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格言(27)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Watermalen.bbs@eden.EE.NCTU.edu.tw (西瓜聪), 信区: Book 标 题: 老狐狸格言(27) 发信站: 伊电园 (Tue Sep 17 00:54:03 1996) 转信站: Lion!netnews.ntu!spring!news.cc.nctu!news.ee.nctu!eden 来 源: bbs@eden.ee.nctu.edu.tw 人情变化,有迹可探 老狐狸说:了解人情变化不是为了刺探别人,而是为了了解人我之间关系的变化,使 自己处在『主动』的有利态势上。 『人性』是看不见的,因此『人性丛林』也是一座看不到的丛林。因为不是实体,所 以就没有阻碍,理应可以通行无阻,可是事实不然,『人性丛林』里的人情的阴晴风雨变 化,比实际丛林的变化还剧烈,只不过这种人变化既无声又无像,因此,对人情反应迟钝 的,免不了要吃一些亏。所以,身处人性丛林之中,对人情的变化不能不加以注意,如此 才能进退有据。 何谓『人情』?简言之就是『人之常情』,『常情』即是喜怒哀乐与好恶。要了解一 个人的喜怒哀乐与好恶不难,难的是当这些『人情』产生变化时,你如何得知?因为老於 世故的人不会把人情的变化说出来,也不会摆在脸上,你以为他还是像以前那般,可是真 正接触,才发觉不是那麽回事,要不就如坠五里雾中,搞不清是怎麽回事!这倒也不是老 於世故的人喜欢故弄玄虚,而是他们熟知人性丛林的规则,必须站稳自己的立场,先求保 护自己,所以才不得不让他猜哑谜。 难道『人情变化』就这麽难以捉摸? 非也,人情变他是有迹可探的,方法如下: 先观察;观察其平常的言语及行为,这些资料经大量累积之後,自然可理出对方若干 思维模式及行为风格,这就是『平常』。当发现对方的言行有了变化时,如由亲而疏,或 由疏而亲,由热而冷,或由冷而热,用『平常』来检视这『异常』,必可了解『事有蹊跷 』!接下来就要求证,以免判断错误。求证的方法很多,可开门见山,可旁敲侧击,可迂 回向第三者进行了解,至於采用何种方法,要看事件的性质、你的目的及你和对方的关系 。不过一般来说,开门见山应尽量避免使用,因为你无法测知对方的反应,有时反而会把 问题弄拧,甚至产生误会。最好是,能迂回尽量迂回,能旁敲侧击尽量旁敲侧击。 了解人情变化的目的不是为了刺探别人,而是为了了解人我之间关系的变化,使自己 处在『主动』的有利态势上,并作出妥适的对应;若不如此,而成为被动者,不但不能掌 握机会,也不能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很可能在人生的旅途上,成为落败者。 另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了解人情变化,可用来检讨自己的处世方法,因为人情的变 他并不完全是对方的因素,有时是对你自己的言行所起的反应,并不见得含有心机,你若 不能及时修正你的作为,很可能就会失去朋友,失去机会! 当然,做个迟钝者也无不可,但在人性丛林里,这种不解人情的迟钝者不会太多机会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