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修正版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chungyan.bbs@bbs.cis.nctu.edu.tw (平行线),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连载--司马懿评传 [12]
发信站: 交大资科_BBS (Thu Jul 24 01:22:41 1997)
转信站: Lion!ccnews.nsysu!news.nchc.gov.tw!news.nctu!news!news.ck.tp!jupiter.ck
来  源: 140.113.129.124

new-修正版

二百二十八年  (魏明帝太和二年) (50岁)

司马懿破上庸,斩孟达,东三郡遂平。魏属荆州各郡郡守来向司马懿道贺。司马
懿责问申仪以前擅自任官刻印的罪状,将其解送京师。蜀将姚静、孟他率部七千
人来降。春,蜀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先锋马谡被张□大败於街亭,诸葛亮退
兵。夏,皇帝曹□召见骠骑大将军司马懿,问伐吴伐蜀何者为先?,懿回答:
「吴以中国不习水战,故敢散居东关。凡攻敌,必扼其喉而撞其心。夏口、东关,
贼之心喉。若以陆军以向皖城,引权东下,为水军战夏口,乘其虚而击之,此神
兵从天而坠,破之必矣。」曹□从之,命司马懿回宛城备战。八月,大司马曹休
不依计划,迳下皖城深入敌境接应诈降的吴将周鲂,在皖城东北的石亭被陆逊
伏击,大败,曹休病死。冬,诸葛亮二度北伐,首出祁山。

[方北辰曰]
孙吴的北部边境线西起三峡,东至沧海,和长江平行,且都推进到江北一二百里
处,主要军事要塞有四处,由东向西分别为东关[今安徽省巢县]皖城[今安徽省
潜江县],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江陵[今湖北省沙市],前两者属扬州,後两
者属荆州。
司马懿的战略可用「声东击西」四字形容,具体来说有下列三点:
1. 魏吴交兵二十馀年,主攻方向都选在下游的淮南,功效不大,司马懿将主攻方
 向改在中游的夏口,可收出其不意之效,可谓「主攻方向新」。
2. 以往魏攻吴都使用大兵压境方式,以十万大军强功淮南,如司马懿的声东击西
  虚实互用尚未用过,可谓「进攻战法新」。
3. 以往魏主攻兵种为陆军,司马懿采陆军佯攻水军主攻,可谓「进攻兵种新」。

[wcc曰]
关於孟达事件 还有一件事想请教 就是司马懿事後为何要把申仪扣起来?
在这个事件当中 申仪举发了孟达的谋反
而且在他的辖区挡住蜀吴(如果有的话)的援军 照说他也有一份功劳
司马懿似乎不必要剥夺他的功劳 这样他的威望不会变得更高


[chungyan曰]
对於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看相关之史料记载:

1.<晋书>宣帝纪
初,申仪久在魏兴,专威疆场,辄承制刻印,多所假授.达既诛,自有疑心.
时诸郡守以帝(司马懿)新克捷,奉礼求贺,皆听之,帝使人讽仪,仪至,
问承制状,执之,归於京师.

2.三国志刘封传注引<魏略>
申仪兄名耽,初在西平.上庸间聚众数千家,後又与张鲁通,又遣使曹公,曹公加
其号为将军,因始领上庸督尉,至建安末,为蜀所攻,以其为西属.黄初中,仪复来
还,诏以兄故号加仪,拜魏兴太守,封列侯,太和中,仪与孟达不和,数上言达有二心
於蜀,及达反,仪绝蜀道,使救不到.达死後,仪诣见司马宣王,宣王劝其来朝.
仪至京师,诣转拜仪为楼船将军,在请礼中.

乍看两文,对司马懿处理申仪的手段不同,一是用威之以刑,一是用骗之以礼,实际上
懿所用的手段不论是那一种,只有一个目地,把申氏势力从东三郡铲除,使魏国直接由
中央掌控东三郡.(魏兴,上庸,房陵)

关於东三郡与蜀魏历史,北大田余庆教授有专文论述,摘录如下:

1.原属益州刺史部的东三郡,在地势上自成区域,开发缓慢,诸葛亮<隆中对>跨荆益
二州是以存在东三郡以连汉中及襄阳,故蜀国建国之初极力争取此三郡.

2.随者关羽毁败,孟达降魏,东三郡脱离益州,入魏荆州,魏杂用地方势力申仪与降将
孟达共管,处於半独立王国,魏亦因与吴关系紧张无暇顾及.

3.蜀魏降人互有往来,诸葛亮策反孟达以利北伐,但孟达恃才好术,时有反复,又与诸葛
亮政敌李严属同一宗派,故促成孟达败死.

