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简介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fdeer@Lion (fdeer), 信区: BudaHelp
标 题: 楞伽经简介
发信站: 狮子吼站 (Sat Feb 8 02:35:14 1997)
转信站: Lion
以下文章摘录自 白话佛教经典(八)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的前言简介
------------------------------------------------------------------------------
《楞伽经》是印度中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全经以「五法、三自性、八识
、二无我」等为中心论典,详细地阐述了中期大乘佛教的重要思想,涉及了「三界唯心」
「唯识」「种性」「缘起」「涅盘」「禅定」「渐顿」等等重要内容。指出万物唯自心
现量所现,抬出八识的功能及其各种活动,强调如来藏为一切识的根本,它藏有善恶二类不
同的种子,随所受薰息的不同,而引发其善或恶种子的活动,人的善恶的行业,皆以此种子
而生发。如果要断灭种种烦恼、妄想,只有断除自心各种虚妄种子的熏习,使恶种不动,
保持如来藏识清净无染的本体,才能获得解脱。 此外,《楞伽经》又强调指出一切众生可
分五种种性,各种种性的人,获不同的修行果位; 其中,特别指出一阐提的人(即断了善根
的极恶之人,在佛的教化下,可重植善根,弃恶从善;其又指出因缘之法为一切万物生起的
根本大法,指出佛教化众生所用有渐、顿之法等等。 全经在批判外道邪论,为众菩萨解疑
析难的同时,还指出了修行正确的态度与正确方法,以及各种修行结果。
全经主要以哲理思辨为主,而辅以各种形象的比喻,事理互相发明,使修习者易於理
解、掌握。
此经在南朝刘宋时□入我国之後,对我国的佛教产生了极大□影响。它的唯识思想,
是从涅盘学向唯识学过渡的桥梁; 它的种性论,特别是一阐提人可弃恶从善的思想,对中
国佛性论产生极为有力的影响; 它的唯心论、禅法、顿、渐之法,则成为禅宗开宗的基石
,据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曾将此经授予二祖慧可,希望以此做为印心之法而祖祖□授。
其後,便有持此经以修持者,世称楞伽师,是为禅宗的先祖。
----------------------------------------------------------------------------
楞伽 者, 红宝石; 阿跋多罗 者, 入、无上 之义
南海 为一切海最大者,意指众生心海
楞伽山顶 谓心之颠顶
大慧 为慧之究极,即如来藏
(本经为佛在南海滨楞伽山顶所说,应 大慧菩萨之请而说)。
--
Ξ Origin: 狮子吼站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