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的陆军装甲兵团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Eater.bbs@twserv.csie.nctu.edu.tw (长铗归来乎),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转贴] 民国二十六年的陆军装甲兵团
发信站: 台湾文化资讯站 (Wed Jun 10 16:05:35 1998)
转信站: Lion!ccnews.nsysu!news.civil.ncku!news.csie.nctu!twserv.csie.nctu!TWser


发信人: p.tcheng@visi.net (老枪), 信区: weapon
标  题: 军事点滴(一) 民国二十六年的陆军装甲兵团
发信站: ALPHA (Sat Sep 27 12:25:56 1997)
转信站: pubbs!news.cis.nctu!ctu-peer!news.nctu!netnews.NCTU!serv.hinet.net!news
出  处: ppp-1-15.nn.visi.net

          军事点滴(一)  民国二十六年的陆军装甲兵团

最近在大陆出版的“《南京保卫战》[参1] 书中看到三篇有关民国二十六年
陆军装甲兵团的记载短文,作者包括大家熟悉的杜聿明等都是当时陆军装
甲兵团的官兵。其中两篇提供了一些陆军装甲兵团的装备及编制,在此节
录,并加按语,因为资料不全,希望大家提供台湾资料,以为印证。

(一) 战车三连卫戍南京纪实    作者 何嘉兆

南京方山,是国民党最年轻的战车部队,交辎学校战车教导营的训练基地
。教育长徐庭瑶,营长彭克定,学兵连连长赵鹄振。一九三七年春,我在
该连任第一排排长。一九三七年四月,交辎学校战车教导营改编为陆军装
甲兵团,团长杜聿明。我所在的连为战车第三连,连长赵鹄振,我任连部
摩托侦察班班长。

连的编制是:连部 (指挥车两辆),侦察班 (摩托车十二辆),三个战车排
(每排五辆战车),一个补给排 (汽车十辆)。全连由十七辆德国“克芬伯”
式五吨重的并列双机枪的新战车 [注1] 和十二辆“春达浦”二轮、三轮
摩托车 [注2] 装备组成。在团长杜聿明亲自督练和严格要求下,战三连
已成为支援步兵战斗,抗击日军的一支强大的突击力量。侦察班的主要任
务,是侦察、搜索与联络。

上海沦陷後,日本侵略军向首都南京进迫。装甲兵团其他营连奉命向湖南
湘潭撤退,我们战三连奉命卫戍南京。於十一月二十日,由方山达到城内
丁家桥原交辎学校,并夜以继日地做好了战斗准备。

十一月下旬起,日机对南京城郊空袭频繁。在明故宫机场,只停有几架苏
联空军志愿队的飞机,保卫南京领空 [注3]。

十二月四日,指挥部命令,战三连和装甲兵团战防炮营一个排 (两门三七
战防炮) 编为南京卫戍司令部直属战炮分队 [注4]..........

(二) 南京保卫战中的战车部队   作者 杜聿明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九日,上海抗日阵地全线崩溃後,我军仅有的机械化部
队 -- 陆军装甲兵团,共有坦克、搜索车、战车防御炮三营,也奉命向湖
南湘潭撤退;同时,这三个营在上海参战的一部,已经撤回南京。当时决
定搜索营、战防炮营沿京 (南京) 赣 (南昌) 公路撤退,战车营搭上火车
向长沙输送。但是由於蒋介石对於这一战略事先毫无计划,沿公路走的车
辆没有油料,沿铁路走的战车没有平车装载,这些部队一直就在南京方山
营房待命。等到敌人迫近时,才弄到一点油料,将汽车开走;战车则是将
篷车折毁後才装上车的。

在待命期间,有一天 (大概是十一月二十日左右) 晚上十点钟前後,何应
钦突然找我去说:“现在决定唐生智守南京,委员长 (指蒋介石) 要将德
国战车全部留在南京抗战。”我说:“德国战车虽然是我们现在最好的战
车,可是有枪无炮,威力不大,而且为数只有十五辆,在南京河流错综的
江湖泊地带作战,性能也不适宜 [注5]。不如留下英国的水陆两用战车和
炮战车,有枪有炮,又可以水陆两用,适宜南京附近作战。必要时还可以
横渡长江,开往江北 [注6]。”何说:“你不要想撤退江北,委员长说要
求死守南京,应照命令将德国战车留下。”我见这种情况,不敢再说,但
心中总是百思莫解,为什麽蒋介石、何应钦都不根据战车的性能使用,而
一定要留德国战车在南京抗战呢? [注7] ........

