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学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ycchou.bbs@twserv.csie.nctu.edu.tw (孤鸟),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转贴] 乡土教学 发信站: 台湾文化资讯站 (Sat Aug 9 03:12:55 1997) 转信站: Lion!ccnews.nsysu!news.civil.ncku!news.csie.nctu!twserv.csie.nctu!TWser 【 本篇文章原是由 ABS 於 KengUi_NCKU 板所发表 】 发信人: ABS@TWserv (台湾黑色青年军), 信区: KengUi_NCKU 标 题: 乡土教学 发信站: 台湾文化资讯站 (Thu Aug 7 23:43:26 1997) 转信站: TWserv (local) 乡土史与历史意识的建立 中央日报 86.05.01 作者:杜正胜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 这是应「乡土史教育学术研讨会」之邀而发表的意见。以我的专 业研究,我是 没有资格在这个研讨会上作任何发言的。不过由於过去 一两个月,我的高中历 史新构想在报端披露,颇引起社会的视听,而 历史学界也有一些纷歧的看法。 不论赞同或疑虑,对我的新构想大概 都集中在「历史教育本土化」这个课题上, 和研讨会的乡土史教育有 些关连。 我的新构想是改变过去中国史、西洋史从古到今一路讲下来的平 行线架构,采 用同心圆的规划,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第一圈是台湾 及其周边史,第二圈中 国史,第三圈亚洲史,第四圈世界史,每圈一 个单位,也按时间序列讲下来。 这种规划因为以台湾为历史教育的基 点,前所未有,有些人一时无法接受。台 湾史是不是乡土史,历史教 育是否该从乡土史出发,这些都可以讨论。我想报 端的争议有其时间 性,重要的问题恐怕在於我们对乡土史有没有比较正确的认 识,「小 小的」乡土史对历史意识的建立该扮演什麽样的角色。所以历史教学 的 原则应该由近及远。从自己的家族、乡里认识起,以至於国家、世 界,从现代 的局势逐渐推到远古。这种教育法则如果实行,乡土史就 成为学习历史的入门 途径了。 当然,我们以往的历史教育并没有采取由近及远的原则,反其道 而行,从最古 老,而且往往也是极遥远的地方讲起。譬如台湾过去几 十年讲中国历史始於黄 帝或北京人,西洋历史始於两河苏美文明或埃 及古王国。传统的历史教育大多 数都从远古贯串下来,我们以往的历 史教育因循旧章也不值得惊讶。 这样的历史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印象,和向来历史意识的发展进 程可能有关 系。人类看历史可以分做三种型态,也是三个阶段,远古 是「神话式」的历史, 古代及传统时期是「英雄式」的历史,直到最 近才有「平民式」的历史观念。 时代愈早,人们愈把历史和一般人的 生活分开,最早阶段之所以会与神话掺杂 在一起,因为文字发明以前 ,人类事迹只凭口耳相传,可能因崇敬前人而有意 地神奇化,也可能 无心地以讹传讹,遂成为一种「神话」的形式。常情推度, 如果不神 话化,太过平凡的事大概也难以传之久远吧。即使今日交流讯息的工 具这麽方便普及,但每日报纸、电视、电台报导的消息也只有特殊现 象才能选 录。我们反而应该感谢古人创 造了神话形式的历史, 把 真正的「人」事蕴藏 在神话之中,现代历史学者才得以凭藉 神话,褪其外衣,企图呈现它所含藏的 史事,还原当时人世社会的情 状。「神话式」的历史即使有人,人的地位也是 极其卑微的。 第二阶段的历史意识是以君王、权贵、圣贤以及其他杰出人士之 丰功伟业为主 体的历史,相对於「神话式」的历史,我们姑且称之为 「英雄式」的历史。