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性学道难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kftseng (罗侯罗) on board 'religion' 标 题: 人有二十难之十七-见性学道难 发信站: 中兴大学天枢资讯网 (Sun Sep 25 16:05:13 1994) □□□□□□□□□□□□□□□□□□□□□□□□□□□□□□□□ □ □ □ 人有二十难之十七-见性学道难 □ □ □ □ 证严上人 □ □ □ □□□□□□□□□□□□□□□□□□□□□□□□□□□□□□□□ 佛陀常常教育我们□□学道要以诚以实来学,但许多人却茫茫然,无 法真正□解什麽是道,所以佛陀说:『见性学道难』。真正为了彻底明心 见性而学道者,的确是很难得。 一般人刚开始发心修行时,总是很有自信,甚至追求道理也很热诚。 但是人都有懈怠性和懵懂性。『懈怠』就是不勤精进,不能抱著『修行如 初』的心,这就是懈怠心。如果能经常抱著当初决定要修行的那一念心□ □初发心、追求佛法和舍身入道的决心,则学佛就简单了,但对凡夫而言 却是很难。所以佛陀说:『见性学道难』。 另外一项是『懵懂性』。众生都有相同的本性□□清净善良天真的本 性;这是人人都具有的慧性,可是我们常会把它疏忽了,舍弃它而向外追 求,因此迷失自我,浪费时日,这就是懵懵懂懂的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佛性本具不假外求 □ ~~~~~~~~~~~~~~~~~~~~~~~~~~~~~~~~~~~~~~~~~~~~~~~~~~~~~~~~~~~~~~~~ 春秋战国时代群雄并起,据地称王、封疆称国。当时有一位燕国的童 子,听说赵国人走路的步法很好看,因为赵国有很多戏剧文化和学道者。 那燕国的童子很希望学他们走路的样子。大家都知道戏剧艺人,在舞台上 走路和平常人不同,戏子走路每一步都有戏剧的步调;而现代的舞合剧就 比较不讲究步法,以往演戏的人,真的是每一步动作都有艺术的含意。於 是这位年轻人就到赵国去学了几年的步法,结果非但学不好,甚至忘了自 己原来走路的方式,到後来只好用爬的,爬回燕国去。 这虽是一则很荒谬的故事,但是我们人人却都像那燕国童子一般,将 本具的真如佛性迷失了。我们自然走路的步法,就像是本具的佛性;从初 生下来,只要是健康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他就自然学会走路,边爬边 学,从婴孩而至童年,走路是一件很自然的本能。但是那位燕国的童子却 偏偏要舍弃自己原来的步调,去学戏子的步伐、结果学不成,反而连原本 的功能也失去了。学佛者想求真如佛性,但是为何不懂得向原有的本性去 探求呢? 有一次,慈济护专办恳亲园游会,学生和家属及懿德母姊们,大家集 合在操场上,由学生发号施令,家长和懿德妈妈、爸爸们则听候号令,大 家一起游戏,连校长夫妻也参加了。学生是那麽的天真,当需要几条领带 时,就不分是校长的或是家长的,统统拿来运用;也不分是否认识,大家 都玩在一起。要几根头发,也是很高兴地把头伸出去,要长、要短,皆任 君选择。还有拿鞋带、裤带当道具的,也一样不分认识与否,只要有就拿 来,连校长的鞋子也被借走了。 『二人三脚』的游戏□□不分身份高低,不论年龄老幼,大家玩在一 起。奔跑时,若跌倒了则再爬起来,不计较输赢,一切都由学生判定,只 要博取众人的笑声,玩得高兴就好,这也就达到游戏的目的。 人生与此相同,每一个人若能守住这份天真,人与人之间不要有任何 计较;不管输赢,只要尽了自己的本份就好。在人生道上,千万不要迷失 自己,不管老少本性都是相同的;我们学佛首先要反妄归真,□解自己的 本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把握当下这一念 □ ~~~~~~~~~~~~~~~~~~~~~~~~~~~~~~~~~~~~~~~~~~~~~~~~~~~~~~~~~~~~~~~~ 我们常常都会迷失了自己的心念,比如,说了一句慷慨话,也许等一 下就要後悔;也许因昨天的行为或人事上的疏忽,今天就感到後悔。凡夫 的人生,常会因往事而後悔,就是因为当下的那一念没有掌握好、没有彻 底的□解自己。 我常谈起□□『我们要常常守住当下现前的那一念』。有人问我:『 您这一生有什麽计划?』 我都会说:『我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不过却是时时把握住现前的每一 秒』。因为现前的一念若能守住,就不会做错事,讲错话,也不会懈怠懵 懂了。 人生要『认真』,掌握现前的心念,但是人们都常会迷失心念懵懂地 度日。因疏於待人处事之道,而引来许多烦恼,过了之後,又开始後悔过 去的事,当下的心念又在忧恼中空过了。 这些话如果用心听,则学道必能见性。 佛陀说:『见性学道难』□□因为人经常会迷失『现前』的这一念; 总之,学道不难,只因无法守住当下的心念,才会变易为难。若能守住现 前的一念心,彻底了解自己的本性,那就很容易了。 就像那燕国童子一样,本来会走路,却偏偏去学戏子的步伐而把自己 原本走路的方法忘记了,人生常常都会如此,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守护在 现前这一刻的心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学佛要体会佛心 □ ~~~~~~~~~~~~~~~~~~~~~~~~~~~~~~~~~~~~~~~~~~~~~~~~~~~~~~~~~~~~~~~~ 大地众生都有其功能本性,一大清早,我们听听大地之音□□有鸟叫 、鸡啼、□鸣……鸡有司晨的功能;鸟儿在芳香的草木之间飞跃轻啼,鸟 语花香这都是众生的本能与本性。 