(三) 按语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书上记载我国抗日战争中陆军装甲兵团的装备及编制,
这些德国战车、武器装备不知道用了多少吨钨砂换来的?杜文写到装甲兵
团有坦克、搜索车、战车防御炮三个营,坦克营及战车防御炮营的装备至
少任文已经提供部份资料;可惜的是仍然没有搜索车营的资料以及人员编
制,更遗憾的是他们没有附加图片。

很意外的在《日寇暴行录记实》参[2] 倒见到四张抗日战争早期的我国装
甲兵团的照片:

第一张是“我机械化部队集中听训准备出发”:一个穿长筒皮靴的军官向
头戴德式钢盔排成 U  字型的部队讲话,每边二十多人,数人头图上总共
有八十几名,左边排头有三个穿长筒皮靴的,可能也是军官,其他的都在
胸前斜挂一个长布袋,不知道是用来装乾粮或枪弹的。队伍後面有两排 (
大约近二十辆) 三轮机器脚踏车及六辆大卡车,这样看来,照片上的部队
应是搜索连大小的单位。

第二张是“我机器脚踏车队”:此图有二十辆三轮机器脚踏车排成两横队
,每辆车上有两个头戴德式钢盔的军人,驾车的全部斜背长枪,坐在边车
(sidecar) 中的倒看不出携带任何武器。

第三张是“我坦克车队阵容”:一列战车的背影,旁边站著几个头戴德式钢
盔的军人。图中总共有七、八辆同型战车,这种战车先前没有见过,炮塔呈圆
型 (cylindrical) 查书後才判断可能是英国的 Vickers 6 ton
tank,此种战车是英
国的出口货品,[图片见
http://www.ansaldo.it/~paesani/tankuk.htm,恰巧是一
张中国战车的照片,一定要看!],此车规格如下:

重量:七点四公吨
长:四点九公尺、宽:二点四公尺、高:二点一六公尺
速度:每小时三十五公里(最大公路速度)
武器:四十七公分炮一门及七点七公□机枪一挺
乘员:三人,装甲:十七公□(最厚)。

杜文提及的英国水陆两用战车,我怀疑可能就是这种。战车都可涉水,不
过我想不大可能横渡长江吧! 杜聿明身为装甲兵团司令,即然这样说,我
们小民只有孤枉听听吧。

第四张是“我军坦克车”:一辆上述战车的侧照及背景里几辆不太清楚的
正影,照片中的战车看起来炮管极短,应该是低速的榴炮,用来打步兵的。

另外一点就是这型战车曾被苏联大量仿制(无照),型号是 T-26B,图片见
http://www.ansaldo.it/~paesani/tankurss.htm,不知道国府有没有进口过?

在同书第六十二页上看到一张德国三七战防炮的图片“机械化部队所用之
平射钢炮专以射击敌坦克车”:图中有五个头戴德式钢盔的炮兵及一个戴
布帽、手持望远镜看似军官正在观查敌情的炮兵。这五个炮兵中四个跪在
炮後,前面两个似乎是操炮员,在後面有一个手中拿著一枚细长的炮弹,
这可能是个弹药兵。此兵旁边的邻兵及另外一个斜卧在地上的第五个人看
不出是有何任务。

(四) 後记

此类资料,我相信官方一定有完整的档案,六十年以前的旧事,为什麽还
不整理公开?就我所知民国五十年间国防部史政局编印了许多本战史记录
 (如大陈撤退,三十八年的金门战役,海军舰队、陆军军、师及空军联队
的沿革史迹等等) ,发行时列为机密,限军中高级官员阅读。这些当时官
方机密记录,隔了多年看不出还有任何机密的价值,想想看当事人大部分
□骨已寒多年,还有什麽忌讳呢?政府有没有什麽法令,在若干年以後可
以把它解冻、公开?如果还没有,是否可以考虑立法?欢迎大家讨论。再
者,谁在旧书摊上看到过这些书刊 (我还记得是用绿色塑胶封套的)?请
email 给我。