早 先的君王、圣贤这种「英雄」往往都带有神话 的残留,反映历史始原面貌的特 色;後来中国有了皇帝,每每给开国 之君渲染一些可笑的神迹。「英雄式」历 史流行的时间不比「神话式 」长久,但因有记载可以考察,遂成为过去历史的 主体,人类的历史 记载恐怕这一类型(阶段)占最大部分。现代历史学家研究 传统历史 ,凭藉的文献主要还是这类历史著述;虽然有些学者力图摆脱「英雄 式」历史,在「鸡蛋里挑骨头」,从字里行间寻找非「杰出」的信息 ,以建构 与一般人民比较有关系的历史。不过读史者似乎依然对君王 将相比较感兴趣。 这就像许多人对英王妃的消息的关注永远高过於邻 居的大婶婆,因为他们是把 历史当戏来看待,不是真正的人生。 「英雄式」的历史与人民无关,传统的历史教育也不及於平民百 姓。只要看看 绝大多数中国人长期以来所了解的「历史」其实是演义 小说、平话戏曲,当知 我们没有过甚其辞。中国有史书,也重视历史 ,唯自古以来它们所涉及的内容 多属於庙堂典策和国家大事,在那个 「肉食者谋」的时代,其实也只有少数人 才可能或需要了解历史。春 秋中期楚庄王(西元前 613-591 )为太子找师傅, 据《国语.楚语 上》记载,申叔时建议储君的教育内容是:教之春秋而为之耸 善而抑 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 教 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 以疏其秽而 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 用明德於民也;教之 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故之训典使知族类, 行比义焉。教材包括春秋、世、 诗、礼、乐、令、语、志和训典。春 秋是一国的正史,世是统治家族的谱牒, 诗大部分记颂贵族事迹,是 历史的一种形式,故有「诗亡而後春秋作」的说法, 令乃先王的官宪 命令,志记录前代成败得失,语是治国嘉言录,训典备载氏族, 以敦 序亲疏。剩下的礼乐,也可以算是广义的历史。所以中国封建时代王 公 子弟的知识人格教育基本上以历史教育为主体,历史学遂成为名符 其实的「帝 王之学」。尔後陆贾规劝汉高祖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 下,为他讲述历史, 以允实治国才能;而有名的中国通史《资治通□ 》,「资治」两字正点出传统历 史教育的精髓。 第三阶段的历史意识是以平民百姓为主体的历史,是最近才有的 观念。近来学 院派的历史家已开始重视人民的历史,尤其左派史学更 当做一种金科玉律来对 待。但「人民」也可以变成一个空概念,如果 用政治学的 public 和 common 这 两个概念来比对, 法国的 public 有可能流於少数人集权,英国式的 common 则 比较保证能落实於平民 ,没有流弊。准此,乡土史的人民是具体的人民,不是 抽象的概念, 应该是一种真正的「平民式」历史。 「神话式」和「英雄式」的历史意识不容有乡土史存在的空间, 即使有,也属 於末节。不论我们怎样定义乡土史,它所涉及的人物、 事件都是比较平常的, 与平凡人众接近,既无远古「神话式」历史的 神奇,也没有「英雄式 」历史 俯视人群的傲岸。乡土史是你我都可 能成为其中之主人公的历史,好像手捧著 一杯茶,拉过一把椅子可以 促膝长谈的对象。 过去少数菁英统治的时代,政治决策乃肉食者之谋,国家兴亡和 匹夫无干,人 民对待历史可以像看戏;但当民主时代来临之时,人民 成为国家主人,也是历 史的主体,应该有相应的历史意识。「人民」 、「人民」,多少人假你之名而行 破坏你之实,如果「人民」不流於 空泛的概念,那麽人亲土亲的乡土史正好可 以作为新历史意识的起点 ,而乡土史作为教育题材也应该成为新历史教育的基 础。 独立地位的乡土史 乡土史,英文称作 local history,是指一种 相对於国家史 (national history) 或 世界史 (world hsitory)、地 区□围比较狭小的历史研究。多小才算是乡土史呢? 