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书籍介绍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Vanessa.bbs@bbs.cis.nctu.edu.tw (西风), 信区: education
标  题: 教育研究书籍介绍《转载自 教育研究资讯双月刊》
发信站: 交大资科_BBS (Wed May 14 11:37:58 1997)

                             教育研究书籍介绍

                                  杨洲松

   一、书名:各国实习教师制度比较
      作者:杨深坑、欧用生、王秋绒、汤维玲
      出版地:台北:师大书苑
      出版时间:一九九四年

      内容大要:
         在整个师资培育的过程中,「实习教师制度」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藉
       由「实习教师制度」,初任教师得以将其在校所学之教育理论投注於实际现实
       之教育情境,藉以融合理论与实际,琢磨其圆融之教育智慧。因而世界各主要
       先进国家对於衔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实习教师制度均相当重视。

         我国不久前通过「师资培育法」,根据本法规定,各大学均可开设教育学
       程,培育师资。但也规定,在修完教育学分後,必须实习一年合格後,方可成
       为正式教师。惟一年的「实习教师制度」,尚未有明确办法。值此修法之际,
       参酌各国师资实习教师制度,审慎评估规划适合我国国情之实习教师制度实属
       必要。

         本书的目的即尝试分析西方主要先进国家的师资培育制度,而采用比较教
       育的方法探同辨异,为我国实习教师制度规划篮图。

         全书可区分成三部份,共十章。首先就各国实习教师制度改革背後深植之
       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分析探讨,强调连结教育理论与实践功能之实习制度乃是文
       化意识的反映,是构成文化政治的主要环节。

         其次从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别论述了我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与
       日本等国家的实习教师制度,阐释各国实习教师制度的特点及其所遭遇到的问
       题。

         最後再根据比较教育的观点,考量我国实际社会文化状况,提出适合我国
       国情之实习教师制度的规划方向,并爰提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本书由於并不仅止於浮面的制度分析,而能从制度背後的文化意识层面出
       发,寻绎一套适合於国情风俗的制度,故其所提制度之蓝图与建议甚能兼顾理
       论与实际的层面,而具可行性。


   二、书  名:行政学的□围与方法
      作  者:吴琼恩
      出版地:台北:五南
      出版时间:一九九二年

      内容大要:
         长久以来,我国行政学的理论发展,由於受实证主义典□与处於边陲文化
       的影响,研究缺乏宏观面的透视与本土的关怀。因而一直未能发展出属於自己
       的行政学理论,仅停留於介绍或移植其他国家的行政学理论。

         本书即从宏观面的文化比较,指出当前行政学理论的发展,应注意新物理
       学的世界观,并相通於我国传统儒、释、道的思想或世界观;并从行政学发展
       的历程,各种理论建构或研究途径的意义及限制,详加介绍,论其优劣并从社
       会科学的三大典□:实证主义、释义学与批判理论出发,阐释在这三大典□影
       响下之行政学的发展与特色,而尝试为二十一世纪的行政学理论寻绎一条可行
       之道,建立本土中国化的行政学。

         全书共分五篇十六章,第一篇:行政学理论建构与方法论的基础。概述行
       政学的过去发展与未来可能遭遇到的问题,而从典□的变迁趋势了解行政学方
       法论的基础。

         第二篇则论述受到实证典□影响之行政学研究的意义及其限制,并提出行
       政学之理性模式的特徵与其批判。

         第三篇讨论释义典□下的行政学研究。释义典□著重於行动主体间的互动
       与表徵的解释,强调行动的意义,因而可据之重新建构具主体能动性的行政学
       行动理论。

         第四篇则探讨行政学研究在受到批判理论的影响後,所展现出来的新风貌
       。首先探讨批判理论大师Habermas的沟通理论;其次探讨批判理论对行政研究
       的启示;再次,就公共行政的非均衡理论与批判理论的观点加以配合比较;最
       後介绍并详析行动科学的特徵及意义。

         第五篇总结上述各篇章的重点,期望为迈向二十一世纪的行政学规□其□
       围、内涵与方向,并尝试建立由典□共识与理论建构相互交织而成的「本土中
       国化行政学」。

         总之,从未来的文化学术发展看来,行政学理论不能再执迷於美国式的霸
       权文化,而应将一切理论建构放置在本国文化的意义脉络中来理解,方能寻得
       一本土化的行政学理论。

         目前,我国有关教育行政的研究,深受实证主义行政学的影响,亦偏重於
       实证资料的取得与分析,故常被批评为表面现象式的研究,不足以确实反映教
       育情境的复杂与多样性,尤其忽略了教育活动是主体间互动影响的反省。近年
       来,教育研究开始关切主体性反省对教育的影响,俗民志的研究案例屡见不鲜
       ,但多是属於实际教学情境的探究;教育行政的研究中这股研究思潮似仍方兴
       未艾,本书或许可以给教育行政研究者开拓一个新视野与新领域。



   三、书  名:教育与国家发展-台湾经验
      作  者:羊忆蓉
      出版地:台北:桂冠
      出版时间:一九九四年

      内容大要:
         教育与国家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举凡经济与教育、人才
       培育与教育、国民素质与教育、甚至政治意识形态与教育等,都是学术论争的
       中心所在。许多学者均意图从观察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找出教
       育因素在其中所发挥的功能与所起的作用。

         本书讨论的正是教育领域内的台湾经验,主要目的在探讨国家机制如何制
       定教育政策与分配教育资源,并分析过去四十年来教科书内容对社会变迁的反
       映。

         全书共分四部份十一章:第一部份--教育与发展的基本讨论,概述作者撰
       写本书的动机、目的与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并讨论教育与国家发展间的互动
       关系,而提出「教育是否有助於国家发展?」的问题。内容有:为什麽要谈「
       教育与发展」(第一章)、教育与经济发展(第二章)、教育与政治发展(第
       三章)、以教育作为发展策略(第四章)。

         第二部份论述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使用,试图从教育资源的分配使用中,找
       出决定台湾教育结构的基本概念,主题有:「国家与社会」理论下的议题(第
       五章)、教育人权(第六章)、非正式教育(第七章)。

         第三部份则是台湾教育经验的纵切检验,藉由分析:台湾四十年来的课程
       标准(第八章)、教科书的演变(第九章),发掘出教科书中的价值变迁和政
       治及社会背景的关系(第十章)。

         第四部份为结论,一方面简短介绍自八十年代後期以来台湾政治环境巨变
       下的教育改革,一方面藉此整理综合呈现出本书一贯讨论的教育与政经社会发
       展的互动关系。

--
                    在教育中,
                    我们需要的是辽阔的视野与乐观的展望,
                    不仅要察觉生命的美与奥妙,
                    更要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


--
 * Origin: ★ 交通大学资讯科学系 BBS ★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