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7]-含經卷第四十-[8]-九====== -[9]-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非常品第-[10]-五十一降神 =====導讀===== =====-[11]-(一)@@[0814a27]@@===== @[0814a27]@聞如是: @[0814a27]@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814a2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比丘!汝等流轉生死,經歷苦惱,於中悲號涕泣,淚出為多耶?為恒水多乎?」 @[0814b01]@爾時,-[12]-比丘前白佛言:「我等觀察如來所說義,經歷生死,涕泣之淚,多於恒水。」 @[0814b03]@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諸比丘!如汝所說無有異,汝等在生死,淚多於恒水。所以然者,於生死中[[亦更父母終亡]]-[]-,於中墮淚不可稱計。長夜之中父兄、姊妹、妻子五親,及諸恩愛,追慕悲-[13]-泣不可稱計。是故,比丘!當厭患生死,去離此法。如是,比丘!當作-[14]-此學。」當說此法時,六十餘比丘[[漏盡意解]]-[]-。 @[0814b10]@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7]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8] 九=八【宋】【元】【明】【聖】 「九」,宋、元、明、聖四本作「八」。 「八」,大正藏原為「九」,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八」。 [9]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 [10] 五十一=四十九【麗】,=五十【聖】 ???? [11] ~S. 15. 3. Assu.,[Nos. 99(938), 100(331)] ???? [12] (諸)+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諸比」。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 泣=㘁【聖】 「泣」,聖本作「㘁」。 「㘁」,大正藏原為「泣」,今依據聖本改作「㘁」。 [14] 此=是【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註解]==== [] 亦更父母終亡:「更」為「再、復」之義。再次經歷父母終亡。 [] 漏盡意解:斷盡煩惱而心得解脫。 ====[對應經典]====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三#九三八|《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8經]]。 * {ref>BZa16.02} * {ref>S15.03} ====[讀經拾得]==== =====-[15]-(二)@@[0814b11]@@===== @[0814b11]@聞如是: @[0814b11]@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814b1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比丘!汝等在生死中,身體毀壞,流血多耶?為恒水多乎?」 @[0814b14]@爾時,諸比丘白佛言:「如我等觀察如來所說者,流血多於恒水。」 @[0814b15]@佛告諸比丘:「善哉!善哉!比丘!如汝所言,流血多於恒水。所以然者,在生死中,或作牛、羊、豬、犬、鹿、馬、鳥-[16]-獸,及餘無數所經歷苦惱,實可厭患,當念捨離。如是,比丘!當作是學。」-[17]-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六十餘比丘漏盡意解。 @[0814b20]@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5] ~S. 13. Tiṃsamattā.,[Nos. 99(937), 100(330)] ???? [16] 獸=狩【宋】 「獸」,宋本作「狩」。 「狩」,大正藏原為「獸」,今依據宋本改作「狩」。 [17] 〔爾時世尊〕-【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爾時世尊」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爾時世尊」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三#九三七|《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7經]]。 * {ref>BZa16.01} * {ref>S15.13} ====[讀經拾得]==== =====(三)@@[0814b22]@@===== @[0814b22]@聞如是: @[0814b22]@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814b2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18]-以思惟、-[19]-廣布無常想,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無明、憍慢皆悉除盡。猶如以火焚燒草木,永盡無餘。比丘當知,若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盡斷三界愛著。 @[0814b27]@「昔有國王名曰清淨音-[20]-響,統領閻浮地,有八萬四千城郭,有八萬四千大臣,有八萬四千宮人婇女,一一-[21]-婇女各有四侍人。爾時,音[*]響聖王無有子息。時,彼大王便作是念:『吾今領此國界,以法治化,無有枉理,然我今日亦無繼嗣,設我終後,門族斷滅。』時,彼國王以息因緣故,自歸諸天、龍、神、日、月、星辰,自歸釋、梵、四天王、山神、樹神,下及藥草-[22]-果神,願求福,使我生[[息]]-[]-。 @[0814c07]@「爾時,三十三天有一-[23]-天子,名曰須菩提,命將欲終,有[[五-[24]-應瑞]]-[]-自然逼己。云何為五?又此諸天華-[25]-終不萎,此天子華冠自萎;是時,諸天衣無垢[[坋]]-[26]-,爾時[>此]天子衣生垢[*]坋;-[27]-且三十三天身體香潔,光明徹照,爾時彼天子身體臭處,不可親近;又且三十三天恒有玉女,前後圍繞作倡伎樂,五欲[[自恣]],爾時彼天子命將欲終,玉女離散;又且三十三天有自然之-[28]-座,四尺入地,設天子起[*]座,離地四尺,然此天子命將欲終,[[不樂本座]]-[]-。是謂五瑞應自然逼己。 @[0814c17]@「時,須菩提天子以有此瑞應,爾時釋提桓因告一天子曰:『汝今往至閻浮地,語音響王曰:「釋提桓因致-[29]-敬無量,興居輕利,遊步康強。閻浮地無有德之人與王[[作息]]-[]-,但今三十三天有天子,名曰須菩提,今有五瑞應自然逼己,必當[[降神]]-[]-[興>與]王作息。雖爾,年-[30]-壯盛時必當出家學道,修無上梵行。」』-[31]-諸天對曰:『如是,天王,受天王教。』猶如力士屈-[32]-申臂頃,從三十三天沒,來至閻浮地。 @[0814c26]@「爾時,音[*]響大王在高樓上,及持蓋一人。是時,彼天在樓上虛空中,-[33]-告王曰:『釋提桓因致敬無量,遊步康強,興居輕利。閻浮地無有德-[34]-之人與王作息,今三十三天-[1]-有天子名須菩提,今有五瑞應[*]以逼於己,當降神下應與王作息。但年[*]壯盛時必當出家學道,修無上梵行。』時,音[*]響王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報天曰:『今來所告,甚-[2]-過大幸,但降神與我作息,欲求出家,終不違逆。』