多人发生错觉,以为佛教是悲观的。

    先说,佛教是既非悲观的,也非乐观的。如果一定要说它怎麽样,毋宁说它是「实
观」的。因为它对人生、对世界的观点是如实的。它以客观的眼光看一切事物,既不诳
骗你,使你在一个愚人的乐园中,醉生梦死的度过一生;也不以各种虚幻的恐惧与罪恶
来恫吓、折磨你。它只是客观而正确地告诉你:你是什麽?你周围的世界又是什麽?并
为你指出走向十足自由、和平、宁静与快乐的途径。

    有的医生会过份夸大病情,对它放弃一切希望。有的医生会愚昧地宣称根本无病,
不需要治疗,以虚妄的安慰来欺骗病人。你也许可以叫前者为悲观的,後者为乐观的。
两者都是同样的危险。可是另有一类医生,却能把症候诊断得很正确;他了解疾病的原
因与性质,很清楚地看到这种病可以治愈,而且果敢地采取治疗措施,因而救了病人一
命。佛就像这第三类的医师。他是拯救世间疾患的,有智慧而且合乎科学的科学的医师
(药师佛)(此药师佛并非大乘经中之东方净土药师佛。----张澄基注)

    巴利文「苦」Dukkha(梵文作Duhkha)一字,在一般用法上,诚然有「苦难」、「
痛苦」、「忧悲」、「苦恼」等意义,而与 Sukha一字之具有「快乐」、「舒适」、「
安逸」等意义相反。但用在第一圣谛上时,它代表了佛对人生宇宙的看法,包含有更深
的哲学意义,它所诠释的□畴也大大地扩充了。不可否认的,第一圣谛的「苦」,显然
含有通常的「苦难」意义在内,但是它还包含更深的意念,如「缺陷」、「无常」、「
空」、「无实」等。因此,要找一个(英文)字而具有第一圣谛「苦」(Dukkha)的全
部概念,是很困难的事。所以,(在英文里)这个字最好不翻,以免轻易将它译为「苦
难」或「痛苦」,反到令人生起不合适而错误的意念。

    佛说世间有苦难,并不是否认人生有乐趣。相反的,他承认居士和比丘都可以有各
种物质和精神的乐趣。在巴利经藏中,五部原典之一的《增支部经》,就有一张列举各
种快乐的清单。例如:家庭生活之乐、五欲之乐、厌离之乐、染著之乐、色身之乐、心
灵之乐等等。[注三]可是这一切都包含在「苦」中。甚至由修习高级禅定而得的非常
纯净的精神状态,其中了无通常所谓「苦难」的踪影,可称是无染的乐受的各种禅定境
界,以及不苦不乐只有纯粹舍支与一心支的禅定境界,像这种非常高超的精神境界,也
都包含在「苦」中。在《中部经》(也是巴利文经藏中五部原典之一)里有一部经,佛
先赞叹禅定之乐,後接著说这些喜乐是无常、苦、变易不居的。[注四]请注意这里明
明白白地标出一个「苦」字。这「苦」并不是通常所谓的苦难,而是「无常即是苦」。

