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ox (净) 看板 Buddhism
标题 「被背叛的佛陀」这本书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南传的
时间 Fri Apr 30 13:10:43 2004
———————————————————————————————————————
之前曾有网友有提到这本书
以为这和南传学人有关
其实是没有关的
该书作者
宋泽莱先生不是正信佛教徒
不管从南传北传的角度来看
他是为了政治搞佛教
现在已弃舍佛教了
在佛教圈的人应该都知道
就如同不能以为卢活猴写的东西代表北传
不能以为宋活猴写的东西代表南传
也可以问问阿姜查尊者
有人问阿姜查尊者
中国的禅宗是不是佛法
阿姜查尊者说 当然是
佛法真理(了义)不会因地而变
适应地方的方便(不了义)才会不同
作者 jnr8888 (Witty Gigie) 看板 Buddhism
标题 Re: 「被背叛的佛陀」这本书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南传的
时间 Sat May 1 18:26:17 2004
———————————————————————————————————————
为什麽还有人在信宋泽莱咩? 他好几年前就改信基督教啦!
这素佛教界比较资深一点的人都知道的事呀!
宋泽莱先生在历经各种烦恼下, 包括家庭、生病、经济等痛苦,
说他自己虽然证「无馀涅盘」(唉~~)都还没办法解决现实的
痛苦, 只好暂时放弃根本佛教的研究. 过了一阵子, 神灵不请
自来, 帮他抵挡所有的痛苦. 最後, 还让他信服了古基督的教
说~~~
这些是「血色降临的城市」这本书□, 宋泽莱在作者序□写的.
建议还信宋泽莱的人去读读. 只要有基本的佛法了解, 大概就
会很感慨吧~~ 宋泽莱自己都跑去信基督教了, 却还有死忠佛
教徒在信他, 可不可笑??
现在的假罗汉, 假菩萨, 伪佛法, 不管附南附北附藏附印,
好多呀~
作者 lucien.bbs@bbs.nsysu.edu.tw (), 看板 Buddhism
标题 Re: 「被背叛的佛陀」这本书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南传的
时间 中山计中美丽之岛 (Sat May 1 19:05:01 2004)
路径 Lion!cbs.ntu!news.nsysu!Formosa
来源 bbs.nsysu.edu.tw
> 宋先生曾经出面说过他不是佛教徒?
> 宋先生曾经公开承认他弃舍佛教了?
宋泽莱已经受洗成为基督徒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其实宗教信仰是每个人的自由
既然有佛教徒改信基督教 也有基督徒改信佛教
那麽宋泽莱改信基督教也是他的事
问题是 身为一个作家
是不是稍有什麽宗教体会就要出书
就要告诉别人我今天看了哪些经书
有了哪些体会 有什麽证悟
我想这就是宋泽来最大的错误
以他自己的想像认为是对法的证悟
还因此以老师自居 教导社会大众
宋泽莱改信基督教後如何说服他的读者他这种改变
那就是 请他的读者一起改信基督教
之前他的体物并没有错 只是在了解基督教之後
发现基督教更好
佛教虽然好 基督教更好
这就是他的逻辑 还是向读者解释的逻辑
宋泽莱只是个需要宗教信仰的投机者
他确实需要宗教信仰 就像普罗大众一样
身为作家 当他发现原始佛教是个可以有所发挥才能的战场时
他投入了佛教千百年来的论战
以他的专业 阅读 吸收 归纳
最後写出他的论点 出书赚钱
但他不是宗教家 他不是印顺导师
他无法承受如此复杂的教理 无法□清宗派间的矛盾
最後改信基督教
以宋泽莱亲身的经历 他可以更有力的教人信基督
他可以说 佛教我已摸透了 还是基督教好
他甚至可以将佛教历史上大小乘的论争作为劝人信基督的方法
他可以说 你们看 佛教就是这麽乱 很多东西根本不是佛说的
这样 在他的影响下
又有更多人离开佛教 改信基督教
作者 jnr8888 (Witty Gigie) 看板 Buddhism
标题 Re: 「被背叛的佛陀」这本书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南传的
时间 Sat May 1 22:05:46 2004
———————————————————————————————————————
听宋泽莱在前几年台大的一场研讨会还说:
「台北市每四年就会因为市长选举而激化一次省籍对立,
我如果住在台北, 一定会疯掉! 」
那时他已是基督徒, 宣扬基督教的灵恩.
