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802 建□再利用,古迹保存生机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Bodhi@Lion (星月菩提) on board 'art'
标  题: [剪报]建□再利用,古迹保存生机
发信站: 狮子吼站 (Tue Aug  3 10:36:05 1999)

中国时报 88.8.2

建□再利用 古迹保存生机

 【记者丁荣生台北报导】对於近年来台湾古迹界常常提到的建□再利用课题
,由於是许多古迹保存的关键,傅朝卿说,大家看看华裔建□师贝聿铭在巴黎
罗浮宫所设计的玻璃金字塔,而开发出地下空间,其与地上的老旧建□之间的
搭配、和谐就是再利用最好的例子,他说,台湾要正视旧建□再利用的课题,
古迹保存才有希望。

 而古迹保存与再利用,傅朝卿说,他认为要先从普查把资料建构清楚之後,
再选出有相当价值的案例,加以测绘建□基本平、立面尺寸,把其历史与建□
的价值,让更多人了解。其後,再选定一些案例,做建□再利用的规划构想与
设计,如此才会有机会呈现历史建□的时代意义与价值。

 他说,台湾目前的一些案例都只做到建□再使用的境界,还不到再利用的价
值,而他更提出可适性再利用的观念,比如贝聿铭所创造出的金字塔空间就是
这个意思。而台湾现今几栋如新公园的国立台湾博物馆、台北二二八纪念馆、
或台南市旧市政府改为文建会国立文化资产研究所与台湾文学馆等例子,大概
都没有妥善运用地下空间,而是以增建的方式作新旧结合的规划设计。

 但他说,以国立台湾博物馆为例,如果在新公园那麽狭窄的地方,朝地下开
发空间,结果将会给这栋相当有意义的房子开发多少效益,也许值得大家思考
「再使用与再利用」的差异。



--
▲▲▲   □□□  □□□□□□□□□□□□□□    
□□□ □□□□□□□□    □□□  □  □□□    ▲▲▲
□□□ □□□□□□□□□□□□□  □□□□□    □□□   台大佛学研究中心
  Ξ     □□□□□□□□□□□□  □    □□□    狮子吼佛教专站    
  □□ □□□□□□□  □□□      □□□  □□□□Ξ   art=艺术与佛教艺术板 
                                                                             
Ξ 狮子吼站 版面介绍:                                          cbs.ntu.edu.tw
 佛典电子化讨论版 - 三藏经典电子化结集中                           BudaTech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