    佛是真实而客观的。他说一个人对人生欲乐的享受,有三件事必须了了分明:(一
)欲乐的对象与欲乐的享受。(二)欲乐的恶果、危险、以及其它不如意处。(三)从
欲乐得解脱。[注五]当你看见一个愉快迷人而美丽的人儿时,你喜欢他(她),被他
(她)所吸引。你乐於一再见到那人,从那人处得到欢乐与满足。这就是欲乐的享受,
是经验上的一项事实。但是这种享受不会长久,就和那人以及他(她)所有的吸引力也
不长久一样。情况改变时,你不能再见到那人;失去了这份享受,你就变得忧郁,也可
能变得不可理喻而失去心智的平衡。你也许会做出傻事来。这就是(欲乐)恶的、不如
意与危险的一面;这也是一项经验上的事实。可是如果你对那人不贪著,完全抱一种超
然的态度,那就是自在、解脱。一切生命中的享受,都不离这三件事。
    从这一点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不是一个悲观或乐观的问题。要想完全而客观
地去了解人生,不可不计及生活中的乐趣、痛苦忧伤,以及从两者得解脱的三个不同方
面。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关於这个问题,佛说:
    「比丘们啊!任何梵志出家人,如果不能在享受欲乐的时候,以客观的态度,了了
分明这是享受;在欲乐的享受不能如意时,客观地了知这是不如意的;在从欲乐得解脱
时,客观地了知这是解脱;他们就不可能确实而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但是,比
丘们啊!任何梵志出家人,如果能客观地了知欲乐的享受为享受、它们的不如意为不如
意、从欲乐得解脱为解脱,他们就可能确实而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之究竟)。
他们也就可以以此教导旁人,而受教遵行的人,也就能够完全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之
究竟)。」[注六]

    「苦」的观念可从三方面去审察:
  (一)一般苦难的苦(苦苦)。
  (二)由变易而生的苦(坏苦)。
  (三)由因缘和合(条件具备)而生起的苦(行苦)。[注七]
    人生的各种苦难,如生、老、病、死、冤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忧、悲、哀伤.
.....凡此种种身心苦楚,为世人所公认苦难或痛苦者,都包括在一般苦难的苦(
苦苦)中。生活中快乐的感觉和快乐的境遇,是无常的、不永恒的、迟早要改变的。它
改变的时候,就产生了痛苦、苦恼、不乐。这种变迁都包括在变易的苦(坏苦)中。

    以上所述两种苦并不难了解,也不会有人对此持什麽异议。苦谛中这两方面的苦比
较为众所熟知,因为它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共同经验,因而容易明白。

    但是第三种由因缘和合生起的苦(行苦),却是第一圣谛中最重要、最具哲理的一
面。要了解它,必须先将我们所认为「众生」、「个人」及「我」的观念作一番分析阐
释。

    根据佛教哲学,所谓「众生」、「个人」及「我」,只是经常在变动著的物质与精
神力量或能力的综合。这种组合可以分成五类,或称五蕴。佛说:「简言之,这五类能
执著的组合体(五取蕴)就是苦。」[注八]在别的经中,他更明白地以五取蕴作为苦
的界说。他说:「比丘们啊!什麽是苦呢?应该说它就是五种能执著的组合体(五取蕴
)。」[注九]於此,必须要明白了知的就是:苦与五蕴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五蕴
本身即是苦。我们对於构成所谓「众生」的五蕴,稍为有点概念之後,对於这一点当有
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在且说这五蕴是那些东西。

    第一是物质的组合之类----色蕴。  在这色蕴之中,包括有传统的四大种性,就是
坚性(地)、湿性(水)、□性(火)与动性(风),以及四大的衍生物。[注十]这
些衍生物包括我们的五种感觉器官(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以及在外境中
与它们相应的对象(尘),也就是色、声、香、味、触等。尚有某种思想、意念或观念
为我们精神活动的对象者(法尘)。[注十一]因此,色蕴包括了整个物质的领域,在
内和在外的都算。

    第二是感觉组合之类----受蕴。  这一蕴包括我们身心器官与外界接触到的所有感
觉:愉快的、不愉快的,以及既非愉快又非不愉快----中性----的。这些感觉可分六种
:由眼根与色尘相接而生的感觉;耳根与声尘、鼻根与香尘、舌根与味尘、身根与触尘
、意根(佛教哲学中的第六识)与法尘(思想与意念)[注十二]等相接而生的感觉。
也就是说,我们身心的一切感受,都包括在此蕴之中。