宋泽莱是基督徒已众所周知, 不信的话, 在草根出版社
1996 出的《血色蝙蝠降临的城市》, 宋泽莱的自序中就有写
他是基督徒, 他在序中还不忘强调他的无馀涅盘 (假的~)
没有用~~
有没有似曾相似的感觉? 对! 这种入魔状况, 楞严经早就讲过了~~~
作者 "解脱苦" , 看板 Buddhism
标题 Re: 「被背叛的佛陀」这本书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南传的
时间 OpenFind 网路论坛 (Fri Apr 30 18:30:19 2004)
很多单纯的人可能不知道
曾自称是阿罗汉的宋泽莱
和自称是菩萨的佛乘宗李善单先生
和自称是佛的真佛宗卢胜彦先生
在自称是圣贤前
都是写小说出身的
宋泽莱的小说在七○年代是属於「批判现实主义」
八十年代开始是走「政治小说」路线
他曾多次表示:
「台湾社会问题的根源在於国民党的威权统治」
这些在他的文章内都可读到
纵使在他声称投入佛法的时代
他在政治上的执著
远胜於他在佛法的立场
他曾表示: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必然的趋势。」~ 出自《大统领千秋》序,
若有人说
宋泽莱先生是把佛法政治化
为政治大於为佛法
也不能说有错
打开比较文学分析,可见下面这段话:
「暴君小说」主要作家及作品如宋泽莱的<抗暴的打猫市>,
林央敏<大统领千秋>,他们不折不扣地站到与国民党敌对
的立场,倾力颠覆了国民党统治者「伟人」的形象,其激烈
程度直是前此未见。
宋泽莱後期的一些政治论述包括
<正视外省中国殖民文学、文化的变相>
<刻不容缓的「去外省中国化」工作>
其打击异己的偏激程度
连非常支持他的陈建忠先生
都不免要客观的评到:
『其中所言固有言之有理之处,但他一再区分台湾人为
「外省」与「本省」的作法,恐怕对许多「台湾化」
的外省人亦未尽公平(其实都是台湾人),他挑起「
省籍情结」的作法著实令人感到困惑。』
以此而言
绝不能称宋泽莱先生是清净解脱道迹行者
甚至是他自命的阿罗汉
这是没有的事
趣向觉悟古仙人解脱道迹者, 才得见世尊所传教法原貌.
--
好康讯息!
Openfind 提供免费拨接电话:40508888
帐号:openfind 密码:openfind
--
http://bbs.openfind.com.tw
※来源:61.221.*
作者 "解脱苦" , 看板 Buddhism
标题 Re: 「被背叛的佛陀」这本书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南传的
时间 OpenFind 网路论坛 (Fri Apr 30 19:51:48 2004)
宋泽莱先生的偏激
一方面和他生理及心理的宿疾有关
他曾自述
「我肾脏结石、神经衰弱、支气管炎、便中有血,
好像是大好时光□自折而早衰的蒲柳,脸上透著惨白而死亡的颜色」
因为「死亡」的阴影正不断地追逐著他
宋泽莱的精神一度陷入恍惚迷离的状态中:
「K君(按:指宋泽莱自己)的记忆力逐渐的丧失,神经极度的疲乏,
大概是过多的难题围绕了他,或是由於当时他服用肾结石的西药
所造成,他的日常起居成了一片模糊,时间空间也常搅混成一块,
变成了一具行□,就孟克画□的人物,走在涡流的时光□,莫名
的发出疯狂的呐喊,他在四周围、每个角落撞见「死亡」对他露
齿而笑。」
也即是说
除了生理疾病之外
因服药与虚弱的身体所造成意识上的恍惚迷离
乃转为心理疾病
当然,这种心理疾病虽与生理疾病有绝大关联
但其形成的过程中则又牵涉众多社会性的因素
当他患病时
他得自外界对他患病的印象与言谈的经验
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同侪的有意无意的嘲弄
以至於因病体孱弱而产生对生命价值的质疑等等
莫不在生理疾病外
又在其心中覆盖上一层阴翳
就这样,疾病使他怀著「毁灭」、「绝望」、「不幸」
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来看待外在世界
最终遂变成一种「心病」
换言之
在生理疾病使得肉身疼痛
而服药又造成精神的疲乏及记忆力丧失的情况下
更为折磨宋泽莱的
恐怕还在於由生理疾病转生、并发的心理疾病
而由心理疾病所造成的整个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变化
正是「宿疾」予人的最大影响所在
正由於生理疾病的纠缠与对「生命贬值」的心病
在大学时期开始
宋泽莱便感到「我的青春忽然失去了亮光,奇异的
我的世界忽然黑暗了。」
从一些小说的片段看来
宋的疾病史应是颇有「历史」的
「书写」对宋泽莱最初的意义
不可避免地带有「救赎」(Salvation)的意味
他必需将心中因宿疾长期累积的各种情绪
对世界的观感
藉书写的形式表达出来
宋泽莱的自述充份表达了「书写」对於他的作用:
「我总感到,我须要将脑海□自幼累积的悲惨影像
传达出来,因为他们是我的「至友」,被困在一个
阴暗的世界□,他们要走出来才对!」~ 《弱小民族》,1987.8
宋泽莱所言
是他的悲惨影像的化身
我们可以同情他
但是不能以为那是法音
那就真是认贼作父了
--
好康讯息!