是時,彼天還至釋提桓因所,即白天王:『音[*]響王者甚-[3]-愛所白,音[*]響王言:「但使降神,欲出家者終不違逆。」』 @[0815a09]@「時,釋提桓因便往至須菩提天子所,語須菩提天子言:『汝今發誓願生音[*]響人王宮中。所以然者,音[*]響人王無有子息,恒以正法治化,汝昔有福,造眾功德,今應降神生彼宮中。』須菩提天子曰:『止!止!天王!我不樂願生人王宮中,意欲出家學道,在王宮者學道甚難。』釋提桓因告曰:『汝但發願生彼王宮中。我當將護,令汝出家學道。』比丘當知,爾時,須菩提天子即發誓願生王宮中。 @[0815a18]@「是時,音[*]響人王與第一夫人,共相交接,覺身懷-[4]-妊。是時,夫人白音[*]響王曰:『大王當知,我今覺身懷[*]妊。』時王聞已,踊躍歡喜,不能自勝,更以殊特布好坐具,食以甘美-[5]-如王無異。是時,夫人經八、九月生一男兒,極為端-[6]-正,顏貌奇特,世之希有。時,音[*]響王召諸外道梵志群臣使令占相,以此因緣本末,具向諸相師說。諸婆羅門報曰:『唯願大王當察此理!今生太子世之殊特,昔為天子名須菩提,今尋前號名須菩提。』時諸相師立姓號已,各從-[7]-座起而去。 @[0815a29]@「時,王子須菩提為王所敬重,未曾離目前。是時,音[*]響王便作是念:『我昔日-[8]-已來無有子息,緣子息故,禱謝諸天,使-[9]-有一子,經歷爾許時,今方生子;然天帝所記,當出家學道。我今要設巧便,使不出家學道。』是時,音[*]響王為太子故,設三時宮殿;寒時設溫殿,熱時設涼殿,不寒不熱時設適時宮殿。與設四種宮女居處,第一宮有六萬婇女,第二-[10]-有六萬婇女,第三有六萬婇女,第四有六萬婇女,各有-[11]-侍從四人,作轉關坐具,令彼太子於上而-[12]-臥。若須菩提王子意欲在前遊戲,是時諸婇女輒在前立,是時彼-[13]-座具隨身迴轉,前有六萬婇女及侍者有四;若彼意欲在後遊戲,是時[*]座床輒隨身迴轉;若復欲與諸婇女共相娛樂,是時[*]座具隨身迴轉,使王子須菩提意在五欲,不樂出家。 @[0815b16]@「是時,釋提桓因夜半[[非人之時]]-[]-,便往至王子須菩提所,在虛空中告須菩提王子曰:『王子!昔日豈不作是念乎:「若我在家年[*]壯盛時,當出家學道。」今日何故在五欲中而自娛樂?意不復願出家學道乎?然我亦有斯言:「勸樂王子使出家學道。」今正是時,設不出家學道者,後悔無益!』釋提桓因說斯語已,便退而去。 @[0815b23]@「時,王子須菩提在宮人中便生此念:『音[*]響王者,[*]已與我作-[14]-愛欲羅網,-[15]-因緣此愛欲羅網故,不得出家學道。我今可斷此羅網,不與穢濁所拘牽,以信堅固,出家學道,在空靜之處,-[16]-勤-[17]-學經業,使令日新。』 @[0815b28]@「是時,王子須菩提重作是念:『音[*]響父王有此-[18]-六萬婇女前後圍繞,我今當觀察頗有斯理在世永存乎?』爾時,王子須菩提遍觀宮裏,無有女人久存世者。 @[0815c03]@「-[19]-時須菩提復作是念:『我今何故觀於外物?當觀身內因緣所起。今此身中頗有髮、毛、-[20]-爪、齒、骨、髓之屬,久存於世乎?』從頭至足觀三十六物-[21]-污露不淨。然自觀察無一可貪,亦無真實,幻偽非真,皆歸於空,不久存-[22]-於世。 @[0815c08]@「是時,王子須菩提復作是念:『我今當斷此羅網,出家學道。』是時,須菩提觀此五受陰身,所謂此色苦,此色-[23]-習,此色滅,此色[[出要]]-[]-;痛、想、行、識苦,識[*]習,識滅,識出要。爾時,觀此五陰身已,[[所謂[*]習-[24]-法皆是盡法]]-[]-,即於-[25]-座上得辟支佛。 @[0815c13]@「時,須菩提辟支佛[*]以覺成佛,便說斯偈: 「『欲我知汝本,  意以思想生,\\   我不思想汝,  則汝而不有。』\\ @[0815c17]@「是時,辟支佛說此偈已,飛在虛空而去。在一山中,獨在樹下,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 @[0815c19]@「爾時,音[*]響王告傍臣曰:『汝往觀須菩提宮內,王子為[[寤寐]]-[26]--[]-安隱乎?』爾時,大臣受王教令,即往至王子宮內,然所-[27]-寢內室門戶牢固。時彼大臣還至王所,前白王言:『王子寤寐安隱,門戶牢固。』時王再三問:『汝往看王子為善眠乎?』爾時,彼臣復至宮門,然門戶牢固。復往白王:『王子在-[28]-宮眠寐不覺,門戶牢-[29]-固,至今不開。』時音響王復作是念:『我息王子少時猶不眠寐,何況今日年-[30]-壯盛時有眠寐乎?宜自往看知子吉凶,我子將不得疾病-[31]-也?』 @[0815c29]@「是時,音響王即往至須菩提宮內,至門外立告一人曰:『汝今施梯[[踰墻]]-[]-入內與吾開門。』彼人受王教敕,-[1]-即施梯踰墻入內與王開門。時王入內觀內宮中,所臥床空,不見王子;-[2]-不見-[3]-已,告婇女曰:『王子須菩提今為所在?』諸婇女曰:『我等亦不知王子所在。』時音響王聞斯語已,自投-[4]-乎地,良久乃-[5]-穌。是時,音響王告群臣曰:『我息小時猶生斯念:「設我長大,當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然今王子必當捨我出家學道,汝等各各四面求索王子竟為所在?』即時,群臣乘駕流馳,處處求索。 @[0816a12]@「爾時,-[6]-有臣逕-[7]-往至彼山中,中道復作是念:『若王子須菩提出家學道者,必當在此學道。』爾時,大臣遙見王子須菩提在一樹下,結-[8]-加趺坐。時臣便生斯念:『此是王子須菩提。』熟視察之,還詣王所,前白王言:『王子須菩提近在山中樹下,結[*]加趺坐。』時音響王聞斯語已,即往-[9]-至彼山中,遙見須菩提在山樹下,結[*]加趺坐,復自投-[10]-于地:『我-[11]-息昔日自誓願曰:「設-[12]-我向二十,當出家學道。」今將不誤。又且天告我言:「汝子必當學道。」』時音響王直前語須菩提曰:『汝今何故捨我出家學道。』時辟支佛默然不對。王復告曰:『汝母極懷愁憂,須見汝乃食。時起詣宮。』時辟支佛不言不語默然而住。 @[0816a25]@「時音響王即前捉手,亦不動搖。王復告群臣曰:『王子今日[*]已取命終,釋提桓因先來告我:「汝應得息,但當出家學道。」然今王子[*]已出家學道,今[[輿]]-[]-此舍利,詣王國界,當-[13]-[[蛇旬]]-[]-之-[14]-時。』 @[0816a29]@「彼山中諸神祇,現半身白王曰:『此是辟支佛,非是王子;[*][[蛇旬舍利法,不如王子法]]-[]-。所以然者,我是過去諸佛弟子,諸佛亦有此教。世有四人應與起[[偷婆]]-[]-。云何為四?如來.至真.等正覺應起偷婆;辟支佛應起偷婆;如來弟子漏盡阿羅漢應起偷婆,-[15]-當蛇旬[[轉輪聖王]]-[]-身時,[*]蛇旬如來、辟支佛身,亦復如是。』 @[0816b08]@「爾時,音響王復語天曰:『當云何供養[*]蛇旬轉輪-[16]-王身?』樹神報曰:『轉輪聖王與作鐵槨,盛滿香油,沐浴轉輪聖王身,以白淨劫波育衣,纏裹其身,復以-[17]-綵畫之衣而覆其上,-[18]-而著槨中,復以鐵蓋而蓋其上,處處施釘,復以百張白-[19]-疊而裹其槨,以種種雜香-[20]-積在乎地,以鐵槨安著其中,七日七夜之中,華香供養,懸繒、幡蓋,作倡-[21]-伎樂。過七日後,-[22]-復取-[23]-王身而[*]蛇旬之,[*]以取舍利,-[24]-蛇旬復經七日七夜-[25]-不絕,於[[四-[26]-徼道]]-[]-中而起偷婆,復以香華、幡蓋種種供養。大王當知,供養轉輪聖王舍利,其事如是;諸佛如來、辟支佛、阿羅漢亦復如是。』 @[0816b20]@「時音響王語彼天曰:『以何因緣供養轉輪聖王身?以何因緣供養-[27]-佛、辟支佛、阿羅漢身?』天報王曰:『轉輪聖王以法王治,自不殺生,復教他人使不行殺;自不與-[28]-不取,復教他人使不竊盜;己不婬-[29]-妷,復教他人不犯他妻;己不妄言、-[30]-綺語、惡口、兩舌鬥亂彼此、嫉妒、恚、癡,己意專正,恒行正見,亦使他人習其正見。是謂,大王!由此因緣,轉輪聖王應起偷婆。』 @[0816b29]@「王問天曰:『復以何因緣漏盡阿羅漢應起偷婆?』天報王曰:『漏盡阿羅漢比丘欲愛[*]已盡,瞋恚、愚癡已除,[*]已度有至無-[31]-為,是世間良祐福田,由此因緣,漏盡阿羅漢應起偷婆。』 @[0816c04]@「王復問曰:『以何因緣辟支佛應起偷婆?』天報王曰:『辟支佛者無師自覺,出世甚難,得現法報,脫於惡趣,令人生天上,由此因緣,辟支佛應起偷婆。』 @[0816c07]@「王復問曰:『以何因緣如來應起偷婆?』天報王曰:『如來[[十力]]-[]-具足,此十力者非聲聞、辟支佛所-[32]-能及-[33]-逮,轉輪聖王-[34]-所不能及,世間群萌所-[35]-不能及也。如來[[四無所畏]]-[]-在大眾中,能師子吼轉於梵輪。如來不度者度,不脫者脫,不般涅槃者令般涅槃,無救護者與作覆蔭,盲者作眼目,與諸疾病作大醫王,天及世人、魔、若魔天,靡不宗奉,可敬可貴,迴於惡趣令至善處。是謂,大王!由此因緣,如來應起偷婆。是謂,大王!由此因緣本末,四種之人應起偷婆。』爾時,音響王語彼天曰:『善哉!善哉!神天!我今受汝教,令供養此舍利,當如供養辟支佛。』 @[0816c20]@「爾時,音響王告諸人曰:『汝等各-[36]-輿須菩提辟支佛舍利往王國界。』群臣聞王教已,臥著金床,[*]輿詣國界。是時,音響王即敕使作鐵槨,盛滿香油,沐浴辟支佛身,以劫波育衣纏裹其身,復以雜[*]綵好衣,而覆其上,安處鐵槨中,復以鐵蓋而蓋其上,處處安釘,極令-[37]-牢固,以百張白[*]疊而覆其上,取種種好香以辟支佛身而著其中,七日七夜香華供養;過七日後,[*]蛇旬辟支佛舍利,復供養七日作倡伎樂,於四衢道頭起一偷婆,-[1]-後以香華、繒綵、幡蓋,作倡伎樂而供養之。 @[0817a02]@「比丘當知,其有眾生恭敬供養辟支佛舍利者,命終之後即生三十三天上,其有眾生思惟無常之想,迴三惡趣,生天人中。諸比丘!汝等莫作斯觀。爾時音響王者,豈異人-[2]-乎?則我身是。其思惟無常想者,多所饒益。我今觀此義已,告諸比丘,當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以思惟無常-[3]-之-[4]-想,-[5]-便欲愛、色愛、無色愛-[6]-盡斷,無明、憍慢永無遺餘,猶如以火-[7]-焚燒草木、高好講堂窗牖門-[8]-閾永盡無餘。比丘!思惟無常想亦復如是,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永無遺餘。是故,比丘!當-[9]-盡心意,無令違失。」當說斯法時,於彼座上六十餘比丘漏盡意解。 @[0817a14]@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8]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19] (無常想)+廣【宋】【元】【明】 「廣」,宋、元、明三本作「無常想廣」。 大正藏無「無常想」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0] 響=嚮【聖】* 「響」,聖本作「嚮」。 「嚮」,大正藏原為「響」,今依據聖本改作「嚮」。 [21] 婇=妓【宋】【元】【明】 「婇」,宋、元、明三本作「妓」。 「妓」,大正藏原為「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妓」。 [22] 果=果【宋】【元】 「果」,宋、元二本作「果」。 「果」,大正藏原為「果」,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果」。 [23] 天=太【聖】 「天」,聖本作「太」。 「太」,大正藏原為「天」,今依據聖本改作「太」。 [24] 應瑞=瑞應【宋】【元】【明】 「應瑞」,宋、元、明三本作「瑞應」。 「瑞應」,大正藏原為「應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瑞應」。 [25] (冠)+終【宋】【元】【明】 「終」,宋、元、明三本作「冠終」。 大正藏無「冠」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6] 「坋」,元、明二本作「圿」。 [27] (又)+且【宋】【元】【明】【聖】 「且」,宋、元、明、聖四本作「又且」。 大正藏無「又」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28] 座=坐【聖】* 「座」,聖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聖本改作「坐」。 [29] 敬=問【宋】【元】【明】 「敬」,宋、元、明三本作「問」。 「問」,大正藏原為「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問」。 [30] 壯=在【宋】*【元】*【明】* 「壯」,宋、元、明三本作「在」。 「在」,大正藏原為「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在」。 [31] 諸=彼【宋】【元】【明】 「諸」,宋、元、明三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32] 申=伸【宋】【元】【明】 「申」,宋、元、明三本作「伸」。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33] (而)+告【宋】【元】【明】 「告」,宋、元、明三本作「而告」。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4]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 〔有天〕-【聖】 聖本無「有天」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有天」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2] 過=適【聖】 「過」,聖本作「適」。 「適」,大正藏原為「過」,今依據聖本改作「適」。 [3] 愛=慶【宋】【元】【明】 「愛」,宋、元、明三本作「慶」。 「慶」,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慶」。 [4] 妊=任【聖】* 「妊」,聖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為「妊」,今依據聖本改作「任」。 [5] (味)+如【宋】【元】【明】 「如」,宋、元、明三本作「味如」。 大正藏無「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 正=政【聖】 「正」,聖本作「政」。 「政」,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聖本改作「政」。 [7] 座=坐【宋】【聖】 「座」,宋、聖二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坐」。 [8]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9] 有=生【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生」。 [10] (宮)+有【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宮有」。 大正藏無「宮」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 侍從=給侍【聖】 「侍從」,聖本作「給侍」。 「給侍」,大正藏原為「侍從」,今依據聖本改作「給侍」。 [12] (坐)+臥【宋】【元】【明】 「臥」,宋、元、明三本作「坐臥」。 大正藏無「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 座=坐【宋】【元】【明】【聖】* 「座」,宋、元、明、聖四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坐」。 [14] (離)+愛【聖】 「愛」,聖本作「離愛」。 大正藏無「離」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5] 〔因〕-【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因」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因」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6] 勤=懃【聖】 「勤」,聖本作「懃」。 