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学年度大学综合评□试办计画」评□报告 |
精华阅读 | 转寄 | 返回上层 |
教育部公报八十七年七月 高教△公布「八十六学年度大学综合评□试办计画」评□报告 一、前言 为提升大学教育之品质,根据大学法第四条第三项及其施行细则第二条之规定, 於八十六年七月首次试办全面性之大学综合评□工作,八十七年三月公布评□报告, 除了新设校院及改制未满三年之学校得自行决定是否参与外,其他各校,包括军警校 院均纳入此次评□。总计参与受评之学校达六十二校。 此次评□总计分为四类六组,原则上按各校之性质及意愿选择受评之组别,评□ 委员系由各校所推派之代表组成,由於本次评□之重点为整体性之校务制度及运作, 故评□委员均由各校指派对校务综合规划有全盘性综观之相关主管担任。 本次评□的目的,著重协助各校自我改进之参考。评□过程包括各校自我评□及 实地访评,前者於十月中旬完成,实地访评则从八十六年十一月开始到八十七年一月 中结束;实地访评在每校停留时间一天,访评委员除听取学校之简报外,并检视相关 资料,了解学校的特色,与教师、行政人员、及学生代表分别座谈,最後并与学校相 关主管进行意见沟通。 由於各类组在评□过程中均分别独立作业,对於访评观察之重点及评□报告呈现 之方式自会有所差异,各类组报告中对受评学校特色与改进建议之陈述内容乃至用词 强调之程度不同,故不同组别间不宜做类推之比较,特先叙明。 此次评□,各类组除访评委员外,并配置评□专业人员,在评□专业技术上提供 谘询与协助。各类组在实地访评结束後,撰写评□报告之过程中,均极为严谨,经由 多次召集会议讨论推敲至确定,由於评□目的主要做为自我改进之参考,故以质的评 □为报告主要呈现方式,期能提供各校一些专业的建议与协助。本次评□项目包括教 学、研究、服务、行政、及总结(绩效)五大项,各类组评□报告之呈现,含综合报 告与各校报告二部分,综合报告主要就评□过程基本资料、及该类组学校属性背景、 共同性特色与改进事项作概括性陈述,各校报告是按五大项分列受评学校特色与改进 建议。 二、各类组评□报告摘要 综观此次各类组所提评□报告,谨就各类组的共同性特色与建议摘述如下: (一)综合类第一组||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成 功大学、中兴大学、中山大学、海洋大学、中正大学、东华大学、台湾科技大学、云 林科技大学、屏东科技大学 本组包括十一所综合性之国立大学及三所科技大学,整体而言,发展条件较佳, 多数学校师资结构及生师比均优於一般学校,教师授课时数适中。由於系所架构较完 整,故在多元化课程、跨领域学程,及辅系、双主修等制度运作上,较具成效;各校 也均能重视全人教育,以人文与科技并重、通识与专业均衡为目标。唯未来宜再落实 教务会议及课程相关委员会之功能,就学校发展特色积极整合课程,并全面实施教学 评□,以提升教学品质;此外,为激励教师重视教学工作,宜订定「教学特优教师奖 励办法」,以平衡教学与研究成效。研究方面,无论质、量之表现均优,教师升等各 校皆将研究成果作为升等之重要考量,标准也逐年提高。近年来,各项研究奖补助有 多元化趋势,设备、图书、期刊及耗材费用等研究条件渐趋完备;更由於具博士学位 之教师及助理教授以上教师之比率皆高,研究生数量亦逐年增加,研究人才之培育著 有成效;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之研究、产官学合作、跨领域整合研究及国内外学术 研究交流,均宜再加强,辅助研究之技术人力也须再充实,并选择重点领域发展特色 ,以达到国际一流大学之研究水准为努力目标。 在服务方面,教师甚多担任校外各类专业学会干部、期刊主编;部分学校以研究 型大学自期,鼓励教师积极研究,以致部份教师对於担任学校行政、导师、社团指导 等工作不甚热衷,或工作技巧不够纯熟、圆融,有待加强改进,宜定期举办导师工作 坊,制定优良导师奖励办法等;学生社团活动甚为活跃,对大学生活助益不少,但部 份学校服务性社团不足,应鼓励同学积极参与,建立正确之服务价值观。在行政方面 ,普遍已订定各种标准行政作业流程及章则办法,实施行政电脑化,有助行政效率之 提升;教职员工生间已建立良好的沟通管道,广泛传达讯息;多数学校并已建立校园 安全系统,维护良好教学研究环境;若能加强行政单位评□,必能更保证行政效率之 提升;此外应强化各种委员会之功能与效率,以利校务正常运作。 