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谈谈: 具象, 抽象, 与超现实主义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作者: Vernie ("απορια″) 看板: Art
标题: 具象, 抽象, 与超现实主义(转载)
时间: Mon Feb  2 15:16:15 1998

 作者  AIplus (人工知能改),                                 站内  art
 标题  随便谈谈: 具象, 抽象, 与超现实主义
 时间  Mon Jul 17 06:42:35 1995
———————————————————————————————————————

    前一阵子, 有关於超现实的一些讨论 (忘记是在连线站还是山抹微云了),
在这里说说我的一些想法, 当然和一般美术史的定义相同, 因为我没有很用功
的 K过, 充其量只是自己的胡思乱想而已, 不过反正这种XX主义的定义本来就
是乱七八糟, 可概称为美术史家的 "方便主义" --- 当然这句话也是我的偏见
之一, 就好像费曼讨厌 "鸡尾酒会上的哲学家" 一样, 我对 "鸡尾酒会上的美
术史家" 的好感也不是很多....虽然我也可能是他们其中之一 ( <--- 因此我
越来越不敢破撕特我的胡说八道).  废话少说, 我自己对超现实主义的定义是:
以写实的手法 (或曰: 符号语言) 来表现虚幻的情境. 当然这种定义法用膝
盖想就知道虎烂成分居多, 两句话就想打死超现实主义, 未免想得也太过容易
了....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文字有其局限性, 所以就来看些例子吧.

    达利的作品, 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那幅软趴趴的时钟了吧? 在荒凉的土地上
挂了几个软时钟, 作品题名为 "记忆的持续" . 地面一看就知道是地面, 树一
看就知道是树, 时钟一看就知道是时钟 -- 虽然它们软趴趴的, 和一般时钟不
一样. 这就是所谓的 "写实的手法" , 而且达利在这些实体上花的描绘功夫还
著实不小, 质感, 量感的表现都相当用心. 但是我们不妨想想, 那地面是否就
是单纯的地面, 那树枝是否就是我们熟知的树枝, 那时钟是否就是我们天天看
的时钟? 我认为通通不是, 这些看似写实的物体所代表的意义和它们原来的已
经不一样了 (话是这麽说, 请不要问我: 那麽是什麽意义? 回答是: 鬼才知道
) , 如何看出这一点呢? 由这些物体在空间中的配置. 一个挂在树枝上软趴趴
的时钟 -- 在现实中是不会有这种事的, 如果有的话, 通常跟神经病脱不了关
系. 是的, 超现实主义和神经病关系蛮大的 (其实所有的艺术活动都是吧? ),
我听说超现实主义和精神分析, 梦的解析有很大的关系,  (新潮出的那本梦的
解析不就是以达利的画作封面? 题外话) , 这一点我没有深入去看资料或去想
只是告诉大家有此一说而已, 当然我也没有说精神分析和神经病有什麽必然的
关系, 请原谅我的不当措辞 :p.  虽然我说了不少废话, 不过希望能稍稍向问
题的中心靠近一些:  "借由空间的特异安排, 与被描绘物体的扭曲 (让它和实
物比起来变得有点似是而非) , 使得这些东东失去它们原本在现实世界中的意
义, 而营造出一种非现实感. 这麽说是不是比前面那两句话稍稍清楚了些?

    再看看其他人, 比如说保罗.德尔沃, 他的画调子跟达利不会差很多, 黑
暗的弦月之夜, 希腊式的神殿前, 裸体的维纳斯正在睡觉, 床前站著的却是个
莫名其妙的死人骨头, 床後则是个盛装的仕女. 同样的, 神殿, 女人 (神),服
饰与骷髅的描绘也都十分仔细. 另外还有像玛格丽特啦, 奇利柯啦 (嗯, 不是
 "装甲骑兵 Votms" 的男主角) , 就不写了, 倒不是他们比较逊还是怎地, 只
是我单纯的一时懒惰 :p

    虽然举了例子, 让我们朝著超现实主义的定义趋近了一小步, 不过也只是
趋近而已. 上述的那些特质仍无法给超现实一个明确而单一, 不致混淆的定异
, 看看下面的例子:

