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违建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kftseng.bbs@bbs.ccu.edu.tw (罗云.觉凡),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拆除违建 发信站: 中正大学寂寞芳心小站 (Sat Mar 22 20:21:18 1997) 转信站: Lion!netnews.ntu!news.mcu!news.cs.nthu!UUserv.Net.tw!news.neto.net!news 来 源: kftseng.bbs@bbs.ccu.edu.tw 当一个人落入感情问题, 或有的没的问题的时後, 那就是有违建搭起来 了. 那要怎样拆违建呢? 方法很简单. 当一个人会觉得这是『我的感觉 』的时後, 我想请问, 那之前你没有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後, 你在那边? 难到你就不存在了吗? 既然你并非因为有这些感觉才是存在, 那这些多 馀的感觉, 你又何必把他挂在心上? 若你回答, 『我就是忍不住吗! 』 那只能说一句话来解释这种状况: 『你在自讨苦吃』. 有点残酷, 但是 却是事实. 同样的, 一个人要不要轮回, 还是要超出三界, 根本也只是你愿不愿意 而已. 当你根深地固的想三界是『我所 -- 我生存的地方』, 这个时後, 你已经把自己脱离了实际, 而且更糟糕的是被自己的『想像空间』给困 住了. 轮回的原因是肇因於一个人的『习气』, 这些习气是自己在『有意』的 状况下所薰染的. 因为不能自觉, 对自己不够负责, 所以称为有意. 若 一个人『自觉』了, 对自己负责, 不会想要投机取巧, 那他自然会知道, 那些事该做, 那些事不能做, 也不应该做. 一个溺水将死的人, 身上还叮叮咚咚挂了一大堆的钻石珠宝, 头上戴一 顶五、六十斤重的头饰一样. 岸边的人大喊要他舍弃那些, 就可以自己 由上岸, 但他却舍不得丢, 自以为很珍贵, 或许这些玻璃石头或许可以 让人有一种身份高贵的自我满足感, 可是却救不了自己, 反而变成淹死 的刽子手. 请问他是不知道吗? 只是不愿意而已. 同样的, 一个人的习 气就如同这些珠光宝气, 而自以为庄严的东西一般. 不是不知道要改, 而是投机取巧的心里作祟, 认为多拖一天算一天. 等到淹死才想要丢这 些累赘就来不及了. 人和人之间的所有是非对错也都是这样, 当指著别人的鼻子说『你错了 』的时後. 请问, 标准在那? 一指神功人人会练, 问题是, 当指责别人 的时後, 你有没有想过, 他为何会这样做? 请问你的『同理心』寄放在 那个银行的保险柜中? 佛陀教我们要多『施舍』, 就是要我们断这个『悭吝』. 悭吝不只是财 物而已, 连一言一行都不愿意去改善, 或恶言相对, 或是理直气壮, 或 抓到对方过失就责备别人, 唯恐对方没被自己的口水淹死. 这些都是悭 吝. 是非对错的辨别, 并不是为了要定出一个绝对的标准让大家遵守的, 而 是提供人们一个反思的机会, 能够由最基本的地方分析, 什麽是人? 人 是什麽? 为何这样是恶? 恶在那? 为何那样是善? 善又在那? 在这些问 题的答案之中, 我们才能够看到问题的□结, 也才会知道, 要怎样才能 解决问题, 面对我们的人生. 有时, 我们会碰到一种人, 当他被别人抓到『把柄』的时後, 他会说: 『这样又没伤害到别人, 那里有错? 』或是说『是对方愿意的, 所以我 就这样做了. 』这种人, 只能用『叹息』两个字来形容, 因为他的生活 圈中永远只有他自己一个人, 或是大一点, 只有他和他所能够接受的人 而已. 他不会懂得人生. 花草树木、天空海洋都和他无缘. 或许他的佛 学涵养很深刻, 讲起话来, 头头是道; 议论起来, 天花乱坠. 甚至花了 大半辈子的时间在为自己曾做过的错事辩解, 说什麽一切法空云云. 但 他却绝对不会是一位『学佛』的人. 一切法空, 那个法, 念成四声的『ㄈㄚ、』, 效法学习的意思. 换成白 话是, 一切的修行, 应当如同手划虚空一般, 划过虚空不见痕迹. 学佛 的自我改变, 也当如此, 效法虚空载物, 不曾向这些星辰夸耀自己能力 强大. 日日精进, 无一日懈怠厌倦, 却不会向外人说『我很有学问』. 学佛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 就是『学佛』, 也就是学般若波罗蜜, 般若 为诸佛之母, 但却无一法可得般若波罗蜜. 原因只在於, 当你想去求取 一个称为般若波罗蜜的东西的时後, 你已经路过他的身边而不自知了. 在法华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舍利弗以为有一法可得般若波罗蜜, 有一 法可行菩萨道, 乃至有一法可得三藐三菩提, 但以自己根性低下的原故, 不能承受大法, 所以他以为『佛陀不教自己修菩萨法』是自己程度太差. 可是佛陀却为他授将来当成等正觉的记. 舍利弗才恍然大悟, 原来一切 不求自得. 菩萨, 不是可以拿个图表用按图索骥的方法学会的, 而是在 自己的本位上做正确该做的事. 般若波罗蜜不从外得, 因为万事万物皆悉平等, 如同大自然和人本为一 体, 所以称为没有任何一项法可从外得; 不自具足, 因为若没有佛陀的 启发, 人们无法体会到这点. 今天, 很多的善知识给我们种种方便, 种 种善巧, 让我们可以从做中习, 行中学, 乃至於从前的许许多多的高僧 大德, 翻译了种种经藏, 并不是要我们执著在一件事一定要这样做, 更 不是要我们抱著经典牙牙学语. 而是让我们有一个经, 一个纬, 可以循 著这样的一根指著月亮的手指, 看到挂在天上的那一轮明月 -- 自性真 如. 生活是很单纯的, 人是很简单的. 不要把自己用重重的疑惑包裹起来, 然後彼此都看不到真面目, 久而久之, 连自己长怎样都忘了, 那就很可 惜, 而且可怜愍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养过鸡? 唯有勇敢啄开鸡蛋的小鸡, 才有生存的机会. 那些不愿意面对世界的小鸡仔, 若没有母鸡去把鸡蛋壳给啄破, 闷死在 里面就是他唯一的命运了. 今天遇到一个境界, 若不自己去冲破, 又没 有人愿意讲, 愿意提醒我们那些地方要改善, 那最後被自己的不良习惯 所害死的, 也只有自己. 多交些益友, 多参访些良师. 或许他们讲话用词很直接, 乍听之下多少 会有些难以接受. 但是, 学到, 就是你的. 遇到有人请教, 也不要怕自 己程度太差, 被问了会丢脸失面子. 在华严经的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 三参中, 有一位善知识, 自知无法解答, 所以告诉善财童子: 『我不知 道, 但我可以介绍另一位善知识, 或许他可以给你解答』. 这也是另类 的成长. 不要怕面对众人的考验. 生命, 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突破, 需要勇气; 成长, 需要智慧. 仅此祝福大家, 都能够拥有这两者 --- 勇气与智慧. -- 悲■□■□■□■悲■□■□■□■□■□■□■□■□■□■□■悲■□■□■□■悲 欣 法本法无法 欣 君子之交 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 咫尺千里 欣 今付无法时 欣 交 无法法亦法 交 问余何适 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 交 法法何曾法 交 集□■□■□■□集□■□■□■□■□■□■□■□■□■□■□集□■□■□■□集 Ξ Origin: 中正大学寂寞芳心小站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