Openfind 提供免费拨接电话:40508888
帐号:openfind 密码:openfind
--
http://bbs.openfind.com.tw
※来源:61.221.*
作者 lucien.bbs@bbs.nsysu.edu.tw (), 看板 Buddhism
标题 Re: 「被背叛的佛陀」这本书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南传的1
时间 中山计中美丽之岛 (Sun May 2 21:38:24 2004)
其实宋泽莱变成基督徒我在七年前就听说了
本来以为这只是个人尽皆知事实
没想到还扯出了罗生门
现在恐怕真的要问宋泽莱本人了
但我怀疑的是如果他依然是佛教徒
这麽多年了怎麽不出来澄清一下
我觉得每一个佛教徒都应该为整个佛教好好想一想
想办法让更多的人来学佛
而不是尽让人看些宗派间的争论
让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望佛教而却步
让基督教自以为握有佛教把柄
(其实他们自己还不是一样 依照考据圣经很多是後人加上去的)
这一点我觉得大乘佛教与原始佛教的信徒都要好好检讨
大乘信徒不该忽视原始佛教的纯正法义以及他们努力维持纯正法义的情操
原始佛教也不该否定大乘佛教度化众生的殊胜发心
以及方便法一定会存在的事实 (其实泰国都有方便法)
两边都该多了解彼此
当然 争论还是难免
但每个人的立场都应该是为整体佛教著想的
不只是嘲笑与谩骂而已
更不要有玉石俱焚的心态
宁可没有人信佛 也不要有人去大乘佛教或原始佛教
我觉得有时我们佛教间的争论已到了
会阻碍人接触佛教的地步了
而且也造成了基督教拿佛教间的争论
作为他们传教的手法之一了
(其实他们更严重 光是美国就超过三千多个教派)
所以别再怨恨对方了 多为佛教想想吧
作者 imagesimpact@kkcity.com.tw (), 看板 Buddhism
标题 Re: 「被背叛的佛陀」这本书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南传的1
时间 KKCITY (Mon May 3 00:47:11 2004)
※ 引述《GuoBing》之铭言:
> 蛮遗憾听到您如此的回应,
> 试问您认为我跳出来回应的动机为何呢? <==能不能请您分析一下末学的动机啊?
> 否则怎麽感觉您的回应曲解了我的本意,
> 也有点故意在挑□的意味存在?
是看不过去呀。
网友的焦点在於宋泽莱宣称已证果位,入无馀涅盘,但却发现他不但
曲解佛义,而且还谤法认为入无馀涅盘不如向上帝祷告,之後网友举
他的作品为例作说明,并将他所听闻的说出来。
然後,您回应说,要举证,不能听说,不然看不出来宋是基督徒。
但说实在的,在佛教圈久的人都嘛知道宋先生的事,真的很不客气讲,
您这个後进,不去了解事情的历史,还要求人家说清楚,请问,这是
请教的态度?还是为宋辩护?
在我看来,您是在为宋作辩护:为他辩护他仍具佛教徒的身份。
但众多网友说破嘴了,说宋这个人有问题,并认为一个学佛之人不会宣称
自己得果位,这是违反戒律,同时,入无馀涅盘还会向上帝祈祷,这有可
能是入麽,但您还是不信。
好的,没有关系,我找出宋泽莱回应网友的信件,说他信仰上帝。接著,
您跟我玩文字游戏,说什麽「当时」,那个「当时」是什麽?
我告诉您,那个当时,就是您先前一直在辩称宋在写血色蝙蝠降临的城市
个那段期间,他仍然是佛教徒的身份。如果,您仔细看他答覆读者的提问
,就可以得知。
这麽简单明了的事,还要辩什麽呢?
是为了您自己拉不下来的面子?还是为了宋?
如果,要我分析您的动机,其实很简单:就是您很喜欢宋的作品,同时,
你也承认宋依然有佛教徒的身份,不是基督徒,但被网友指出讹误後,
拉不下面子,一而再,再而三为其辩护。
另外,您一直强调不能扭曲事实,不能断章取义,但真正做这件事的人是
您。不继地用言语狡辩,但愈狡辩,您的漏洞也愈大。
来,我们一段一段的来看:
> 不是我不肯相信网友的举证,
> 而是先前的网友举证,
> 不是一句「听说」就是「佛教圈皆知」来搪塞,
> 再不然就是利用曲解且片面的「文学评论」来证明宋泽莱是基督徒,
> 「听说」的东西根本举不出确切的证据您会认同吗?