不同国家或不同 时代设定的□围可能不同。 巴黎大学 (Sorbonne) 辜柏特 (Pierre Goubert) 教授界定凡涉及一个村庄或少数一些村庄, 一个小型或者 中 型城镇的历史谓之乡土史,依他的看法,大港口或大都会的历史不 算乡土史, 若以地理区来说,一个普通的地方行政单位是乡土史□围 的极限,如英国的 county,义大利的 contado,德国的 Land,法国 的 bailiwick 或 pays("Local History", 收入 Felix Cilbert 与 Stephen R. Craubard 合编 Historical Studies Today)。这是相当 严格的定义,照他的说法,中国县一级以下的地方志才算乡 土史,府 、州、省之方志皆不是;事实上难以这麽截然划分,我们以往的理解 , 大抵方志都是地方史或乡土史的素材。不过对台湾一些史学家,辜 柏特教授的 界定也许另有新义,这问题下面再谈。 中国可以称作乡土史的著作大概始自东汉,约西元後第一世纪。 《隋书.经籍 志二》说: 後汉光武,始诏南阳,撰作风俗,故沛、三辅有耆旧节士之序, 鲁、庐江有名 德先贤之赞。郡国之书,由是而作。 这种乡土史的□围 大概以郡国为度,内容偏於耆旧节士或名德先贤,也就是区 域性的名 流。据《隋书》的著录,譬如《三辅决录》,兖州、徐州、交州、鲁 国、 楚国、汝南、陈留、济北、会稽、零陵、桂阳、武昌等地的《先 贤传》,或益 州、陈留、襄阳、东莱的《耆旧传》。这传统历唐宋至 明一直存在。《明史.艺 文二》即著录某地的《人物志》或《名贤录 》。 中国传统史学分类中,这类乡土史属於「杂传」,顶多是史学的 旁支,不能与 讲历朝兴替的正史或典章制度的政书相提并论,正如西 方的乡土史也面临政治 史、军事史、外交史、制度史或教会史等正统 史学的压迫。 六○年代英国第 一位乡土史教授 Leicester 大学院 (univer- sity College) 的芬柏格 ( H.P.R.Finberg) 在提倡乡土 史的奋斗过程中便随时会遭到乡土史岂能与马考莱 (Thomas B. Macaulay) 《英格兰史》 (History of England) 比拟的质疑,而与 当 时讲世界史的汤恩比 (Arnold Toynbee) 相比也会被人鄙薄其器亦 小哉。芬柏 格要对付的成见可不少,有人认为乡土史只是历史学的一 种辅助性部门,有人 认为只加给对历史没有胃口的学生一些糖,而广 受大众欢迎的史家崔味林 ( G.M. Trevelyan) 则调侃乡土史不过是 张帆远航前暂时停留的一个小港口。 唯 有布格 (R.B. Pugh) 坚持乡 土史既非裹糖衣的药丸,也不是锻□肌肉的健身 房,它是一种具有特 殊技巧的史学训练。到这地步,乡土史才算独立,而不再 做政治、军 事、 外交等史的婢女(参 Finberrg,"Local History" , 收入他与 V.H.T. Skipp 合编的 Local His- tory: Objective and ursuit ) 。 重建社会生活全史的乡土史 十九世纪的法国号称是乡土史的黄金 时代,写作者的社会背景多属於中产阶 级,如法官、教士、小贵族之 流, 在专研政治、 军事、 外交、 行政、 教 会等通史 (general history ) 的学者看来, 乡土史著作不是货真价实的正牌史书 (pseudohistorical works),不值得正视 ( 参 ierre Coubert 上引 文 )。英国传统 的地方史大多也是由有点学养的乡绅撰述,所以他们 对当地徽章家族之前途的 兴趣远高於社区的兴衰 (Finberg, "The Local History and His Theme",收入上引 书 (Local History)。中 国从东汉以後地方的大姓强宗构成乡土的重心,如《隋 书.经籍志二 》著录的某州《诸姓谱》、《族姓谱》也都是家传的性质。 欧洲乡土史家想提升乡土史在史学的地位,首先是跳出地方大族 家族史的窠 臼,从事全方位的考察。按照芬柏格的要求,一个乡土史 家不但是一位考古家, 也是一位地理学家;不但观察当前地方的开发 ,还要透视地理景观的变化。