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会均等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Vanessa.bbs@bbs.cis.nctu.edu.tw (西风), 信区: education
标  题: 教育名词释义 -- 教育机会均等
发信站: 交大资科_BBS (Tue May  6 22:31:09 1997)
转信站: niabbs!news.nia!netnews.ntu!news.mcu!news.cs.nthu!news.cis.nctu!cis_nct
Origin: cc.ntnu.edu.tw

            教育机会均等(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

        在传统社会中,教育成就是较高社会阶层者用以代表其地位的象徵性事
    物。在此种社会结构下,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是其教育成就的决定因素,教
    育的象徵性意义或价值大於其功能性的意义或价值。但教育日益普及後,象
    徵性价值也逐渐式微,然随著社会分工的日趋精细与就业结构的改变,功能
    性的价值却是渐增。在现代开放社会中,教育成就不仅成为个人就业的重要
    凭证,同时也是决定个人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在民主化浪潮的冲
    击下,此种功能性价值的强调,更使人们视教育为向上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
    之一。是故,「均等的」教育机会不但成为民主国家为保障基本人权而企图
    达成之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为开发人力资源而亟力以赴的理想(杨莹,民83
    :151)。
        虽然迄今为止针对教育机会均等进行探讨之研究或论述相当多,然对「
    教育机会均等」之定义,依随社会结构与性质的变迁而有不同的观点。

        以英国是一个具有强烈阶级意识的国家而言,其初期教育机会均等的努
    力在於强调不同团体「入学」机会的平等性,或应有「公开的」入学机会。
    第二阶段则不仅以公平开放的入学机会为以足,还强调应为学校内所有的学
    生提供共同的教育经验,亦即,重视入学後教育「过程」与「内容」之均等
    。至第三阶段对教育机会均等的探讨,以蕴含著向阶级障碍或不均等挑战的
    深意,试图为每一个来自不同家庭环境的儿童提供「差异中求其均等」的受
    教机会。强调为达真正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教育资源之分配应优先
    考虑物质条件上较为欠缺或处於「文化剥夺」(cultu ivation)的儿童。

        由於美国社会并未具有如英国般根深蒂固的阶级意识,因此美国对教育
    机会均等的衡量侧重在种族间的差异。以主持教育机会均等调查闻名的柯尔
    曼(J.S.Coleman)指出,在美国多数民众的看法中,「教育机会均等」此一
    概念大致包含下列四项要素:
      1.要为所有儿童提供一达到特定教育水准的「免费教育」;
      2.在基本教育阶段,无论儿童出身背景如何,均接受「共同」的课程;
      3.在低人口密度的情况下,透过人为的规划,使不同背景出身的儿童能有
        入「相同」学校受教之机会;
      4.使同一学区的学校在经济支援的条件上尽量相等。

        上述四项要素乃是美国学者对教育机会均等问题衡量的重点,然其随著
    所处时代环境的不同亦有所转移与改变。大致上美国学者最初关注的焦点可
    说是基础教育阶段经济障碍之铲除,以及共同课程之提供。其後随著教育之
    日渐普及,以及在认定不同的儿童将有不同职业生涯的观念下,所谓的「均
    等」教育机会,意指在中等教育阶段,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课程。
    但此段期间有关教育机会均等的探讨,并未触及种族差别待遇的核心问题。

        1896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容许种族隔离的教育制度存在於南方诸州,意
    味著所谓的均等是指入学接受共同课程机会的均等;1954年最高法院再判决
    学校应废除种族的隔离政策,此项判决意涵著美国司法界对教育机会均等的
    诠释,开始转向学校教育「效果」的衡量,同时也促使学者对教育机会均等
    的讨论重点由教育资源「投入」(input)因素之考虑,渐转至教育「结果」之
    评量。柯尔曼在一项探讨学校对具有「相同」能力与背景学生的影响,试图
    以教育结果来诠释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研究中,比较地区及种族因素对儿童
    学业的影响,发现在以黑人或白种学生为主的不同学校中,对学生成就影响
    最大的是学生的家庭背景,次为教师素质,以设备与课程影响最小。若进一
    步控制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变项,则发现不同种族的学校对学生学业成就的
    影响,并无太大差异(Coleman,1969)。柯尔曼以资源投入後的「效果」作为
    界定教育机会均等的依据,赋予教育机会均等一词以新内涵。换言之,此时
    所谓的教育机会均等已不再指资源投入的相等,而是指对不同需求的团体所
    投入的资源,在基於「正义」与「公平」的原则下,应有所不等。而此教育
    机会均等意涵的转变,亦使得补偿教育在美国蔚为风潮。

        概而言之,教育机会均等理念的发展大约分为三阶段,最初阶段致力於
    「有教无类」理念的实现,强调消除因社会类别而存在的差别待遇,保障每
    个学龄儿童接受基本教育的权利;其次阶段则在落实「因材施教」的理想,
    强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其能力、性向与学习特性的教育,打破制式过
    於标准化的教学模式,达成适性教育的目的;到第三个阶段则强调对「社会
    处境不利者」(the socially disadvantaged)给予积极的补偿,使其在学习
    条件上有迎头赶上的机会。

        嗯! 这也是我写的 :p
--
                在教育中,
                我们需要的是辽阔的视野与乐观的展望,
                不仅要察觉生命的美与奥妙,
                更要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


--
 * Origin: ★ 交通大学资讯科学系 BBS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