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七======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31]- 邪聚品第三十五 =====導讀===== =====(一)@@[0698c06]@@===== @[0698c06]@聞如是: @[0698c06]@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98c0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人[[在邪見聚]]-[]-者,有何相像?有何因緣-[32]-?」爾時,諸比丘白世尊言:「如來是諸法之王,諸法之尊。善哉!世尊!當與諸比丘而說此義。我等聞已,當奉行之。」 @[0698c11]@世尊告曰:「汝等-[33]-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其義。」 @[0698c12]@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0698c13]@世尊告曰:「在邪聚之人,當以五事知之,以見五事則知此人為住邪聚。云何為五?[[應笑而不笑]]-[]-,[[應歡喜時而不歡喜]]-[]-,應起慈心而不起慈心,作惡而不恥,聞其[[善語]]-[]-而[[不著意]]-[]-;當知此人必住邪聚。若有眾生住邪聚者,當以此五事知之。 @[0698c19]@「復次,有眾生有住正聚者,有何相貌?有何因緣?」 @[0698c20]@爾時,諸比丘白佛言:「如來是諸法之王-[34]-,諸法之尊。唯願,世尊!當與諸比丘而說此義。我等聞已,當奉行之。」 @[0698c22]@世尊告曰:「汝等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其義。」 @[0698c23]@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0698c24]@世尊告曰:「在正聚之人,當以五事知之,以見五事則知此人為住正聚。云何為五?應笑則笑,應歡喜則歡喜,應起慈心則起慈心,可恥則恥,聞善言專意聽-[35]-;當知此人已-[36]-住正聚。是故,諸比丘!當除邪聚,住於正聚。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99a01]@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31]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32] 「因緣」,大正藏原為「相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因緣」。 [33] 大正藏無「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4] 「王」,宋本作「主」。 [35] 「言專意聽」,大正藏原為「著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專意聽」。 [36]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註解]==== [] 在邪見聚:屬於邪見的這一類人。「聚」指集合;某一類的。 [] 應笑而不笑:應該微笑的時候不微笑。例如故作姿態。 [] 應歡喜時而不歡喜:應該喜悅的時候不喜悅。 [] 善語:符合佛法的言語、說法。 [] 不著意:不注意;不在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墮於邪見之中的人,會有什麼表現?會有什麼徵兆? 佛陀說可觀察這個人身心是否虛偽、對他人的心態、對善語的反應而得知: ^ 表現 ^ 說明 ^ ^ 應笑而不笑 | 身行虛偽 | ^ 應歡喜時而不歡喜 | 心行虛偽 | ^ 應起慈心而不起慈心 | 難以對他人行善 | ^ 作惡而不恥 | 樂於對他人行惡 | ^ 聞其善語而不著意 | 不在意善語 | {{ :agama1:在邪見聚的相貌.png?400 |在邪見聚的相貌}} =====(二)@@[0699a03]@@===== @[0699a03]@聞如是: @[0699a03]@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99a0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出現世時,必當為五事。云何為五?一者當轉法輪,二者當度父母,三者無信之人立於信地,四者未發菩薩意使發菩薩心,五者當授將來佛決。若如來出現世時,當為此五事。是故,諸比丘!當起慈心向於如來。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0699a10]@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三)@@[0699a11]@@===== @[0699a11]@聞如是: @[0699a11]@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99a1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惠施不得其福。云何為五?一者以刀施人,二者以毒施人,三者以野牛施人,四者婬女施人,五者造作神祠。是謂,比丘!有此五施不得其福。 @[0699a16]@「比丘當知:復有五施令得大福。云何為五?一者造作園觀,二者造作林樹,三者造作橋梁,四者造作大船,五者與當來、過去造作房舍住處。是謂,比丘!有此五事令得其福。」 @[0699a20]@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園觀施清涼,  及作好橋梁,\\  [[河津]]-[]-渡人民,  并作好房舍。\\  彼人日夜中,  恒當受其福,\\  戒定以成就,  此人必生天。\\ @[0699a25]@「是故,諸比丘!當念修行此五-[1]-德施。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99a26]@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德=惠【元】【明】 「德」,元、明二本作「惠」。 「惠」,大正藏原為「德」,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惠」。 ====[註解]==== [] 河津:河邊的渡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刀、毒都是殺生的工具,因此施刀、毒給人,若增長了殺生,自然得不到福報。野牛在古代算是惡獸,會傷人且難以馴養,送人的野牛或許只能宰了吃掉,因此布施野牛會傷人或讓野牛被宰,也得不到福報。以婬女施人,讓人沉淪聲色,因此得不到福報。外道的廟不一定都勸人為善,在古印度也常有鼓吹宰殺畜牲以祭祀的神祠,因此建廟也可能助長殺生或邪見,而得不到福報。 * 可對照[[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六#九九七|《雜阿含經》卷三十六第997經]]。 =====(四)@@[0699a28]@@===== @[0699a28]@聞如是: @[0699a28]@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99a2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女人有五力輕慢夫主。云何為五?一者色力,二者親族之力,三者田業之力,四者兒力,五者[[自守力]]-[]-。是謂女人有此五力。比丘當知,女人依此五力已,便輕慢夫主。設復-[2]-夫以一力,盡覆蔽彼女人。云何為一力?所謂富貴力也。夫人以貴色力不如,親族、田業、兒、自守盡不如也。皆由一力,勝爾許力也。 @[0699b07]@「今弊魔波旬亦有五力。云何為五?所謂色力、聲力、香力、味力、細滑力,夫愚癡之人著色、聲、香、味、細滑之法者,不能得度波旬境界。若-[3]-聖弟子成就一力,勝爾許力。云何為一力?所謂無放逸力。設賢聖弟子成就無放逸者,則不為色、聲、香、味、細滑之所拘繫。以不為五欲所繫,則能分別生、老、病、死之法,勝魔五力,不墮魔境界,度諸畏難,至無為之處。」 @[0699b15]@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戒為甘露道,  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  失道為自喪。」\\ @[0699b19]@佛告諸比丘:「當念修行而不放逸。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99b20]@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2] 夫+(主)【宋】【元】【明】 「夫」,宋、元、明三本作「夫主」。 大正藏無「主」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賢)+聖【宋】【元】【明】 「聖」,宋、元、明三本作「賢聖」。 大正藏無「賢」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 自守力:守護自己;矜持。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什麼是「自守力」]] =====(五)@@[0699b22]@@===== @[0699b22]@聞如是: @[0699b22]@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99b2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女人有五-[4]-欲想。云何為五[*]欲想?一者生豪貴之家,二者嫁-[5]-適富貴之家,三者[[使我夫主言從語用]]-[]-,四者多有兒息,五者在家獨得由己。是謂,比丘!女人有此五事可欲之想。 @[0699b27]@「如是。比丘!我比丘亦有五事可欲之想。云何為五?所謂禁戒、多聞、-[6]-三昧成就、智慧、[[智慧解脫]]-[]-。是謂,比丘!有此五事可欲之法。」 @[0699c01]@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我生豪族種,  亦[*]適富貴家,\\  能役使夫主,  非福不剋獲。\\  使我饒兒息,  香華自嚴飾,\\  雖有此想念,  非福不剋獲。\\  信戒而成就,  三昧不移動,\\  智慧亦成就,  懈怠而不剋。\\  尋欲得道果,  不-[7]-由生死淵,\\  願欲至涅槃,  懈怠而不剋。\\ @[0699c10]@「如是,諸比丘!當求方便,行於善法,除去不善法,漸當前進,無有中悔之心。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699c12]@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4] 欲想=想欲【宋】*【元】*【明】* 「欲想」,宋、元、明三本作「想欲」。 「想欲」,大正藏原為「欲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想欲」。 [5] 適=適【元】【明】* 「適」,元、明二本作「適」。 