    在这里,对於佛教哲学中「意」之一字的涵义,似有略作解释的必要。「意」并不
是与物质相对的精神,这一点务必要弄清楚。佛教不承认有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像别
的宗教与哲学体系中所承认者。这一点尤须牢记在心。「意」只不过是一个器官或官能
,与眼耳一般。它像别的官能一样,可以予以控制及发展。佛就常常控制及锻□六种官
能的价值。眼的官能与「意」的官能之不同处,在於前者所感觉的是颜色及形态的世界
,而後者所感觉的则是各种意象、思想等心灵活动的对象(心所有法)的世界。我们以
不同感官,感受世间不同领域的事物。我们不能听见但是可以看得见颜色。我们也不能
看见但是可以听见声音。以我们的五官----眼、耳、鼻、舌、身,我们只能经验有色、
有声、有香、有味和可以捉摸的世界。但这些仅是世界的一部份而不是全体。意念和思
想怎麽样呢?它们也是世界的一部份,但是它们不能用眼、耳、鼻、舌、身等官能来察
觉,只能用另一种官能----「意根」来体会。意念与思想,并不是与其它五种肉体官能
所能经验到的世界无关。事实上,它们是建立於色身经验之上,而依之为移转的。因此
,生来盲目的人,不可能有色彩的意念,仅能靠声音或其它感官所经验到的事物作譬,
而得到某种程度的色的概念。所以,构成一部份世界的意念和思想,虽在意根内形成,
它们却是由色身的经验所产生,而受其限制。因此,意根也被认为是一个感觉的器官或
官能,和眼根、耳根一样。

    第三是识别组合之类----想蕴。  与受蕴一样,想蕴也有六种,与在内的六根和在
外的六尘相关联。它们也和受蕴一样,是由六根与外境相接而生起的。它的功能就在认
识与辨别各种身心活动的对象。[注十三]

    第四是心所组合之类----行蕴。[注十四]  这一类包括了所有善的与恶的意志活
动。一般所谓的「业」,也属於这一蕴。佛亲自为业所立的界说,应该牢记不忘:「比
丘们啊!我叫作业的就是意志(思)。先有了决意,才经由身、口、意发为行动。」[
注十五]思(Volition)就是「心的造作、心志的活动。它的功能,就是指挥心智以从
事善、恶、无记等活动」。[注十六]和受、想二蕴一样,行蕴也有六种,内与六根、
外与六尘相联接。[注十七]可是,受与想不是意志的活动,不能产生业果。只有意志
的活动如作意、欲、胜解、信、定、慧、精进、贪、嗔、无明、慢、身见等,才能产生
业果。在行蕴中,像这样的心志活动(心所有法),共有五十二种。

    第五是知觉组合之类----识蕴。[注十八]  知觉(识)是以六根(眼、耳、鼻、
舌、身、意)之一为基本,以及和它相应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之一为对
象而生的反应。例如,眼识即以眼根为基本,而以可见的形态为对象而生起。意识(末
那)是以意根为基本,而以心所有法(即意念、思想等)为对象而生起。所以,识也与
其它官能有关联。和受、想、行三蕴一样,识也分六种,与内六根和外六尘相攸关。[
注十九]

    识并不能辨认事物,这点必须明白了解。它只是一种知觉,对於某一事物的存在的
察觉。眼睛接触一种颜色,比方说蓝色的时候,眼识即行生起。但它只是察觉到有一种
颜色存在,并不认识它是蓝色。[注二十]在这阶段,尚没有认识。认出它是蓝色的,
是想蕴(前面讨论过的第三蕴)。「眼识」是一个哲学名词。它所表诠的意念,与普通
「看」字所表达的一样。看的意思,并不就是认识。(译者按:所谓视而不见也)。其
它各识,亦复如是。

    在这里必须重覆说明的就是:根据佛教哲学,世间并无永恒不变而与物质对立的精
神,可以被视为「自我」、「灵魂」或「个我」者。「识」也不可以视之为与物质对立
的精神。这一点必须特别强调,因为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识」是一种「自我」或
「灵魂」,在一人一生中为持续不变的实质。这种观念,自最早的时候起直到如今,始
终为人所固执不舍。

