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eat or not to eat....(III)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abstsai@ms1.hinet.net (Post Gateway), 信区: BudaHelp
标 题: To eat or not to eat (3)
发信站: 由 狮子吼站 收信 (Wed Oct 23 19:40:26 1996)
[To eat or not to eat](3)
前面说到修行人的饭该如何吃的问题尚未解决,咱们这儿也就再
来看看世尊有没有什麽指示。先说出家众,古时出家众既然是乞食,
有时得好食有时得粗食,有些人心里难免嘀咕,以至於影响修行的进
度,世尊於是拿良马来作比喻,并且要众人学良马有八德一样,作一
个也有八德的大丈夫,经上是这样记载的:
+------------------------------------------------------------+
| ....复次。良马若病若老。勉力驾乘。不厌不倦。是名良马第八之|
|德。如是丈夫。於正法律八德成就。当知是贤士夫。何等为八。 |
| 谓贤士夫。住於正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见微细罪|
|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丈夫於正法律第一之德。 |
| 复次。丈夫性自贤善善调善住不恼不怖诸梵行者。是名丈夫第二|
|之德。 |
| 复次。丈夫次行乞食。随其所得。若粗若细。其心平等。不嫌不|
|著。是名丈夫第三之德。复次。丈夫心生厌离...(大正二.二三五) |
+------------------------------------------------------------+
原来大丈夫的第三之德就是人家给什麽就吃什麽,不必为了食物
的粗细而失去了平等心。这让老小子想起一件往事,有一次和几位师
兄陪同出家师父一同办事,到了山上工地,住在工寮,第二天一大早
吃早餐时,主事由山下送来竹笋包子和馒头豆浆,本来以为包子是素
的,咬下去时才发觉馅儿是有蒜味的,师兄当场吐了出来,大声斥责
主事者太不小心,买到了有蒜味的包子害师父吃到荤。可是师父一声
不响吃完了它,扬手制止了师兄勿口出恶言,并且说:没有没有,赶
快吃吧。
结果呢,师父改吃馒头,师兄把半个包子丢到 "回收筒" 去了。
下午办完事临回家时主事只说了一句:「在家的比出家的有派头」。
听得我是乾笑连连只得落荒而逃。
那麽在家的修行者该如何吃饭?这里我们再看看开头四大尊者以
神通力度化长者跋提的故事。跋提皈佛之後,他有个弟弟优婆迦尼长
者跑去问世尊是否有此事,此事果真,他也皈依佛门,长者皈依後很
高兴的跑去告诉他的老朋友--阿□世王。
大王一听也很高兴,想到这一门本来很吝啬的朋友皈於佛法,不
禁心情特好,於是大摆宴席好好的来庆祝一下。经上这麽写的:
+-------------------------------------------------------------+
|王闻此语,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击锺鸣鼓,告敕城内:「自今已 |
|後无令事佛之家有所赀输,亦使事佛之人来迎去送。所以然者,此皆 |
|是我道法兄弟。」 |
| 尔时,王阿□世出种种饮食持与长者,时长者便作是念:我竟不 |
|闻世尊说夫优婆塞之法,为应食何等食?应饮何等浆?我今先往至世 |
|尊所,问此义,然後当食。 |
| 尔时,长者告左右一人曰:「汝往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 |
|持我声而白世尊云,优婆迦尼长者白世尊曰:『夫贤者之法当持几戒?|
|又犯几戒非清信士?当应食何等食?饮何等浆?』」 |
+-------------------------------------------------------------+
这里就很明白的问到了问题的中间去了,优婆塞的饭该如何吃?
本来吃饭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优婆迦尼长者之前已经有很多优婆塞了,
为什麽他们都没问题,独独优婆迦尼长者会有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世尊
是如何回答的:
+-------------------------------------------------------------+
|尔时,彼人受长者教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彼人 |
|持长者名白世尊曰:「夫清信士之法应持几戒?犯几戒非优婆塞?又 |
|应食何等食?饮何等浆?」 |
| 世尊告曰:「汝今当知食有二种,有可亲近,有不可亲近。云何 |
|为二?若亲近食时,起不善法,善法有损,此食不可亲近;若得食时,|
|善法增益,不善法损,此食不可亲近。浆亦有二事,若得浆时,起不善 |
|法,善法有损,此不可亲近;若得浆时,不善法损,善法有益,此可 |
|亲近。 |
+-------------------------------------------------------------+
原来吃饭有可食和不可食,食物若是对「善法」有益则当食,若
无益则不当食。优婆迦尼长者的情形是大吃大喝的情形,而不是求其
温饱,因此当食或不当食就由优婆迦尼长者自己去判断了。
现在,修行者的饭该怎麽吃有了一个案例可依据,但是问题又来
了,善法是啥? 我们可想,食物是为了维持修行者可以专心习道,所
以会扰乱身心,让身心不得安宁的食物或食法自然是不善法食,凡是
能让行者安心习道者即是善法食。这个原理散见阿含经中多处记载,
同学们一定有人能领会。
因此,食物不该是行者的困扰,不过咱们这问题既然已经提出,
好歹找出个道理来也是一件功课。有句话说天下本无事。张胡子本来
睡得好好的,自从他孙女问他:「阿公,你睡觉时胡子是放在被子外
面还是被子里面? 」之後就失眠连连了。
因此,佛弟子保持素食是为了不助长杀生,然而老小子以前为了
大街小巷查访素食馆搞得人仰马翻,现在想来也真是的。时至今日在
老小子眼中,任何一家自助餐馆都是素食馆矣。
此有打油诗赞曰:
天下本无素 庸人自扰之
若得善法在 何者不能吃
□浮提的吃饭问题已然不再,而咱们的老问题尚未解决:「西方
世界应食何食? 饮何等浆? 」,同学们,就要开饭了,可别到处乱跑。
+---- AB Tsai ----------------------------------------------------+
| Email:abstsai@ms1.hinet.net |
+-----------------------------------------------------------------+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