军事点滴是我的一个构想,以後我会按不定期的方式贴上有关军事的短文
,这些短文基本上都是翻译或转载一些专题,目前在著手进行的有战时美
国陆军师,四十年前国军前瞻师 (抄佬美的) 、及战时日本陆军师的编制
装备,巡防舰与驱逐舰的区别,比基尼原子弹的试爆等等。我的□围偏重
於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後,个人有兴趣,有关中国、日本、美国的军事题目
。

我的原则是下笔一定要有资料来源,像太史公学习:述而不作、略加按语
 (我不姓按) ,为大家增加一些军事常识、提供一些典故而已。我是一个
工程师,写学术论文时养成一个加注解及参考资料的习惯,网客观阅如有
翻前阅後不方便的地方那就请多多包涵了。如果认为我写的有不正确的地
方,欢迎提供证据,大家一齐来讨论,不过千万不要抬□,凭证据讲话。
另外一个大原则就是为文尽量不涉及政治,免伤感情,不过有时损损美国
人及日本人则属例外。

几十年前的大学联考,我的国文只拿到四十六分,大一国文排到最後一班
(第十班),可见我的中文很烂。所以这里的白字及错字,请随时指正。

参考资料

[1] 《南京保卫战》---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
    ,北京,一九八七年。第二一二至二一三页及第二一八至二一九页。

    此书是《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丛书之一,值得推荐,总计
    含五十九篇“亲历记”,除了简笔字不易阅览及一些丑化国民党的毛
    病之外,此书为民国二十六年的抗日战争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
    料,由於大部分的作者都是国军的中下级军官,更增加了资料的可信
    性。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丛书合计十二册:《从九一八到七
    七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
    《徐州会战》,《晋绥会战》,《中原抗战》,《武汉会战》,《湖
    南四大会战》,《闽浙赣抗战》,《粤桂黔滇抗战》,《远征印缅抗
    战》。这批丛书印刷数量很少,书价昂贵,在国外不容易收集到。

[2] 《日寇暴行实录》,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编印,汉口?,民国二十七年
     七月。第六十三至六十四页。

    这是一本血淋淋的日本残杀中国军民的记录,全书一百零二页,大约
    有九十页都是不常见到的图片,《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占了本书的一
    半篇幅,日军的残暴,令人发指。现在看起来,战後的南京政府为了
    内战,采取“以德报怨”的一厢情愿的政策,终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千
    古罪人。同时日本政府也在规避现实,强辩“进出中国”、“将亚洲
    人从西方帝国主义解放出来”为侵占东亚的籍口,淡化日军的暴行,
    逃避历史的责任。这种无耻、无知的心态,不仅值得我们警剔、也为
    大多数日本人感到悲哀。

    此书用铜版印刷,虽然因为年代过久,纸张脆弱,四角残缺,但是图
    片仍然十分完整和清晰。这是我们一些有心人在海外一个偶然的机会
    中发现的珍贵历史文献,目前正在大量复印,准备在今年十一月在普
    林斯敦大学举办的“Nanking 1937”(南京大屠杀六十周年) 学术会议
    中展出 (见http://www.princeton.edu/~nanking)。

[3] 见 http://www.yesic.com/lostark/pz11.htm#panzer1 或
    http://clark.net/pub/mrhicks1/pzlehr/motorpool.htm
    网上有德国一型轻战车的图片。

[4]  Panzer Colors II -- Markings of the German Army Panzer Forces
     1939-1945, Bruce Culver, Squadron/Signal Publications, Michigan,
     USA, 1978。五十九页及六十九页。 此书一套共三册,照片、图片很多,
     印刷精美,最近还在 Barnes & Nobles 书城中见到,售价大约每本十二元。

注解

[1]  根据吨位及武器的描述,这是德国一型轻战车 PzKpfw I Ausf A,
     规格如下[参3]:

     重量:五点三公吨,长:四公尺、宽二公尺、高一点七二公尺
     引擎:四缸、五十七匹马力,速度:每小时三十七公里
     武器:七点九二公□机枪两挺、子弹:二千二百五十发
     乘员:二人,装甲:六至十三公□。