「懃」,大正藏原為「勤」,今依據聖本改作「懃」。 [17] 學經=經學【宋】【元】【明】【聖】 「學經」,宋、元、明、聖四本作「經學」。 「經學」,大正藏原為「學經」,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經學」。 [18] 六=數【宋】【元】【明】 「六」,宋、元、明三本作「數」。 「數」,大正藏原為「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數」。 [19] (是)+時【宋】【元】【明】 「時」,宋、元、明三本作「是時」。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0] 爪=抓【聖】 「爪」,聖本作「抓」。 「抓」,大正藏原為「爪」,今依據聖本改作「抓」。 [21] 污=惡【元】【明】 「污」,元、明二本作「惡」。 「惡」,大正藏原為「污」,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惡」。 [22] 〔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3] 習=集【元】【明】【聖】* 「習」,元、明、聖三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集」。 [24] 法+(滅)【聖】 「法」,聖本作「法滅」。 大正藏無「滅」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25] 座=坐【宋】【聖】 「座」,宋、聖二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坐」。 [26] (為)+安【宋】【元】【明】 「安」,宋、元、明三本作「為安」。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7] 寢=侵【聖】 「寢」,聖本作「侵」。 「侵」,大正藏原為「寢」,今依據聖本改作「侵」。 [28] 宮=室【宋】【元】【明】 「宮」,宋、元、明三本作「室」。 「室」,大正藏原為「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室」。 [29] 固=閉【宋】【元】【明】 「固」,宋、元、明三本作「閉」。 「閉」,大正藏原為「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閉」。 [30] 壯=在【宋】【元】【明】【聖】 「壯」,宋、元、明、聖四本作「在」。 「在」,大正藏原為「壯」,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在」。 [31] 也=耶【宋】【元】【明】 「也」,宋、元、明三本作「耶」。 「耶」,大正藏原為「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耶」。 [1] 即+(時)【聖】 「即」,聖本作「即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2] 〔不見〕-【聖】,〔不〕-【宋】【元】【明】 ???? [3]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4] 乎=于【宋】*【元】*【明】* 「乎」,宋、元、明三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5] 穌=蘇【聖】 「穌」,聖本作「蘇」。 「蘇」,大正藏原為「穌」,今依據聖本改作「蘇」。 [6] 有=大【聖】 「有」,聖本作「大」。 「大」,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聖本改作「大」。 [7] 〔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8] 加=跏【宋】【元】【明】【聖】* 「加」,宋、元、明、聖四本作「跏」。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跏」。 [9] 至=詣【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詣」。 「詣」,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詣」。 [10] 于=乎【聖】 「于」,聖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為「于」,今依據聖本改作「乎」。 [11] 息=自【宋】【元】【明】 「息」,宋、元、明三本作「自」。 「自」,大正藏原為「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自」。 [12] 我+(年)【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年」。 大正藏無「年」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 蛇旬=旬蛇【聖】* 「蛇旬」,聖本作「旬蛇」。 「旬蛇」,大正藏原為「蛇旬」,今依據聖本改作「旬蛇」。 [14] 時彼=彼時【宋】【元】【明】 「時彼」,宋、元、明三本作「彼時」。 「彼時」,大正藏原為「時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時」。 [15] (轉輪聖王應起偷婆)八字+當【宋】【元】【明】 ??? [16] (聖)+王【宋】【元】【明】 「王」,宋、元、明三本作「聖王」。 大正藏無「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7] 綵=採【聖】* 「綵」,聖本作「採」。 「採」,大正藏原為「綵」,今依據聖本改作「採」。 [18] 而=舉【宋】【元】【明】 「而」,宋、元、明三本作「舉」。 「舉」,大正藏原為「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舉」。 [19] 疊=㲲【宋】*【元】*【明】* 「疊」,宋、元、明三本作「㲲」。 「㲲」,大正藏原為「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㲲」。 [20] 積=移【聖】 「積」,聖本作「移」。 「移」,大正藏原為「積」,今依據聖本改作「移」。 [21] 伎=妓【宋】【元】【明】 「伎」,宋、元、明三本作「妓」。 「妓」,大正藏原為「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妓」。 [22]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3] 王+(子)【宋】【元】【明】 「王」,宋、元、明三本作「王子」。 大正藏無「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4] 〔蛇旬〕-【宋】【元】【明】,=旬蛇【聖】 ???? [25] (供養)+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供養不」。 大正藏無「供養」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6] 徼=衢【宋】【元】【明】,=激【聖】 ???? [27] 佛=如來【宋】【元】【明】 「佛」,宋、元、明三本作「如來」。 「如來」,大正藏原為「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來」。 [28] 〔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9] 妷=佚【元】【明】 「妷」,元、明二本作「佚」。 