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 |
精华阅读 | 转寄 | 返回上层 |
【松风阁】书法电子报 台大书法社 第 3 期 ◎ 隶书基本整理 ◎ 望月诗社在今年春假刚开始的时候,办了关於人文的营队,内容有 诗、篆刻、书法.由於我只对书法特别有兴趣,所以把书法所教的 记录下来,整理一下,在此供大家参考。 教书法的是王昌焕老师,根据我上过两堂课的心得,感觉讲课十分 有条理。两堂课,他上的是隶书和楷书,能够一项项的把隶书的要 点讲出来,十分适合初学者入手。 这几年来待在社团的结果,如果有底子不好或是初学者,一般老师 都建议由隶书入门,如果平常秀丽的字写习惯了,想要拓展写字的 风格,也可由隶书入手,因此习隶书几乎是必经的途径,所以我怀 著这种想法,把隶书的要点记录下来,这是习隶书要注意的大概, 若有初学或是社团里教导新生,便有了一定的途径,而能有一定的 基础.以下就是整理自王老师的上课内容。 隶书的起源自汉朝,东汉末期更为成熟,而楷书之祖锺繇,是三国 时的人物,所以很明显的,隶书起源早於楷书,所以就演变来说, 楷书中会有隶的笔法,而隶书中不应该有楷书的笔法,所以若要写 隶书,楷书不需要写到相当程度才能练习,这是初学者先应克服的 心理,并不需要以为说把楷书练好才能写好隶书。 首先是隶书的字型,必须如龟如鳖.很明显的,几乎所有的隶书都 是以方正取胜,能将字形压扁是写好隶书的第一步.王老师在这里 引用蒋勋的观点,因为字型左右开张,字显的就宽大,气势较足, 显出泱泱大汉的气度出来。 笔划的部分,起笔要能做到逆入平出,笔划不露笔锋.若是简单来 说,就像在画椭圆一样,让起头像个圆球状,是最平常的写法。只 是起头的部分也有各种不同的姿态,不能做成像楷书一样,这是特 别要注意的。 隶书最大的特色就是横画有蚕头雁尾,蚕头就是起头低於横画的笔 划,低的十分明显,而造成一种弧度的美感。雁尾即是收尾时不必 刻意的回锋,很自然地往右上出锋,蚕头和雁尾使整个横画有弹性 和弧度,是隶书的特点.其中的秘诀是,横画的中心为最高点,整 个笔画的重心要平,不能像楷书一般习惯抬右肩,这是初学常犯的 毛病。 蚕不二设,雁不双飞,是古人就整理出来的口诀.由於蚕头雁尾属 於特殊而突出的笔划,因此若是一个字内有太多蚕头雁尾,就容易 使字的重心分散,因此尽量不要逞一时的快意,在一个字内使用太 多的雁尾,感觉相当突兀。 在隶书中,口字算是常常使用到的字型.在书写口字时,在接笔处 都确实的接好,不要留下空隙,名之为天衣无缝,尤其日字若是第 一笔和第二笔没接好,变成了曰字.因为在隶书中,日也写成扁字 ,曰也写成扁字,若要区分,便是从接笔是否接好判断。 接下来是一般性的结构法则.一是横平竖直,一是横细直粗;横平 竖直,不使重心偏移,方能制造出稳重的美感;直划粗,如同梁柱 般支撑整个架构,这都是属於一般性的结构法。 在古书上,雁尾又称为波或是磔;在楷书中的捺,隶书就以雁尾、 或是波磔来代替;撇笔以左挑写就;因此除了直画和横画外,尚有 左挑和右磔两种笔划。 除此之外,王老师也推荐以《曹全碑》为入门帖,由於曹全隶书的 味道浓厚、笔划明显,而且变化多端,适合初学者入手. 以上就是隶书基本笔划的整理,对於初学应该已勾勒出隶书大概的 轮廓,需要补充之处,请大家不吝指教。 /台大电机三 林郁轩/ |
精华阅读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