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专家破解越王勾践剑因何千年不锈之谜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ie915123.bbs@bbs.csie.fju.edu.tw (威风凛凛), 看板: marvel
标  题: [转贴] 专家破解越王勾践剑因何千年不锈之谜
发信站: 辅大资工谣言站 (Wed May  5 03:19:31 2004)
转信站: Lion!cbs.ntu!news.nsysu!ctu-gate!news.nctu!news.svdcc.fju!csiebbs
Origin: bbs.csie.fju.edu.tw

剑首铸有11道同心圆。

宝剑上的鸟篆铭文



越王勾践剑,一把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古剑,出土时为何依然

寒气逼人,毫无锈蚀,锋利无比,稍一用力,便可将多层白纸划破

?剑身上整齐排列的黑色菱形暗花纹是如何铸造的?在没有现代精

密车磨床工艺的情形之下,古代铸剑大师又是如何铸造出剑首上间

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


隐藏:
--------------------------------------------------------------------------------

一个又一个谜团,吸引了大量文物工作者、民间工艺大师等苦心钻

研,试图揭开蕴藏在千年古剑身上的那些鲜为人知的□密。

许光国,湖北荆州市郢都青铜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他也是越王勾践

剑众多仰慕者中的一员,年满60的他一直痴迷於解开越王勾践剑的

铸造之谜。2004年2月5日,许光国用他布满伤痕的老手把一颗“做

旧”後的琉璃牢牢镶嵌在青铜剑的剑格上,耗尽他14年心血仿制的

越王勾践剑终於完成了最後一道工序。目前许光国仿制的越王勾践

剑已经被军事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收藏。

许光国仿制了越王勾践剑,也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在这把千古奇

剑身上,它究竟有何神□之处。

古墓惊现神□青铜宝剑,制作精美,历经千年没有丝毫锈迹,依然

锋利无比。

越王勾践剑是1965年12月在湖北省荆州江陵县境内,纪山西麓和八

岭山东麓一带望山楚墓群中的一号楚墓中发现的。谭维四是当时主

持发掘工作的考古队队长,当年就是他亲手把越王勾践剑从墓地里

捧出来的。

据谭维四回忆,当时他们在墓主棺内人骨架的左侧,发现了一柄装

在黑色漆木剑盒内,配有剑鞘的青铜剑。刚开始他们并未觉得青铜

剑有什麽特别之处,可是当考古人员将青铜剑从剑鞘中抽出来的那

一瞬间,所有人都惊呆了,这把青铜剑制作极其精美,剑长55.7□

米,柄长8.4□米,剑宽4.6□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

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

纹,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有绿松石。

更为奇特的是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後,剑身依然闪烁著炫目的青光

,寒气逼人,不见一丝锈迹。当现场有人伸手去拿剑,手指刚一碰

到剑刃,殷红的鲜血顿时流了出来,可见剑的锋利程度。

根据墓内的竹简考证,墓主人应为邵固,系楚威王或楚怀王前期的

大贵族,那麽他是否就是拥有这把旷世宝剑的幸运儿呢?

很多出土的古剑都选择了在剑格也就是剑身和剑柄之间的椭圆部分

锲刻剑主人的名字,这把神□的青铜宝剑会不会也遵循这个传统呢

?果不其然,就在靠近剑格的地方,考古人员发现了两行鸟篆铭文

,共8个字,这种古文字,史称“鸟□文”,是篆书的变体。

在现场没有资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考古人员初步解读出铭文中六

个字为“越王”、“自作(乍)用剑”,可见这是一把越王的佩剑。

但是剩余两个代表越王名字的字却让专家无从解释,春秋时越国自

允常於公元前510年称王起,先後有9位越王,究竟此剑是哪位越王

的呢?

为了解开这一谜团,当年在著名考古学家方壮猷教授的主持下,在

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以书信往来为主要方式的学

术讨论。经过两个多月的书信交流、切磋研讨,铭文终於被确认为

“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越王剑的主人终於浮出水面,原来就是

那位春秋晚期赫赫有名的霸主,卧薪尝胆的勾践。

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勾践剑为什麽不带一丝锈迹?剑身的菱形

花纹又是如何形成的?

谭维四告诉我们,为了解开越王勾践剑千古不锈之谜,早在1977年

12月,上海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的专家们与中国科学院上海

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组及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冶金史》编写组的

学者们一道,□用质子X荧光非真空分析法对越王勾践剑进行了无

损科学检测,他们发现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是铜、锡以及少量的

铝、铁、镍、硫组成的青铜合金,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

处理的。剑的各个部位作用不同,铜和锡的比例也不一样。剑脊含

铜较多,能使剑韧性好,不易折断;而剑刃部含锡高,硬度大,使

剑锋利无比。剑身菱形花纹处含硫高,硫化铜可以防止锈蚀,以保

持花纹的□丽。看来古人极有可能是在剑身表面做过人工处理,才

使得越王勾践剑能历经千年不锈。

20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的谭德锐研究员也开始对越王勾践剑的

菱形花纹进行研究,通过对菱形花纹的成分、结构等进行分析测试

,终於从剑身表面0.01毫米厚度的金属表层发现了化学处理痕迹,

谭德锐研究员据此推断,古人果然是通过腐蚀的化学手段得到了剑

身菱形花纹。

无独有偶,这次许光国□用的也是化学方法———硫化工艺,经过

上千次试验才仿制成功了剑身的菱形花纹。

但是与谭德锐几乎同时,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的副研究员董亚巍,

认为古人不可能掌握在近代才出现的化学外镀手段,他认为菱形花

纹是通过传统的铸造手段制作出来的。董亚巍也确实用传统铸剑方

法铸造出来了一把带有菱形花纹的宝剑。

不可否认,古人的青铜铸剑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但是

要完全破解古代铸剑师究竟用何种技艺铸造出了这样一把旷世奇剑

,现在可能还为时尚早。
--
※ Origin: 谣 言 报  
◆ From: 61-223-37-182.dynamic.hinet.net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