嗯,不过,我找出他信仰上帝的证据了,您会认同吗?显然不会,
您继续在辩:
「 利用曲解且片面的「文学评论」来论断宋泽莱的「佛学思想」,
可是这样的举证与宋泽莱的学佛经历不符难道不容许质疑吗?
这些的质疑与回应不知道您是看过且深思过了吗,
否则怎麽会如此曲解我出面回应的本意呢?」
> 另外也与您探讨一下您所引述用来证明宋泽莱是基督徒的论述,
> 我想您也发现了他在谈论他的信基督经验前缀了个「当时」两个字,
> 试问您「确知」还是「确信」他的这个「当时」是什麽时候了吗?
> 您是不是也需要亲自写信向宋先生求证之後再下定论呢?
我在先前回答过,就是他在写啥蝙蝠城市的时候,这不用问,看他的
读都的提问,和他的回答,就可以很简单的推断出来。这是小学生都
会的推断,我不知道为什麽您这麽简单的推断都推不出来,原因只有
两个,一是看漏了,二是有私心,以致於做出您一直很讨厌的「扭曲
事实、断章取义」的事情来,呵,这又是何其矛盾!
要您亲自向宋先生求证,是因为您一直在辩嘛,一直不信嘛,不然,您
要网友怎麽办呢?
都已经说他是基督徒了,但您还是不信,好的,没有关系,本人在引用
他的回答,就可以得知在1994或1996年,他因身体不好,舍弃了佛门,
而转向上帝,之後,也没有听他说,他又舍弃了上帝,再度回师归佛门
呀。
> 我也来举一些证明,
> 在2001年的时候,
> 宋泽莱委托前卫出版社重新出版他的《被背叛的佛陀》,
> 在2001年3月21日所写的新版序当中宋泽莱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叙述:
> 「迈入公元廿一世纪的今天,它 (《被背叛的佛陀》) 在台湾仍深具
> 振兴佛陀真正法义的价值,所以委由前卫出版社重新出版。」
> 在这篇2001年的新序当中我无法得知他目前到底信仰为何,
> 但是试问一个基督徒会公然的发书冀希「振兴佛陀真正法义」吗?
试问,一位自称是阿罗汉的人会因为看不透老病死这一关,而转向上帝
祈祷吗?
这不是很矛盾吗?网友的焦点在这□,可是您一直忽略这个事实,不断
地模糊焦点,到底是谁在扭曲事实呢?
如果不是,那就是您对佛学一知半解,可是又听不进其他佛子的意见,
为了自己的面子,
再者,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每个人都嘛会,是不是振兴佛陀真正法
义,是「听其言,观其行」,很遗憾,其言行不一,已无法符合佛门
弟子定义。
这些,依佛门经典就可以判断。很显然,您佛学知识不足,又不愿听
别的佛子解释,我从来没有看过一个佛子爱面子到这种地步的。
> 即便他真的是一位基督教徒,
> 他同意也认同也赞许也愿意推行佛陀真正的教义,
> 我想这应该也是佛教徒感到欣慰的地方吧,
基督教是一神教,除了上帝是唯一真神外,其馀都是假的神(甚至
被冠上邪灵的标签),一个受洗的基督徒,是不可能接受他教的,
这是基本常识。
如果他推行佛门思想,那麽就是违背基督教义。
那麽,宋是佛教徒吗?
一位自称阿罗汉的佛教徒,会向上帝祷告吗?
这是何其矛盾?
> 称赞他都来不及了怎麽还会一再的批判抹黑打压呢?
只是呈现事实,不是批判抹黑,如果您认为我们一再批判抹黑,
那麽,就证明我说的对嘛,您一直不信网友的举证,那麽,只好
请您亲自向宋先生求证呀,这有什麽不对?
为什麽还要狡辩什麽「不是我不信……」
> 在佛法的讨论上我们常常听到有人动不动就挂口「依法不依人」,
> 但是在这一连串的讨论下来,
> 我却发现许多自认为正信的佛教徒们,
> 常常用根深蒂固的成见或偏见来评断一个人,
真正根深蒂固的成见和偏见不是我们,而是曲解佛法,对佛法一知半
解谤法的人,如仁兄者是。
就跟您说过,自证果位的人,如非必要,不会示现,这是大妄语,依
楞严经所言,未证言证,果报凄惨无比。
您还是不信,还攻讦其他佛子,没有必要这样的吧?
> 然後利用「因人废言」的手段全盘否定他们不认同的人的观点,
> 试问这是一个正信佛教徒讨论事情该有的态度吗?
