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辨义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hefpp.bbs@bbs.ntu.edu.tw (人在江湖), 信区: education
标  题: 体罚辨义
发信站: 台大计中椰林风情站 (Wed Nov  4 20:10:11 1998)
转信站: Lion!ccnews.nsysu!suncc.ccu!ctu-gate!news.nctu!news.ntu!Palmarama


这是史英写的文章,但时间有点久了,有些例子不那麽合用,但仍值得深思

        体罚辨义


  体罚,是最近的热门话题,趁著大家正在谈论的时候,我们来澄清一些基本的
看法,一方面有助於人们的思考,一方面也让我们反省教育改革的方向。


〔体罚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吗?〕

  许多人认为,教育问题千头百绪,上至国家的政策与制度,下至老师的教材与
教法,在在都值得深入探讨,为什麽要在体罚这种枝节的小事上大作文章?

  然而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体罚,是教育上非常根本的问题,不但关
联著最根本的教育哲学,而且是所有不良教育赖以发挥作用的关键。

  先从後者说起。大家都觉得现在的学校教育方向有偏差,考试太多,功课压力
太重,剥夺了孩子人格发展的机会。但我们很少想过,学校单方面的 "加强" ,为
什麽会在孩子那一方发生那麽大的影响:我们想当然耳地认为,只要有一方施压,
另一方就会受压,却忘了所有的压力,都必须要透过某一种 "手段" 来施展,都必
须要有施展的 "条件" 。

  比如说,集权统制对於人民的压迫,要依赖枪炮;上司对於下属的压制,要依
靠聘任权;即使是一般所谓的 "某人对我有压力" ,也要以他们工作或人际上的关
系为条件,否则,我们为什麽无法对路人施加压力?

  那麽,成人是以什麽手段对孩子施加压力呢?表面上看来,老师以不断的考试
逼迫学生读书,考试成绩又促使家长送核子去补习,但孩子们为什麽怕考试,为什
麽不逃补习?孩子们一考再考还不 "疲懒" ,一补再补还肯 "就□" ,到底是什麽
力量在背後 "作用" ?

  我们认为,最後的力量,就是老师或家长对幼小者的人身控制,也就是体罚。
说是 "最後" ,是因为,在师生或亲子的关系中,当然也有著其他 "施压" 的基础
,例如彼此之间的爱、以及由此而生的期望等等,但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压力,我
们认为是正当的 (我们从来就不认为孩子或任何人,可以豁免所有的压力,功课上
的压力当然也包括在内) :这种 "正当的" 压力当然不那麽绝对有效,但正是因为
如此,就留下了长幼之间良性互动,也就是 "正当的教育" 的可能。

  然而,那种 "最後" 的力童,也就是体罚,或说是人身控制,所造成的压力,
则是不由分说的、非理性的、没有感情基础的、总的一句,是 "非人" 的。是这种
非人的压力,使得我们的孩子无所遁逃於天地之间:是因为成人掌握了体罚这种 "
暴力" ,才使错误的教育方向真正对孩子造成无法避免的伤害。

  举例言之,若是没有体罚做後盾,考试再多孩子也不怕,慢慢地他们就会把考
试当做一种帮助复习的方法,其实,许多老师考试,本意也不过是希望他们在订正
的时候学会。这虽然不是好的学习方法,但至少不至於把孩子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相反地,也许有些孩子还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不理会这些考试,而发展出自己的读
书诀窍。

  再举例言之,若是没有体罚做後盾,父母要孩子去补习就没有那麽容易,孩子
总是会提出自己的看法,父母则需要展开相当的说服工作,在这之中,一种自然的
亲子之间的互动就形成了,无论结果是谁听了谁的话,我们都认为父母成功地达成
某一阶段的教育目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每次考试之後老师都打人、每次要去补习之前父母都动棍
子,而是说,从小遍历的体罚经验,已经使孩子有了 "奴性" 。他们不习惯表达自
已的观点,更少有机会形成自己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遇到过多的考试或
不合理的补习,就只有两种反应:逼迫自已顺从,或以非理性的方式反抗。

  说到这儿,有人会说,那是因为教育本身不好,体罚使它发挥了作用,若是好
的教育,体罚岂不是也会使这好的教育变得更有效?比如说,我们不要搞升学主义
,而来加强五育均衡发展,在五育上各打一棍,岂不是可以让孩子跑跳歌唱、知书
达理、进退有据吗?