一 个乡土史家不但要查索图书馆的图书 以及官方的档案,还要走出户外从事田野 调查。他不但是一个经济史 家,由於人不能只靠面包过日子,故也同时是一个 艺术史、教育史和 宗教史的学者。总之,他要能从传统走到现代,是一个重建 社会生活 之全史的史学家 (Fin- berg,"The Local Historian and His Theme")。 这 样的乡土史家自然不是正统史家的奴仆,而所谓乡土史 的教育自然也不会只是 初阶的历史而已。 芬柏格所悬的标准或许太高远,却是经验之谈。我离开家乡数十 年,曾经萌生 一个念头,想写故乡的历史做为回报。我生长的家乡原 来北边一个内海,南边 一个小港,中间有茂密的海边防风林,村民或 出海捕鱼,或养殖水产,或引水 晒盐,也有一部分到东边的「山顶」 耕田。几十年来沧海桑田的变化,内海填 平建了火力发电厂,小港口 成为天然瓦斯储藏槽,盐田废弛,海茄□凋零,农 田则到处耸立起民 宅。家乡这块土地是海埔新生地,可能形成於台江淤积之同 时或稍後 ,开发距今也不过百年而已。耆老传闻,当时外地移民来开垦,一望 无 际的海埔举目所及,插上树枝就占为己有,所以故乡拥有数百甲的 大地主并不 稀罕。就以我亲目见证的几十年内,豪强陵替,有的人起 高楼,有的人楼塌了。 闭目回忆,社会的变化也和生态环境的改造一 样剧烈。单单从生态、产业、生 计、社会势力及地方政治这几个层面 来看,我的故乡就是台湾转型中偏於黯淡 面的缩影--以上牵涉多少 门学问才可能研究清楚,这还未包括村民对传统信 仰的坚持和对未来 发展的迷惘等心态史的层次呢! 从学术领域来说,乡土史是跨学科的试验场;从研究的对象来说 ,它是可以具 体感受的园地。法国大史家布洛克 (Marc Bloch) 有一 次跟比利时大史家皮栾 (Henri Pirenne) 同访斯德哥尔摩, 皮栾要 先去看市政厅,他说:「如果我是个 古物专家,我就只看看古董,可 是我是历史学者,因此我更爱生活。」皮栾是 布洛克的前辈,这话对 布洛克有启示作用,使他体会到「了解活生生之物的本 质,实在是历 史学者的主要特质」 (Marc Bloch ,The Historian's Craft, 周婉 窈 中译《史家的技艺》,页 47 )。乡土史可以让我们「了解活生生 之物的本质」, 难怪年□学派把乡土史和他们提倡的史学新课题-- 日常生活 (daily life) 系 连在一起,自生产技术、商贸信用、衣食 住行、卫生保健等物质生活,医疗生 命、传统民俗,以至生死观、财 富观等心态,结合成为有机的、全面的研究体 ( Paul Leuilliot,"A Monifesto: The Defense and Iustration of Local History", 收 入 Robert Forster 和 Orest Ranum 合编 Rural Society in France,Elborg Forstor 和 Pafricia M. Ranum 英译 )。 因此,乡 土史遂成为涵盖环境、社会与文化三大 层次之新史学的重要支柱。 现代史学家基本上多相信卡尔 (E.H. Carr) 说的历史是古今的 对话,也膺服布 洛克提出的:「由过去了解现在」和「由现在了解过 去」是深入历史的要领。 乡土史尤其是磨练依今以知古的园地,根据 史家最亲切具体的经验,像英国宪 政史家梅特兰 (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 说的倒读历史(引自 Mere Bloch 《史 家的技艺》, 页 48 ),解释过去的文献,分析过去到现在的演变。 现在稍稍 上了一 点年纪的史家,从他所熟悉的地方开始,都 可以观察、建构半个世 纪 以来台湾社会的转变,譬如工商产业的兴起,都会的形成,地方势 力的转变, 价值体系的崩解,透过乡土史细密深入地研究,不但可以 充实台湾史,也可能 提出具有普遍价值的观点,给人类文明的发展 一些启示。 -- I am alone, but not lonely.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