4.司马懿铲除孟达後,又将地方势力申仪弄到京师,给於□职,至此,魏国南疆巩固,
东三郡特殊地位亦告消失.

[wcc曰]
1. 所以 曹□派司马懿 曹真等人出使东南西三方 不是偶然的事件 在这同时间
史料也记载魏国凉州地区时有反叛的事件 这说明一件事
就是魏国在这时候正在将周边地方势力有计画的收归中央

2. 诸葛亮长期在汉中 除了准备作战以外 目地也在观察事件的发展
寻找下手的时机

3. 史料将孟达申仪的事件较详细的报导出来
除了可能因史家对这事件掌握的资料较多以外 也有推高司马懿的作用

4. 总之 魏国这一系列南西边疆的巩固计画成功 蜀国只得到武都阴平两地
其他都被魏国确实掌握

[chungyan曰]
大司马曹休的冒进使司马懿的「三新」攻吴战法化为泡影,但在曹□采取曹休冒
进策略时,我们在史书上看不到司马懿劝谏的文字,我们可以想象,司马懿对曹
休的冒进极不满,并已料定最後的失败,故闷不吭声,这与他日後与曹真伐蜀也
采虚应故事的态度一样,司马懿城俯极深,他知到曹休曹真的败亡是他爬上魏国
军界龙头的捷迳,所以对他们错误的军事策略采取虚应故事,漠不关心的态度。

[wcc曰]
言之成理 但有个矛盾的地方可能需要回答 就是日後曹真的儿子掌权
司马懿对他错误的策略有劝谏 难不成他已料定那小子不会听他的意见?

对曹休曹真劝谏册诉诸於文字 如果采纳 可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如果不被采纳而果如所料的失败 也可提高自己的地位 试想
如果司马懿事先留有对曹休劝谏的文字 而曹真失败 自己的份量不是更高?
但是 如果司马提出劝谏而不被采纳 万一曹休竟然成功 那自己的份量就要降低

是他料定曹休会听他的意见 故"乐观其败"?
还是司马懿事先无法预料曹休一定会失败 故无法提出意见?

司马懿是因为大雨阻隔而无法进军的 张□也是 曹真自己也是
那时秦岭正下著大雨 可以想见河水位高 在河谷中行军 很危险

想一想 如果司马懿如此这般敷衍行事 不巧曹真闯入子午谷 被阿亮消灭
皇帝追究责任 又该如何交待?

[chungyan曰]
这个问题可这样回答,两者时空背景不同,前者司马懿要争取的是君权集中的曹□
信任,後者是要争取广大士大夫集团的同情支持.

曹□时代,政由己出,得到他的信任就可得到一切,司马懿不是曹家人,当然亲不过
曹休曹真,要超越他就只有建立战功或期待两人之失败,在建立战功方面,擒孟达为
地一步,第二步则是制定了对吴之作战"三新"计划,正当曹□欲采用时曹休却贪功深入
敌境,被周鲂所骗,司马懿一则恨曹休使计划泡汤,二则乐观其败,故闷不作声.在曹真
方面,他的伐蜀更是毫无计划,史上仅有"数道并进"四字,比之司马懿分析伐吴蜀利弊
,并提出"三新"计划可谓毫无胜算,事实上,诸葛亮也有防备,并在兴城与汉中的边界赤
板布下大军等著溯江西上的司马懿,司马懿不是笨蛋,不会和诸葛亮硬拼,就从西城县绕
山路北进,以避兵峰.伐蜀不成,诸葛覆出祁山,爱兵如子的曹子丹也病卧洛阳,於是曹
□起用司马懿主持西部战区,成为魏国军界龙头.

对曹爽的问题,我在"高平陵事件"一文中有提到,司马与曹家之争乃在广泛士族的支持
司马以在正始间两度伐吴建立威望,曹爽东施效颦不成,全军有顷覆之危,懿去书一可
示其不念就恶,只为国家,争取人心,二则爽兵多为懿旧部,且副督都夏侯玄之妹是司马
师之妻,为国家计,为姻亲计,为旧部计,为人心计,司马懿此举亦有迹可寻.


--
     黯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筝鸣  眼前飞扬著一幕幕  鲜活的面容
     淹没了黄尘古道  远去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  您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  胜衰岂无凭  担当身前事  何计身後评
     聚散皆是缘  离合总关情  一夜风云散  淹没了时空
     长江有意化作泪  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逞纵横
--
 * Origin: ★ 交通大学资讯科学系 BBS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