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布兰特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appach.bbs@zoo.ee.ntu.edu.tw (蒙爱的孩子), 信区: art
标  题: 林布兰特
发信站: 不良牛牧场 (Tue May  1 13:09:06 2001)
转信站: Lion!news.nsysu!News.Math.NCTU!news.cis.nctu!db1.bbs99.com!news.is.net.

文:yichun   制作:陈定鼎


         林布兰特所处的时代,是经过宗教战争、宗教艺术主题已经式微的十
七世纪的荷兰。

        林布兰特不仅透过自画像忠实记录自己的艺术心灵,在一个宗教艺术
式微的国家,林布兰特并坚持绘出绝不会有人买的宗教艺术作品。他把他这一
生对生命的理解,融会贯通进宗教作品中,因此,看他的宗教艺术,绝不只是
看他模拟一个遥远以前发生的十字架事件,也是看他如何随著自己的生命史,
让耶稣深刻的与自己的人生相遇。


 一:早期 1606-1642  1642妻子过世


       这段时期的林布兰特充满自信,看他的自画像,是如此的自得意满,因
为他娶了有钱、美丽优雅、又心灵相契的妻子,而他自己,也拥有崇高的社会
威望。他曾写信给朋友,抱怨他没有时间出国。林布兰特终生没有出国,到艺
术之都的义大利去观摩,成为日後艺术史上经常讨论的问题。为何他不肯出国?
为何他在已放弃宗教主题、变成风景画与风俗画重镇的新教改革地荷兰,却仍
旧坚持画宗教画?这桩艺术史公案,众说纷纭难有定论,但至少有一点是经常
有人提起的,就是跟林布兰特对自己对家乡持有高度自信的性格大有关系。

        他在这时期、和晚期,都画了「浪子」这幅圣经著名故事。在这时期
所画的浪子,他特别注明是他和妻子的画像,画中的浪子-林布兰特自己-是
如此的神采奕奕,集荣华富贵於一身,他回头看著观画者,彷佛要把他所有的
自得意满,毫无保留的倾□给所有爱他与嫉妒他的人看。



 Rembrandt and Saskia in the


 Scene of the Prodigal Son,1635


 林布兰特


         而这段时期的宗教画,著重表现上帝的牺牲与荣耀,他尤其喜欢透过
历史性、戏剧性的那一刻,如抬起十字架、卸下十字架的瞬间呈现上帝的牺牲
与荣耀。

        年轻人很容易做这样的想像:想像自己正参与荣耀而神圣的瞬间 ,尤
其当这个年轻人有如此丰富的才华,有如此明亮的未来,每当他想像上帝英雄
式的、荣耀的舍掉自己时,他自己正参与在其中,他势必会因此深受感动,深
信这十字架神迹对他而言是意义非凡的。这会使他人性深处渴望意义、自我实
现的需要得到满足。



 The Raising of the Cross,1633



 The descent from the Cross,1633



 林布兰特

 林布兰特



         有两幅这时期著名的代表作,就是「医学课堂」、与「夜间警戒」。在
这两幅画中,充分显示林布兰特对世界和自己充满惊奇之感,想要好好的深入
探究自己与世界,他好奇、自信,甚至不惧怕死亡。

        这真是他的黄金时期,恰像他画中照向神圣事件、或主角人物身上的
金光。

        但在1939年,林布兰特彷佛预警到他身世即将转变。他画了一幅画
「 Death appearing to a wedded couple from an open grave」



 杜尔普医生的解部课,1632


 林布兰特


 二:中期  1642-1656  1656彻底破产


        当妻子病重过世,林布兰特经济情况每况愈下。林布兰特搬家到乡间。

        这段时间,乡居风景和平凡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成为他的描绘主题。
当然,圣经故事,也还是他的重点。这时他的画色彩越趋简单,繁华富丽已成
为过去式,但明暗对比,仍旧把主题的戏剧张力清楚呈现出来。

        这时期的宗教画,「耶稣医治病人」可称代表作。他把平凡人的痛苦流
离呈现出来,这些都是他自己生活、和他周围邻居清楚可现的真实生活面貌。
他从没有如此了解他们,然後他把他们画进圣经主题中。林布兰特不再关注神
迹的刹那,他关注平凡人、平凡生活、平凡的需要。



 耶稣医治病人,1648


 林布兰特


        从早期到中期,林布兰绘画主题的转变,已经可以看出来他心境的转
变:从一个富豪弟子,走向平凡的民间;从认识耶稣的戏剧性、历史性的牺牲
与荣耀,转向认识耶稣贴近孤苦者的需要与渴望。