「適」,大正藏原為「適」,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適」。 [6] 三昧成就=成就三昧【宋】【元】【明】 「三昧成就」,宋、元、明三本作「成就三昧」。 「成就三昧」,大正藏原為「三昧成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成就三昧」。 [7] 由=遊【宋】【元】【明】 「由」,宋、元、明三本作「遊」。 「遊」,大正藏原為「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遊」。 ====[註解]==== [] 使我夫主言從語用:讓我的丈夫言聽計從。 [] 智慧解脫:即「解脫知見」,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六)@@[0699c14]@@===== @[0699c14]@聞如是: @[0699c14]@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699c1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時不應向人禮。云何為五?若在[[偷婆]]-[]-中不應向禮,在大眾中不應向禮,又在道路不應向禮,病痛著床不應向禮,若飲食時不應向禮。是謂,比丘!有此五事不應向禮。 @[0699c19]@「復有五事知時之禮。云何為五?不在偷婆中,不在大眾中,不在道路,亦不病痛,復非飲食,此應向禮。是故,諸比丘!當作方便,知時之行。」 @[0699c23]@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註解]==== [一] 偷婆:供奉舍利(遺骸)的塔。 [二] [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比丘有一坐食的規定,坐下吃完,站起來就不再吃,以表示不貪著食物。若為向資深的比丘禮敬而站起來,會對一坐食造成困擾,因此「若飲食時不應向禮」。 =====(七)@@[0699c24]@@===== @[0699c24]@聞如是: @[0699c24]@一時,佛在羅-[8]-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699c25]@爾時,世尊告[[優頭槃]]-[]-:「汝今入羅[*]閱城求少溫湯。所以然者,如我今日脊患風痛。」 @[0699c27]@優頭槃白佛:「如是。世尊!」是時,優頭槃受佛教已,到時著衣持鉢,入羅[*]閱-[9]-城求湯。爾時,尊者優頭槃便作是念:「世尊有何因緣,使我求湯?如來諸結已盡,諸善普會。然如-[1]-來復作是語:『我今患風。』又復世尊不授姓名,當至誰家?」 @[0700a03]@是時,尊者優頭槃以天眼觀羅[*]閱城男-[2]-子之類,必應度者。是時,見羅[*]閱城中有長者名毘舍羅先,不種善根,無戒、無信、邪見,於佛、法、眾與[[邊見]]-[]-共相應。彼便有此見:無施、無與、無有受者,亦復無有善惡果報,無今世、後世、無父、無母,世無沙門、婆羅門等成就者,於今世、後世自身作證而自遊化。壽命極短,餘五日之後當取命終。又事[[五道大神]]-[]-。是時,優頭槃便作是念:「如來必欲度此長者。所以然者,此長者命終之後,當生啼哭地獄中。」是時,優頭槃便笑,五道大神遙見笑,即隱其形而作人像,來至優頭槃所-[3]-而[[給使令]]-[]-。是時,尊者優頭槃將此使人往至長者門外住,默然不語。 @[0700a17]@是時,長者遙見有道人在門外立,即時便說此偈: 「汝今默然住,  剃頭著袈裟,\\  為欲求何等,  因由何故來?」\\ @[0700a21]@爾時,優頭槃復以此偈報曰: 「如來無著尊,  今日患風發,\\  設有溫湯者,  如來欲洗浴。」\\ @[0700a24]@是時,長者默然不報。是時,五道大神告毘-[4]-舍羅先曰:「長者可以湯相惠,必當獲福無量,當得甘露之報。」 @[0700a26]@是時,長者報曰:「我自有五道大神,用此沙門為?能加益何等事?」 @[0700a28]@是時,五道大神便說此偈: 「如來當生時,  天帝來下侍,\\  更誰出是者,  能與共儔匹。\\  用五道神為,  不能有所濟,\\  寧供養釋師,  便獲大果報。」\\ @[0700b04]@爾時,五道大神復重語長者曰:「汝好自守護身、口、意行,汝不知五道大神之威力乎?」是時,五道大神即化作大鬼神形,右手執劍語長者曰:「今我身-[5]-者是五道大神,速與此沙門湯,勿足稽留。」 @[0700b08]@是時,長者便作是念:「甚奇!甚特!五道大神乃供-[6]-養此沙門。」即以香湯授與道人,復以[[石蜜]]-[]-授與沙門。 @[0700b10]@是時,五道大神自執此香湯,共優頭槃至世尊所,以此香湯奉上如來。爾時,世尊以此香湯,沐浴身體,風尋時差,更不增劇。 @[0700b13]@是時,長者後五日便取命終,生四天王中。是時,尊者優頭槃聞長者命終,即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優頭槃白如來言:「此長者命終為生何處?」 @[0700b17]@世尊告曰:「此長者命終生四天王中。」 @[0700b18]@優頭槃白佛言:「此長者於彼命終當生何處?」 @[0700b19]@世尊告曰:「於彼命終當生四天王中,三十三天,乃至生他化自在天,於彼命終,復來生四天王中。此長者身,六十劫中不墮惡趣,最後得作人身,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成辟支佛。所以然者,湯施之德,其福乃爾。是故,優頭槃!恒念浴眾僧,聞說-[7]-道教。如是,優頭槃!當作是學。」 @[0700b26]@爾時,尊者優頭槃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8] 閱=越【明】* 「閱」,明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閱」,今依據明本改作「越」。 [9] 城+(中)【宋】【元】【明】 「城」,宋、元、明三本作「城中」。 大正藏無「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 來=求【元】 「來」,元本作「求」。 「求」,大正藏原為「來」,今依據元本改作「求」。 [2] 子=女【宋】【元】【明】 「子」,宋、元、明三本作「女」。 「女」,大正藏原為「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女」。 [3] 而=以【明】 「而」,明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而」,今依據明本改作「以」。 [4] 〔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5]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6] 養=事【宋】【元】【明】 「養」,宋、元、明三本作「事」。 「事」,大正藏原為「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事」。 [7] 道教=教道【宋】【元】【明】 「道教」,宋、元、明三本作「教道」。 「教道」,大正藏原為「道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教道」。 ====[註解]==== [] 優頭槃:比丘名,佛陀稱讚他「計我無常,心無有想」第一,曾擔任佛陀的侍者。又譯為「優波摩」、「優波摩那」、「梵摩那」、「白淨」。 [] 邊見:偏於一邊的見解,包括常見(認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的見解,又稱為「有見」)及斷見(斷滅的見解,又稱為「無見」)。 [] 五道大神:古印度相傳協助分派命終的眾生至五道輪迴的神祇。「五道」即天、人、地獄、餓鬼、畜生。因阿修羅有許多種,散布於天道、鬼道、畜道等各處,因此印度古時有時說「五道」即是指將「六道」中的「阿修羅道」併入其餘各道中。 [] 給使令:給(尊者)使喚;聽從(尊者的)命令。 [] 石蜜:以蔗糖和牛奶為主成份的堅硬糖塊。 ====[對應經典]==== * 參考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四#一一八一|《雜阿含經》卷四十四第1181經]]。 * 參考 {ref>BZa05.12} * 參考 {ref>S07.02.03} * {ref>DhpAt-G}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agama:什麼是「石蜜」|什麼是「石蜜」]] =====(八)@@[0700b27]@@===== @[0700b27]@聞如是: @[0700b27]@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00b28]@爾時,有異比丘不樂修梵行,欲捨禁戒還為白衣。是時,彼比丘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比丘白世尊言:「我今不樂修於梵行,欲捨禁戒還為白衣。」 @[0700c03]@世尊告曰:「汝今何故不樂修梵行,欲捨禁戒還為白衣?」 @[0700c04]@比丘報曰:「我今心意熾盛,身中火-[8]-燃。若我見女人時,端正無雙,我爾時便作是念:『使此女人與我共交。』又復作是念:『此非正法,設我從此心者,則非正理。』我爾時復作是念:『此是惡利,非為善利;此是惡法,非為善法。』我今欲捨禁戒還為白衣,沙門禁戒實不可犯,[[我於俗人中可分檀布施]]-[]-。」 @[0700c11]@世尊告曰:「夫為女人有五-[9]-種惡。云何為五?一者穢惡,二者兩舌,三者嫉妒,四者瞋恚,五者[[無-[10]-反復]]-[]-。」 @[0700c13]@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11]-非喜由財義,  現善內懷毒,\\  壞人趣-[12]-道善,  如鷹捨-[13]-[[污-[14]-池]]-[]-。\\ @[0700c16]@「是-[15]-故,比丘!當除不淨之想,思惟-[16]-淨觀。比丘思惟[*]淨觀已,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盡斷無明、憍慢。汝今,比丘!欲從何生?為從髮生?然髮惡露不淨,皆由幻化誑惑世人。手、-[17]-爪、齒、形體之屬,乃無淨處,何者是真?何者是-[18]-實?從頭至足皆悉如是。肝、膽、五藏、有形之物,無一可貪,何者是真?汝今,比丘!欲從何生,汝今善修梵行,如來正法必當盡苦,人命極短不久存世,雖復極壽不過百歲,所出無幾。 @[0700c25]@「比丘當知,如來出世,甚為難-[19]-值,聞法亦難;[[受四大形]]-[]-,亦復難得;諸根具足,亦復難得;得生[[中國]],亦復難值;與善知識相遭,亦復難得;聞法亦難,分別義理,亦復難得;法法成就,此事亦難。汝今,比丘!設與-[1]-善知識[[從事]]者,便能分別諸法,亦當與人廣演其義。設當聞法已,則能分別,能分別法已,則能-[2]-說其義,無有欲想、瞋恚、愚癡之想,-[3]-以離三毒,便脫生、老、病、死,我今粗說其義。」 @[0701a05]@爾時,彼比丘從佛受教,便從-[4]-坐起,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0701a06]@是時,彼比丘在閑靜之處,思惟其法。所以族姓-[5]-之子剃除鬚髮,出家學道,欲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爾時,彼比丘便成阿羅漢。 @[0701a10]@爾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8] 燃=然【宋】【元】【明】 「燃」,宋、元、明三本作「然」。 「然」,大正藏原為「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然」。 [9] 種惡=種【宋】【元】,=難【明】 ???? [10] 反=返【宋】【元】【明】 「反」,宋、元、明三本作「返」。 「返」,大正藏原為「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返」。 [11] 非=悲【宋】【元】【明】 「非」,宋、元、明三本作「悲」。 「悲」,大正藏原為「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悲」。 [12] 道善=善道【宋】【元】【明】 「道善」,宋、元、明三本作「善道」。 「善道」,大正藏原為「道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善道」。 [13] 污=于【明】 「污」,明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為「污」,今依據明本改作「于」。 [14] 池=地【宋】【元】【明】 「池」,宋、元、明三本作「地」。 「地」,大正藏原為「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地」。 [15] 故=時【宋】【元】【明】 「故」,宋、元、明三本作「時」。 「時」,大正藏原為「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時」。 [16] (不)+淨【元】【明】* 「淨」,元、明二本作「不淨」。 大正藏無「不」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17] 爪=瓜【宋】 「爪」,宋本作「瓜」。 「瓜」,大正藏原為「爪」,今依據宋本改作「瓜」。 [18] 實=生【宋】【元】【明】 「實」,宋、元、明三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為「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生」。 [19] 值=遇【宋】【元】【明】 「值」,宋、元、明三本作「遇」。 「遇」,大正藏原為「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遇」。 [1] 善=義【元】 「善」,元本作「義」。 「義」,大正藏原為「善」,今依據元本改作「義」。 [2] (解)+說【宋】【元】【明】 「說」,宋、元、明三本作「解說」。 大正藏無「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4]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5]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 我於俗人中可分檀布施:我身為在家人的話,可以分送物資而布施。這是指這位比丘覺得作不了出家人,作個能布施植福的在家人就好了。「檀」是「布施」的音譯。 [] 無反復:不知感恩。 [] 污池:不流動的(濁)水池。 [] 受四大形:指受得人身。「四大」指物質及物理現象,古代印度人認為一切物質及物理現象有四種組成:地大(堅固性)、水大(濕潤性)、火大(溫熱性)、風大(移動性),「四大形」即身體。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九)@@[0701a12]@@===== @[0701a12]@聞如是: @[0701a12]@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701a13]@爾時,阿難、[[多耆奢]]-[]--[6]-時到,著衣持鉢,入城乞食。是時,多耆奢在一巷中見一女人,極為端正,與世奇特;見已,心意錯亂,不與常同。 @[0701a16]@是時,多耆-[7]-奢即以偈向阿難說: 「欲火之所燒,  心意極熾然,\\  願說滅此義,  多有所饒益。」\\ @[0701a20]@是時,阿難復以-[8]-此偈報曰: 「知欲顛倒法,  心意極熾然,\\  當除想像念,  欲-[9]-意便自休。」\\ @[0701a23]@是時,多耆奢復以偈報曰: 「[[心為形之本,  眼為候之原,\\  睡臥見扶接,  形如亂草萎]]-[]-。」\\ @[0701a26]@是時,尊者阿難-[10]-即前進,以右手摩多耆奢頭。爾時,即說此偈: 「念佛無貪欲,  度彼欲難陀,\\  睹天現地獄,  制意離五趣。」\\ @[0701b01]@是時,多耆奢聞尊者阿難語已,便作是說:「止!止!阿難!」俱乞食訖,還至世尊所。 @[0701b02]@是時,彼女人遙見多耆奢便笑。時,多耆奢遙見女人笑,便生此想念:「汝-[11]-今形體骨立皮纏,亦如畫瓶,內盛不淨,誑惑世人,令發亂想。」爾時,尊者多耆奢觀彼女人,從頭至足,此形體中有何可貪?三十六物皆悉不淨。今此諸物為從何生?是時,尊者多耆奢復作是念:「我今觀他形,為不如自觀身中,此欲為從何生?為從地種生耶?水、火、風種生耶?設從地種生,地種堅強不可沮壞;設從水種生,水種極-[12]-濡不可-[13]-獲持;設從火種生,火種不可[*]獲持;設從風種生,風種無形而不可[*]獲持。」是時,尊者便作是念:「此欲者,但從思想生。」 @[0701b15]@爾時,便說此偈-[14]-(上文火種,類餘應少二字,本同未詳): 「-<欲我知汝本,>-  -<意從-[15]-思想生,>-\\  -<非我思想汝,>-  -<則汝而不有。