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背光佛立像留下切割痕迹 (2002.01.02)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中国时报艺文版 2002.01.01 北京保利博物馆珍 带背光佛立像留下切割痕迹 文□陈希林 文物的确会说故事。这次在「圆明园重现台 湾:石佛青铜珍藏展」当中展出的千年佛像雕 刻作品,不但告诉今人当时是谁、为什麽雕刻 这些作品,还说明了佛像也可以资源回收再利 用。 这次展品中有件北魏晚期到东魏(公元四九 四到五五○年间)的「带背光佛立像」,其背 屏的部分与雕像主体好像不太搭调。背屏两侧 可见切割痕迹,雕像底部的插榫似乎不协调地 巨大(当时的雕像都是以榫插入基座),异於 雕像体态的比例。 学者考证後认为这件作品应该原为当时常见 的「三尊像」,也就是佛在中间,左右各有一 个菩萨。但是整件作品的边坏掉了,於是把旁 边的菩萨切掉,剩下中间精美的佛像留下来。 长得漂亮的雕像固然有机会存活下来,今天 残破不堪的作品也能述说精彩的故事。北魏永 熙二年(公元五三三年)制造的「永熙二年张 令妃造佛三尊造像」已经残破,只存中间佛像 身体的大部分。但是这件作品上残留的「发愿 文」,却是无比珍贵的信史。 可见的文字共十行,每行约十四到十七字, 大意叙述一个女信徒张令妃(老公名叫刘苌生 )为了已逝的亡夫、亡儿及祖先发愿建造这尊 雕像。文字反映了当时中国北方的净土崇拜( 「愿亡者托生莲华常居净土」),以及当时佛 教徒的心态:希望以外部力量解脱,且拒绝( 需时较久的)自证自悟之修行途径(「一肴之 膳乃至菩提,聚沙之功终成大觉」)。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