「佚」,大正藏原為「妷」,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佚」。 [30] 綺=䛴【聖】 「綺」,聖本作「䛴」。 「䛴」,大正藏原為「綺」,今依據聖本改作「䛴」。 [31] 〔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2] 〔能〕-【宋】 宋本無「能」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能」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33] 逮+(非)【宋】【元】【明】 「逮」,宋、元、明三本作「逮非」。 大正藏無「非」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4] 所不能及=非【宋】【元】【明】,=所及非【聖】 ???? [35] 不能及=能及逮【宋】【元】【明】【聖】 「不能及」,宋、元、明、聖四本作「能及逮」。 「能及逮」,大正藏原為「不能及」,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能及逮」。 [36] 輿=舁【宋】*【元】*【明】* 「輿」,宋、元、明三本作「舁」。 「舁」,大正藏原為「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舁」。 [37] 牢=堅【聖】 「牢」,聖本作「堅」。 「堅」,大正藏原為「牢」,今依據聖本改作「堅」。 [1] 後=復【宋】【元】【明】 「後」,宋、元、明三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復」。 [2] 乎+(爾時音響王者)六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3]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4] 想+(廣布無常想)五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5] 便=使【元】【明】 「便」,元、明二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使」。 [6] 盡+(盡)【宋】【元】【明】 「盡」,宋、元、明三本作「盡盡」。 大正藏無「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 焚=焚【聖】 「焚」,聖本作「焚」。 「焚」,大正藏原為「焚」,今依據聖本改作「焚」。 [8] 「閾永盡無餘」五字,大正藏原為「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閾永盡無餘」五字。 [9] 盡=建【宋】【元】【明】 「盡」,宋、元、明三本作「建」。 「建」,大正藏原為「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建」。 ====[註解]==== [] 無常想:觀察與思惟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因緣生滅。又譯為「一切行無常想」。 [] 息:子息。 [] 五應瑞:即「天人五衰」。天人將要死亡前的五個現象,華冠枯萎、天衣垢坋、身體發臭、天女離散、不樂本座。 [] 不樂本座:不能安坐於自己的座位上,而焦慮踱步。 [] 作息:生子。 [] 降神:從天界轉生人間。 [] 非人之時:天人拜訪人間的時段,特指「後夜」(夜晚的最後四分之一,約凌晨三點至六點)。 [] 出要:出離;離欲。 [] 所謂習法皆是盡法:凡是因緣而生的事物,都會因緣而滅;有生就有滅。 [] 寤寐:寤,睡醒。寐,就寢。寤寐表示無時無刻。 [] 踰墻:翻牆。 [] 輿:扛抬。讀音同「餘」。 [] 蛇旬:火化。又譯為耶維、闍維、荼毘。 [] 蛇旬舍利法,不如王子法:火化辟支弗不能比照火化王子的方法。 [] 偷婆:供奉舍利(遺骸)的塔,另譯為鍮婆、塔婆、窣睹波、浮屠。 [] 轉輪聖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王」。 [] 四徼道:十字路口。「徼」讀音同「較」。又作「四衢道」。 [] 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1)處、非處智力:完全了知什麼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處」),什麼是沒道理、不可能的(「無有是處」)。(2)業異熟智力:完全了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因果業報。(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種禪定境界,這些定境要怎麼入手、有哪些深淺的層次、有哪些因緣能阻礙或成就這些定境。(4)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根器好壞。(5)種種意解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各種意向。(6)種種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間與眾生的各種差別、分類。(7)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麼途徑能通往什麼結果。(8)宿住隨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憶念自己及眾生的過去世。(9)死生智力:完全了知眾生未來世的往生去處,以及導致往生這些去處的善惡因緣。(10)漏盡智力:完全自知自證得漏盡,斷盡煩惱。詳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84經。 [] 四無所畏:佛說法時具有四種無所畏懼的自信,而勇猛安穩:(1)正等覺無畏、(2)漏永盡無畏、(3)說障法無畏、(4)說出道無畏。又譯為「四無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什麼是「不樂本座」]] *[[agama3:研討_為何可為轉輪王起塔供養|研討:為何可為轉輪王起塔供養]] =====-[10]-(四)@@[0817a16]@@===== @[0817a16]@聞如是: @[0817a16]@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817a1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比丘尼心[[五弊]]-[]--[11]-而不斷,不除心五結,-[12]-彼比丘、比丘尼-[13]-日夜-[14]-於善法-[15]-減而無增益。云何-[16]-心五弊-[17]-而不斷?於是,比丘!有狐疑心於如來所,亦不解脫,亦不入其正法,彼人[[心不在諷誦]]-[]-,是謂-[18]-斯比丘心弊不-[19]-斷。 @[0817a22]@「復次,比丘![[有疑心於正法]]-[]-,亦不解脫,亦不入其正法,彼人-[20]-亦不諷誦,是謂-[21]-斯人心弊不[*]斷。 @[0817a24]@「復次,比丘![[有疑心於聖眾]]-[]-,亦不解脫,亦不施意向和合眾,亦復不在道品法中,是謂[*]斯比丘心弊不[*]斷。 @[0817a27]@「復次,比丘!犯於禁戒,不自悔過,彼比丘[*]已犯禁戒,不自改悔,亦不施心在道品-[22]-之中,是-[23]-謂斯比丘心弊不[*]斷。 @[0817a29]@「復次,比丘!心意不定而修梵行:『我以此梵行之-[24]-德,生於天上,若諸神祇。』然彼比丘以此心行修於梵行,心不專在道品之中;心已不在道品之中,是謂-[25]-心弊不[*]斷。如是比丘心五弊不[*]斷。 @[0817b05]@「云何比丘-[26]-[[五結]]-[]-不斷?於是,比丘!懈怠不求[[方便]]-[]-,彼比丘[*]已有懈怠,不求方便,是謂[*]斯比丘心結不斷。 @[0817b07]@「復次,比丘!