>-」\\ @[0701b18]@爾時,尊者多耆奢又說此偈,-[16]-如思惟不淨之想,即於彼處有漏心得解脫。 @[0701b19]@時,阿難及多耆奢出[*]羅閱城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多耆奢白世尊言:「我今[[快得善利]],以有所覺。」 @[0701b22]@世尊告曰:「汝今云何自覺?」 @[0701b23]@多耆奢白佛言:「色者[[無牢]],亦不堅固,不可睹見,幻偽不真;痛者無牢,亦不堅固,亦如水上泡,幻偽不真;想者無牢,亦不堅固,幻偽不真,亦如野馬;行亦無牢,亦不堅固,亦如芭蕉之樹,而無有實;識者無牢,亦不堅固,幻偽不真。」重白佛言:「此[[五盛陰]]無牢,亦不堅固,幻偽不真。」 @[0701b29]@是時,尊者多耆奢便說此偈: 「色如聚沫,  痛如浮泡,  想如[[野馬]]-[]-,\\  行如芭蕉,  識-[17]-為幻法,  最勝所說。\\  思惟此已,  盡觀諸行,  皆悉空寂,\\  無有真正,  皆由此身,  善逝所說。\\  當滅三法,  見色不淨,  此身如是,\\  幻偽不真,  此名害法,  五陰不牢,\\  -[18]-已解不真,  今-[19]-還上跡。\\ @[0701c08]@「如是。世尊!我今所覺正謂此耳。」 @[0701c08]@世尊告曰:「善哉!多耆奢!善能觀察此五盛陰本。汝今當知,夫為行人當觀察此五陰之本,皆不牢固。所以然者,-[20]-當觀此五盛陰時,在[[道樹]]-[]-下-[21]-成無上等正覺,亦如卿今日所觀。」爾時,說此法時,[*]坐上六十比丘[[漏盡意解]]-[]-。 @[0701c13]@爾時,尊者多耆奢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6] 時到=到時【宋】【元】【明】 「時到」,宋、元、明三本作「到時」。 「到時」,大正藏原為「時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到時」。 [7] 奢+(貪)【宋】【元】【明】 「奢」,宋、元、明三本作「奢貪」。 大正藏無「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 〔此〕-【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9] 意=念【宋】【元】【明】 「意」,宋、元、明三本作「念」。 「念」,大正藏原為「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念」。 [10] 即+(時)【宋】【元】【明】 「即」,宋、元、明三本作「即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 今=念【元】 「今」,元本作「念」。 「念」,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元本改作「念」。 [12] 濡=軟【宋】【元】【明】 「濡」,宋、元、明三本作「軟」。 「軟」,大正藏原為「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軟」。 [13] 獲=護【宋】*【元】*【明】* 「獲」,宋、元、明三本作「護」。 「護」,大正藏原為「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護」。 [14] 夾註〔上文…詳〕十四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上文…詳」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上文…詳」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5] 「意從」,大正藏原為「但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意從」。 [16] 如=加【宋】【元】【明】 「如」,宋、元、明三本作「加」。 「加」,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加」。 [17] 為=偽【宋】【元】【明】 「為」,宋、元、明三本作「偽」。 「偽」,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偽」。 [18] 已=以【宋】【元】【明】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19] 還=逮【宋】【元】【明】 「還」,宋、元、明三本作「逮」。 「逮」,大正藏原為「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逮」。 [20] 當觀=我當觀察【宋】【元】【明】 「當觀」,宋、元、明三本作「我當觀察」。 「我當觀察」,大正藏原為「當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我當觀察」。 [21] 〔成〕-【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成」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 多耆奢:比丘名,佛弟子中最著名的詩人,常以即興的詩偈讚嘆三寶,佛陀稱讚他「能造偈頌嘆如來德」、「言論辯了而無疑滯」第一。又譯為「鵬耆舍」、「婆耆舍」。 [] 心為形之本,眼為候之原,睡臥見扶接,形如亂草萎:起心動念是辨識形色的根本,眼睛外看為觀察色境的原因,(不管在外多麼美麗,)睡覺時四肢靠在床上,看起來就如亂草般衰頹。 [] 野馬:太陽照射地面,空氣受熱而產生對流,或是火焰周圍空氣受熱而擾動的現象,遠看像奔騰不停的野馬或波動的水面(海市蜃樓之類),走近時即不見了。