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法的实施对艺术教育的影响与展望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艺术教育法的实施对艺术教育的影响与展望


    87级同学吕雅昕撰写 发表於国北师美教系系刊第三期□□落山风

  今年的三月十二日,在经过立法院快速的三读通过之後,艺术教育法於艺术
界及教育界的大部分成员都不知情的状态之下,悄悄的公布实施了。也许一般人
会觉得,这个法律的订定与我们的生活其实没有什麽太大的关系,但是对於艺术
教育界,在可预见的将来,必然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此,先为大家简单的说
明艺术教育法的大概内容。

  艺术教育法的条文共有二十七条,第一章为总则,界定艺术教育的意义,分
类、与确定艺术教育的主管机关与实施方向。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就分别从
实施的方向来订定艺术教育的法律地位。

  在艺术教育法中,把艺术教育分类为:一、表演艺术教育;二、视觉艺术教
育;三、音像艺术教育;四、艺术行政教育;五、其他有关之艺术教育。前三项
在一般人来说,是比较熟悉的艺术□畴,而第四项艺术行政教育,在台湾逐渐受
到重视,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把行政与其他用艺术表现形式分类的艺术教育并
列,是否会产生问题,在现阶段尚无法得知。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要把艺术行
政教育变成艺术教育独立的一环,那艺术理论、甚至艺术教育的「教育」本身,
是否意味著是被忽略的一环呢?

  艺术教育法把艺术教育的实施分为:一、学校专业艺术教育;二、学校一般
艺术教育;三、社会艺术教育。而艺术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就是以这三个艺术教
育的实施方向为出发点而订定的。从法条的内容比重,就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实际
上学校专业艺术教育,不可讳言的是艺术教育法的主要重心。它不但赋予各级艺
术类科学校可以设置一贯作业的学程的权利,并且也让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在法律
上有可以跳级的正式规□。在学校的设备与师资上,更是让学校艺术专业教育有
不同於普通学校或者普通班级的资源。

  这样的环境,对一个具有艺术天份,并且从很小就受到肯定的孩子,真的是
最好的教育环境吗?以一个一直在普通班就读的学生的眼光来看,各校的音乐
班、美术班以及舞蹈班,一直都是普通班学生眼中的特权分子。不但常有请公假
出校的机会,在可使用的资源,甚至学校排老师上课的各方面,无疑的是令人有
对这些学生另眼相待之感。而在这些班里的孩子,如果没有给其正确的方向与人
格教育,不免会出一些社会适应不良,或是具有强烈优越感的孩子,这在教育理
念的实施中,又何尝是一件好事呢?这可能只会形成另一类的「艺术特权阶级」
罢了。另外,不可讳言的,就是很多家长把国中、国小的艺术班,当作资优搬来
看待,为了考进国中的美术班,竟有家长把小孩送去补习智力测验。这样的风气,
不是在教育的观点中已经产生偏差了吗?

  相对於学校专业艺术教育,学校一般艺术教育就明显的受到忽视。从前艺术
相关课程的课,通常都是有名无实,移做他用。现在法律虽然有明确的规定,但
这些规定是否能落实,并且发生效用,都很值得怀疑。在学校一般艺术教育的目
标中,把「提高艺术□赏能力」,与其他的「培养学生艺术知能」、「陶冶生活
情趣」、「启发艺术潜能」并列,是否意味著将来艺术欣赏的课程会在法律的规
□之下增加份量呢?不可讳言的,一般大众缺乏艺术□赏的能力,但是这种情
形,并不是增加艺术欣赏的课程,就可以改善的。因为即使在法律中规定了「各
级学校应贯彻艺术科目之教学」,但在升学主义的压力之下,即使学校有心要好
好贯彻,也一定会有家长说话。而要扭转学生对艺术相关科目的印象,并不是多
上艺术欣赏的课程就可以解决,而是整体的艺术教育风气与环境需要大幅度的改
变。另外,像艺术欣赏这种课程,并不是放放幻灯片,听听音乐就能够达成目标
的,要如何增强教学者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当务之急吧!