恒喜多-[27]-妄,貪在眠寐;彼比丘[*]以喜多[*]妄,貪在眠寐,是謂[*]斯比丘-[28]-第二心結不斷。 @[0817b10]@「復次,比丘!-[29]-意不定,恒喜多亂;彼比丘心已亂不定,是謂比丘-[30]-第三心結不斷。 @[0817b11]@「復次,比丘!根門不定;彼比丘已[[根門不定]]-[]-,是謂比丘-[31]-第四心結不斷。 @[0817b13]@「復次,比丘!恒喜在-[32]-市,不在靜處,是謂比丘-[33]-第五心結不斷。 @[0817b14]@「若比丘、比丘尼,有此五心弊、-[34]-五心結不斷,彼比丘、比丘尼晝夜之中善法斷絕,無有增益。猶如雞子若八、-[35]-若十二,不隨時覆蔭,不隨-[36]-[[菢]]-[]-,不隨時將護,彼雞雖生此念:『使我雞子得全無他。』然此雞子終不安隱。所以然者,皆由不隨時將護之所致,後復斷壞不成其子。此亦如是,若比丘、比丘尼、五心結不斷、五心弊不除,晝夜之中於善法減,無有增益。 @[0817b23]@「若復比丘、比丘尼,五心結斷、五心弊除,晝夜之中善法增益,無有損減。猶如雞子若八、[*]若十二,隨時將護,隨時育養,隨時蔭覆,彼雞雖生斯念:『使我雞子-[37]-全不成就。』然彼雞子自然成就,安隱無為。所以然者,隨時長養,令得無為,時諸雞子尋得出外。此亦如是,若比丘、比丘尼,五心弊斷、五心結除,彼比丘、比丘尼於長夜之中善法-[38]-增益,無有損減。 @[0817c02]@「是故,比丘、若比丘尼、當[[施設]]-[]-心無有猶豫狐疑於-[39]-佛、猶豫狐疑於眾。具足-[40]-於戒律,心意專正,無有錯亂,亦不興意希望餘法,亦不僥倖-[41]-修梵行:『我當以此行法作天、人身,神妙尊豪。』 @[0817c06]@「若復有比丘、比丘尼無有狐疑猶豫於佛、法、聖眾,亦-[42]-無犯戒,無所漏失。我今告汝,重-[43]-囑累汝,彼比丘當趣二處:若生天上、若在人中。猶如人處極熱之中,兼復飢渴,遇得陰涼之處,得冷泉水飲。彼人雖生斯念:『我雖遇陰涼冷水飲之,猶不斷飢渴。』但彼人-[44]-暑熱已盡,飢渴已除。此亦如是,若比丘、比丘尼無狐疑猶豫於如來所者,彼比丘便趣二處:若生天上、若處人中。若比丘、比丘尼,當求方便,[*]斷心五弊,-[45]-除心五結。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817c17]@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0] ~M. 16. Cetokhila.,[No. 26(206)] ???? [11] 〔而不斷〕-【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而不斷」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而不斷」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2] (不斷)+彼【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不斷彼」。 大正藏無「不斷」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 (於)+日【宋】【元】【明】 「日」,宋、元、明三本作「於日」。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 於=中【宋】【元】【明】 「於」,宋、元、明三本作「中」。 「中」,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中」。 [15] (損)+減【宋】【元】【明】 「減」,宋、元、明三本作「損減」。 大正藏無「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 (比丘)+心【宋】【元】【明】 「心」,宋、元、明三本作「比丘心」。 大正藏無「比丘」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7] 而不斷=不除【宋】【元】【明】 「而不斷」,宋、元、明三本作「不除」。 「不除」,大正藏原為「而不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除」。 [18] 〔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9] 斷=除【宋】*【元】*【明】* 「斷」,宋、元、明三本作「除」。 「除」,大正藏原為「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除」。 [20] 亦=心【宋】【元】【明】,(心)+亦【聖】 ???? [21] 斯人=比丘【宋】【元】【明】 「斯人」,宋、元、明三本作「比丘」。 「比丘」,大正藏原為「斯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比丘」。 [22]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3] 〔謂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謂斯」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謂斯」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4] 德=法得【聖】 「德」,聖本作「法得」。 「法得」,大正藏原為「德」,今依據聖本改作「法得」。 [25] (比丘)+心【宋】【元】【明】 「心」,宋、元、明三本作「比丘心」。 大正藏無「比丘」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6] (心)+五【宋】【元】【明】 「五」,宋、元、明三本作「心五」。 大正藏無「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7] 妄=忘【宋】*【元】*【明】* 「妄」,宋、元、明三本作「忘」。 「忘」,大正藏原為「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忘」。 [28] 〔第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第二」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二」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9] (心)+意【宋】【元】【明】 「意」,宋、元、明三本作「心意」。 大正藏無「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0] 〔第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第三」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1] 〔第四〕-【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第四」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四」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2] 市=鬧【宋】【元】【明】 「市」,宋、元、明三本作「鬧」。 「鬧」,大正藏原為「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鬧」。 [33] 〔第五〕-【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第五」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五」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4] (不除)+五【宋】【元】【明】 「五」,宋、元、明三本作「不除五」。 