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四句偈在哪里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DavidChiou@pivot (邱大刚),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Re: 四句偈 -1 发信站: 中兴大学天枢资讯网 (Tue Jun 27 23:08:33 1995) 转信站: pivot =========================================================== Date: 06-25-95 From: abstsai@c4.hinet.net 《金刚经四句偈在哪里》 前些日子,在 Tanet上有人问到金刚经的「四句偈」是 指什麽的问题。这问题相信一定也是线上学佛朋友的共同的 疑问。我在这里提出一点看法,供大伙儿乐一乐。 数月前曾和 David 师兄谈到金刚经的降伏其心指的应 该是菩提心,而不是妄心。前天一位善知识老友 Nico Kuo 送来一份文件,证实了先贤也有人对这部经的通俗解说产生 怀疑。 这份文件是清代文学家兼书法家〔俞樾〕先生所注解的 《金刚经》,俞居士是在光绪九年十月注这一部经的,他就 是著名的「寒山寺」名诗「枫桥夜泊」的石碑书文作者,现 在流通的书法拓本诗正是他的传世之作。朋友们有空到大陆 一游时还可买到这份拓本。 在这部注的序文中,俞居士写到「自五祖始劝僧俗读诵 金刚经,谓但诵此经可以见性成佛,而金刚经遂为世之所重, 余尝三复是经,窃谓经之大旨在:『佛告须菩提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住者,住此心;降伏者,降伏此心。皆即 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非有二心也。」 俞居士的注中所举理由和我们所推的理由一样,就是文 义通顺不通顺、文理合理不合理的看法,因为用了妄心,全 部的金刚经变得软扒扒的不能读。然而我们的看法远不及俞 居士的细心,他发现到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并且推演出金刚 经可能被灌了水的推论。 他的重要推论有以下数点: 1.经中本来是世尊和须菩提的对话,须菩提问,世尊就问题 加以回答,但是答著答著却突然冒出许多和问题不相干的 「xx功德」来。例如「七宝布施」就是。 俞居士认为这些「功德法」就是抄经人(或译经人)为了 要流布此经所下的用心。用心无罪,但令人误解经文则有 罪过。 2.经文「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接著突然冒出来一 段「七宝布施」,然後才接著「须菩提,所谓佛法即非佛 法」就是一例。 3.另一处就是「佛说大身即非大身」和下文「佛说般若波罗 密即非般若波罗密」应是相接,文章才会有力,谁知中间 又来一段四句偈功德,搞得古今大德找这个素牛肉找得人 仰马翻,不亦乐乎。 4.另一点,这些功德处若是在经文的末处,或者经文本意已 说得差不多了,如《楞严经》到第八卷、《本愿经》到了 第六卷才来说经名和功德等等比较合理,像金刚经一开始 就强调功德的简直和般若本意相违背的。 5.世尊在经中主题都还未讨论到,须菩提就问众生信不信, 然後世尊就急忙说种种功德,未免太急了,这是不合常理 的又一例。 6.照须菩提的智慧,经中不时出现「四句偈」的名词,解经 的人或说指的是「若以色见我」,也有说是指「一切有为 法」这四句,可是这四句都是在「四句偈」之後说的,以 佛经的通例,须菩提一定当下就问「云何四句偈」才合经 文义理,可是金刚经却没有这样记载。此又不合理之处。 因此俞居士读经时把这一类的经文加以遮盖,发现金刚经的 全文原意明确有力,叹为观止。这其中倒底四句偈是啥? 老小子有打油诗叹曰: 「般若金刚变金光,闪闪四句人人慌, 僧俗戮力寻功德,鱼磬齐响叮叮当。」 咱们下回分解了。 -- AB Tsai -- /End of line * Origin: ◇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3:111/4) ===========================================================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发信人: DavidChiou@pivot (邱大刚),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Re: 四句偈 -2 发信站: 中兴大学天枢资讯网 (Tue Jun 27 23:08:37 1995) 转信站: pivot [ 本文转载自 religion 讨论区 ] [ 本文原作者是: DavidChiou.bbs@bbs.ntu.edu.tw ] [ 发表时间为: Jun 27 22:10:02 1995 ] From: abstsai@c4.hinet.net 引自东方五术网 《金刚经四句偈在哪里(2)》 那麽到底什麽是「四句偈」? 翻开佛学词典,找「偈」 这一字来看看: 【偈】Gatha, 译曰「颂」。定字数结四句者,不问三言、 四言乃至多言,要必四句。颂者,美歌。伽陀者,联美词而 歌颂之者。