    如果说, 超现实主义的精神是 "用具象的手法来描述非现实的梦境或幻境
" 的话, 那一般也被归为超现实的画家米罗的, 他的画里尽是些缠七夹八的东
西, 怎麽看也不像是 "具象的手法" 啊? 这要怎麽自圆其说呢? 我想这就要牵
涉到本文的另一个主题, 什麽叫做抽象, 什麽叫做具象? 米罗的符号语言是属
於抽象或是具象的呢? 以前对於具象的 "定义"  (这个词其实是大有问题的,
暂且先照习惯沿用, 其实可能像 schu 所说的 "方法学上的唯名论" --- 归纳
式的定义, 由现存的性质做归纳而向其本质逼近, 如果样本空间增大, 可能这
个 "定义" 会随著改变, 和 "演绎式定义" 那种 "先定义好某个名词, 确认其
各个性质, 再将各个样本予以归类" 是不同的, 我的这方面了解甚少, 说得不
对请 schu 砍我好了 -- 不过别砍得太用力 -- 我只是不懂可不是找碴) , 多
半就是指对物体外观, 空间感, 颜色, 质感, 量感的描绘. 这个定义在自文艺
复兴至浪漫主义之间是相当满足的, 到了印象派前期, 颜色, 质感, 量感皆被
光的表象所取代, 但是基本上还是属於写实的, 不过可以说是由 "物体本质的
写实" 转变到 "眼睛所见的光的现象的写实" , 怎麽说呢? 印象派的东西可以
说是 "画眼睛所看到的" , 而古典的东西则是 "画物体所应有的" , 不知道这
麽说清不清楚, 比如说一个苹果它的本质之一是 "颜色为红色" , 在古典式 "
物体本质的写实" 之下, 不管这个苹果置於何处, 光线如何, 周围有什麽东西
, 都不会改变 "苹果是红色的" 的本质, 画出来的结果除了红色就再也没有别
的可能, 所以这种也叫做 "内光" , 画家心里想著 "苹果是红的" , 然後在心
里给它光线, 这种光线是精密的, 舞台设计般的光线, 不会改变物体本质的颜
色.  (太长了, 换一段好了. )

    而印象派的 "眼睛所见的写实" 或 "光的写实" 的作法, 大概是美术史上
画家对画作介入最少的一个时期吧? 他们只照著眼中所看到的来作画, 所以一
本来应该是红色的苹果可以变成任何的颜色, 端看当时的环境而定, 莫内的 "
乾草堆" 系列是最清楚, 最典型的例子了, 这也是印象派被称为 "外光" 的原
因. 不过这两种都被称为 "写实" 或 "具象" , 都应该没有什麽争议.

    但是到了後期印象派, 塞尚, 梵谷这些人, 又有了转变 (这时叫他们印象
派其实我觉得已经不太适合了, 只是就从约定俗成的称呼吧) , 不管是在造型
或颜色或质感量感上, 都已经开始脱离物体的原貌 -- 不管是古典的 "本质的
原貌" 或是早期印象的 "光的原貌" , 但是这时还是把它归类於写实一流 (再
次提醒一下, 这里说的写实是抽象/ 写实二分法中的一个, 而不是美术史上在
浪漫时期之後印象派之前兴起的 "写实主义" . 因为是采用二分法, 把他们丢
进写实的那一边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吧? 认为梵谷画的是抽象画的请举手表示抗
议....) , 称之为 "内心的写实" , 这叫山不转人转, 说实在是转得有点赖皮
, 所谓内心呢, 就是 "我想怎样就怎样" , 所谓写实呢, 只要让你还认得出来
那是啥鬼东西就成了. 不管那个东西有多怪异, 只要你认得出来那个东西的原
形, 在抽象/ 写实二分法里都算是写实的, 而它被如何的变形, 则是画家对这
物体的重新诠释.  "看得出是什麽东西" --> 在观者心中建立图像与实物之间
的联系, 赋予该物体本质的意义, 因此画家可以不必再花功夫去描绘这个物体
的本质 (古典画家做的事) , 因为那是 "不辩自明" 的东西, 既然大家都知道
苹果是红色的, 那我干嘛花偌大的力气再去画这些谁都知道的东西呢? 所以不
如把精力花在 "物体的再诠释" 上头. 所以像立体派, 毕卡索或勃莱克, 喜欢
把物体用某些手法割得破破烂烂, 但是在抽象/ 写实二分法中, 仍应被归於写
实那一边, 因为它被描绘的客体是很清楚的, 是个人或是堆静物, 或是个什麽
东西, 只是这个客体的本质不再是具象画的重点.