大正藏無「不除」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5] (若十)+若【宋】*【元】*【明】* 「若」,宋、元、明三本作「若十若」。 大正藏無「若十」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6] 菢=時育養【宋】【元】【明】,(時)+菢【聖】 ???? [37] 全=令【宋】【元】【明】 「全」,宋、元、明三本作「令」。 「令」,大正藏原為「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38] 增=長【宋】【元】【明】 「增」,宋、元、明三本作「長」。 「長」,大正藏原為「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長」。 [39] 佛+(猶豫狐疑於法)六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40] 〔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41] 修+(行)【宋】【元】【明】 「修」,宋、元、明三本作「修行」。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2] 無=不【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43] 矚=屬【聖】,=囑【麗-CB】【CB】 ???? [44] 暑=煮【聖】 「暑」,聖本作「煮」。 「煮」,大正藏原為「暑」,今依據聖本改作「煮」。 [45] 除=斷【宋】【元】【明】 「除」,宋、元、明三本作「斷」。 「斷」,大正藏原為「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斷」。 ====[註解]==== [] 五弊:懷疑佛陀、懷疑正法、懷疑聖眾、犯戒不懺悔不修行、心意不定而修梵行。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譯為「五穢」,差異處是第五項為對世尊稱譽的梵行者找麻煩、嫌惡,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五種心荒蕪」,差異處是第五項為對同梵行者不悅、起瞋心。 [] 心不在諷誦:這裡特指心中無意誦戒、持戒。 [] 有疑心於正法:對佛陀所說的教法心存懷疑。 [] 有疑心於聖眾:對證果的賢聖僧眾心存懷疑。 [] 五結:懶惰放逸、貪睡愛做白日夢、胡思亂想、不守護根門、迷戀世俗。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譯為「五縛」,為對身體未離貪、對欲未離貪、不喜歡解脫法、與在家人混雜而不學無術、有點進展就自滿不再進修。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五種心繫縛」,為對欲未離貪、對身體未離貪、對色未離貪、盡情吃飽躺臥、為升天而修梵行。 [] 方便:努力;可達成目標的方法。 [] 根門不定:不守護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心念追逐外境亂跑。 [] 菢:禽鳥孵卵。讀音同「抱」。 [] 施設:安立;使安住。 ====[對應經典]==== * {ref>Zho206} * {ref>M016} * {ref>A05.205} * {ref>A09.071} * {ref>A10.014} ====[讀經拾得]==== 本經所說的「五弊」是心無法安住於應該安住的地方,「五結」是心攀緣於不應該攀緣的地方,因此難以進入修行的狀態,更不能證得正定及果位。 =====(五)@@[0817c19]@@===== @[0817c19]@聞如是: @[0817c19]@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817c2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或有是時,王威不普,盜賊競興;賊[*]已競興,村-[46]-家、城廓、人民之類皆悉敗亡,或遭遇飢饉,取命終者;設彼眾生於飢饉取命終-[47]-者,皆墮三惡趣。今此精進比丘亦復如是,若持戒減少,爾時惡比丘-[48]-兢起;-[49]-惡比丘已競起惡,正法漸衰,增益非法;非法已增益,其中眾生皆墮三惡趣。 @[0818a01]@「若復是時,王威遠接,賊便隱藏;王已遠接,城廓、村落、人民熾盛。今此精進比丘亦復如是,若持戒完具,爾時犯戒比丘-[1]-漸衰-[2]-耗,正法興隆,非法衰[*]耗,其中眾生命終之後皆生天上、人中。是故,比丘!當念具足戒律,威儀禮節,無令缺減。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0818a07]@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46] 家=落【宋】【元】【明】【聖】 「家」,宋、元、明、聖四本作「落」。 「落」,大正藏原為「家」,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落」。 [47] 〔者〕-【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48] (已)+兢【宋】【元】【明】 「兢」,宋、元、明三本作「已兢」。 大正藏無「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9] 〔惡比丘已競起惡〕七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惡比丘已競起惡」七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惡比丘已競起惡」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 漸+(漸)【宋】【元】【明】 「漸」,宋、元、明三本作「漸漸」。 大正藏無「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耗=秏【聖】* 「耗」,聖本作「秏」。 「秏」,大正藏原為「耗」,今依據聖本改作「秏」。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以國王衰弱、盜賊橫行,造成餓死墮三惡道,比喻出家人不持戒、正法敗壞,造成墮三惡道。 =====(六)@@[0818a09]@@===== @[0818a09]@聞如是: @[0818a09]@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818a1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寧常眠寐,不於[[覺寤]]-[]-之中思惟亂想,身壞命終,生於惡趣。寧以火燒鐵錐而-[3]-烙-[4]-于眼,不以視色興起亂想。興想比丘為識所敗;比丘-[5]-已為識所敗,必當趣三惡道:地獄、畜生、餓鬼。 @[0818a14]@「-[6]-今我所以說者-[7]-何?彼人寧-[8]-當-[9]-睡眠,不於覺-[10]-寤之中思惟亂想;寧以利錐刺壞其耳;不以聽聲興起亂想。興想比丘為識所敗,寧恒睡眠,不於覺-[11]-寤起於亂想。 @[0818a18]@「-[12]-寧熱鉗壞其鼻根,不以聞香興起亂想。興想比丘為識所敗;[*]已為識所敗,便墮三惡趣:地獄、畜生、餓鬼。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0818a21]@「寧以利劍截斷其舌,不以惡言、麤語墮三惡趣:地獄、畜生、餓鬼。寧常睡眠,不於覺[*]寤興起亂想。 @[0818a24]@「寧以熱銅-[13]-葉纏裹其身,不共長者、居士、婆羅門女共相交接;設與交接言語往返者,必墮三惡趣:地獄、畜生、餓鬼。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0818a27]@「寧恒睡眠,不以覺[*]寤意有所念,欲壞聖眾;[*]已壞聖眾,墮五逆罪,億千-[14]-諸佛終不療救。