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spring@cis_nctu (spring), 信区: charity 标 题: 人物介绍 一.玛喜乐 现年七十九岁的玛喜乐女士,三十四年前从加拿大来到台湾。民国五十七年, 她在彰化创设「喜乐保育院」,先後收容了数名肢障儿童。二十五年来,她每天亲 自带领数十位保育员接送儿童上下学,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 而今她即将度过八十岁大寿。她在美的亲友都劝她回美国养老,但玛喜乐说: 「我怎麽舍得下我在台湾的孩子们?我这一生已和中国结了不解之缘,我已经是一 个中国人了呀。」 ps 喜乐保育院在二林国中正对面,是在下的母校,最近好像在喜乐隔壁又盖了一 栋楼,似乎是喜乐老人教养院的样子。 二.刘侠 作家刘侠女士,於民国七十一年推动成立「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除了提供 残障者就业训练之外,更积极结合相关团体,向政府、社会反应残障者所受的一公 平待遇,积极为残障者争取权益。经过数年的奔走与努力,中华民国残障福利法终 於在民国七十九年修正、施行,国内残障福利工作从此迈入了新的纪元。 ps 刘侠对「伊甸」的理想在她的“重入红尘”一书中有相当多的描述。在下当初 看时深受感动。如今「伊甸」已迈入第三个五年,应该开始成熟了,希望他们 至少能开始自己自足。不过经过十年「伊甸」的工作似乎让刘侠失去当初的温 馨,而成为一个更为坚强的人,这是我的感觉,也是从「伊甸」同工所听到对 她的评语 — 坚强。屏东「胜利之家」的负责人 — 刘侃是刘侠的弟弟。 三.李文 现服务於警察广播电台的李文女士,民国七十年她推动成立国内第一个专门为 频面伤残同胞谋求福利、争取权益的「阳光文教基金会」。李文在她首任三年的董 事长任内,努力奔走,先後成立:阳光儿童中心、阳光中区服务中心及阳光洗车中 心。三年中受益人数达五千六百零四人,医疗补助一百五十八人,核发奖学金二百 七十五人。而今阳光社会福利基金会已蔚然成为国内颇具规□的社会福利团体,李 文女士功不可没。 四.李林树 现年七十五岁的李林树先生,台湾新竹人,他从民国四十一年开始,在中坜开 设山地习艺所,服务原住民青年。并於民国六十六年创设「启智技艺训练中心」, 服务智障朋友。多年来他秉寺基督的爱,从劓社会福利工作,他的儿子李崇信先生 现在不但是平镇教会的传道人,也是启智中心的主任,父子俩对推动社会福利工作 不遗馀力。 现在启智技艺训练中心,拥有一间庇护工场、启智超级市场,以及面包厂。政 府补助二亿多元在杨梅兴建的新大楼也将於民国八十三年底完工,届时将可以服务 更多的智障朋友。 -- e-mail : gis82801@cis.nctu.edu.tw Springman 『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 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哥林多前书十二章26节)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