    佛的弟子中有一个叫做□帝的,声称世尊曾教他:「轮转飘泊的,乃是同一不变的
识。」佛问他,他所谓的识是指什麽?□帝给佛的是一个典型的答案:「它就是那个能
够表现、能够感觉,而且能够随处承受一切善恶业报的东西。」世尊就训诫他说:「你
这愚蠢的人啊!你听见过我对谁这样说法呀?我没有用种种方法解释识蕴是由因缘和合
而生,如无因缘和合则不能生起吗?」接著佛就详细为他解释识蕴:「识是从使它生起
的因缘得名。因眼根与色尘相接而生起的识,就叫做眼识;因耳根与声尘相接而生的识
,就叫做耳识;因鼻根与香尘相接而生起的识,就叫做鼻识;因舌根与味尘相接而生起
的识,就叫做味识;因身根与触尘相接而生起的识,就叫做身识;因意根与法尘(意念
与思想)相接而生起的识,就叫做意识。」

    接著,佛更进一步以譬喻作解释:「火每从所烧的燃料得名,因木柴而燃烧的火叫
做柴火,因稻草而燃烧的火叫做稻草火。所以,识也是从使它生起的因缘得名。」[注
二十一]

    大注疏家觉音在详论这一点时,解释道:「因木柴燃烧的火,只有在木材供应不断
时才燃烧。供应断绝时,即就地熄灭,因为造成燃烧的条件(因缘)改变了。但是火并
不跳到木屑等上去,而变成木屑火等。同样的,因眼根与色尘相接而生起的眼识,只生
在眼根门头;  而且只在眼根、色尘、光与作意(注意) 四缘具备的时候才生起。 一
旦因缘消散,其识即时就地止息,因为条件改变了。但是这识并不跳到耳根等处去,而
变成耳识等等......。」[注二十二]佛曾经毫不含糊地宣称识蕴是依色、受、
想、行四蕴而生起,不能离此四蕴而独存。他说:「识可以以色为方便、以色为对象、
以色为给养而存在,并且为乐此不疲故,它可以生长、增进、发展。识也可以以受为方
便......而存在,以想为方便......而存在;以行为方便、以行为对象、
以行为给养而存在,并且为乐此不疲故,它可以生长、增进、发展。
    「如有人说:我可以显示识的来、去、消逝、生起、成长、增进、发展,而与色、
受、想、行无关,那他所说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注二十三]
    很简单地说,这些就是五蕴。我们叫做「众生」、「个人」或「我」的,只是为这
五蕴的综合体所取的一个方便的名字或标签而已。这五蕴都是无常的、不停地变迁著的
。「凡是无常的,即是苦。」这就是佛说:「简单地说,五取蕴即是苦」的真实义蕴。
从一刹那到相接的另一刹那,它们(五蕴综合体的成份----译者注)就不再相同。在这
种关系里,甲并不等於甲。它们是一股刹那的生灭之流。

    「梵志们啊!就好像一道山洪,源远流长而波涛湍急,把一切都冲走。它没有一刻
一分一秒的停留,只是不断地流、流、流。梵志们啊!人生就像这山洪一般。」[注二
十四]

    佛这样地告诉罗吒波罗:「世间迁流不息,无有恒常。」

    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中,一件事物的消逝,就构成另一件事物生起的条件。其中,
并没有不变的实体。它们的幕後,并没有可以叫做「永恒的自我(神我)」、「个性」
或真正可以叫做「我」的东西。大家都会同意,无论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或识蕴
中任何一法,都不能被认为是真正的「我」。[注二十五]但是这五种精神与肉体的「
蕴」,本来是相互依存的。在它们联合活动的时候,就成为一架身心合一的机器[注二
十六],因而产生了「我」的意念。但这是一个虚妄的意念,只是一种心所有法,也就
是前文刚谈过的五十二种心所法之一的身见----萨迦耶见。