        直到林布兰特繁华光景渐趋没落,林布兰特才有这种深度,能正视生
活周遭平凡、不被大多数人注意的小人物与小事物。信仰不只是建构在荣耀的、
历史性的瞬间,更经历於生活中平凡微小的事物,包括快乐、忧伤、成功与挫
折。譬如林布兰特1628和1648年分别画的「以马忤斯」,就显出早期与中期的
不同。



 以马忤斯,1628


 林布兰特



 以马忤斯,1648


 林布兰特




         「以马忤斯」,是忧愁的门徒遇见复活的主的主题,从耶稣跟他们谈
论他的死与复活,到那瞬间,门徒真的认出他是复活的主。林布兰特把从忧愁
转为惊讶、耶稣圣容显现的瞬间反覆描绘。

        1628年,林布兰特明显的把重点放在门徒认出主来的瞬间的惊异感,
光线处理也有强烈的戏剧性。1648年的「以马忤斯」,则把重点放在门徒与主
分领圣餐的平静祥和,画面结构、光线布局,都稳定平和的多。同样的,1628
年的「西面见主」,强调预言耶稣时的惊异感,而晚期的「西面见主」,强调西
面拥抱耶稣时的平静安稳与深得安慰。

        此时林布兰特也画了很多乡间风景,他透过笔画下他对自己乡土的崇
高情感。


 三:晚期 1656-1669


        这段时期林布兰特的清苦可说是惨到极点。有一幅画「被屠杀的牛」,
可看出林布兰特的灰心。

        但大多时候,林布兰特却沈浸在神秘的生命体会-包括死亡、爱、接
纳、宽恕。

        他以往画中的黄金光源不再戏剧性的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温柔、稳
定、无所不在的神秘荣耀氛围。画中人物不再反映著黄金光源,他们彷佛已经
被彻底吸进这种平静祥和的气氛中。

        这时期,林布兰特再画了医学课,可是对医学的探究已经不是绘画主
题,主题是「死者」,晚期的林布兰特,已经从对科学的探究,移往关注「生命」
本身,包括死亡。

        他还是画自画像,这时的自画像穿著平凡,但是眼神流露著智慧、锋
芒,还有他一向都有的自信。



 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Joan Deyman,1656


 林布兰特



 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1666


 林布兰特


          这时期的代表画作是「犹太新娘」「浪子回头」「西面见主」。

        「犹太新娘」画中,流露出林布兰特温柔的爱、谦逊与对过往幸福无
尽的追念与遗憾,「浪子回头」,清楚表明他不再是自信满满、拥有全世界的人,
反而是个需要被彻底接纳、一无所有的浪子。这幅画,也悼念著他唯一的、却
比他早死的儿子提多。

        另外一幅可以相伴研究的作品就是「全家福」。这幅画到底是画什麽家
庭?完全不可考。但是可以充分看出林布兰特在这幅画中,画下他对幸福家庭
的怀想-一个经历妻子死亡、独生子死亡的垂垂老者,对幸福婚姻的怀想。这
时的林布兰特一无所有,支撑他仍活下去的力量,就是对上帝的信心。

       「浪子回头」这个主题,更可以看出林布兰特心境的变化。从早期林布
兰特自信满满的把自己一身荣华富贵举例为「浪子」,到晚期,浪子只剩下背影,
一无所有的跪在父亲面前拥住父亲,不知表现出多少林布兰特的生涯记录、与
对被接纳被拥抱重新开始的渴望。画面主题已不再是自己,而是那个可以接纳
宽恕的父亲。

        至於「西面见主」,这幅不再像早中期呈现戏剧张力、只有简单平凡构
图的画,多像林布兰特自己,一个半瞎、垂垂老矣、接近坟墓的老人,怀里抱
著耶稣,神的儿子,因他的出生,所有人类都拥有无尽的希望,因他出生,生
命得以有全新的开始。

                                                                                                参考网址:
http://life.fhl.net/Art/lin/lin.html



--

『『异象』』网站!欢迎抱著好奇心来看看吧!^_^

http://home.kimo.com.tw/heiscoming
http://jesuslord.bizland.com
http://www.twccm.org.tw/NHome/index.html
--
Origin:<不良牛牧场> zoo.ee.ntu.edu.tw (140.112.18.36)
       Welcome to SimFarm BBS -- From : [140.127.179.116]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