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简介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July@Lion (凄越), 信区: SunRise
标  题: 《杂阿含经》简介
发信站: 狮子吼站 (Sat Aug 22 00:19:10 1998)
转信站: Lion


《杂阿含经》简介

释果光  3/6/1997


一、《杂阿含经》在佛教经典扮演的角色

   1.印度佛教史可分为几个阶段
    a.根本佛教:佛成道至涅盘
    b.原始佛教:佛灭後至部派分立之前
    c.部派佛教:
    d.大乘佛法初期:
    e.大乘佛法後期:
     f.秘密大乘佛法时期:
  
     2.《阿含经》的由来
  
     3.《阿含经》之结集

二、《杂阿含经》Samyuktagama经题的意涵:

    「杂」Samyukta:
    「阿含」Agama:
    「杂阿含」Samyuktagama:

三、《杂阿含经》的内容

     1. 特色:简要的、平实中正的、以修行为主、依世间觉悟
              世间、实现出世的理想 — 涅盘。

     2. 架构:

      a.修多罗(Sutra)
        包含七种相应:蕴相应、处相应、缘起相应、食相应、
                        谛相应、界相应、道品相应。
      b.□夜(Geya)
      众相应:比丘众、魔众、帝释众、刹利众、婆罗门众、
                  梵天众、比丘尼众、婆耆沙尊长众、诸天众、
                  夜叉众、林(神)众等。
     c.记说(Vyakarana)
         法的记说:包括弟子所说相应、如来所说相应。
         律的记说:如波罗提木叉分别,是《戒经》的分别解说。
     3.殊胜

四、参考书目

    1.《杂阿含经》大正大藏经.第二卷.阿含部   新文丰
    2.《杂阿含经会编》上、中、下   印顺导师著 正闻出版社
    3.《佛光大藏经.阿含藏.杂阿含经》      佛光出版社
    4.《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九、十章 印顺导师著正闻出版社
    5.《阿含要略》           杨郁文著 东初出版社
    6. 《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二章第一节  印顺导师著正闻出版社
    7. 《佛法概论》第二章        印顺导师著正闻出版社
    8. 工具书:《佛光大辞典》           佛光出版社


<杂阿含经>简介                                      3/13/97


一、 <杂阿含经>在佛教经典扮演的角色:
   从印度佛教史的演变,以明白<杂阿含经>在佛典里扮演的角色
   与地位。

 (一)、印度佛教史可分为几个阶段(以下采用印老的分法):

  1、根本佛教:佛陀时代,即佛成道至涅盘,45(或说49)年间的教化
                 活动。
  
    2、原始佛教:佛涅盘後100年间

                 佛陀涅盘後,弟子展开了经典的结集,把佛陀过去所
                 说法加以整理,第一次结集所集成圣典,包含《阿含
                 经》及律藏。

                 第一次结集後,佛法不断地由各地传出,到了佛灭後
                 一百年,为了比丘是不是可以收持金银,东方比丘与
                 西方比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因而产生了第二次结
                 集。由於东、西方比丘对律持守的分歧,渐渐形成西
                 方的上座部,以及东方的大众部。

    3、部派佛教:佛灭後一百年至西元元年

                 东方比丘的佛教在发展中,与西方比丘们的意见愈来
                 愈远,终於分立,形成二部,法义上虽有歧见,最主
                 要还是在戒律问题。在西方系的上座部,指有学、有
                 德、有修证的长老上座,渐渐形成上座权威,思想保
                 守,对律的看法是轻重等持。东方系多青年比丘,人
                 数较多而思想较自由,□

                 律制是重根本的。

                 两部派向东、向西传後,向南传,再向北传,部派也
                 越分越多,达二十多派。

    4、大乘佛法初期:约A.D元年~200A.D

                     大乘佛法开始出现,倾向於理想的、形而上的,
                     信仰而又通俗化的佛法。在教理上具深智大行以
                     及方便易行的特色。此时期具代表性的论师有龙
                     树菩萨、提婆菩萨,发展出「性空为名」的中观
                     思想。

    5、大乘佛法中期:200~700A.D

                     此时期,阐扬如来藏、佛性、及与如来藏思想接
                     近的佛菩提、涅盘功德;即发展出「虚妄唯识」
                     的唯识,及「真常唯心」的如来藏等思想。