我们依经来判断,这是不容许他人扭曲佛法,这有何不对?
真正因人说话的人是您,在证据那麽明显下,为什麽不接受
宋违反佛陀所言呢?
> 或许我应该反过来问:正信佛教徒的现代定义为何?
佛教徒就是佛教徒,为什麽还是什麽现代不现代?我从来就
没有听说「正信的基督徒(回教徒、XX教徒、00教徒)的现代定义是什麽?」
大家依世尊所言修行,都过得很好,为什麽还来搞这个?您这是
对佛学一知半解,借题发挥,想学宋泽莱颠覆正信佛门,如果要这样,
那麽,请另创宗教,请不要说您是正信佛门弟子,否则,我们一律视为附
佛外道。
> 在研究佛学不及一年的时间内,
> 末学在这个公众的版面上见识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乱象,
> 例如前一阵子末学跳出来反映的「思想管制 (箝制) 者」,
> 只准许他希望看到的讨论出现,
> 当被曲解的一方欲出面辩论,
> 没多久回应的文章就莫名其妙的蒸发;
> 再来就是这一连串的讨论中出现的「因人废言」成见,
> 或者是动不动就叫人闭嘴不要多说的叫嚣,
> 这真的是佛陀所教导出来的佛弟子该有的言行举止吗?
> 试问佛教版还需要存在多少的偏见与成见呢?
只要依经依教所言,自然不会,思想管制?无宁是为了维持佛门
正统的思想所做的必要措施。
> 试问如若宋泽莱跳出来说他不是基督徒,
> 那些「听说」宋泽来是基督徒且一再散播这样言论的人,
> 是否肯站出来对自己的言论付出该有的法律责任呢?
佛子会这样要胁人吗?那这样我可不可以告您恐吓罪?
请问有何法律责任?诽谤吗?诽谤有一个阻却要件,就是
只要证明为真实者不罚。
很遗憾,他在2001年的文字自己「当时」(在2001年之前)
宣称信仰上帝,又在自己的作品宣称自己信仰基督,之後,
又无听说重回佛门,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宋是基督徒。
另外,再根据五○九号解释,只要有足够的证据让行为人
相信是事实,那麽,就不成立所谓的诽谤,在不诽谤的条
件下,我还可以反告诬告。
再者,我们纯粹讨论宋的行为是不是符合佛陀的教诲,事实
上根本不能构成所谓的名誉损害的罪则,最後还是不起诉。
所以,请不要拿法律来吓我们,也不要因为辩不过人家,就
转移焦点,这只会让人觉得输不起。
> 佛陀教导的「多闻」不光只是「听说」而已;
> 「依法不依人」不是拿来「因人废言」或挂口空说;
> 「外道」不等同「邪魔歪道」;
> 「达磨」不是佛陀发明也不是只有佛陀能说;
> 能否在导正这些偏差的思维之後再跳进来讨论呢?
> 否则一大堆的偏见存在之下,
> 所做出来的回应不过无意义的叫嚣罢了!
^^^^^^^^^^^^^^^^^^^^^^^^^^^^^^^^^^^^^
情绪性的语言,不予回应。
作者 imagesimpact@kkcity.com.tw (), 看板 Buddhism
标题 Re: 「被背叛的佛陀」这本书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南传的1
时间 KKCITY (Mon May 3 01:29:27 2004)
※ 引述《desco@kkcity.com.tw (薰衣草)》之铭言:
> 不以人废言
> 世尊也说过佛法并非他一个可以宣说
> 任何人都可以宣说佛法
对不起,我没有读到这一段,请问是出於何经?
如果任何人都可以宣说,这样的话,一贯道、宋七力、清海者
流都可以宣说了,而且他们宣说的都是正法,但,是吗?
我们必须回到讨论的脉络,而是跳脱脉络,这样讨论会永远没完没了,
我们必须就事论事:一位阿罗汉是否为因为看不透老病死而转向上帝祈祷?
是否会否定无馀涅盘的价值而称赞上帝更胜一筹?
是否违反佛戒律大妄语宣称示现自己的果位?
依照我们一般佛门的认知,一位证得阿罗汉的人是不可能看不透老病死这一关
,也不会违反戒律示现,如非有必要,他才会在受戒的佛弟子前示现,否则不
会。
个人认为,这麽简单、清楚、无以辩驳的判断标准,居然还会被人模糊焦点
说一大堆…@_@;;;
> 不管宋他亲近哪边,上帝也好...
> 如果他对佛法的批判是属於事实部份
> 那就该去正面的面对问题而不是批评别人不准看不准听不准讨论
我们会接受,但是哪点是事实呢?在讨论串中并无深刻讨论。
讨论串所提的是,宋泽莱到底是不是佛教徒,而我也只针对这一点做回应。
仁兄这样提是帮G仁兄,而无助於理清事实和真象。
> 请问
> 当佛弟子有疑问
> 世尊有类似你这样恶口对待佛弟子??