{丁福保--佛学词典} 原来古印度文体中,凡是有赞颂的词句都用四句,无论 是几言,只要是偈,便都以四句为偈。这情形看来,我们在 佛经上所读到的所有的偈,便叫四句偈,无论这个偈有多长 或多短,总是分作四个段落,每一段便是一句。 这和古中国的诗是一样的基本观念( 只差没押韵 ),因 此四句偈在世尊住世的当时是属於日常用语,就好像我们现 在所指的「说好话」一样,应该没有特别的指是那一「句」。 但是《金刚经》因为是太有名了,因此其中提到「四句 偈」时人们便不免想到是否这就是「金刚密诀」,於是大伙 儿就只好翻箱倒柜了。 俞居士也免不了受到这个影响,但是由於《金刚经》中 的四句偈的名词出现和偈句出现的时机是混乱的,因此他认 为金刚经的四句偈不是专指金刚经的,而是世尊平时就常说 的四句。 俞居士是这麽写的「尝读《楞伽经》,知所谓『四句偈』 者: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与金刚经 之旨颇合,而实非金刚经所有之文。疑佛平时常以此四句与 金刚经并授诸弟子,後人遂牵连而及之。」 俞居士为何要拿楞伽经来说呢,因为禅宗的教科书正是 楞伽经,当年东土初祖达磨师最後付嘱的正是楞伽经。以禅 宗不立文字的特性,祖师临走前特别要弟子们读这部经,可 知这部经应是禅宗的最高指导原则。 我们看看这部经,其基本大意正是和金刚经的「无相」 观念一致,因此俞居士才会认为四句偈所指的应该是上面所 说的「离一异..常无常」的「偈」。 但是我个人的看法不同,原因是这段文字不是偈句,和 佛经上的偈句不同,如果要找出哪一偈是「世尊常对弟子们 说的偈」,在楞伽经中我认为只有下面这一处才可能是世尊 常对弟子们耳提面命的偈句。 《楞伽经》【卷三.集一切佛法品-2】 「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 大慧! 未来现在诸菩萨等, 不应执著有我之相..汝当修学如来无我相法。』尔时, 世尊 重说偈言: 『人我及於阴,众尘与微尘, 自性自在作,唯心妄分别。』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观察未来一切众生,复请佛言:『 唯愿世尊为诸菩萨说如实修行法,彼诸菩萨闻说如实修行法, 便得成就如实修行者。』」 这里「如来无我相法」的偈句和金刚经的本旨才是相互 辉映的,然後大慧菩萨马上就问「如来无我相法」要如何修? 世尊接著才回答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俞居士虽然找出了金刚经的疑处,但是也没敢说这些疑 点就是伪经。我们比较那些不同版本的金刚经,发现都是有 这些「功德说」的,甚至於早期的敦煌本也有功德说,因此 俞居士才会怀疑这部份是在「译经」时就加入了。 我们也认为此说有理,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六祖坛经 中的无功德论,会发现这其中有些线索「六祖是因金刚经入 门,何以斥之为无有功德」, 其中道理值得同学们深深思考 的。 看来改经太麻烦,因此近代的人干脆就自立门户,自己 写自己的经文了,只要脸皮够厚就行。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不必多说。 咱们再回到我们先前讨论的「世尊『平时』对弟子们所 说」的偈到底有没有? 有没有这样的一偈是人人(弟子们)皆 知的名偈呢? 欲知後事如何,各位看官,明日早来。 -- AB Tsai -- /End of line * Origin: ◇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3:111/4) -- □□ 依大智慧故,心无挂碍。 □□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David Chiou —— Sophomore of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TU. 发信人: DavidChiou@pivot (邱大刚),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Re: 四句偈 3/3 【转贴】 发信站: 中兴大学天枢资讯网 (Tue Jun 27 23:49:12 1995) 转信站: pivot ===================================================================== Date: 06-27-95 From: AB TSAI 《金刚经四句偈在哪里(3/3)》 要找寻世尊平时对弟子们常说的偈,除了找到长眉尊者 打听一下之外,像咱们白天作梦之辈只好KK《阿含经》, 看看能不能从中获得一些线索。 问题是世尊到底会不会对弟子们有这样的作法,给弟子 们一个指示,然後大家努力的去思考或实行?我们看看阿含 经中所记载的当年世尊和众弟子们的生活点滴,可以发现有 一件事是世尊要所有的修行者都要努力去作的,那就是禅坐, 也就是实修。 我们回头再看禅宗的宗旨,不立文字的目的是要不著於 相,也就是要心无染著、空无高下。但是入门者不能马上悟 到这一点,因此世尊必然会有一个实修的方法,告诉我们如 何一步步的达到这个境界,古来大德必然也知道这个道理, 对弟子们也一定会给这麽一个入门的方法。 仔细分析一下禅宗的参话头,我们会了解原来这就是世 尊的教学理念的实际方法。