整体而言,各校皆依其办学理念与宗旨,发展学校特色,并以培育人文与科技兼 备之专门人才,追求卓越,迈向一流大学为目标。在发展规划上均以迈向综合大学为 远景,唯以综合大学、全人教育、人文与科技并重、通识与专业均衡为办学理念或宗 旨之学校,必须考虑院系所课程与学分之相应配置,并应更积极的拓展并建立与社区 的良好关系。在面临高等教育预算日益减缩的限制下,学校宜依国家社会需求、学校 发展特色及财力资源状况,妥善进行新校区之筹划及院系所之增设、调整,并积极筹 措部分财源,开源节流,融入经营管理理念,追求卓越发展。在内部的运作上,由於 各学院及学系自主性日益增高,宜加强学校整体规划,以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及发展目 标,并及早建立校院系所之自我评□制度,以确保教育品质。 (二)综合类第二组||东海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逢甲大学、文 化大学、中原大学、静宜大学 本组包括八所早期设立之私立综合性大学,其创校均已有相当的时日,最近教育 部在政策上将大学学费逐渐弹性化,并实施有系统的奖补助策略,因此各校的财务状 况均较以往健全,发展也渐渐形成特色。各校均以教学为其发展的主要目标,共同的 现象是学生人数较多,生师比大都高於三十:一假若学费政策没有更大弹性的话,这 个比例恐甚难降低,因此,一般教师均感觉教学负担颇重,除上课时数平均较多以外 ,平均上课班级的学生数也较高,兼任教师授课时数占总授课时数的比例也颇高除了 必修课程以外,学生选修课程的空间弹性也较小。但,各校近年来也确实采取了相当 多的兴革措施,结果也颇具成效,如在提升师资水准方面,延揽教师以具博士学位人 才为主,并有教师进修办法,鼓励教师取得博士学位;在课程规划方面,相当重视通 识教育,或是共同核心课程之推动;在课程品质方面,相当重视教学评量制度,订定 教学优良奖励办法鼓励优良教师。 在研究发展之推动上,各校近年来也相当用心,设立各种制度,鼓励教师继续不 断研究,争取建教合作机会,若能够持之以恒,相信数年後,在研究成就方面一定有 重大的突破,由目前的情形来看,各校教师在研究成果方面仍有相当成长的空间,但 ,由於目前普遍均有教授级教师人数较少,而且协助研究的研究生人数也和大学生人 数不成比例的问题,这对於学校研究能力的提升是个较不利的因素。 重视学生的辅导、校友的联系、以及推广教育等服务性工作,也是本组各校的特 色;由於学生宿舍不足现象相当普遍,多数学校将辅导□围扩展至校外学生生活圈; 多数私立大学都有专责单位或人员来推动校友联系工作或推广教育计画,这种长久持 续的作法使得多数学校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行政工作相当有效率,学校对职员的要 求相当高,重视管理技巧,一般职员对学校向心力的表达也相当明显。就未来的发展 ,本组学校由於学生人数多,多数校园均过於拥挤,校舍空间亦较为不足,如何解决 校园土地不足问题,将是最大的挑战。 (三)综合类第三组——中华大学、大叶大学、元智大学、华梵大学、世新大学、铭 传大学、实践大学、义守大学、大同工学院 本组包括八所去年由学院改名之私立大学及大同工学院等九校,无论是早期由专 科学校逐步改制或近十年中由学院设校者,其院、系所规划多以学院时代之系、所为 主体,再另行设置相关系、所,以持续发展各自特色。在教学上兼顾理论与实务,透 过「专题研究」、「专题制作」及「毕业论文」等各种不同形式实作研习,增进学生 的实用技能;为提升教学品质,多数学校已实施教师教学评□制度;已改名为大学之 学校,历史悠久者专任教师中讲师人数比例偏高,近十年创校者师资则以副教授为主 力,教授级的人数比率均偏低,这是共同性之问题;多数学校近几年学生人数快速成 长,教学空间、图仪设备未能及时增购因应,对教学品质有所影响;因受限於原有系 所架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选修科目开课数普遍也较为不足。 在研究方面,多数学校已订有相关办法,鼓励及奖助教师(或学生)研究或进修 ,部分学校也开始要求及给予教师必须从事研究之压力,并已注意到加强产学合作计 画,唯多数学校之研究设备、期刊资源或研究室之空间等均待充实;实务型系所,不 易敦聘到高学位之教师,使得专业研究不易发挥,另外跨校院系之整合研究亦有待加 强;大部分学校教师之教学及学生辅导之负荷较重,对研究也颇有影响;整体而言, 教师研究论文之质与量均尚有提升之馀地。