    这五蕴和合之身,通俗称为「众生」之物,就是「苦」的本身。在五蕴的幕後,再
没有其它的「众生」和「我」在那里承当这「苦」。就如觉音所说的:
          「仅有苦难存在,却找不到受苦者。
            事迹是有的,却找不到行事之人。」[注二十七]
    在活动的後面,并没有不动的推动者,只有活动本身。所以,讲「生命是活动的」
这句话是不对的。应当说生命就是活动本身。生命与活动并不是两样不同的东西。推言
之,思想的幕也没有思想者。思想本身就是思想者。除掉了思想,就再找不到思想者。
於此,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佛教的这一观点,与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是何其相反。

    现在可以提出「生命有没有起源」的问题了。根据佛的教旨,生命之流的起源,是
不可想像的。相信上帝创造生命的人,也许会对这答案感到诧异。但是,如果你问他:
「什麽是上帝的起源?」他会毫不犹豫地答覆:「上帝没有起源。」而且不会对他自己
的答案感觉奇怪。佛说:「比丘们啊!这相续不断的轮回,没有可见的终点。也不见有
众生受无明所蒙蔽、被贪爱的桎梏所羁绊、在生死中飘泊轮转的开端。」[注二十八]
谈到生死相续的主因----无明的时候,佛说:「无明的起源不可见,不可假定在某一点
之前没有无明。」[注二十九]因此,也不可能说在某一个确定的起点之前,世间没有
生命。

    简短地说,这就是苦的圣谛意义。明白了解这第一圣谛,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佛说
:「凡是真正见到苦的,也必见到苦的生起,也必见到苦的止息,也必见到导致苦的止
息之道。」[注三十]

    有些人以为这将使得佛教徒的生活忧郁而悲哀。这是错误的想像。其实丝毫不然。
相反的,真正的佛教徒,是个最开心不过的人。他既无畏怖,也没有烦愁。他是宁静安
详,不为灾变所恼乱沮丧,因为他能如实洞见一切事物。从不抑郁不乐。与佛同时的人
,将他描述为「经常微笑著。」在佛教的绘画与塑像里,佛的容颜,永远是快乐、宁静
、满足而慈悲的,决看不到有一丝受难或痛苦的痕迹。[注三十一]佛教艺术和建□,
佛教的寺院,从来不曾予人以阴森苦恼的印象,只有产生宁静安详的喜悦气氛。

    虽然世间有苦难,佛教徒却不该因之而郁郁寡欢,也不应为它生嗔而失去耐性。照
佛教的说法,嗔或恨是人生首恶之一。嗔是「对众生、苦难或与苦难有关的事物起不善
欲。」它的功能,是为不快的心境及不良的行为奠下基础。[注三十二]因此,不能忍
受苦难是错的。对苦难不耐烦或生恨,并不能蠲除苦难。反之,它只有更替你增加困扰
,而使得不顺利的逆境更趋恶化与可恼。对苦难问题必须要有了解,不该对它愤怒不耐
。要明白它如何生起?如何消除?然後以坚忍、睿智、决心与精进依法实行,以□除它
。

    有两部古老的佛典叫做《长老歌》与《长老尼歌》,其中充满了男女佛弟子的快乐
心声;他们在佛的教诫中,找到了人生的平安与快乐。□萨罗国的国王,有一次告诉佛
说,佛的弟子们全不像其它宗教的信徒那样形容枯槁、粗劣苍白、消瘦孱弱、神情猥琐
。佛的弟子们「欢欣鼓舞、意志昂扬、诸根怡悦、无所忧怖、宁静和平、心情愉快一如
瞪羚,享受著精神生活的快乐。」国王又说,他相信这种健全的气质是因为「这些可敬
的人,一定都已亲身证道世尊所说法的重大而圆满的意义。」[注三十三]

    佛教最反对愁惨、苦恼、悔罪、郁闷等心理状态,认为这些都是体证真理的障碍。
在另一方面,尤须记得「喜」是七觉支之一,为证见涅盘所必须培养的一种主要德性。
[注三十四]

