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音共鸣的方法 |
| 精华阅读 | 转寄 | 返回上层 |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刚) 看板: BudaFeeling
标题: Re: 迷於气脉不能入流
时间: Sat Oct 12 02:44:49 2002
※ 引述《Chauo (照)》之铭言:
> 世尊强调持咒修法时首重行者自身的心念,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看到以上的讨论
> 一时想起灭业明的嗡字可以如以下练习:
> 或许可以试试 "嗡" 字门。Ohm 一发声後,唇闭著,但口腔仍开,用鼻腔接
> 著 M 的声音,并把声音转到头腔(要训练的),白天练习到声音由 "头顶"出去
> (感觉啦)的话,那梦中如果也照作,有一天就会送到三千大千世界去了。
> ***************************************************************************
> 若照入流的标准定义能做到这种功夫应该还不算"入流",
Right. 这本来就与入不入流无关,而且更与气脉无关 :)
您有兴趣的话可以藉机研习入流的定义,大家努力入流看看 :)
> 那麽这种练习只是把行者的
> 心念送到三千大千世界去的一种手法罗?
的确。这是持咒的共鸣的训练,而不是什麽「灵魂学」的电磁波的
「共振」或水气喷出电子的「游离」云云(先前所谓「灵魂学」编出来
的故事),与外道轮脉之说也没有关系。
持咒的共鸣乃至成就,没有任何气脉变化的人就能做到,而且有气
脉变化的人也不见得能做到。别忘了,气脉只是欲界低层才有的东西,
更是生灭法,与三千大千世界相比真是太狭碍了。
「气脉的变化」之於「修习佛教密法的成就」的关系,好比「生几个
孩子」之於「解脱」的关系 - 没有关系。生几个孩子是每个人的自由,
不过如果以为多生几个孩子就会解脱,那就差太多啦。
当然,搞印度教密法或是笨教密法,或是新兴宗教密法,自然有其各
自的无上密定义,与佛教的密法自然不同,就不在我们的讨论□围了。
Have a nice day!
--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欢迎光临: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
| 精华阅读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