又譯為「陽焰」。 [] 道樹:即菩提樹,桑科榕屬的大喬木,株高二十公尺以上,因為釋迦牟尼佛在此樹下打坐時悟道,而稱為菩提樹、道樹、覺樹、道場樹,原名鉢多樹、義譯吉祥樹。 [] 漏盡意解:斷盡煩惱而心得解脫。 ====[對應經典]====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五#一二一四|《雜阿含經》卷四十五第1214經]]。 * {ref>BZa12.17} * {ref>S08.04} ====[讀經拾得]==== * 本經和[[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五#一二一四|《雜阿含經》卷四十五第1214經]]、[[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五#一二一五|1215經]] 相似度很高,可對讀。 * 本經中阿難尊者對多耆奢尊者所說的偈:「念佛無貪欲,度彼欲難陀,睹天現地獄,制意離五趣。」典故出自[[agama1:增壹阿含經慚愧品第十八#七|《增一阿含經》卷九〈慚愧品 18〉第7經]],記載了難陀尊者被慾念所苦而想還俗,世尊為尊者開解示現的經過。 =====-[22]-(一〇)@@[0701c15]@@===== @[0701c15]@聞如是: @[0701c15]@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01c16]@爾時,[[僧-[23]-迦摩]]-[]-[[長者子]]-[]-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長者子白佛言:「唯願世尊聽在道次。」 @[0701c18]@是時,長者子即得為道,在閑靜之處,剋己修行,成其法果。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出家學道: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是時,僧[*]迦摩便成阿羅漢。是時,在閑靜之處,便生此念:「如來出現甚為難遇,[[多薩阿竭]]-[]-時時乃出,亦如優曇鉢花時時乃出。此亦如是,如來出現於世時時乃有,一切行滅亦復難遇,出要亦難,愛盡、無欲、涅槃,此乃為-[24]-要。」 @[0701c26]@爾時,僧迦摩婦母聞女婿作道-[25]-人,不復著欲,捨於家累,又[[捐]]-[]-我女,如棄聚唾。爾時,此母往至女所,而語女曰:「汝婿實作道乎?」 @[0702a01]@其女報曰:「女亦不[許>詳]為作道不耶?」 @[0702a01]@其老母-[1]-曰:「汝今可自莊嚴著好衣裳,抱此[[男、女]]-[]-,往至僧[*]迦摩所。」爾時,母及女共相將至僧[*]迦摩所。爾時,尊者僧[*]迦摩在一樹下結-[2]-加趺坐。是時,婦、母二人在前,默然而立。 @[0702a05]@是時,老母及女觀僧[*]迦摩從頭至足,而語僧[*]迦摩曰:「汝今何故不與我女共語乎?今此兒女由汝而生,汝今所為實為非理,人所不許,汝今所思惟者,非是人行。」 @[0702a09]@是時,尊者僧[*]迦摩即時便說此偈: 「此外更無善,  此外更無妙,\\  此外更無是,  善念無過是。」\\ @[0702a13]@是時,婦母語僧[*]迦摩曰:「我女今有何罪?有何非法?今何故捨之出家學道?」 @[0702a14]@是時,僧[*]迦摩便說此偈: 「臭處不淨行,  瞋恚好妄語,\\  嫉妒心不正,  如來之所說。」\\ @[0702a18]@是時,-[3]-老母語僧[*]迦摩曰:「非獨我女而有此事,一切女人皆同此耳。舍衛城中人民之類,見我女者,悉皆意亂,欲與交通,如渴欲飲,睹無厭足,皆起想著。汝今云何捨之學道,方-[4]-更謗毀?設汝今日不用我女者,汝所生男、女,[[還-[5]-自錄之]]-[]-。」 @[0702a24]@爾時,僧[*]迦摩復說此偈: 「我亦無男女,  田業及財寶,\\  亦復無奴婢,  眷屬及營從。\\  獨步無有侶,  樂於閑靜處,\\  行作沙門法,  求於-[6]-正佛道。\\  有男有女者,  愚者所習行,\\  我-[7]-常無我身,  豈有男女哉。」\\ @[0702b02]@是時,-[8]-婦、母、男、女聞說此偈已,各作是念:「如我今日觀察此意,必不還家。」復更觀察從頭至足,長歎息已,前自長跪,而作是語:「設身、口、意所造非法者,盡共忍之。」即遶三匝而退所在。 @[0702b06]@是時,尊者阿難到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遙見老母及女而問之曰:「向者頗見僧[*]迦摩乎?」 @[0702b08]@其老母報曰:「雖見亦不為見。」 @[0702b09]@阿難報-[9]-曰:「頗共言語乎?」 @[0702b09]@老母報曰:「雖共言語,不入我意。」 @[0702b10]@是時,尊者阿難便說此偈: 「欲使火生水,  復使水生火,\\  空法欲使有,  [[無欲欲使欲]]-[]-。」\\ @[0702b14]@是時,尊者阿難乞食已,還詣祇樹給孤獨園。往至僧[*]迦摩所,在一面坐。語僧[*]迦摩曰:「已知如真法乎?」 @[0702b16]@僧[*]迦摩報曰:「我已覺知如真法也。」 @[0702b17]@阿難報曰:「云何覺知如真法乎?」 @[0702b17]@僧[*]迦摩報曰:「色者無常,此無常義即是苦;苦者-[10]-即無我;無我者即是空也。痛、想、行、識皆悉無常,此無常義即是苦;-[11]-苦即無我;無我者即是空也。此五盛陰是無常義;無常義者即是苦-[12]-義;我非彼有,彼非我有。」是時,僧[*]迦摩便說此偈: 「苦苦還相生,  度苦亦如是,\\  賢聖八品道,  乃-[13]-至滅盡處。\\  更不-[14]-還此生,  流轉天人間,\\  當盡苦原本,  永息無移動。\\  我今見空跡,  如佛之所說,\\  今得阿羅漢,  更不受胞胎。」