> 还是鼓励对方一一剖析了解??
我不认为我恶口,我是直接了当的指出其矛盾和狡辩之处,仁兄,是非要分清楚。
再者,网友们苦口婆心的剖析,而G开头的仁兄一点也不信嘛,反要对方负起
法律责任(这要负哪一点法律责任?)来恐吓,请问,这对吗?
或许您还要再看一看整个讨论串。
作者 "buddha follower" , 看板 Buddhism
标题 致宋泽莱信徒 jt543 及 GuoBing (Re: 「被背叛的佛陀」这本书不是佛教的,?
时间 SEEDNet News Service (Sun May 2 14:25:17 2004)
在宋泽莱写的小说《血色蝙蝠降临的城市》这一本书的自序中,
白纸黑字,宋泽莱说他受洗为基督徒.
这个自序,只要是认识字的网友都可以看得懂.
台北市立图书馆也有这一本书,只要是有智的人都可以为证,
不必受诡辩的人蛊惑.
GuoBing 用搜寻引擎找出来就乱贴的那篇
「深谈魔幻写实主义小说 —— 并论《血色蝙蝠降临的城市 》」
根本不是自序, 那是他给赖和大专文艺营的小说讲义.
GuoBing 这种粗劣的剪刀酱糊手法,真是跟 jt5354 如出一辙.
不是用搜寻引擎搜不到的文章就是不存在的.
宋先生的小说是要卖钱的,你在搜寻引擎当然搜不到.
但是你在各大书店就找得到,
白纸黑字,他亲手所写.
# # # # # # #
以下是给宋泽莱的信徒 jt5354 先生(包含各化身,jtprt,
F117, maya 等等),还有 GuoBing 先生(及 chuit):
您们有没有想过,你们对佛教的批判意识型态是正确的吗?
为什麽在宋泽莱弃佛归耶後,你们想的竟是如何文过饰非、
如何用诡辩来讲宋泽莱其实没有弃佛归耶?
事实都摆在眼前!你们却视而不见. 如果连世间事实都
指鹿为马,还有什麽资格讲真理呢?
明明白白宋泽莱就是打著阿罗汉的名号归耶,
竟有人还可以诡辩说他没有归耶?
你们有受过五戒吗?
用这种白马非马论堵人嘴巴,用得这麽淋漓尽致,
为的是什麽呢? 你们尊重网友的智慧吗?
这种「为政治而搜集佛教资料」的不当心态,
基於自己非佛的意识形态,以佛教文章为工具,
而操弄世人,不仅见於宋泽莱,见於杨毅,
也见於 jt5354\Guobing.
但是这绝对不是学习真理的心态. 这绝不合於
佛陀教授的闻思修次第,以及戒定慧三学,乃至三十七道品.
这是外道世间诤.
信错人不可耻,错解佛法不可耻,可耻的是不知悔改.
子曰:
无耻之耻,无耻矣
--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作者 "buddha follower" , 看板 Buddhism
标题 宋泽莱说神是永在, 他亦受洗 (Re: 致宋泽莱信徒 jt543 及 GuoBing)
时间 SEEDNet News Service (Sun May 2 14:37:52 2004)
《台湾e文艺》刊载宋泽莱发表心得:
我知道如果我只知道重生悔改,停在信耶稣死而复活那点上,
那麽是不够的,我觉得被耶稣的手抚摸过而病得到治愈比较直接,
也比较敢大声告诉别人:神是永在的!
我也知道全身被圣灵洗过[一次又一次的洗],我会讲得更笃定:
圣灵是存在的!
