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24}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littlec@Lion (最没有价值学弟),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24} 发信站: 狮子吼站 (Sat Aug 17 20:54:25 1996) 转信站: Lion 25 页 家修梵行,才是真正受持菩萨戒的行者。 因此,本经虽在中国盛行,却没有当作菩萨戒来传授。 若要传授,相当困难: 第一、财物不够便无法周全供养六种对象。 第二、不得允许便不能受戒。 第三、问遮难,类似出家戒。 第四、在六个月中遵守所不应作事。 第五、满六个月邀集二十位和合众僧作白羯磨, 较比丘受戒须十人清净比丘僧更难。 类似严谨的规定,无异把绝对多数的人,摒诸於优婆塞戒之外了。 至於《梵网经》,据境野黄洋、望月信亨、大野法道、 佐藤达玄等人的推定,准是成立於中国本土。(120) 虽其一 向被认定是鸠摩罗什译,且有僧肇写序,然经过近代学者的 考察,我们必须承认此经不是来自印度。但其出现的时代相 当早,大约是在西纪四百八十年至五百年之间的事。 《梵网经》思想的主要来源,大约有八种经典: 《梵网 六十二见经》、《菩萨内戒经》、《菩萨地持经》、《六十 华严经》、《大涅盘经》、《优婆塞戒经》、《菩萨善戒经 》、《仁王般若经》。(121) 这些经典都是译出於西纪第三 世纪至第五世纪之间。《梵网经》的注释书,包括中国、新 罗、日本的共有二十八家三十三种,其中从陈之慧思、隋之 智□、唐之法藏,迄明之□宏及智旭,都是大师级人物。它 不但是所有大乘戒经之中最受重视的一部,而且历久不衰。 除了因为它的包容性及融会性之外,特别是它对中国的民族 文化及时代社会的周延性、适应性。它吸收了许多印度的材 料,糅合并疏导了中国观念,也创造了许多名词。尤其在其 戒相条文中,顾及到整体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各色 人等,是一部生活伦理化的经典。(122) 如本文前述的那样,菩萨戒必与三聚净戒相吻合,《梵 网经》却自始至终未用三聚净戒的名目及形式,唯以三聚净 戒的特性是止恶、行善、利生,《梵网经》的十重四十八轻 戒相条文,必然属於这三大□围。因此在法藏的《梵网经菩 萨戒本疏》卷第一,说明十重戒之处,要说: —————————————— (120) a.境野黄洋著《支那佛教精史》395 页。 b.望月信亨著《净土教□起源及发达》第四章。 《佛教经典成立史论》444 页。 c.大野法道著《大乘戒经□研究》252 页, 274 页等。 d.佐藤达玄著《中国佛教□□□□戒律□研究》 436 页,438 页。 (121) 佐藤达玄著前书 442 页。 (122) 《大乘戒经□研究》265 页参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font>□/font>□/font>□ □ 仁者不杀生 义者不偷盗 礼者不邪淫 □ ( ) □/font>□/font>□/font>□□ 智者不饮酒 信者不妄语 □ (__) □/font>□/font>□/fo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nt>□/font>□/font>□ Ξ Origin: 狮子吼站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