\\ @[0702c01]@是時,尊者阿難歎曰:「善哉!如真之法善能決了。」 @[0702c02]@是時,阿難便說此偈: 「善守梵行跡,  亦能善修道,\\  斷諸一切結,  真佛之弟子。」\\ @[0702c05]@爾時,阿難說此偈已,即從[*]坐起而去。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0702c06]@爾時,阿難以此因緣,具白世尊。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欲平等論阿羅漢,當言僧[*]迦摩比丘是也。能降伏魔官屬者,亦是僧[*]迦摩比丘。所以然者,僧[*]迦摩比丘七返-[15]-往降魔,今方成道。自今已後,聽七返[*]作道。過此限者,則為非法。」 @[0702c1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能降伏魔-[16]-,所謂僧[*]迦摩比丘是。」 @[0702c15]@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七 ====[校勘]==== [22] [No. 134] ??? [23] 「迦」,宋、元、明三本作「伽」。* [24] 要=妙【宋】【元】【明】 「要」,宋、元、明三本作「妙」。 「妙」,大正藏原為「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妙」。 [25] 〔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 (告)+曰【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告曰」。 大正藏無「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加=跏【宋】【元】【明】 「加」,宋、元、明三本作「跏」。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跏」。 [3] (彼)+老【宋】【元】【明】 「老」,宋、元、明三本作「彼老」。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 更=便【宋】 「更」,宋本作「便」。 「便」,大正藏原為「更」,今依據宋本改作「便」。 [5] 自=目【宋】 「自」,宋本作「目」。 「目」,大正藏原為「自」,今依據宋本改作「目」。 [6] 正佛=佛正【宋】【元】【明】 「正佛」,宋、元、明三本作「佛正」。 「佛正」,大正藏原為「正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佛正」。 [7] 常=向【元】【明】 「常」,元、明二本作「向」。 「向」,大正藏原為「常」,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向」。 [8] 婦=老【宋】【元】【明】 「婦」,宋、元、明三本作「老」。 「老」,大正藏原為「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老」。 [9] 曰=言【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10] 即+(是)【宋】【元】【明】 「即」,宋、元、明三本作「即是」。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 苦+(者)【宋】【元】【明】 「苦」,宋、元、明三本作「苦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 〔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3] 至=成【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成」。 「成」,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成」。 [14] 還此=過七【宋】【元】【明】 「還此」,宋、元、明三本作「過七」。 「過七」,大正藏原為「還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過七」。 [15] 「返」,大正藏原為「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返」。 [16] 大正藏在「魔」字下有「今方成道者」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 僧迦摩:比丘名。曾七次出家,六次還俗,在第七次出家後證阿羅漢。佛陀稱讚他「能降伏魔外道邪業」第一。又譯為「僧迦藍」。 [] 長者子:長者的兒子。長者,積財聚德者的通稱。 [] 多薩阿竭:譯為如來,佛陀十號之一。 [] 捐:放棄;拋棄。 [] 男、女:僧迦摩的兒子和女兒。 [] 還自錄之:還請自行扶養。 [] 無欲欲使欲:想要令沒有慾望的人心生貪慾。 ====[對應經典]==== * {ref>Tn0134} * 參考 [[https://agama.buddhason.org/Th/Th71.htm|Thera Gāthā 453-458]]。 ====[讀經拾得]==== 本經記載僧迦摩尊者證阿羅漢後,俗家丈母娘帶妻子來苦苦糾纏的事件,以及他自己回答的偈子。另外,《雜阿含經》卷三十八[[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八#一〇七二|第1072經]]也提到他俗家妻子來糾纏的事件,以及佛陀知道他不為所動後所說的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