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裕的造形艺术铜手系列 |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kij@Lion (子莲), 信区: art 标 题: 布施的手--李光裕的造形艺术铜手系列...418期 发信站: 狮子吼站 (Thu Aug 12 14:57:43 1999) 转信站: Lion [ 本文转载自狮子吼站 Buda-huichu 版 ] [ 本文原作者为: apricot ] 布施的手——李光裕的造形艺术铜手系列 ◎陈清香 今年年初,也就是农历春节前後,我和小儿搬去木栅六德净苑小住,一方面为 了孩子 就学方便,一方面体验净苑的净修生活。 净苑是一栋公寓大楼,住户全是以净土宗作一门深入的修行莲友,都住在二楼以 上,一楼做为共修的大佛堂及会议厅。住众每日均须在大佛堂作功课,轮流担任维那。每 逢周六,四处的莲友均前来一同念佛共修,若逢周休二日的周六,则念佛竟日。共修之外 ,也定期举办演讲及研讨,尤其注重对莲友家属的临终关怀与助念。通常,每次活动总是 全家总动员,上至爷爷奶奶,下至婴幼儿和小朋友,分龄研讨与学习,而其内容、目标无 他,惟有学佛念佛而已。 这是雪公李老师教化下的居士念佛团体,带给这竞争的工商社会一分祥和安定之 气 ,也为工作忙碌的修行人提供一种方便共修的方式。 住在六德净苑,每天出入大门,均可见到满庭娇艳的花儿围绕在莲花池旁,而池畔的 一件雕塑景观||布施的手,更是令人惊艳。那是用铜铸造,一双敞开的两手 掌相连并的造形,配合电动流水循环设计,双掌时而捧著泉水,以表布施予人。池畔有木 匾,刻著「慈悲喜舍」。(见封面) 我曾问建□师王明道先生,作者何人?能铸出如此符合净苑主题的作品?哦!发现作 品背後镌刻有「李光裕」三个字,怪不得每次搭捷运赴六德,或赴医院经捷 运台大医院 站时,都会看到那不同的姿势,但风格相同的铜手,原来都是李光裕 近年所作的系列造 形「手」。 李光裕,一九五四年生於高雄市内惟,一九七五年毕业於国立台湾艺专雕塑科,一九 七八年赴西班牙S Fernando艺术学院就读,五年後获西班牙国立马德里大学硕士,返国受 聘艺术学院美术系任讲师。 李光裕的作品,在留学西班牙时,便曾入选西班牙秋季沙龙钱币浮雕设计展。返国後 ,於一九九二年曾在悠□艺术中心举办雕塑个展,颇获好评,作品并受台北 市立美术馆、台中省立美术馆、高雄市立美术馆典藏。所作公共建□景观制作,除了前述 捷运台大医院站之外,尚有台南市政府国际雕塑创作营、省立美术馆雕 塑园区、大甲镇 铁砧山雕塑园区、台北市企银城中分行景观雕塑、高雄市宝成建 设两区中庭雕塑等。 记得七年前,我筹备了一场「当代佛教艺术创作新风貌展」,藉佛光山展出作品 并 开研讨会,李光裕也应邀与会,他的「空与有」作品(一件铜铸坐佛,中心挖空)曾引起 学者和艺术家的激烈讨论。 事隔多年,再欣赏他的近作,深深觉得无论取材、立意、制作技巧,均潜沉老练多了 ,尤其对佛法的认知与表现,确实是进益良多,相信他在人生履历和境界的提升 上,是 更上层楼的。 捷运台大医院站前的候车月台处,有四件景观作品,都是他融入佛教的理念与手印图 像而完成的。兹简介如下: 一、莲花持:是一件以拇指和中指拈持一株含苞待放的莲花的手,青铜铸造,主 体连座高达四六○公分(见封底)。他说:「手创造了文明,手势语言变化无穷,表情丰 富细腻,可谓人类情感的化身。手,书写了本站地缘的历史与人文,也打造了捷运的生命 力。莲花被喻为清净无染的世界,小花苞为花生命之本初,孕藏一切之初,纯净无垢。持 花之手默默承接著正在开展中的花朵,内在圆浑之能量,透发於外在手势的表情之中。穿 梭於空间的五指以旋动之势,飞扬、摇曳,韵 律绵延,在一片生命流动的乐章中,仍以 清净为依归,故手持莲花乃人类正念、正行,追求光明的象徵。」 二、心手相连:以两手掌交叉相握的姿势呈现(见插图)。他说:「双手紧密交错, 犹如捷运车厢连结不可脱落。广义解之,象徵人类与宇宙『一合相』的精神,互动共生, 融合一体。一阴一阳之盈亏巧扣,物理中元素与元素之相吸相容,或人与人之缘合,在知 识的探索中,一切新的发现,即是新的连结与累积。」结合的意 义,将由双手的能量释放 出来,照亮於医院与二二八纪念馆,也为捷运之创造,写下光辉的一页。 三、四、小公园:是以双手作成禅定印的姿态(见插图),至於命名为「小公园」 的 创意是:「安宁绿意的公园里散置著一些休憩的椅子,漫步累了,找把椅子坐 坐吧!无论心理上或生理上的疲惫,椅子成为人们舒适的伴侣。静坐者,常将两手平放相 叠相扣置於腿上。此手印,谓之『法界定印』。此作品的造形即源於此,它将人们情绪不 稳的波动入於定境,如将手印变成一实用性的椅子,也将游戏的 人生融入於形而上的领域;旅客坐在上面,总会有不同的领悟,小孩亦可攀爬其 中,可说 是耐看、耐用、可思、可游的作品。在生活中,往往一件小小事物,即可传达某种觉悟的 本能及气质,坐椅也不例外,所以此作品命名为『小公园』, 它也是一个自然公园的缩 影。」 此外,李光裕尚创作了一件题为「宝印」的铜手,他表示此手势在手印里代表「增益 」的特质,如艺术、人文教育、经济等一切事物,均为「增长」的象徵,增长 智慧增长 慈悲心等等。其他以手为题材者,尚有「供春」、「幽兰」、「手非手」、 「玉女穿梭」等,灵感均系来自佛的手印或佛教图像。 欣赏过李光裕一系列的艺术造形铜手後,深深觉得作为当代佛教艺术工作者,除 了必 须具备纯熟的技巧外,人生的体验,佛法的认知,学识的涵养,菩萨道的修 持和实践等, 也是必要的条件。 但愿台北市的公共建物景观,能出现更多类似佛手印或佛教图像语汇, 则我们的 城市必更祥和安乐。a -- 佛陀未曾教我们逃避痛苦,也未曾教我们逃避现实, 而是去面对苦,认识苦,了解苦升起的因缘, 他还教我们看清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 活在苦难重重的世界而内心不苦。 Ξ 狮子吼站 版面介绍: cbs.ntu.edu.tw ⊙ 佛法求助哇啦啦版 - 有多位善知识坐镇指导 BudaHelp |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