  这就可以回到根本的教育哲学上来了,到底什麽是教育,教育的手段又是如何
的呢?教育,就是透过人与人之问的互相影响,而使双方得以提升的过程。所谓相
互的影响,指的就是一般所谓的 "春风化雨" ,是一种无形的教化。教师或父母以
他的举手投足、言谈笑貌和他的思想、知识、世界观,在与孩子一天天的接触中,
让孩子 "亲炙" 了人类的文明、与乎自然的事理,也就是给了他教育了。

  我们不能把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手段分开,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手段,不能在
教育之外,又生出另外的手段来,尤其是,不能采用强制的手段。一旦使用强制的
手段,我们就离开了教育,而变成驯兽师了。在这儿,就显现了人本主义最基本的
精神:孩子是人,并不因为小,就变成其他的东西,而可以用非人的手段对付他。


〔体罚只是一个教育问题吗了?〕

  当我们质问 "对待犯人犹不可以体罚,对待孩子反倒可以打他吗?" 的时候,
居然有人回说 "孩子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以不可以相提并论" 。这可真是原形毕
露,原来他们一直投有把孩子当人看!

  任是谁,在这时候应该 "想起从前" ,从前有一个时候,男人是可以打女人的
,理由是,我为什麽不可以打我身上的一根肋骨?在今天看来,这是多麽荒谬啊,
即便当初真的是一根肋骨,但那也是伊甸园时代的事,一旦创造完成,她就是一个
 "人" ,人有当然的人权,当然可以不受任何其他人的拳头相向。

  体罚问题之中,其实隐藏著文明与野蛮的分界。人类的文明发展至今,虽然还
无法避免同类相残,但在对待幼小者这一方面,应该是可以完全去除暴力,理由无
他,幼小者无法对任何人造成 "实质的" 威胁,他顶多冒犯了成人的威严,违反了
成人的要求罢了。

  然而,做为成人,我们的威严和要求本来就时常在别人的挑战之中:非暴力地
应付这些挑战,本来就是群居生活最起码的修养:只有在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暴
力才是不可避免。面对其他成人的 "冒犯" ,现代人很少回之以暴力,即使有人回
之以暴力,也无法得到文明社会的认可,但是对於幼小者,为什麽反而可以打他?

  唯一的理由是,成人力气比较大。

  就以高雄前锋国小事件言之,如果是一个大人为了校门口的交通规则不愿被记
名字而发生争论的时候,其他的成人、无论是导护老师或是交通警察,会过去给他
一个耳光吗?

  有人也许会说,我们现在谈的是体罚,是成人对犯规孩子的一种惩罚,不是谈
对等两造的争论,所以不能说体罚是因为成人力气比较大。然而,成人自己判定孩
子犯规,又自已决定他不可以争论,又自己来惩罚他,身兼警察、法官、与行刑者
於一身,除了力气比较大之外,还有什麽理由?

  或曰,让举发、裁判、执行分由不同的老师分担,不就可以了吗?但是,我们
上面所谓的成人,本来就不见得是指同一个成人,无论由多少成人去分担,结果还
是成人对幼小者的暴力的压制。 (关於这一点,也就是所谓英国模式,下文有更进
一步的讨论。)

  成人自己决定自己拥有体罚权,这个决定本身,就证明了是因为成人力气比较
大,否则,那些极力赞成体罚的人,为什麽不来对作者体罚一下?

  体罚,是有力者对无力者的控制手段,是集体主义与军国主义联手的表现;体
罚,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教育问题,更是最基本的人权问题。


〔降低班级人致就能禁绝体罚吗?〕

  许多人说,学校教育不合理、班级人数过多,这当然是对的。目前的学校,如
前面所说,基本上是以管理取代教育:学校的目的,只是让孩子们乖乖地依照所谓
的校规上课,以便他们可以从其中弄出好成绩来:但同时又给每一班太多的学生,
这使得管理变得非常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体罚会变本加厉是当然的。然而,若是以为降低班级人数,就
可以没有体罚,那却是过度乐观的看法。证据就是,这些在学校里体罚的老师,回
家之後,虽然面对的只不过是一两个子女,但仍然要体罚:另外,在偏远地区的小
学校,既没有什麽升学压力,班级人数又 "过少" ,体罚之风却不见得逊於都会的
学校。