在推广教育方面,多数学校皆办有学分班 及非学分班之推广教育课程,以供在职进修及终身教育,并积极办理各种社区研习活 动,教师多能热心提供各种学术性及专业性服务。由於各校之学生人数急速增加,各 种硬体设备及软体设施均需配合改善,尤其是大部分学校学生宿舍床位不足,宿舍之 环境卫生、卫浴设备及休□设备也都有待加强;部分学校导师辅导之学生人数太多, 影响辅导功能之发挥。在行政运作上,各校皆致力校务行政电脑化,以提升行政效率 ,对经费支出也能力求节省。大多数学校董事会组织与学校互动关系尚称良好,同时 各校均有明确办学理念与发展策略,逐步建立学校的发展特色。 (四)师□教育类||台湾师□大学、彰化师□大学、高雄师□大学、台北师□学院 、新竹师□学院、台中师□学院、嘉义师□学院、台南师□学院、屏东师□学院、花 莲师□学院、台东师□学院、台北市立师□学院 本组包括三所师□大学及九所师院,共同之特色是学生不多,管理方便,师生互 动良好,重视生活、伦理及品德教育,校园和谐;在师资培育过程中重视实习,同时 进行地方教育辅导,负担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工作,替政府解决了很多问题。基於教 育实务所需,研究领域大多以应用性居多,基础理论研究较少,未来应在基础学术之 研究上加强努力。除三所师大外,九所师院教师具博士学位之比率仍待提升,但各校 均鼓励教师进修,近几年内应会有所改善。 除此之外,相较於其他国立大学,九所师院校舍校地均嫌不足,经费也有不足之 现象,很难满足教学研究需要;而教师平均授课时数,高於一般国立大学,师院本身 在课程安排上应检讨,并应订定教师超支钟点之上限,以减轻其教学负荷。一般而言 ,师院的英文及资讯教育有待加强,但由於购买电脑之经费不够,选修电脑课也比较 困难。整体而言,因应师资培育的多元化,师院均已进入转型期,政府应明确宣布有 关师院转型之政策,以使师□校院能据之以办理转型。 (五)医护教育类——阳明大学、长庚大学、高雄医学院、中国医药学院、台北医学 院、慈济医学院、中山医学院、辅英技术学院、国防医学院 本组包括八所医学专业学府与一所新由护理专科学校改制之技术学院,大部分教 师具良好专业知能与素养,致力於教学、研究、服务及推广工作,对医学人才之培育 、医护专业技术之传承,功不可没。在教学及学生辅导上,均重视全人教育,除医学 专业技术之传授外,也重视医学人文教育与艺术的陶冶,订定教学品质管制措施,建 立制度化的教学评□,致力教学品质之提升,唯人文教育理念及医学伦理之培养仍待 进一步落实;大部分校院整体的教学时数仍偏高,研究及发展能力受限,而部分校院 生师比偏高,应积极延聘专任教师,并逐年调整教师结构,减少讲师所占比例,进一 步改善教学空间及研究环境,并充实学生宿舍及休□活动场所,以提升教学研究之品 质。 绝大多数学校均能利用学校与医院资源,办理各项推广教育,提供社区健康医疗 服务、谘询与终身教育,甚或利用电脑网路技术及媒体,实施远距教学、远距医疗, 提供全民医疗服务、谘询与卫生教育,善尽社会的责任。未来各校院应再加强基础医 学与临床医学间之整合工作,并整合学校与教学医院之运作。 (六)其他类——艺术学院、体育学院、长荣管理学院、中正理工学院、国防管理学 院、海军军官学校、政治作战学院、陆官军官学校、空军军官学校、中央警察大学 本组包括国立艺术学院、国立体育学院、长荣管理学院等三所独立学院、警察大 学及六所军事院校。在三所独立学院及中央警察大学部分,各校办学理念清楚且具有 专业学校之特色,并计画以既有系所之基础,增设相关系所之学士、硕士、博士班; 但师资结构均有待调整,讲师比率偏高,教授则太少。图书馆藏书方面亦显不足,在 专业图书方面均可,但一般图书资料则较不足;学生对住宿需求高,无法充分满足学 生需求。由於专业学府之特性,师资多元化的需求较高,各校应对一般教师与教练、 教官、艺能教师、技能教师等,分别建立完善之升等制度。 中正理工学院、国防管理学院、政治作战学校等三校部分,在教学方面均采小班 制教学,注重个人潜能启发,鼓励学生发问及参与讨论,以促进师生双向沟通,并为 学生提供多重管道的课业辅导措施,但师资结构应改善,增加副教授以上教师之比率 ;课程方面,选修科目偏少,在通识教育之规划上,建议考量全人教育之理念;部分 系所学生人数过少,教学资源未充分利用,但研究经费仍有待宽列。相当重视生活教 育与生活辅导,透过辅导老师和队职干部双重配合之辅导方式,及学员长制的实施, 有助於关照学生需要与培养学生自治自律精神。