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悟道不在上师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DavidChiou@Lion (邱大刚), 信区: BudaHelp 标 题: Re: 请问密宗上师问题! - "上师"源自外道称谓 发信站: 狮子吼站 (Sat Nov 14 13:03:13 1998) 转信站: Lion : 补充一下:) 八十八佛忏悔文是清朝初年为霖道霈编辑的, : 当时入末法已久,佛法流派甚杂,为摄诸宗及馀外道行人尊重 : 忏仪故,为霖道霈加入 "上师" 一词,实为弘化之方便。 : 真好, 看完了 wangtom 及 DavidChiou 的讨论 , 觉得好高兴 .. : 许多 事情 积极乐观中 , 仍须带有谨慎 , 愿得一具格上师 , : 引我入三宝之门 ! 不知道 这样说对不对 ? 其实不必等,入三宝之门只有您自己有办法,无人能代劳, 连佛都不能代劳 :) 如来灭度前,曾强调:「当依自洲而自 依,当依法洲而法依。」当然善知识也是有很大帮助的,但 是是善是恶,则就要靠您自己的法眼罗。祝福您。 : : 我即观想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为根本上师, 佛陀所说的密教的真正阿□梨就是诸佛菩萨,而非人师。 其实也就是皈依三宝,而非於三宝外另有 "上师"。 这边有点可澄清的。"上师" 一词源自外道称谓,佛教不用 这个词,这是末法时期後才日渐杂入佛教的,而中国则在元朝 喇嘛教统治之後才因翻译的关系渐有此词,其实与佛教无关。 有兴趣多了解佛教(而不是外道)的人,可以批览大藏经, 佛陀讲的密教经典并没有此词,连较早期的西藏佛教也都是 讲 "师",而不是 "上师","上师" 是西藏本土苯教崇师制下的 产物,而且是佛陀所反对的制度。 佛教只有 "阿□梨"。"阿□梨" 有六种: [授]十戒[的]阿□、 [受具足戒的]羯摩阿□、 [传授]威仪[的]阿□、 [传]受经[典意义的]阿□、 依止[以指导生活起居的]阿□ [为比丘]剃发[的]阿□ 简言之,就是佛教大学的各部门的老师,并没有 "在上面的 人" 的意思,阿□之间也是平等平等,无有高下。更没有阿□可 以独揽弟子的(就如同学校□面不可能由学务长独揽所有学生, 而是各部门共同帮助教导学生。) 尊敬阿□是福田,这是因为尊师重道的关系,而不是因为盲 信每个老师都是孔子的化身。 以下所截录,是佛经中典型的记载,表达了佛教对此的看法: 有一次,佛在一个陶工的棚屋里度过一夜。在这棚屋里, 见到了一位年轻的出家比丘。他和佛陀彼此并不相识。佛陀将 这比丘端详一遍,就这样想:这年轻人的仪态举止都很可喜, 我不妨盘问他一番。於是佛就问他:「比丘啊,你是在谁的 名下出家的?谁是你的导师?你服膺谁的教诫?」 「同修啊,」那年轻人回答说:「有一位名叫乔答摩的 释迦种後裔,离开了释迦族做了出家人。他的声名远扬,是 一位觉行圆满的尊者。我是那位世尊名下出家的。他是我的 师傅,我服膺他的教诫。」 「那位觉行圆满的尊者,现在住在那里呢?」 「在北方的国土中。有一个城市叫做舍卫。世尊现在就 住在那里。」 「你见过他吗?那位世尊,如果你见到他,会认识他吗?」 佛知道这不相识的青年是在他名下出家的。他先不透露 自己的身份,说道:「比丘啊,我来将法传授与你吧。你仔细 听著,我要讲啦!」 「好的,同修。」年轻人答应道。 於是,佛为这年轻人讲了一部解释真理的经典。 一直到这部经讲完之後,这名叫弗加沙的年轻比丘才恍然 大悟,原来那讲话的人正是佛陀。虽然稍後弗加沙比丘遇到意 外而身亡,佛陀则说弗加沙比丘已澈见真理,证得圣位。 这佛经中典型的记载,很清楚地说明弗加沙听佛说法,就 了解佛所说义,他并不知道说法的是谁,所说的是谁的法却见 到了真理。只要药好,就可治病。用不著知道方子是谁配的, 药是那里来的。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毋宁说是盲信—— 上的。但是在佛教里,重点却在「见」、知与了解上,而不在 信(相信)上。佛典梵文的sraddha,一般都译作「信」或 「相信」。但是sraddha 不是单纯的「信」,而是由确知而生 之坚心。只是在通俗佛教以及在经典中的一般用法方面来说, sraddha 确含有若干「信」的成份。那是只对佛、法、僧的虔 敬而言的。 (截录自佛陀的启示中对佛经的翻译) 祝 福慧双修! -- 悠哉贤故友, 抱道乐林泉, 坐到无疑地, 参穷有象天. 胸中消块垒, 笔底走云烟, 更笑忘机鸟, 常窥定後禅. ~访古月师.娥嵋道人 ☆欢迎光临: Ξ Origin: 狮子吼站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