其实人也是有原本的功能与本性。寺院的僧众们每天早上起得这麽早 ,不论是虔诚的诵念经典也好,拜佛如仪也好,无非都有一个心念□□学 佛。为了学佛而缩短了睡眠的时间,清晨三、四点天未亮就起床,这就是 精进追求真理的一念心所使然。 但是虽有这一念心,却不知是否能够彻底见性?我们平时念佛,不知 是否已真正体会到佛的本性?暂且不谈体会到佛的本性,先说是否能反观 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及说话的习气?对於这些原来的习气,我们又了 解多少?去除了多少?多数人对自己都无法彻底了解,又如何能够了解佛 的本性? 我们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句话说起来很流畅、很 顺口。其实我们在这简单易懂的道理上,却无法完全体会其内涵,我们所 知道的平等、天真、自由的本性,只是文字名相上的解说而已,而极少有 人能了解到真我的心和佛心很接近,於是众生与佛就离得很远。因为很多 人虽具有『人形』,却不能发挥人身的功能,只是空有人形而已,若有人 能发挥其身体的良能,即与佛心相近,可是凡夫总是做不到,所以称之为 『众生』,而众生与佛的距离就很遥远了! 鸡会啼、狗会叫,但它们却都无法体会真理的存在,因为畜生道的境 界暗钝愚痴,虽然它们也有天真的本性,却没有被启发和接近真理的因缘 ,所以它们离佛的境界非常遥远。而人类领悟力较强,周围的环境无不是 让我们体会、学习、和及时反省的因缘境界,所以这是人接近佛性的最佳 机缘。 可惜很多人却让机会白白流失,放弃领悟本性的机缘,反而学习了无 实虚幻的玄理。例如,偏向追求神通、追求感应……,这并非学佛的本意 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此刻不後悔方才的心念 □ ~~~~~~~~~~~~~~~~~~~~~~~~~~~~~~~~~~~~~~~~~~~~~~~~~~~~~~~~~~~~~~~~ 学佛,就是要把佛法活用,如甘露般的洗涤我们的身心,洗去无明和 染污心,这就是学佛的本意。把我们平时疏忽的功能再修□,进而发挥净 爱的功能於日常生活中,这就是真正学佛的目的。如果只求神通,求感应 ,这都是错误的观念。 我们所要求的是现前此刻的心念不要散失,求□□此时不後悔方才的 那一念心。若能如此学习佛法,才能定心;如果我们常常後悔昨天的错误 、或刚才讲错的话、做错的事,心老是停留在这前念後念中,那我们就无 法专注於现前此时的人与事物了。现前的心已不能专,而想求他心通,即 易入邪道,那就离佛道愈来愈远了!我们自己的心无法『通』如何能通他 人的心呢? 正确的学佛,应是要面对现实□□现前的人生。我们要常常反观自己 有多少功能?是否已付出这份功能? 我曾讲过一个小故事□□ 某一间古寺之前有一个水池,水池里住了很多蟾蜍,这些蟾蜍忽而跳 入水池,忽而跳上池塘边,而寺里常有修行人跑香念佛,拿著念珠踏著方 步。蟾蜍群跳到池塘边,看到身穿海青的修行人,踏著庄严的脚步,嘴里 念著响亮的佛号,它们心里很羡慕;其中有一只,当人家在大殿开始拜佛 时,它就跳到大殿门外非常虔诚的祈祷,希望佛陀能赐给它两足站立的能 力,像人类一样的双脚走路。 因为它很虔诚,所以感动了一位天神,於是就满了它的心愿。它觉得 很欢喜,因为所有的蟾蜍都须四脚跳跃而行,只有它能两足站立而行,所 以它觉得很高兴也很骄傲。 有一天,草地上忽然来了一条蛇,很多蟾蜍看到凶恶的大蛇,就赶紧 跳到水池里躲起来,那只两足立行的蟾蜍心里也很慌张害怕,但是两足走 路总比不上四足跳跃快,而现在它已经失去了四足跳跃的功能,最後被蛇 追到了且一口咬住,当它痛苦地挣扎时,心里非常後悔,它想:『我何苦 放弃原本具有的功能?只为了追求两足立行,竟落得亡命於蛇口,後悔莫 及!』 这虽是个童话故事,但也可以做为我们最好的警惕。学佛就是要恢复 原本的功能本性;若是超过自己能力□围的事,却不择手段去追求,终究 是会失败。有些人到寺院去说要学道,却迷於追求神通,因而常会走火入 魔,不但乱了精神且断了慧命,像这样就大可惜了! 希望大家都能透彻了解我们的本性功能,若无法真正了悟,即使是学 道也很难会得真理,所以佛陀说:『见性学道难』。其实纯净的真如慧性 和自己最近,然而人们却往往舍近求远。我们的眼晴能看清别人,却看不 见自己的头脸,最近的反而看不到或被疏忽了。 同样的,学佛无非要我们从最近的地方做起,而最贴近最简单的方式 就是□□发挥自己的功能;切莫舍近求远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慈青悲智行 联谊起慧根 □ □ □ ~~~~~~~~~~~~~~~~~~~~~~~~~~~~~~~~~~~~~~~~~~~~~~~~~~~~~~~~~~~~~~~~ -- Kuo-Feng Tseng (曾国丰) 48062143 □■□■□■□ 国立中兴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四年级 □ 法本法无法 ■ 君子之交 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 咫尺千里 □ 今付无法时 ■. ■ 无法法亦法 □ 问余何适 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 ■ 法法何曾法 □. kftseng@bbs.nchu.edu.tw ■□ Dep. of Civil Engineering, NCHU, Taichung, Taiwan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