由於学校主管任期不长,对学校之发 展难有前瞻性、持续性的规划及推动。就长远发展来看,此三校宜考虑合并为一综合 性军事大学,以发挥教学、研究及经费使用之整合性功能与优点。 三军军官学校部分,大学教育采延後分流之课程结构,一、二年级不分系为基础 教育,三、四年级分系实施专长教育,军事及体育训练大部分在寒暑假期间实施;学 系之规划仅为提供教学服务,教师分属各系,学生则不分系,此种作法可有效运用各 种资源。在教学上,采小班制教学,对学科程度较差学生有多重课业辅导措施,效果 不错;但一般课程太多,造成对专业课程的排挤,以致专业训练普遍不足,又部分专 业学程之基础教学设备也有不足情形。师资结构中教授及高学历教师的比率偏低,教 师方面可采文职、军职双轨制,文职教师之徵聘,宜公开於媒体或专业刊物徵才,以 延聘网罗学有专长之高阶教师。另教师授课负荷甚大,宜考虑让教师有合理的授课负 担,以留下充分时间从事研究及改进教学,大体而言,教师发表论文数量已逐年提升 ,且能针对与军事用途直接有关之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图书购置经费则明显偏低;由 於军事体制之特性,过去对外服务较受限制,目前对外服务已渐加强,推广教育也有 逐年增加之趋势。行政幕僚人员调动频繁,业务衔接易生困扰。在行政监督体系上, 国防部主管军事学校的单位,其层级偏低,未来宜考虑成立「军事教育委员会」或类 似组织,直属於国防部长,以统筹规划军事校院之教育政策及资源,提升军事教育的 水准。 三、结语 此次大学评□规模之大及耗费时间之长,为国内首见,因属试办的性质,难免仍 有不尽周全之处。但经由此次评□,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受到各校的重视,透过自评的 过程,主动发现本身的问题,并寻求改进,经由实地访评,更达到观摩学习的效果, 应是此次评□最大的收获。 评□报告中所提改进建议将做为各校自我改进之重要依据,除各校应积极办理并 将结果报送教育部备查外,教育部并将予以追踪辅导。教育部就评□报告中,有关对 教育部之建议,将交部内审慎程序处理後予以追踪执行,并将适时主动公布相关处理 情形。 教育部接续将规划办理学门评□,原则上参照本次综合评□之模式进行,今後对 於评□之结果也将一概予以公布。 教育部接续将规划办理学门评□,原则上参照本次综合评□之模式进行,今後对 於评□之结果也将一概予以公布。 本部提升大学教育之品质,根据大学法等有关规定,於八十六年七月首次试办全 面性之大学综合评□,期程一年,包括军警校院均予纳入,总计参与受评学校达六十 二校。综观本次之评□,主要特点包括: (一)专业性:此次评□设有职司综合规划之规划谘询委员会议,由部长担任召集人 ,与负责实际执行评□事务之四类六组访问评□委员会,访问评□委员均由各校指派 对校务综合规划有全盘性综观之相关高级主管担任,在规划上教育部采充分尊重各访 评委员会之高度专业性之态度,就各类组评□报告之产生未做任何影响与更动。 (二)严谨性:评□过程包括各校自我评□及实地访评,实地访评时访评委员除听取 学校之简报外,并检视相关资料,了解学校的特色,与教师、行政人员、及学生代表 分别座谈,最後并与学校相关主管进行意见沟通。各类组在评□作业与撰写评□报告 过程中,均极为严谨。 (三)建设性:本次评□目的著重协助各校自我改进之参考,评□项目包括教学、研 究、服务、行政、及总结(绩效)五大项,各类组评□报告之呈现,含综合报告与各 校报告二部分,综合报告主要就该类组学校共同性特色与改进事项做概括性陈述,各 校报告是按五大项分列受评学校特色与改进建议,各访评委员会均提出具深度之建设 性意见,各校特色足供社会大众与学生做有关规划之重要参考,对各校建议事项堪为 各校改进校务之参考依据,另共同性之改进建议中,对教育部所提建言,也将审慎处 理予以追踪执行。 此次评□,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受到各校的重视,透过自评的过程,主动发现本身 的问题,并寻求改进,经由实地访评,更达到观摩学习的效果,应是此次评□最大的 收获。大学评□是一持续性之工作,接续将规划办理学门评□,原则上参照本次综合 评□之模式进行,今後对於评□之结果也将一概予以公布处理。 |
精华阅读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