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1} |
|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littlec@Lion (最没有价值学弟),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 {1}
发信站: 狮子吼站 (Sat Aug 17 20:32:26 1996)
转信站: Lion
中华佛学学报第六期 1993.07 出版
(pp.1-30)
释圣严
中华佛学研所创办人
1 页
菩萨戒是声闻律仪戒以外的别解脱戒,乃是大乘佛教为
菩萨所设。声闻戒共有三归、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
在家佛教徒仅受至前三种,出家佛教徒则可受至第五种。菩
萨戒不属於声闻律仪,所以在家人亦得受持;菩萨戒可含摄
声闻律仪,故大乘佛教的出家人都应受持。
菩萨戒以观空为著眼,以净心为宗旨,以发无上菩提心
为基础。所以菩萨戒既可涵摄一切佛法,也可执简御繁,仅
用三句话来包括,那就是三聚净戒的(1) 律仪戒、(2) 摄善
法戒、(3) 摄众生戒。亦即是止恶、行善、利益众生。
三聚净戒的内容,渊源於《阿含》圣典,经过大乘的《
般若》、《涅盘》、《华严》、《维摩》等经的酝酿,至《
瑜伽师地论》而集大成,出现了轻重戒相的条文,以及授戒
悔罪的仪则。再经《璎珞》及《梵网》二经,而使菩萨戒的
弘扬,盛行於中国、新罗、日本。
三聚净戒的规定,既可约也可繁;既是难受难持,又可
使人觉得易受易持。其内容既有紧收,也有宽放。故可因应
时空的需要而舒卷自如。在俗则俗、在僧则僧,能高则高,
不能高便求其次。若能把握住三聚净戒的基本原则,如三归
、五戒、十善、十重禁戒等,便可游刃有馀地,灵活运用於
久远广大的时空之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font>□/font>□/font>□
□ 仁者不杀生 义者不偷盗 礼者不邪淫 □ ( ) □/font>□/font>□/font>□□ 智者不饮酒 信者不妄语 □ (__) □/font>□/font>□/fo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nt>□/font>□/font>□
Ξ Origin: 狮子吼站 |
|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