  真正重要的,是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哲学和教育人员的教育观念。如果这些
都没有问题,体罚自然就可以绝迹。证据就是,即使是在大校大班的环境里,仍然
有某些老师,只是由於个人坚持著正确的教育理念,就可以不体罚而成功地教学,
这其中还包括著某些训导人员。我们可以想像 (森林小学虽是一个实例,但可惜很
多人认为她是例外) ,如果让这些老师主持一个学校,自主地聘请与他们理念相合
的老师,体罚根本就不会成为一个问题。

  所以,体罚和学生人数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而是整个教育不合理的一个面向。


〔要先改变教育环境,老师才可以不体罚吗?〕

  我们虽然极为同情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处境,但不能同意以改善教育环境做为交
换体罚的条件。

  理由有三,其一已如前述,改变教育环境,虽然有助於减缓体罚的密度或程度
,但并不能真正禁绝体罚;更进一步说,若是教育人员不改变非教育的管理心态,
单纯地减低班级人数,反而可能加重个别孩子接受体罚的强度 (因为老师比较有可
能做更彻底的要求) 。

  其二是,教师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看事情,而不能将老师的立场与学生的立场
对立起来。改善不良的教育环境,是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不为了别的,正是为了
自已的学生。

  来自不良教育体制的压力,好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在教师的身上,但我们以为
,教师们应该联合起来,结合开明家长和杜会改革力量,把这块大石头推开, (关
於这一点,请参看 "不肯认命的老师,怎麽办?" ) 不止是为自己争取一个合理的
工作环境,更为自己的学生开创一个合理的教育环境。

  然而,我们现在看到许多教师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不但不设法推开大石头
,还加一把劲地把这块大石头往孩子的身上压过去,以便减轻自己的负搪。这样一
来,孩子们身上除了来自教育体系的压力之外,还要担负教师本来应该承担的那一
份 (比如说,校长无理要求班级成绩,教师为了自已的面子,以各种凌厉的手段逼
迫孩子) 。

  任何想以不良教育环境为藉口的教师,应该认清一项事实,那就是,对孩子而
言,不良的教育环境,也包括著教师所谓 "不得已" 的体罚:对孩子而言,教师本
身、是不合理教育环境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能同意这种荒谬的交换条
件?

  最後,当然地,孩子的人身安全,孩子的不受身体控制的权利,是不可让渡的
,绝对不能等待教育改革之後才来保障。


〔为什麽多数家长都赞成体罚?〕

  当家长对老师说: "孩子交给您了,打死都没关系" ,其本意不过是表示对老
师的信任,或说 "效忠" ,并不是真的愿意以孩子的生命换取所谓 "教育" 。但家
长又为什麽要对老师 "效忠" 呢?

  许多家长之所以赞成 "适度的体罚" ,而且在不适度体罚发生之後也不愿探究
,怕的就是老师的怠工,一般人的想法是这样的:孩子打一下并没有什麽立即的坏
处,但老师要是不管,事情可就严重了。

  若是老师对家长说: "放心好了,我不会打孩子的,但我会以爱心耐心认真教
导他" ,而且孩子在老师的认真教导下真的有了进步,我们不相信那一个家长 "犯
贱" ,非得要老师打他的孩子不可。

  然而,在现实上,遇见这种老师的机会不大,在一般人的经验里,几乎所有老
师,不论认真教学与否,都是会体罚的,少数不体罚的老师,又可能是那种不管事
的。非常自然地,一般人就不知不觉地把 "体罚" 和 "认真教学" 划上了等号。一
旦有一个问卷摆在面前,他当然选择赞成体罚,然而,上帝知道,这个可怜人所选
择的不过是认真教学罢了。

  如果把问卷改成 "你愿意要一位不体罚而教得好的,还是体罚也教得同样好的
老师?" 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调查的结果将会大大地两样。

  这说明了一件事,现在有关体罚的所有问卷调查都隐藏著陷阱,那就是,问卷
本身已经透过一般人的经验而预设了立场,否则,把 "体罚与否" 和 "教得是否有
效" 配合起来,应该有四个选项才对,现在只有两个选项,可见问卷确实剥夺了答
者的思考机会了。