注  释:

一:见一九二二年阿陆葛马(Alutgama)版律藏《大品转法轮经》第九页以次各页;巴
    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五集第四二零页以次各页。
二:此处巴利原文Dukkha一字在英文原著并未译成英文,理由见下文。
三: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增支部经》第四十九页。
四: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五集第九十页大涅盘经。
五: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一集第八十五页以次各页及同版《杂部经》第三集第
    廿七页以次各页。
六: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一集第八十七页。
七:见巴利文学会版《清净道论》第四九九页及《阿□达摩集论》(一九五零年山提尼
    克坦版)第三十八页。
八: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五集第四二一页。
九: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三集第一五八页。
十:见同书第三集第五十九页。
十一:见《阿□达摩集论》第四页。
十二: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三集第五十九页。
十三: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三集第六十页。[想蕴(Sanjna, Pali Sanna)不
      仅是perception而且是conception概念及意念,所以不能说只有六种,著者太著
      重perception之义,故有此曲解,本人殊不同意。编者张澄基识)]又:《阿□
      达摩集论》,无著造,大正藏一六零五,六六四页及安慧造,大正藏一六零六,
      六九五页,皆由六根、六尘中说明想蕴并不是只限於此六种,想蕴就是思想及概
      念。张澄基识。
十四:「心所」一词现常用以代表五蕴中意义甚广的「行」字。「行」字在其它行文中
      之意义,几可代表任何有为法,任何世间之物,乃至五蕴,无不是「行」。
十五: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增支部经》第五九零页。
十六:见《阿□达摩集论》第六页。
十七: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三集第六十页。(此处著者亦犯与前面一般的错误
      ,见注十三,编者张澄基识。)
十八:根据大乘佛教哲学,识蕴分心、意、识三义。阿赖耶识(通常译作藏识)即在此
      蕴中。本书著者现正从事写作一部佛教哲学之专著,不久即将出版。其中对此课
      题将有详尽之比较研究。
十九: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三集第六十一页。
二十:如果眼识只察觉到颜色,而不知是蓝的,那麽此处所谓的颜色究竟是什麽意义呢
      ?没有红、黄、蓝......的颜色,究竟是什麽颜色呢?张澄基识。
二十一: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一集第二五六页起 Mahatanhasamkhaya Sutta(
        译者注:约相当於汉译《中阿含》二零一□帝经。)
二十二: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觉音疏第二集第三零六至三零七页。
二十三: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三集第五十八页。
二十四:见一九二九哥仑坡版《增支部经》第七零零页。佛称此语乃他多生以前的一位师
        尊叫做阿逻伽的无欲仙人所说。尚忆西元前五世纪顷之希腊哲人赫拉克利脱氏
        Heraclitus也曾创一切皆迁流不息之说。他的名言是:「你不可能两次伸足入同
        一河流,因为新的水在不断流向你处。」
二十五:无我的教义在第六章内再行详论。
二十六:事实上,觉音曾将「生灵」比拟为一木制机器。见巴利文学会版《清净道论》第
        五九四至五九五页。
二十七:见巴利文学会版《清净道论》第五一三页。
二十八: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三集一七八页至一七九页,及一四九页至一五一页
        。
二十九:见同版《增支部经》第五集第一一三页。
三  十:见同版《杂部经》第五集第四三七页。事实上,佛说在任何人如见到四圣谛中任
        何一谛,即见馀谛。四圣谛是互相关连的。
三十一:犍陀罗国及中国之福建两地,各有佛修苦行之像,形容枯槁,胁骨尽露。但此为
        佛得道前厉修苦行之像。佛得道後,即严斥此种修持为非法。
三十二:见《阿□达摩集论》第七页。
三十三: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二集第一二一页。
三十三:关於七觉支请参阅「修习:心智的培育」章。


取自「佛陀的启示」第二章。
http://ccbs.ntu.edu.tw/canon/PUBLIC/
输入者: keyboard, meditator 等师兄。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