2001.05.02宋泽莱
电子版见
http://tw.groups.yahoo.com/group/twne/message/629
《台湾e文艺》是宋泽莱创办的文学社团。创办新闻稿可见:
http://www.pctpress.com.tw/news/2551-1.htm
作者 "buddha follower" , 看板 Buddhism
标题 宋泽莱谈神是主、人是客 (Re: 致宋泽莱信徒 jt543 及 GuoBing)
时间 SEEDNet News Service (Sun May 2 14:42:37 2004)
《台湾e文艺》刊载宋泽莱发表心得:
神要不要主持社会正义必须经过神的同意,我们无力替神作主张的。
我也不以为我懂很多神界的事,如果神能显露一点点神界的奥秘,
我会非常高兴,准备把他写下来,他不显示我也没意见,因为他
有他的打算,毕竟神界是神所有,权利都是他的,我们没有权利
干涉,这一定要搞清楚,主客要分清,客要尊重主,神界难以测
知,是未知的,即使已知也要再问神将来要不要让它实现,不可
自以为是强做解释。我是以好奇的观点来经验他,所以我能写。
假若自以为知道了,那就不必写了。
2001.05.02宋泽莱
电子版见
http://tw.groups.yahoo.com/group/twne/message/629
作者 "buddha follower" , 看板 Buddhism
标题 宋泽莱谈写小说传耶教的策略 (Re: 致宋泽莱信徒 jt543 及 GuoBing)
时间 SEEDNet News Service (Sun May 2 14:52:48 2004)
《台湾e文艺》刊载宋泽莱发表心得:
如果把信者的耶稣经验写出来,重申信主得永生、承认耶稣复活
这些经验、强调基督以宝血遮盖了人类的死罪也可以,但会不会
沦为教内刊物,毕竟我不希望只有教内的人看。
如果说矢内原忠雄的[耶稣传]比较,耶稣传是教内的人看[因
为一般书店找不到],但血色蝙蝠是给教外的人看,我宁愿选择
教外,这是很不同的,是写作的目的和策略不同所导致。
我相信以圣灵为体裁会比较有人看,因为很魔幻,不是我不重信
徒的耶稣经验,而是写作策略的问题。
宋泽来 2001.04.30
电子版见
http://tw.groups.yahoo.com/group/twne/message/629
作者 "buddha follower" , 看板 Buddhism
标题 宋泽莱宣扬灵恩教派神迹信仰 (Re: 致宋泽莱信徒 jt543 及 GuoBing)
时间 SEEDNet News Service (Sun May 2 14:58:03 2004)
《台湾e文艺》刊载宋泽莱发表心得:
灵恩学派或五旬节教派备受批评,这已是很普遍的事,在四福音书
中这些人可能会太重神迹的强调,但也只有如此才显得有新的气象
,否则和传统的教派一样,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
不过,我也看了不少传统教派人写的书,矢内原忠雄的书[耶稣传]
看了不少,他算不错了,只是我会埋怨他怀疑神迹,大概他只相信
一半的四福音书及一半的耶稣,总是觉得他不够,倒不是他有大错
误,只是有些体验他没有经验过,四福音的作者知道,他却不知道。
如此大概传统教派我也能接受,只是会埋怨其不足而已。
宋泽来 2001.04.30
电子版见
http://tw.groups.yahoo.com/group/twne/message/629
作者 "buddha follower" , 看板 Buddhism
标题 宋泽莱信上帝 (Re: 致宋泽莱信徒 jt543 及 GuoBing)
时间 SEEDNet News Service (Sun May 2 14:59:48 2004)
《台湾e文艺》刊载宋泽莱发表心得:
并不是信仰一定要与所谓的公义完全得胜这些知识份子的想法相关[
这些想法有些令人受不了],如果靠这些想法信上帝的话,我根本就
不可能信,当时所以信的原因是因为我的身体不好,我祈祷,他回应
了,很简单。我知道的几个信基督的阿婆也不曾想到什麽终末、新开
始的启示录观念,可是她们一样和上帝建立很好的关系,信得很快乐
,小心将来上天堂的人是阿婆而不是我们知识份子!我也没有看到以
撒辛格讨论公义之类的小说,受苦、被屠杀、逃难、被歧视、举世滔
滔、人类迷失是有的,公义何曾得胜?我们只是在逃难,这是千真万
确的,何必想那麽远?