    如此一来, 具象 (这个词在这儿比写实好, 比较不容易混淆, 以下皆采用
这个词) 画的定义被扩张了, 所以我们可以基於这个定义, 将米罗的画收入超
现实主义的一派而没有矛盾, 因为他的作品虽然客体的外型已经严重的和我们
所熟知的偏离, 然而它们还是代表著某一些存於世上 (或至少存於幻想中) 的
具体事物, 所以在抽象/ 具象二分法中, 他被归於具象 (写实) 这类. 不信的
话将他的作品中的那些东西还原成传统写实的东西之後再看, 那种画面配置是
否是属於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呢? 我们大概可以这麽说, 超现实主义的 "写实手
法" , 虽然是以实物来作为表象上的符号语言, 但是它们赋予这些符号另外的
意义, 再加上诡异的空间配置, 造成一种梦境般的意象. 以时钟为符号, 但是
不代表真正的时钟, 以维纳斯为符号但事实上不代表维纳斯, 以骷髅为符号但
是不代表骷髅.

    接下来的问题是, 立体派和超现实有什麽不同? 他们也是利用实物为画面
的主体, 作空间上的研究, 把实物分解再组合. 要分辨立体派和超现实的不同
其实并不难, 把立体派的被分解的实物还原回去, 可以发现这些物体在画面上
的配置方式其实是非常古典的, 往往就是单纯的静物或肖像. 立体派的重点在
於空间的分析,  "如何在二度空间的画布上再现三度空间的实体, 而不是如古
典一般, 利用光影, 透视与空气远近法作出三度空间的假象? " , 而超现实则
是梦境的再现, 立体派是科学的, 分析的, 超现实是疯狂的, 非理性的.

    我再前面一再扩张对写实或是具象的解释, 那麽什麽东西才是抽象的呢?
很简单啊, 只要看不出那是什麽东西就叫做抽象. 在抽象画中, 物体已经不存
在, 而被还原成 "形的元素" --- 点线面. 他们并不关心一个苹果, 一个裸女
或是一个死人骨头在观者内心中造成什麽反应, 这种反应往往来自於习惯, 生
活经验或者是教育, 而无法触及真正的内心世界. 相反的, 一堆不代表任何具
体事物的线条会给人什麽感受呢? 一个向上的三角形和一个向下的三角形有什
麽不同? 这些反应是原始的, 说不定更接近美学的根源. 康定斯基, 蒙德利安
, 波洛克的作品大致上都是属於抽象的这一半, 虽然他们在美术史上分别属於
抽象派, 风格派与抽象表现派. 他们的符号语言就是这些几何形状的组合, 而
不是一个 "东西" .

    乱七八糟地讲了超现实, 抽象与写实, 就到此为止吧! 不过说是这麽说,
我还是认为, 没有一件作品, 没有一位画家, 是可以完完全全归类到某一个特
定流派中. 因为流派是归纳作品的特性而来, 而不是画家心里想著, 来画张XX
派的东东吧! 然後就能老老实实地按照XX派的 "定义" 来作画. 事实上派别的
定义总是不完整的, 而且是 "永远的不完整" , 因为艺术家总是会失控的, 而
艺术创作和语言的叙述是无法达到一一对应的. 所以, 永远都有例外, 永远都
有争端.

    最後照例要警告各位的是, 由於作者是一个不学无术之徒, 并没有认真地
K 过美术史, 看画时也都是马马虎虎地鬼混, 一本 "论艺术的精神性" 从来没
能称过三页不打瞌睡的 (这样也敢来谈抽象画? ) . 所以对作者的种种谬论请
勿轻易相信, 免得以後为人所笑; 要批评要纠正要骂人的请自便, 作者真才实
学没有, 自知之明倒是有那麽一两点. 如果您把整篇文章看完了, 请容我在此
向您至上最高感谢与同情之意, 就酱子, 掰啦!  ^_^

AIplus

--
   οιμοι ~   
         τε  τυφλοσ  γιγνομαι  και λυπεομαι.    
            γαρ  σε  απολλυμι  ουν  δακρυω ~   
                δια  τι  σε  ερω  μαλιστα ;      
--
☆ [Origin:椰林风情] [From: 140.115.25.16          ] [Login: **] [Post: -17]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