  我们相信,在这种不合理的问卷中仍然选 "反对体罚" 的人,是看到过不体罚
而教得好的老师的,如果以最近的调查结果来看,这样的人有百分之十二,扣去其
中部分得自国外的经验,我们可以粗略地说,台湾目前应该有百分之五以上的不体
罚的好老师,这也和在一般学校里观察的结果相合。

  总的来说,家长之所以赞成体罚,是被体罚的老师群逼出来的。但有趣的是,
许多老师却以家长的赞成为体罚的理由。


〔为什麽不考虑陈定南模式?〕

  以上虽然分析了社会对体罚态度的吊诡性,但对许多人而言,这种分析并没有
现实的意义,换句话说,他们还是担心老师怠工的问题,这就使得陈定南模式变得
极有吸引力。

  所谓陈定南模式,是陈先生在宜兰县长任内的一个未及实现的构想。他主张为
学校制定统一的戒具,规定明确的法条,在学校里组成惩戒委员会,对於顽劣的学
生,由老师提报惩委会,经过学生申辩後,依法条判定体罚的程度 (打几下之类)
,再由专人执行之。

  这个构想看起来十分有理,但我们以为万万不可采行,理由有三:

  首先,从理念上来说,这个方法是从法律观点看事情 (由学法律的陈先生提出
是一点也不意外的) ,会把学校从一个教育的园地变成一个照章管理的团队 (如果
不是刑场的话) ,把教师的角色转成警察或检查官 (如果不是告密者的话) 。教育
讲究的是宽容、接纳、说服,以及衡情度理、审视个别差异的师生互动,而不是什
麽依法治理。

  有人会说,若能把学校变成一个法治的社会,不是一件好事吗?但我们不能忘
记,所谓法治,要看其依的是什麽法,如果是统制者自己所定的法,那就不是法治
,而是专制。我们成人杜会所强调的法治,是要建立在整个社会的共识,以及在此
共识上所形成的三权分立的基础上。但我们并不能期待未成年者的组合可以有这样
的基础 (所以不能要求孩子们自已立法) ,恰恰相反,我们之所以设立学校,正是
因为孩子们还没有参与成人社会运作所需要的成熟的人格。

  如果有人坚持孩子们可以 "自治" ,那我们就坚持要设立孩子们的法庭,而且
要由孩子们来执行依法审判之後的体罚,这麽一来,不但脱离陈定甫模式,恐怕不
知道要变成什麽模式了。

  从这儿我们又可以看出,要求陈定南模式的人,基本上是有著虽然隐晦、但十
分强烈的威权统治心态的,因为,所谓陈定南模式,不过是把成人对孩子们的人身
控制制度化、合理化罢了,比起一般老师一天到晚的 "适度体罚" ,实在高明不到
那儿去。

  其次,陈定南模式的不通,还不止是以上从理念上所说的那些,更有现实上的
荒谬性:以目前教育人员的水准观之,陈定南模式的後果是可以预见的,那就是,
惩戒委员会会有审不完的案子,而 "惩戒师" 会有打不完的孩子,从早上上学迟到
、升旗排队乱动、上课讲话、不交作业、男女恋爱、一直到不肯补习,都逃不了 "
惩戒" 的命运, "惩戒室" 外面的学生会一直排到校门口都排不完,而且一直要排
到放学之後……到时候,就不止有留校自习的问题,还会有留校惩戒的问题。

  或曰,惩委会自然会过滤案情,若是 "微罪" ,当然就训斥了事,不至於事事
都要体罚,然而,以我们目前教师与行政人员间的 "伦理" 来看,老师都已提报了
,那一个敢不罚?若是惩委会居然敢打老师提报的回票,老师的 "面子" 怎麽挂得
住?老师以後 "怎麽敢管学生" ?老师的 "士气" 不是受太大的打击了吗?……他
们现在打伤人都还振振有词,以後的惩委会还不是当然变成老师的 "党鞭" 而已。

  或曰,可以事先规定要 "重罪" 才可以提报, "常规" 仍由老师自行处理,但
这麽一来,不是又回到现在的情形,老师屡劝不听, "不得不" 动手打人吗?现在
的体罚问题,基本上是由於老师不懂得使用教育的方法,我们一点也看不出,为什
麽一旦实施陈定南模式,老师就反而有了专业的能力?