   6、□密大乘佛法时期:约700~1203A.D

                        佛法传至北方的乌仗那、西印度、南印度、东
                        印度等地,又慢慢融入当地的信仰,故发展出
                        □密大乘佛法,其变化又更多。

                        随著佛法流布的广远,佛教又融合各地的信仰
                        ,风俗等而有所变化,针对这几个阶段佛法内
                        涵的特色,可以一个药铺子的比喻:由传统的
                        中药铺子,所卖浓烈苦涩的药,到新式的西药
                        店,卖包有糖衣的药丸,不同的法适合不同根
                        机的人,药本身没有问题,但吃药的人须很清
                        楚吃的是药还是糖衣。

 <杂阿含经>则是佛涅盘後依次所整理出来的东西,像是一本苦苦的药
 ,很难吃,非常的直接,非常的□实,并无任何的糖衣包装,是佛陀直
 接对弟子所言,如要弟子正观五蕴,经文则”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
 国....”,没有任何文学性,艺术性的东西在内,非常的直接了当,
 单刀直入,而一般大乘经典充满丰富的形容描述,如佛大放光明,故有
 人比喻小乘经典是科学的,有逻辑的,而大乘经典是文学的,艺术的,
 一个文学作品将有许多华丽的包装,但要明了真正的佛法须从实质的部
 份著手,才不会被其美丽的糖衣所迷惑,而一片混乱不知所以然。

 (二)<阿含经>的由来

   根本佛教时代,佛弟子及信众往往将所听闻的教法,用诗或简短散
   文的形式,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记忆传承,佛灭度後,大家因口耳相
   传的佛法不尽相同,而各有不同的见解,产生了许多的问题,而有
   不同的文章出现,故大迦叶尊者认为有必要将佛陀的教诲,启示作
   统一的工作,他集合了500位阿罗汉,发动结集圣典,其一为律部,
   另一为阿含经。

   <阿含经>为最初成立的经典,是最原始的,最可靠的,研究阿含
   的人也愈来愈多了,四部阿含以<杂阿含经>为根本。

  (三)<阿含经>之结集

   ”结集”,一般以为是”编辑”的意思,其实不是,应该是”合诵”
   的意思 佛陀灭度之後,大迦叶尊者在王舍城外的七叶□召集第一
   次结集,也就是所谓的”五百结集”。

□ 大迦叶尊者v.s阿难尊者:

  一直追随佛陀,担任侍者二十五年的阿难,在这次的结集中,差点儿
  就被弃於结集大会的门外,因为他还末证得阿罗汉果位,当他被排挤
  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过去一直倚赖佛陀,倚赖大师兄,如今要靠
  自己,当下在一夜间证得果位,等到参加结集时,又被大迦叶尊者举
  发种种过失,包括对佛陀的侍奉不周,对女人的态度,小小戒的存废
    等问题(阿难认为小小戒可舍),阿难在大众中,尊重僧伽,表示忏
    悔,而维持了教团的和合,并取得了结集的资格。

□结集的实际情形:

 1、结集的形式:僧伽会议
  结集是等诵,合诵,是多数比丘(僧伽)的共同结集,而不是个人或
  二~三人的私自纂辑,”五百结集”的僧伽会议,是推请阿难为集经 
  的主持人,而优波离为集律的主持人,结集时,由上座发问,主持结
  集者诵出,经的部份,由记忆力最强的阿难诵出,五百位大阿罗汉共
  同审定通过,才被公认为真正的佛说,只要有一人反对,则不予以承
    认。

 2、结集的过程:
  a.诵出。
  b.共同审定。

c. 编成次第。

 3、结集成的经律,赖专业持诵而保存

二、 <杂阿含经>经题的涵意:

 (一)、杂(Samyukta ):

  ”杂”不是杂乱的意思,而是聚集的意思,佛所说一切经典聚集起
    来之意:

  1、connected with 相应的(与事相应的)
   指佛所说法与佛法相应,如五阴相应,十二处相应,故<杂阿含>
    又称为相应阿含。

  2、mixed with 杂处的(间厕鸠集的),间厕指次第相间杂
   <杂阿含经>依次第相杂而成,把相同义理分类在一起,故说间
   厕鸠集。

(二) 阿含(agama):

