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技的媒合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中国时报艺文版 2001.08.24 艺术与科技的媒合 陆蓉之 从上一届德国卡塞尔的《文件展》,其实就已经预告了新一世代艺术创作环境 的转变,在这次威尼斯的《双年展》更清晰地看见新世纪不可避免的艺术发展趋 势,即是艺术与科技的媒合。将一般人视为浪漫的艺术,和一般人以为冰冷的科 技,送作堆,结合在一起,这种看似新潮的媒合关系,其实是人类文明进展史中 不曾缺席的必然过程。 多数人都理解,定点透视法对文艺复兴艺术的重大影响,但是忽略了同时油画 媒材的应用,对西方艺术存在更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光和色彩关系的 研究对於印象派的影响,但是比较少提到画材商生产供应管装颜料及现成尺寸的 画布对印象派的影响。科技其实是无所不在的,科技的翻新和追求突破,和艺术 创作的轨迹是相近似的。两者同样反映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憧憬,来自於 享有物质与精神性的双重动力。所以,艺术不只浪漫,也有冷静理性的一面,而 科技不能只是冰冷的理性思维,也必须有人文关怀的温度与情感。艺术和科技一 直存在著结合的关系,只是双方有时可以选择互不相涉,而使得艺术和科技之间 的关系看来不像是必须和必要的伙伴。 在科技低度开发的区域里,科技对於艺术的影响力可能比较低,因为科技对生 活的影响本来较少。但是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地区,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当然倍增, 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对科技的依赖日深。台湾迈向绿色科技岛的美梦若想成真, 科技和艺术的美妙结合,应该也是愿景之一。这样的愿景若要实现,就必须从教 育的根本改革开始。长久以来,台湾过度的升学功利主义,忽视了人文教育的重 要性,其中包括了美术教育。影响所及,一般民众的审美品味很粗糙,生活美学 的要求也层次很低,整体而言,会直接、间接影响了国家的竞争力。 迎接未来的是更复杂的科技导向的制作过程,高成本及团队合作式的生产机制, 都是目前仍然封闭在小我世界的艺术家,必须警觉到而且努力学习更多技术性的 知能。所谓的知识经济,一样会发生在艺术的领域里。缺乏卓越水准与宽阔视野 的艺术环境,使台湾在国际艺坛很难真正接轨,即使内闭式满足了台湾生态的资 源利益分配,也无法因此保障了未来和对岸或国际的竞争实力。科技与艺术的进 一步结合,应该是「知识艺术」的「知能」渐次提升的开始。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