  或曰,到那时可以硬性规定老师绝对不可以体罚,否则就得淘汰,然而,到现
在为止,早就 "硬性规定" 了这麽久,请问那一位老师因此而被淘汰了呢?所以,
我们认为,陈定南模式要不是无法执行,就是会沦落到现在这种"说一套、做一套"
的老套里,一点也没有实质的意义。

  最後,我们就可以说明为什麽国外有些学校可以施行陈定南模式了,一方面是
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 "不体罚的教育共识" ,只在非常例外,也就是使用了所有教
育的手段之後,才考虑体罚 (这样就变成了几乎完全不能体罚,因为谁也不敢说自
己已用尽了所有的方法) ,而即使真的体罚,这种体罚也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一种:
另一方面,他们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有一定的共识,也就是说,如果那一位老师动
不动就宣称他 "已经用尽了教育的方法" ,而频繁地 "提报" 学生,他就会被判定
为 "不适任" ,而早早地结束老师生涯。

  虽然如此,我们仍然认为国外的这种陈定南模式不是好的教育,并不是外国有
的我们都一定得要学,我们要不就不要改革,要不就往理想的方向改,拿著外国的
某些 (当然不是全部) 例子来做为拒绝改革的藉口,还振振有辞地嚷嚷说国外也是
如此,这就恰好照见了某些人的真实面貌。


〔社会风气日趋败坏,学生行为日渐脱轨,难道不应该恢复体罚吗?〕

  许多人赞成体罚,是跳过了教育的过程,只顾虑现实的结果。

   "跳过教育过程" 是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在我们的社会里,多数人从没有认真
思考过教育问题,他们看到社会的乱象,听到学生们各种 "可怕" 的表现,就想当
然耳地认为学校里的管教 "不够严格" ,因此,认为必须要有体罚才行。

  然而,一般人绝对料想不到,我们这些坚决反对体罚的人,也同样地认为学校
的教育 "不够严格" ,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他们大量倚赖体罚的缘故。是的,
如果我们肯认真地想一想,就会知道体罚其实是最不 "严格" 的教育。体罚使得孩
子在老师面前暂时乖巧,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这本来也没有什麽,孩子
的问题本来就不是一天可以解决,但家长和老师一旦相信自己看到的效果,而又相
信那是体罚的结果,他们就再也不肯好好地 "教育" 孩子了,这就使得教育变得非
常的 "不严格" 。

  最明显的证据,不在那些 "坏孩子" 身上,反而是那些他们所谓成功的个案:
考上大学的学生很少真正用功读书,因为他们在受教育的过程里,从来没有机会学
会如何自己管自己。至於考不上的,以至於 "变坏" 的孩子,那就更可怜了,号称
是一直在受教育,但所受到的,不过是体罚罢了,到底有谁真正 "教育" 过他们?
长久以来,他们在这个教育体系内挣扎,无事的时候,他们混日子,混出不论是大
或小的问题的时候,他们被体罚,这怎能说是 "严格" 的教育?

  最大的 "吊诡" 之处就在这儿,今天的青少年问题明明是体罚的结果,却一直
有人以为用体罚才能解决它。所谓 "青少年问题是体罚的结果" ,并不是说 "体罚
一定会使孩子变坏" ,而是说变坏的孩子都是曾被体罚过、甚至被非常严厉地体罚
过。

  这里面并没有什麽高深的学问,我们所说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统计结果,那就是
,因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在体罚中长大的,所以任谁也找不出一个 "因为不曾被
体罚,所以惯坏了" 的孩子,事实是恰恰相反,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真有那一个
孩子很少被体罚,只能证明他是一个好孩子,所以,如果要以现实的情况来下结论
,那结论只能是:不被体罚的孩子比较好,而坏孩子都是体罚出来的。

  上面的那些逻辑只有一个重点,到现在为止的教育,一直用的是体罚的方法,
既然结果是青少年问题日趋严重,就必须考虑其他的方法,或者至少不能再以为体
罚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了。