我们看看世尊给的圣法印,弟子 们禅坐时不是什麽都不想,一开始仍是观四谛,无我所见之 後入三摩钵地..等等确实有一步步的修习次第方法。 但是日常生活中呢? 弟子入市乞食和居士、外道、王公 贵族、平民百姓谈话时要如何作呢? 我们相信也会有一个方 法是世尊要弟子们遵守的,金刚经一再说为人宣说四句偈有 如此这般功德,很明白的,译经者加入这段就是要我们「大 力宣扬金刚经的精神,劝人努力修习『世尊要人人都实行』 的『日常教诫』」。 但是我们也知道,当时外道六师也提倡苦空无我论,世 尊的日常教诫必然要有一些四谛之外更深一层意义的东东, 才能是佛法(觉者之法)。因此,素牛肉在哪? 有一段记载值得我们玩味,这里我们找到一个可能是世 尊常说的偈,我加以白话简译, 提出来供朋友们瞧瞧。这一 段记载是在《别译杂阿含》14卷#269(大正藏)。经上记载著: ----------------------------------------------------- 如是我闻,有一段时期世尊住在 {舍卫国}的{祗树给孤 独园}之中,那时轮到阿难讲课,阿难对来上课的比丘说:「 我今天要讲解『四句之法』, 各位都当好好的接受,并用心 听讲,记住不可忘了。什麽是『四句之法』: 『口意宜修善,不应作诸恶。 身不以小恶,加害於世间。 观欲空无实,修於念觉意。 若自不乐苦,莫作损减业。』 当时有一个婆罗门(居士)离阿难不远(所以听得很清楚?), 听到这个偈, 便想, 这个偈义义味深远, 不是人作的。於是 便跑去问世尊, 世尊回答『是的, 是的, 这个偈事实上是我 有一次在王舍城耆尼山中的时期, 求迦尼娑天女来说的。」 ----------------------------------------------------- 这里, 我们可以得知, 若非世尊平时就常把这个偈对弟 子们说的话, 阿难上课时也不会把它拿来对新生强调。而这 偈正是所有入门弟子第一堂课要学的东东, 也是弟子终生修 持不能忘记的东东。就连後来世尊涅盘前一再嘱付的修行原 则,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正是和这个偈的 意义相同。 这句话当今的佛弟子都能朗朗上口,前两句简单明白, 然而最重要的第三句「自净其意」是啥? 许多解经者大谈妄 心之际, 可曾指出清净菩提心的金刚经本意?因此佛子的入 世原则很简单, 世尊就是要求弟子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并且要以如虚空一般不染著的心平等看待世间,「自净其意」 正是金刚经中菩萨无四相的日常行法。 这个自净其意也是佛法和外道诸法不同之处。可是也是 众生最难作到之处,是故《金刚经》中一开始,须菩提问道: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 降伏其心?」,世尊回答「善哉善哉..」重覆一下须菩提的问 题,须菩提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准备好好听世尊如何要 众生(善男子善女人)「住、降伏」这菩提心的。 然而世尊的回答却是(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 应如是降伏其心..如此如此这般..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 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兄一听当场「涕泪悲泣」,他老兄 知道这根本不是愚痴众生所能了解的义理, 这是给「菩萨摩 诃萨」听的。他的嚎淘大哭正是为我等这些未来的学弟学妹 而流的, 千年後日读此经, 须菩提的慈悲心怀仍跃然纸上, 让人感动不已。 但是他仍不死心,於是後来再问一次(第十七分): 「世尊,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 云何降伏其心?」,世尊这一次才针对「善男子善女人」回答 这个问题, 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当『生』如是心..」可是说著说著「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 接著又转入「菩萨应如何如何」的主题。 这菩萨无四相就是世尊在日常对弟子们的要求,菩萨道 者,以渡化众生为目的,众生要如何度到彼岸?还不是要实 修四句偈。因此世尊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菩提心不是用「发」 的,因为有相的境界不得见如来。哪里才有? 无相之处。 无相之处何在? 修习多修习, 当得无上菩提,这是《阿 含经》中一再说到的。因此金刚的四句,正如菩萨的四相一 样,存在於不存在的地方。故金刚赞言: 「断疑生信,绝相超宗, 顿忘人法解真空, 般若味重重, 四句融通, 福德叹无穷。」 解了真正的四句, 才是福德无穷。诸位师兄宜共勉哉。 阿□陀佛、南无地藏。 -- AB Tsai -- /End of line * Origin: ◇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3:111/4)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