  传统上,一般人或是早期的艺术从业人员,几乎都以为艺术是以创作为最重
要的依归,而在艺术教育法中,把创作或演出放在专业艺术教育中,而把欣赏定
位在学校一般艺术教育中,是不是也剥夺了一般普通非专业的学生发展艺术创造
力的机会?事实上,在台湾当代的艺术家中,有不少人根本就不是科班出身,但
是在留学归国之後,却获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也反映了专业艺术教育与社会脱节
的问题,与在升学主义之下的学生,无法在自己的国家内学到足够的东西的事
实。在日本,有不少非专业艺术教育系统的学生,在高中毕业後从事画插画的工
作,也有非常不错的成绩,并受到社会的肯定。这不由得让我们怀疑,专业艺术
教育到底能够带给学生多少东西呢?

  台南艺术学院在艺术教育法匆匆通过之後,立刻宣布成立七年一贯制的音乐
学程,来让被认为有音乐才能的学生,可以不用经过联考的关卡就进入大学就
读。不容否认的是,在台湾联考制度的压力之下,学生必须学很多跟自己未来从
事的行业毫不相关的科目,但是这种艺术专科学校这样的制度,是不是会造成学
生对於自己不在行的知识或技术,就抱持著逃避的心理?这对於全人教育的理念
而言,绝对是有害无益的。另外,台南艺术学院的院长宣称,七年一贯制的音乐
学程,可以让学生不用出国就得到与国外相等的学习,但是他似乎忽略了文化的
影响力,西方的音乐在台湾永远不会学的比较好,西方的音乐是建立在西方的文
化、价值观之上。即使在台湾养出了一流的演奏水准,在世界上也不见得能占有
一席之地。

  像舞蹈这样要用到身体的艺术,当然是从小开始才能够在身体方面维持在最
良好的状态,但是并不一定是非从小开始学,才能获得最好的成就。现在国内有
心让小孩子培养艺术方面的兴趣的家长,常有这种错觉,就是如果要往哪个方向
走,就非从小开始不可。但是通常要小孩学什麽都是家长的意愿并非孩子的意
愿,所以当孩子大了要学什麽的状况下,还是会因为小时候的基础不够而产生新
的问题。这就牵涉到了一般学校艺术教育在质与量与实施上,都存在有无法落实
的问题。也牵涉到一般学校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所能获的的资源落差甚大的
问题。

  在社会艺术教育方面,虽然订定了很多主管教育与文化行政机关应该做的事
项,但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没有经费与员额,这个法令也仍是废纸一
张,如果没有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即使有活动,对社会艺术教育的功能还是无
法发挥。就像最近来台展出的罗浮宫与奥赛美术馆的展览,规划者中显然是缺乏
艺术教育的专才,去看画的一般大众与艺术从事者,可能的分别只是一个视觉经
验较少一个较多罢了,在对於时代背景、发展过程、或是画本身的好坏,都很难
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像奥赛美术馆的黄金印象展,既没有提到印象派的理念,
也没有提到印象派的影响,徒有年表贴在墙壁上,也只能让看的人知道什麽画画
出来的时候中国在打什麽仗罢了。看完了这些画,走出展示区,真的能让人多得
到一点东西吗?还是只是穿凿附会的说:「啊!我好喜欢某某张画,那幅画里的
意境是如何如何……。」

  要提升艺术教育的水准,无疑的必须培养更多艺术教育的人才,但是在艺术
教育法中,完全的忽略了这一点,他们先关心到的,只有艺术行政的人才。台湾
诚然是缺艺术行政的人才没错,但是艺术教育的人才只怕比艺术行政的多不了几
个。有很多学艺术的或者不是学艺术的,都自以为对艺术教育有相当的理想、抱
负、与了解。但是事实上呢?从艺术教育法草率的订定与草率的通过,就知道国
内艺术教育环境的问题,而且这个法律的订定恐怕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加深了问
题的严重性。无疑的他是为艺术教育订定了一个法律的地位,但是实际上这个法
律对总体环境的影响到底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恐怕就得留待观察了。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