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四句偈在哪□ 2/3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金刚经四句偈在哪里(2)》
那麽到底什麽是「四句偈」? 翻开佛学词典,找「偈」
这一字来看看:
【偈】Gatha, 译曰「颂」。定字数结四句者,不问三言、
四言乃至多言,要必四句。颂者,美歌。伽陀者,联美词而
歌颂之者。{丁福保--佛学词典}
原来古印度文体中,凡是有赞颂的词句都用四句,无论
是几言,只要是偈,便都以四句为偈。这情形看来,我们在
佛经上所读到的所有的偈,便叫四句偈,无论这个偈有多长
或多短,总是分作四个段落,每一段便是一句。
这和古中国的诗是一样的基本观念( 只差没押韵 ),因
此四句偈在世尊住世的当时是属於日常用语,就好像我们现
在所指的「说好话」一样,应该没有特别的指是那一「句」。
但是《金刚经》因为是太有名了,因此其中提到「四句
偈」时人们便不免想到是否这就是「金刚密诀」,於是大伙
儿就只好翻箱倒柜了。
俞居士也免不了受到这个影响,但是由於《金刚经》中
的四句偈的名词出现和偈句出现的时机是混乱的,因此他认
为金刚经的四句偈不是专指金刚经的,而是世尊平时就常说
的四句。
俞居士是这麽写的「尝读《楞伽经》,知所谓『四句偈』
者: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与金刚经
之旨颇合,而实非金刚经所有之文。疑佛平时常以此四句与
金刚经并授诸弟子,後人遂牵连而及之。」
俞居士为何要拿楞伽经来说呢,因为禅宗的教科书正是
楞伽经,当年东土初祖达磨师最後付嘱的正是楞伽经。以禅
宗不立文字的特性,祖师临走前特别要弟子们读这部经,可
知这部经应是禅宗的最高指导原则。
我们看看这部经,其基本大意正是和金刚经的「无相」
观念一致,因此俞居士才会认为四句偈所指的应该是上面所
说的「离一异..常无常」的「偈」。
但是我个人的看法不同,原因是这段文字不是偈句,和
佛经上的偈句不同,如果要找出哪一偈是「世尊常对弟子们
说的偈」,在楞伽经中我认为只有下面这一处才可能是世尊
常对弟子们耳提面命的偈句。
《楞伽经》【卷三.集一切佛法品-2】
「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 大慧! 未来现在诸菩萨等,
不应执著有我之相..汝当修学如来无我相法。』尔时, 世尊
重说偈言:
『人我及於阴,众尘与微尘,
自性自在作,唯心妄分别。』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观察未来一切众生,复请佛言:『
唯愿世尊为诸菩萨说如实修行法,彼诸菩萨闻说如实修行法,
便得成就如实修行者。』」
这里「如来无我相法」的偈句和金刚经的本旨才是相互
辉映的,然後大慧菩萨马上就问「如来无我相法」要如何修?
世尊接著才回答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俞居士虽然找出了金刚经的疑处,但是也没敢说这些疑
点就是伪经。我们比较那些不同版本的金刚经,发现都是有
这些「功德说」的,甚至於早期的敦煌本也有功德说,因此
俞居士才会怀疑这部份是在「译经」时就加入了。
我们也认为此说有理,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六祖坛经
中的无功德论,会发现这其中有些线索「六祖是因金刚经入
门,何以斥之为无有功德」, 其中道理值得同学们深深思考
的。
看来改经太麻烦,因此近代的人干脆就自立门户,自己
写自己的经文了,只要脸皮够厚就行。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不必多说。
咱们再回到我们先前讨论的「世尊『平时』对弟子们所
说」的偈到底有没有? 有没有这样的一偈是人人(弟子们)皆
知的名偈呢?
欲知後事如何,各位看官,明日早来。
Ξ Origin: 狮子吼站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