血色蝙蝠的人物都是以撒辛格式的,热带魔界的阿荣阿色也是,不是
英雄,但是他们信他们所信,魔界强大、瑰丽[这是事实],
但他们仍信他们所信,并不羡慕魔界的短暂得势,我想这就是信仰,
没什麽可说,没有很多人得救也不要紧,毕竟他们不是英雄,信而愉
悦、听从神、不自以为是、不惧魔界强大才是重要的。这是我的宗教
观啦,非知识份子的,请不以为意,参考一下。
2001.05.1宋泽莱
电子版见
http://tw.groups.yahoo.com/group/twne/message/569
作者 photter.bbs@bbs.ntu.edu.tw (微凡夫), 看板 Buddhism
标题 Re: 致宋泽莱信徒 jt543 及 GuoBing (Re: 「被背叛的佛陀」这本书不是佛教
时间 台大计中椰林风情站 (Mon May 3 01:34:38 2004)
这文让我想起一个状况,今天我在中国文学版看到有人说快要不会写中文了。
为什麽?因为电脑用惯了,平常都靠打字。
这让我想起智中法师的一段说词:现在社会的方便正逐渐让人丧失许多能力。
讲的好啊!网路的方便让人可以快速的沟通,快速的撷取资讯。然而,这不表示
所有的知识或资讯都在网路上。好比开车,现在人普遍都开自排车,然而却忘了
平常我们看到的客运,货车,联结车十之八九都是手排车,会开手排必会开自排
,而考自排照者必不会开手排。不可否认,网路的诱惑太大,但它绝非全能,尤
其是佛法,尽管你能查遍所有经论,妙云集背的滚瓜烂熟,如果不会实证,仅是
嘴巴呱呱叫,那麽成就远不及老实念佛预知时至者。
在下对只承认四阿含的佛教徒提出一诚恳的忠告:
大乘佛法只是需要调整步伐,基本上仍有相当多的经文是可信的
绝对不要太固执己见,把步伐踩死,不留点馀地。
网路上有很多假博学者,天天用搜寻法胡天盖地,让人以为他很了不起。
不是佛教徒就算了,如果是佛教徒,那麽应该要检视自己是否贪念
具足,名利念头具足,嗔恨排挤的念头具足,自以为长者博学的念头具足。
今天看了□虚老法师的念佛论,虽然我对其中的部分内容不是很赞同,但大部
分我还是认同的。论中有讲到修无师的故事,这是发生在东北的真实案例,修
无师念佛预知时至,无病而终,死前说了一句偈语:"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我们要问:脱离了搜寻引擎,脱离了internet,我们还会什麽?
这是我们大家都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 "buddha follower" , 看板 Buddhism
标题 Re: 致宋泽莱信徒 jt543 及 GuoBing (Re: 「被背叛的佛陀」这本书不是佛教
时间 SEEDNet News Service (Mon May 3 12:59:03 2004)
※ 引述《SMURF》之铭言:
: 各教派应是互相尊重 不是骂得体无完肤...
: 外道都能容下了... 佛门中不同宗派 居然水火不容=/=
: 唉..........
您说得对,吾与汝也。
我是学习杂阿含的人,阿含四部每部每卷几乎都研习过,
也略为涉猎南传五尼科耶.
因此看到 jt5354 拿著阿含的旗子谤佛,
真假一眼即知。
因此末学的发言,不是宗派之争,
而是指出冒牌。
宋泽莱要信耶教是宋泽莱的自由,
但是不应拿著阿含的旗子妄称自己是阿罗汉.
如此而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宝弟子黄生基合十
作者 "借过一下^^" , 看板 Buddhism
标题 Re: 致宋泽莱信徒 jt543 及 GuoBing (Re: 「被背叛的佛陀」这本书不是佛教
时间 OpenFind 网路论坛 (Mon May 3 15:33:59 2004)
※ 引述《GuoBing.bbs@bbs.nchu.edu.tw (...)》之铭言:
> imagesimpact大德,
> 对於末学出面回应的立场,
> 大部分都已经在回应mbha的回文中提及了,
> 然而末学费解的是,
> 您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刻意曲解末学的本意,
> 不知道您如此举动的动机何在?
> 您在他处的讨论就可以直言的「提醒」,
> 而末学的反问在您的曲解下却成了「恐吓」?
> 试问您如此的二分法是针对「事」还是「人」?
> 即便是法律约束不到,
> 授过三皈五戒的佛教徒说话就可以不负责任,
> 一句「日後大家就会知道」含混带过?
> 这样大剌剌喊著授过三皈五戒,
> 却反其道而行的言行举止真是正信佛的佛教徒?
> 说他人在「老王卖瓜」的同时,
> 您可曾检视过您的「倚老卖老」?
> 这也给了末学一个警惕,
> 哪天自己可千万不可自认为学的比较多就忘了谦逊。
> 另外对於您惯用的曲解手段,
> 末学也不想再浪费时间与您讨论,
> 还望您老能多多自重。
> 还有还望您斟酌回应的用字,
> 不要用政治上的分裂词语来二分版面上不同声音的讨论者,
> 这样也容易让人误以为您带著政治偏见在讨论。
哇~~好可惜
imagesimpact大大长篇大论、掷地有声的文章
被您几句「曲解」、「政治分裂」、「政治分裂」
就草草带过
本以为能见到另一方精辟的言论
让我这草包能有更多学习空间
结果只看到了对个人批评的文字
而不见针对文章中文义的讨论
失望、可惜、可叹
我一直对您和jt大大对佛教的不同见解深感佩服
为何在这个讨论串中却见不到你们以往高深的言论
只看到了以问题回问题
以被打压、被迫害者的角色在呻吟
难道你们不知道
就算文章在狮吼被砍
仍有许多人能在web看到你们的文章吗?
曲解、政治立场、流氓等情绪性字眼一再的从你们的文章中出现
反而让你们指责别人曲解你们文章的立场更显薄弱了
仍是失望、可惜、可叹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