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婆塞戒经 集会品 第一 |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Kliber.bbs@bbs.cis.nctu (人间道), 信区: religion 标 题: 优婆塞戒经—集会品第一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北凉中印度三藏法师昙无谶译於姑藏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陀林中阿那□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 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优婆塞、五百乞士。 尔时会中有长者子,名曰善生,白佛言:「世尊。外道六师常演说 法教众生言:「若能晨朝敬礼六方,则得增长寿命与财。何以故? 东方之土属於帝释,有供养者,释提桓因则维护助。 南方之土属阎罗王,有供养者,彼阎罗王则为护助。 西方之土属婆娄那天,有供养者,彼婆娄那则为护助。 北方之土属拘毗罗天,有供养者,彼拘毗罗则为护助。 下方之土属於火天,有供养者,火则为护。 上方之土属於风天,有供养者,风则为护。」 世尊,佛法之中颇有如是六方不耶?」 「善男子,我佛法之中亦有六方,所谓六波罗蜜: 东方即是檀波罗蜜。何以故?始初出者为出智慧光因缘故。彼东方 者属众生心,若有众生能供养彼檀波罗蜜,则为增长寿命与财。 南方即是尸波罗蜜。何以故?尸波罗蜜名之为右。若人供养?亦得 增长寿命与财。 西方即是羼提波罗蜜。何以故?彼西方者名之为後,一切恶法弃於 後故。若有供养,则得增长寿命与财。 北方即是毗梨耶波罗蜜。何以故?北方名号胜诸恶法。若人供养, 则得增长寿命与财。 下方即是禅波罗蜜。何以故?能正观察三恶道故。若人供养,亦得 增长寿命与财。 上方即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上方者即是无上无生故。若人供养 ,则得增长命之与财。 善男子。是六方者属众生心,非如外道所说。」 「如是六方谁能供养?」 「善男子,唯有菩萨乃能供养。」 「世尊。以何义故名为菩萨?」 佛言:「得菩提故名为菩萨;菩提性故名为菩萨。」 ^^^^^^^^^^^^^^^^ ^^^^^^^^^^^^^^^^ 「世尊。若言得菩提已名为菩萨者,若未供养彼六方时,云何得名 为菩萨耶?若以性故名菩萨者,谁有此性?有此性者则能供养,若无性 者则不能供养。是故如来不应说言:「彼六方者属众生心」」 「善男子。非得菩提故名菩萨,何以故?得菩提者名之为佛,未得 ^^^^^^^^^^^^^^^^ ^^^^^^^^^^^^^^^^ ^^^^ 菩提乃名菩萨。亦非性故名菩萨也。善男子,一切众生无菩提性,如诸 ^^^^^^^^^^^^ ^^^^^^^^^^^^ 众生无人天性、师子、虎、狼、狗犬等性,现在世中和合众善业因缘, 故得人天身;和合不善业因缘,故得师子等畜生之身。菩萨亦尔,和合 众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故名菩萨。」 「若有说言一切众生有菩萨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有性者。 则不应修善业因缘供养六方。善男子,若有性者,则无初心及退转心, 以无量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名菩萨性。」 「善男子, 有诸众生受行外道,不乐外典颠倒说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住寂静处内善因缘,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观生死过,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见恶闻恶,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深知自身贪欲□恚愚痴悭嫉为呵责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见诸外道五通神仙,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欲知世□有边无边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见闻如来不思议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怜愍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爱众生故发菩提心。」 「善男子。菩提之心凡有三种,谓下中上。云何说言有三种耶?众 众生下心能作中心,中心作上;上心作中,中心作下。众生勤修无量善 法故能增上,不勤修故便退为下。若善修进则名不退;若不修进名之为 退。一切时中常为一切无边众生,修集善故名不退转;若不如是是名退 转。如是菩萨则有退心及恐怖心。」 「若一切时中为一切众生,修集善法得不退转,是故我记是人决定 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三种菩提无有定性,若有定性,已发声闻缘觉心者,则 不能发菩提之心。善男子,譬如众僧无有定性,是三种性亦复如是。若 有说言定有性者,是名外道。何以故?诸外道等无因果故,如自在天非 因非果。」 「善男子,或有人说菩萨之性譬如石中定有金性,以巧方便因缘发 故得为金用,菩萨之性亦如是者,是梵志说。何以故?梵志等常言:『 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树;眼有火石。』是故梵志无因无果-因即是果;果 即是因。『尼拘陀子具足,而有尼拘陀树。』当知即是梵志因果。」 「是义不然。何以故?因细果□故。若言眼中定有火者,眼则被烧 。眼若被烧。云何能见?眼中有石,石则遮眼。眼若有遮,复云何见? 」 「善男子,如梵志说,有即是有;无即永无;无则不生;有不应灭 。若言石中有金性者,金不说性,性不说金。」 「善男子,因缘故则有合和,缘和合故本无後有,如梵志言无即永 无,是义云何?金合水银金则灭坏,若言有不应灭,是义云何?」 「若说众生有菩萨性,是名外道,不名佛道。」 「善男子。譬如合和石因缘故而有金用,菩萨之性亦复如是。众生 有思名为欲心,以如是欲善业因缘发菩提心,是则名为菩萨性也。」 「善男子。譬如众生先无菩提後乃方有,性亦如是先无後有,是不 可说言定有。」 「善男子。求大智慧故名菩萨,欲知一切法真实故;大庄严故;心 坚固故;多度众生故;不惜身命故;是名菩萨修行大乘。」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退转;二者不退。以修三十二相业者 名不退转;若未能修是名退转。」 「复有两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菩萨奉持八重具足清静是 名不退;在家菩萨奉持六重具足清静亦名不退。」 「善男子。外道断欲,所得福得,胜於欲界一切众生所有福德。须 陀洹人,胜於一切外道异见。斯陀含人,胜於一切须陀洹果。阿那含人 ,胜於一切斯陀含果。阿罗汉人,胜於一切阿那含果。辟支佛人,胜於 一切阿罗汉果。在家之人发菩提心,胜於一切辟支佛果。」 「出家之人发菩提心此不为难,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是乃名为不可思 议。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时,从四 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诸天,皆大惊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师。』 」 --------------------------------------------------------------------------- (ctc 居士大德句解) 佛言:‘得菩提故,名为菩萨;具菩提性故,名为菩萨’ (原应指‘能得菩提故,名为菩萨;发誓得菩提心故,名为菩 萨’) 善生:‘若说得菩提才是菩萨、才能供养六方,那众生永远无法供养六 方、成为菩萨罗.若以具菩提性名为菩萨,那谁天生有此性? 有的人就本是菩萨;没的人想都别想.所以我认为世尊不应当 说:”六度是众生应做的”’ 佛说:‘我不是指得到菩提果的称为菩萨,得到菩提果的就是佛了,菩 萨就是还未得菩提果的.同样地,就是因为没有菩提性,才名 为菩萨,具菩提性的就是佛了.好男子,众生没有菩提性,就 好比没有天人狮虎等本性一样,只是在这一生因缘众合,而得 到各式各样的躯体.菩萨也是这样,许多好因缘结合,加之发 菩提心故,名为菩萨’ 此处之菩提性(心)实是因为有两种差别,一种是‘本性住种’,就是 一般大家挂嘴旁之‘众生皆有佛性,乃至草木亦有佛性’;另一种是‘ 习所成种’,後天渐渐薰习而成,以证得‘本性住种’的.释迦牟尼佛 原本说的是第二种‘习所成种’,善生却想成第一种‘本性住种’. --------------------------------------------------------------------------- |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