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的尴尬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terton@ms4.hinet.net (terton), 信区: education
标  题: 读这个干甚麽?:教育漫谈
发信站: DCI HiNet (Sun May 11 03:46:46 1997)
Origin: ms4.hinet.net

    读这些干甚麽?:教育漫谈

副题:〔通识教育的尴尬〕

古希腊有一群数学家,终日聚集在沙滩上,用指头画数学
符号,兴致盎然的讨论著.有人忍不住问他们:「你们研
究了这麽久,到底能益助甚麽在实际生活呢?」数学家们
便生气了,说:「我们不屑於世俗的利用.」

古代的科学进步缓慢,或许与这种浪漫的理想有关系.没
有务实的前景驱动,理想的研究也难以为继.不过,学生
阶段,在国家现代化的计画下,并没有实践学以致用的立
即需要.更因为现代化社会的高度需要,每一个现代人要
具备充份的知识和能力,国民教育早已不敷所求,最起码
如担任店员也要高中程度才可胜任.担任基础工程师者,
要求五年制专科程度,担任国中教师者要大学程度者.受
足够的理论教育後,再往後长达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才
得以一一视状况而实际应用甚至发展之.在冗长就学期间
,学生若急著实践所学,必找不到场合.唯一能持续保持
高度学习兴趣的,便是浪漫的求知情怀,如希腊数学家的
研究癖风气.

一个被数学,理化科习题逼急的学生,说出:「为甚麽要
学这些将来用不到的?」并不代表他有长远的眼光,而早
就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只能说:通识教育的理想对於
他已不存在意义了.如果升学考试在台湾不是如此激烈的
竞争,考试的总积分不对学生产生高度压迫,则没兴趣数
理科的学生应该不会在乎该科的低得分.而今天的情况是
:你兴不兴趣是你家的事,总分不够,考不上大学,才悲
惨呢.於是可怜的学生,再拿起书来,压抑著怒气,硬是
读下去.这种用功法,绝不是当初规划通识教育系统的大
师们,所期待的理想一面.

问题不是出在於通识教育的多学科多课题,是出在升学竞
争的纸上考试方式.在成本,公平,防弊原则下演化出来
的必然现象,早已毁掉通识教育的理想,而以徒具形式的
高分数代表学问,换得文凭.文凭的意义,大不足代表真
才实学,却十足代表多年大小场考试的血战资历.

教师碰到学生问:「读这个干甚麽?」时,不必认真思索
这问题表面,那是个死结,是个迷思.学生蹦出这句话来
时,事情已经很严重了.如同患了末期癌症的病人,才上
医院挂初诊,医生能为他做甚麽?问这话时,学生的可爱
心灵,早已不复童贞,人未成年心念已沾尘.功利化的心
灵,你如何转化它回归纯真?

基础学理是否全用於未来的社会实践上?谁也不敢保证.
乐观的看,如电子和生物科技进步神速,在校所学根本
不足以应付毕业後职业需求,往往依赖在职进修补救.或
以应用科技方面为例如程式设计师,在发展套装软体过程
中,并非只懂得电脑语言便可完全胜任,其他项如文字修
辞,七彩配色,客户的专业知识等等都必须到达某一水准
.使用过不良软体的人,更能体会到这一点.

所以在校读的知识,对於毕业後就业而言,可算是「或有
」的助力.就算不曾实用到,也没有损失.教师全力施教
是尽到良善职责,他怎知道哪一个学生毕业後的命运?怎
知道谁会在多年後抱怨他不努力教学?

况且,学生应该吸收多少教科书知识,才算及格?本来也
没有绝对标准,每个出题老师,每个学校,都不尽相同.
今天把不喜欢数理的学生,逼上补习班,硬是要他们考个
六七十分,这应不是教育当局的乐见,这一定是升学竞争
导致的後果.教育的第一优先目标是让学生喜欢追求知识
,并不是让学生追求考试高分.今天,搞到这个学生痛恨
读书的地步,通识教育的地位尴尬了,好意反而被质疑为
压迫.

狂想一下,假设今天的大学联考科目,都是学生喜欢的如
:流行歌曲,电子鸡,电玩,影歌星八卦新闻,流行服饰
等等.那麽,难道就没有激烈的竞争吗?补习班就此歇业
了吗?

「学这个干什麽?」不只代表通识教育的失败,更代表著
台湾升学考试恶性竞争的外显弊端.

                     1997-05-10            terton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