  反过来说,如果有那一所学校完全没有体罚 (森小是唯一的例子) ,而其学生
非常顽劣 (这森小就帮不上忙了) ,那麽有人想要体罚就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今天
这种到处 (也就是家庭与学校) 都是鞭风与掌影的时候,还说要 "恢复" 体罚,这
到底是什麽意思呢?任何人都不能 "恢复" 从来没有失去过的东西。

  尤其让人不明白的是,那麽多老师急得跳脚,说一定要让老师有体罚权,但事
实是他们拥有 "那个权" ,在实质上已经达四十年之久了,四十年来,从来没有发
生过老师因 "适度体罚" 而受责难的事 (前锋国小所发生的恰好是不适度的体罚,
若是打伤了孩子还要算是 "适度" ,那怎样才是 "过度" ?但即使是过度体罚,也
绝不止前锋一例,而从没有老师因此而受处分,即使是前锋案,法院判的也是伤害
罪,不是体罚罪,而且至今教育体系也没有给予任何的处分) ,然而,四十年体罚
下来,他们交给我们的是什麽样的教育成绩单?成绩单不好看是没什麽关系的,因
为影响教育的因素很多,但总不能昧著良心、遮著事实,而说这是因为人家不准他
体罚的缘故罢。

  更可笑的是,有些人居然要求教育部设立一个体罚的实验学校,要实验看看体
罚的效果,但他们怎会不知道台湾的教育界,已经在这块土地上,对我们的孩子,
持续 "实验" 体罚达四十年之久了,而且无论是谁都看到了 "实验" 的结果。我们
实在不能理解,这些为了要把自已的体罚合理化的人怎麽会这麽 "不讲道理" ,我
们怀疑,这就是他们必须一直体罚的原因。

  如果一定要实验,倒是应该设立一所不体罚的 "实验学校" 。数年前在大直国
中我们就要成立这样一个实验班,然而结果是什麽?台北市教育局说这个班一切措
施都符合现行规定,所以无须设立;而我们坚持不待核准自己硬干的头一个礼拜,
就有老师打学生的耳光、就有老师拉学生去他家补习!

  这是什麽教育环境、这是什麽样的教育工作者?当这样的环境和这样的人还在
横行霸道的时侯,谈什麽适度的体罚、谈什麽教师惩戒权?


〔老师的心结怎麽解?〕

  我们当然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那样的:我们并不否认有许多"好"老师,
只是因为从没有认真思考过,还在 "随俗" 地体罚学生:我们也相信,只要开始认
真思考、并且虚心进修,他们也终於会放下鞭子。对於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向
来由衷敬佩,因而也很愿意和他们认真研究体罚和惩戒权的问题 (而不是用以上那
种 "不礼貌" 的口吻说话) ,但我们有一个诚恳的期望,期望他们能先与这个不良
的教育环境决裂,不要每次有人批评教育,就以为是批评自己,而挺身出来为周遭
的人辩护,因为只有去除了情绪性的自我防卫,我们才能真正地谈问题。

  於是,有一位老师说话了,说我现在没有情绪,也不为 "那种" 老师说话,那
麽,请问,在用尽所有方法之後,老师真的一点都不可以体罚吗?我们的回答是这
样的--请注意,现在大家都不要有情绪--要讨论体罚权是可以的,但请先试验
 "绝对不体罚" 一个学期再谈。

  我们这样要求是有道理的:一个人总要有所体验,才能真正了解问题:一个人
总要努力过,才能做出真正的判断。现在的问题是, "好" 老师跟著 "坏" 老师一
鼻孔出气,大家都推说 "不可能" ,这是拒绝改革,这是推卸责任,这是完全没有
诚意的表现。

  许多人批评作者 "没有在国中教过" ,因此没有资格谈体罚;作者从来不愿意
用 "资格" 来限制人,但现在被逼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就是:你没有努
力尝试过其他的方法 (例如<人本教育札记>陆续提供过的许多方法) ,怎麽反而
有资格坚持一定要体罚?

  我们相信只要是"好"老师一定会同意如下的观点:如果不体罚可以解决问题,
还是不体罚比较好,毕竟体罚是教育上的下下之策。这样事情就清楚了:现在不是
争论可不可以体罚的时候,而应该立即努力尝试不体罚。
--
☆ [Origin:椰林风情] [From: h213.s85.ts30.hinet.net] [Login: **] [Post: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