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相应 |
|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July@Lion (心逝),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阴相应
发信站: 狮子吼站 (Wed Mar 19 00:47:18 1997)
转信站: Lion
《杂阿含经》二 ~ 阴相应
释果光 3/11/1997
一、 佛法是在解决个人的问题
1.佛法vs.世间法
学佛的重点,与世法不同,一般世间法是先认为世界上有问题,而想
要去解决问题;佛法则是要回头找寻问题的中心在那儿,不是先承认问题
的存在,才去找方法,问题本身,才是最大的问题。世法常是制造一个新
的问题,来解决前一个问题,将问题愈扯愈大,甚至无法解决。
2.佛法的根本
佛法则是找寻问题的根本在那儿,以「阴相应」来看,问题的重点在
我们个人身上。世界上有什麽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个人有问
题。所以,佛法的重点是在解决我们个人生命的问题、身心的问题。
二、 「阴相应」的定义
1. 「阴」或「蕴」(Skandha)(167):
a·覆盖:众生本来有智慧、慈悲、福德,因道理不清楚,把自己的
光明智慧掩盖住了。
b·聚集:问题、烦恼如树发展,依一主干而愈往上越茂盛。自我就
是以个人为根本,而长出许多附带的问题,如滚雪球,愈
滚愈大。烦恼不解决就会如滚雪球般,愈滚愈大。蕴有五
种:色、受、想、行、识。
2. 「相应」:与佛法相应,希望经过对五蕴清础的认识之後,能够相应
於佛法。在认知上能相应於佛法,在行为上便也能慢慢的
调整,而相应於佛法,这种调整的过程,就是修行。
三、五阴(Skandha):色、受、想、行、识
身(肉体):色;
心(精神):受、想、行、识
1. 色(rupa-skandha)(158):存在、存有。
并不是指男女色、颜色,而是所有存在的世界均称之为色。包括自
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而起感受作用的色、声
、香、味、处的五境。这是构成自我观念的物质要素,也就是自我存在
主观的身体及客观的环境。
根所对境:由六根所感受到的世界,称为色,包括外色、内色;有
表色、无表色。
2. 受(vedana-skandha):苦、乐、忧、喜、舍。
感官即身体的五官,对应境界,就会产生觉受,即六根触觉六尘而
起觉受。若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则无受的作用。色透过受
而与人产生关系,有知觉之意,印象之意。受可分为五种:苦、乐、忧
、喜、舍。由知觉而转为情绪,舍没有情绪的成份。
3. 想(sanjna-skandha):
外境通过感官,印入心中,对印象去思考、分别,包括记忆、思考
、分析、判断。
4. 行(samskara-skandha):
想过之後,会对对象做个的决定,即要对对象所要采取的行动,迎
、拒或取、舍。
5. 识(vijnana-skandha):
受、想、行是了别,识为了别的作用,有统一与综合之性质。
※ 五蕴的作用:
「受」是感觉的意思,「想」是做一个判断,「行」是反应,指如何
处理事情,「识」是聚集业力,且接受果报。
三、不相应(苦)的经文:不与实理相应,不正思惟、不如实知。
1. 味色:(20)
2. 随使使:(21)
3. 增数:(22)
4. 非汝所应之法:(23)
5. 亦非馀人所应:(24)
6. 结所系法:(25)
7. 染:(26)
8. 动摇:(27)
四、 解脱之道
对五蕴要能够放下,就是要进一步,观察五蕴的实相。观察的原则,
就是从苦、空、无常、非我、非我所,这几个大原则来下手。
1. 正观(2)
观五蕴的本质:无常 → 苦 → 空 → 无我 — 正见、正思惟。
五蕴的存在是因缘所生的,因无常,缘也无常,是因缘所生的当然也
是无常。
a·无常:五蕴是在变化的
b·苦:苦苦、坏苦、行苦
c·空:一切事相均存在,均在变化,并没有个不变的主体。
d·非我:并不是指没有这个我,而是没有不变的我。
.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48)
. 五蕴是因缘的变化,有因有缘故有,因缘变化故无。
. 了解五蕴的真实状况,称之为相应,进而看破五蕴实相、放下五蕴。
2. 厌离(道):不管它!随他去!不压妄念、妄想。
了解五蕴为无常、苦、空、无我,而对五蕴产生厌离。所谓厌离,是
厌离我们的身心,是厌离身心的执著与烦恼。
3. 断尽(灭):灭苦。
厌者不乐,不乐则得解脱。
参考资料
1. 《杂阿含经会编》上,印顺导师著,正闻出版社
2. 《佛光大藏经.阿含藏.杂阿含经》,佛光出版社
3. 《佛教入门》,圣严法师著,法鼓文化出版,p.57~59; p.128~134
4. 《佛法概论》,印顺导师著,正闻出版社,p.57~60
--
莫测高深而陌生......
Ξ Origin: 狮子吼站 |
|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