     Ausf A (A 型) 生产於一九三四至三六年之间,这是德军在大战以前
     用来训练装甲部队最基本的战车,战争开始以後,因为缺乏二、三及
     四型战车,一型战车曾在波兰及法国战场上大量使用,大约在一九四
     一年以後就退出现役了。

    “克芬伯”可能是 Kampfwagon 的译音,PzKpfw 是 Panzer (装甲)
     、Kampf (作战) 及 Wagon (车辆) 三个字的缩写,合起来就是装甲
     作战车辆或战车的意思。

     此处提及战三连总共有德国一型战车十七辆,因此文中连部的两辆指
     挥车也必是一型战车。但是这与杜聿明所记的十五辆数目不符合 (见
     上文)。

[2]  德国的二轮、三轮机器脚踏车,“春达浦”应该是 Zundapp 的译音,
     我的手边资料不足,仅能查出二战时德军机器脚踏车的厂牌有 BMW 及
     Zundapp 两种,似乎二轮机车是专门用来传令及联络,三轮机车的功
     用可能还要多些,在书上看到的三轮机车经常有乘员三人,驾驶员及
     他後座乘员两人背枪,边车上架著一挺轻机枪,因此我认为三轮机车
     不仅可以执行侦察与搜索的任务,并且可以利用它的火力与机动性阻
     击敌人的尖兵。

     三轮机车英文是 Motorcycle Comination 或 Motorcycle w/Sidecar,
     二战中德军使用的机车至少有以下四种:BMW R12及R75、
     Zundapp KS600 及 KS750 [参4]。

     我感到奇怪的是不见美军在战时使用过机车,这又是什麽原因?

[3]  苏联空军志愿队在民国二十六年底就已在中国助战?有没有人知道这
     里的记载不是佬共的宣传?

[4]  德国三七战防炮 (3.7 cm Pak 35/36),口径三点七公分,炮弹重约两
     磅,初速每秒二千四百英尺。这是第二次大战以前德军步兵主要的反
     战车炮,曾在西班牙内战中大出风头,导致德国军方误认此炮还有几
     年使用价值,因此在一九四零年西欧战场上就没有新的制式反战车炮
     可以击毁英军和法军的战车。值得一提的是第七师师长隆美尔就因无
     炮可用,被迫用八八高炮来打英、法战车,发现效用奇佳,才使八八
     高炮成为二战中名气最响的大炮之一。

     Pak 是 Panzer (战车)、Abwehr (反) 及 Kannoe (炮,中文常译为加农)
     三个字的缩写,合起来就是战车防御炮,一般简称为战防炮。同理,
     Flak是Fliegerabwehrkanone 三个字的缩写,Flieger是飞机,合起来就
     是打飞机的炮,因此Flak简称高炮,这是各国通用的名词。

     这种三七战防炮虽然穿甲力不强,但对付薄弱的轻战车仍然游刃有馀,
     台儿庄之役,国军在苏北平原就是用这种战防炮 (总共只有四门) 把日
     本的铁皮战车杀的落花流水。

[5]  杜说“有枪无炮”足以证明这是一型战车。但是十五辆数目又产生了另
     外一个问题:坦克营 (战车营) 应有三个战车连,如何文提到的战三连
     ,以及参 [1] 提到的战一连。那麽另外的两个战车连又是使用那国的
     装备呢?

[6]  这又是何方神圣? 希望高手指点。炮战车顾名思义,应该是全履带的装
     甲炮车,它与战车主要不同的地方是它的炮塔转动角度有限。不过民国
     二十六年仍是装甲兵萌芽年代,恐怕连半履带的装甲炮车都买不到,我
     猜杜氏所指的炮战车是四轮或六轮的装甲车,炮口径在二公分上下。

[7]  杜聿明在下文中仅提起战一连留守南京,他十分懊脑这一连战车毫无意
     义的断送在南京。但是杜氏在文中没有提及也留在南京的战三连,不知
     道是不是因为事隔多年,记不清楚了。



--
  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
  长铗归来乎  无以为家
  呜呼!   谁人客我?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