  1、意为圣教,指所传承之教说,或传承佛陀教法之圣典,也就是佛
     陀亲口传的,有传承的,传来的之意,也就是传来的佛法。

  2、相应的圣教,佛陀在各处弘法,让大家发问,将各种生活上的问
   题,用佛法来回答,使之相应於佛法,称为阿含。

 (三)杂阿含(Samyuktagama):传来的事相应圣教(集)
   <瑜伽师地论>85~95:即彼一切事相应教,间厕鸠集,是故说
   明杂阿含。是在解释杂阿含的次第。

三、 <杂阿含经>的内容:

  <杂阿含经>即<相应阿含>,是”原始佛教”时期结集的圣典,
  代表释尊在世时期的佛法实态,这本经所展现的佛法是简要的,平
  实中正的共有五十卷1362条经文,依内容主题性质,可分为三大类
    51种相应。

 (一)特色:简要的,平实中正的,以修行为主,依世间觉悟世间,实现
           出世的理想-涅盘。

  1、是佛教教理,经说的母体
  2、是现存最早的基本经典
  3、研究佛学的基础

 (二)架构:

  1、修多罗(Sutra )
    义译为”经”,是简短的文句,依印度当时的文体得名,包含七种
       相应:

      A、蕴相应(五蕴)
      B、处相应(十二处相应)
        a.内处:眼.耳.鼻.舌.身.意
        b.外处:色.声.香.味.触.法
      C、缘起相应(十二因缘)
      D、食相应(四食)
      E、谛相应(四谛)
      F、界相应(十八界)
      G、道品相应(三十七道品)
   以上七种相应为<杂阿含经>的根本部份。

  2、祗夜(Geya)
   本来是世俗的偈颂,在修多罗集出之後,将经编为偈颂,以便记
   忆,名为祗夜,经法方面,又集合流传中的,为人,天等所说的
   通俗偈颂,总名为祗夜。
   众相应:比丘众,魔众,帝释众,刹利众,婆罗门众,梵天众,
       比丘尼众,婆耆沙尊长众,诸天众,夜叉众,林(神)众
           等。

  3、记说(Vyakarana)

   A、法的记说:包括弟子所说相应(舍利佛,大目健连,阿那律,大迦
      旃延,阿难,质多罗相应);如来所说相应(不坏净,大迦叶,聚落
        主,马,释氏,无始,婆磋种出家,外道出家,杂,譬喻,病,业
      报相应)

      B、律的记说:如波罗提木叉分别,是<戒经>的分别解说原始佛教圣
         典的集成,从”修多罗”到四部阿含的分别编集,是经过先後多阶
         段的。

      起初,集成”阴”,”入处”,”因缘”,”道品”,以精简的散文
      集出,名为”修多罗”;非类编次,名为”相应教”次集出的有偈的
      ,名为”□夜”,保留在”相应教”中的,是”八众相应”,为适应
      印度社会所成的通俗教化八众中,天四众是:梵,魔,帝释(忉利天)
      ,四王天(天女
,夜叉,林神,多数属於四王天),代表印度一般的宗教信教对象人四众是:婆罗门,刹利,长者,沙门,本於印度社会四阶级,其中低践的首陀罗,以沙门取代之”记说”的集出,比”□夜”要迟一些,”□夜”是别立的,而”记说”是附於”修多罗”四品以下的;经说是不断□
出的,或是不了义偈颂的解说;或是法义的问答分别,或是深秘事理的了决;集成了”弟子所说”与”如来所说”之”记要”。

(三) 殊胜

  1、概括释尊成道至涅盘间的教化。
  2、读<杂阿含>时,可感到如亲见佛陀,认识佛陀的本来面目。
  3、由佛陀解答教内,教外的种种问题中,做为现代人建立正确”人生
     观”的借镜。
  4、可把握世尊”教.理.行.果”的本义。

    ”教”:一切事相应教,五蕴,六处,无量界,现世安乐法,
        後世安乐法,涅盘法等等。
    ”理”:法印,缘起,四谛等等。
    ”行”:四预流支,三学,三十七道品,世出世八正道,九净
        灭支,十正行等等。
    ”果”:随信行,随法行,四向,四果,辟支佛,菩萨,佛陀
        等等。

--
--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Ξ Origin: 狮子吼站  [FROM: 139.175.6.29]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