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塞吴哥窟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中国时报 艺文 880325 亲访吴哥窟文明 蒋勋圆梦 【记者赖廷恒台北报导】 浮雕上女性厚实的嘴唇、丰腴的肉体、曼妙的舞姿, 散发出南岛民族自信的美感;面对曾被遗忘在丛林中, 长达七百年的吴哥窟,的学者蒋勋指出「这种肉体与修 行间的平衡与升华」,正是自己近年写作,绘画所追求 的境界。 早在研究所攻读佛教艺术时,蒋勋即心生亲睹吴哥窟 文明遗迹的念头,但基当地战乱、政局动□,日前才一 偿宿愿前往柬埔寨,取道金边转往吴哥窟。吴哥窟的城 门、天女浮雕,他均早由图文资料神游,但身历其境仍 十分感动与震慑。在他眼中,吴哥窟有埃及金字塔的壮 观,也有印度泰姬玛哈陵的细致。 尤其雕像的脸部表情、体态手势,介乎肉体、欲望, 以及思维、修行间的均衡感,最让蒋勋惊艳。蒋勋指出, 兴建吴哥窟的贾雅瓦曼七世,是柬埔寨由印度教转为佛教 的关键人物;「吴哥窟可视为柬埔寨文化由印度教的骚动 欲望,改佛教思维的转折点。」 蒋勋自去年开始提倡「肉身自觉」观念,由文学及图像 文化双管齐下。去年个展的画作中,蒋勋即描摹模特儿的 肢体,再加上佛像脸部表情、手的姿势,让人的裸体与佛 像结合,以此来探讨「人体与升华」,期望唤起「肉身自 觉」的意识。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