夫鬥亂眾者,必當墮不救之罪。是故,我今說寧常睡眠,不於覺[*]寤意有所念,欲壞聖眾,受無救之罪。是故,比丘!當將護六情,無令漏失。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0818b04]@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3] 烙=鑠【宋】,=樂【聖】 ???? [4] 于=乎【聖】 「于」,聖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為「于」,今依據聖本改作「乎」。 [5] 已=以【宋】【元】【明】【聖】* 「已」,宋、元、明、聖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以」。 [6] 〔今〕-【聖】 聖本無「今」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今」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7] 〔何〕-【聖】 聖本無「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何」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8] 當=常【宋】【元】【明】 「當」,宋、元、明三本作「常」。 「常」,大正藏原為「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常」。 [9] 睡眠=眠睡【宋】【元】【明】 「睡眠」,宋、元、明三本作「眠睡」。 「眠睡」,大正藏原為「睡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眠睡」。 [10] 寤=悟【聖】 「寤」,聖本作「悟」。 「悟」,大正藏原為「寤」,今依據聖本改作「悟」。 [11] 寤=悟【宋】【聖】* 「寤」,宋、聖二本作「悟」。 「悟」,大正藏原為「寤」,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悟」。 [12] 寧+(以)【宋】【元】【明】【聖】 「寧」,宋、元、明、聖四本作「寧以」。 大正藏無「以」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13] 葉=鍱【宋】【元】【明】【聖】 「葉」,宋、元、明、聖四本作「鍱」。 「鍱」,大正藏原為「葉」,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鍱」。 [14] 諸=姟【宋】【元】【明】 「諸」,宋、元、明三本作「姟」。 「姟」,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姟」。 ====[註解]==== [] 覺寤:睡醒。 [二] [三] ====[對應經典]==== * 要加上《雜阿含經》卷九第241經 /* * {ref>Tn0140} */ /* * {ref>Tn0453} */ ====[讀經拾得]==== * 本經提到的內容與《雜阿含經》卷九第241經頗為類似,不過在《雜阿含》中世尊除了說「諸比丘寧當睡眠,不於彼色而起覺想」外,更有進一步補充「睡眠者是愚癡活、癡命,無果、無利、無福,我當不眠,亦不起覺想,起想者生於纏縛諍訟,令多人非義饒益,不得安樂。 」亦即重點不在於以睡眠來逃避思惟亂想,而在於要好好的守護六根。 =====[導讀:給孤獨長者]===== 《雜阿含經》卷四十七[[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七#一二四一|第1241經]]記載給孤獨長者表示,只要在他家的人,都是淨信三寶的人,只要在他家命終的人,都能升天,因為他用各種方法讓到他家的人都皈敬三寶。 這是給孤獨長者推廣佛法的成果,然而在這成果背後,也是需要很多努力,以下第7至9經都記載給孤獨長者為了接引兒子及媳婦所作的一些努力。 =====(七)@@[0818b05]@@===== @[0818b05]@聞如是: @[0818b05]@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818b06]@爾時,[[阿那邠祁]]-[]-長者有四兒,不事佛、法、聖眾,亦復不自歸命佛、法、聖眾。是時,阿那邠祁長者告四兒曰:「汝等各各自歸佛、法、聖眾,長夜之中獲福無量。」 @[0818b09]@諸兒白父:「我等諸子不堪自歸佛、法、聖眾。」 @[0818b10]@阿那邠祁長者告曰:「我今各賜卿等純金千兩,隨我教敕,自歸命佛、法、聖眾。」 @[0818b12]@諸子白言:「我等-[15]-不堪任自歸佛、法、聖眾。」 @[0818b13]@父復告曰:「加賜汝二千、三千、四千、五千兩純金,宜當自歸佛、法、聖眾,長夜之中獲福無量。」 @[0818b15]@爾時,諸子聞斯語已,默然受之。是時,諸子白阿那邠祁長者曰:「我等當云何自歸佛、法、聖眾?」 @[0818b17]@阿那邠祁長者報曰:「汝等盡來,隨吾至世尊所。若世尊有所說者,汝等當念奉行。」 @[0818b19]@諸子白父:「如來今為所在?去此遠近?」 @[0818b20]@其父報曰:「今如來.至真.等正覺近在舍衛國,止吾園中。」 @[0818b21]@時阿那邠祁將四兒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長者白世尊言:「我今四子不自歸佛、法、聖眾,近昨各賜五千兩金,勸令事佛、法、聖眾,唯願世尊各與說法,使長夜之中受福無量。」 @[0818b25]@爾時,世尊與長者四子漸漸說法,勸令歡喜。長者諸子聞佛-[16]-說法,踊躍歡喜,不能自勝,前自長跪,白世尊言:「我等各各自歸世尊、正法、聖眾,自今已-[17]-後,不復殺生,乃至不飲酒-[18]-。」如是再三。 @[0818c01]@時阿那邠祁長者白世尊言:「若使有人[[出物雇-[19]-人使事佛]]-[]-者,其福云何?」 @[0818c02]@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長者!乃致斯問,天、人得安,乃能問如來斯義,善思念之,吾當為汝說。」時長者從佛受教。 @[0818c05]@世尊告曰:「有四大藏。云何為四?有伊羅鉢龍在乾陀衛國-[20]-,此名一藏,無數珍寶積滿其宮。復有班-[21]-稠大藏在蜜絺-[22]-羅國,珍寶積聚不可稱計。復有賓伽羅大藏在須賴吒國,珍寶積聚不可稱計。復有蠰-[23]-佉大藏在波-[24]-羅㮈國,珍寶積聚不可稱計。設閻浮地男女大小,各各擔-[25]-抱四年四月四日取伊羅鉢藏者,終不減少;班[*]稠藏,四年四月四日各來取者,不知減少;賓伽羅藏,四年四月四日各各取者,不知減少;蠰[*]佉大藏在波[*]羅㮈國,四年四月四日取者,不知減少。是謂,長者!四大寶藏。若閻浮提-[26]-地男女大小,各各擔[*]抱經四年四月四日不知減少。 @[0818c18]@「將來之世有佛名彌勒,出現於世。爾時,國界名雞頭,王所治處,東西十二[[由延]]-[]-,南北七由延,人民熾盛,穀米豐登。雞頭王治處,繞城七匝有四-[27]-池水,各縱廣一由延,金沙在下;優鉢蓮華、拘勿頭花、分陀利華各生其中,水-[28]-像金色、銀色、水精色、琉璃色,設銀色水-[29]-凍化-[30]-成為銀,若金色-[31]-水凍化成為金,若琉-[32]-璃水凍化為琉[*]璃,若水精水-[33]-凍化為水精。 @[0818c26]@「長者當知,爾時,有四-[34]-城門,銀池水中金作[[門閾]]-[]-,金池水中銀作門閾,琉璃池中水精作門閾,水精池中琉[*]璃作門閾。 @[0818c28]@「長者當知,爾時,雞頭城中周匝懸鈴。是時,鈴聲-[35]-皆出五樂之音。爾時,城中恒有七種之聲。云何為七?-[1]-貝聲、鼓聲、-[2]-琴聲、小鼓聲、-[3]-員鼓聲、鞞-[4]-鼓聲,歌舞聲為七。爾時,雞頭城中生自然粳米,皆長三寸,極為香美,出眾味上,尋取尋生,皆不見所取之處。爾時,有王名蠰[*]佉,以法-[5]-化,七寶具足。 @[0819a06]@「長者當知,爾時,典藏人名為善寶,高德智慧天眼第一,皆能知寶藏處所。有主之藏自然擁護,無主之藏便奉上王。爾時,伊羅鉢龍王、-[6]-般稠龍王、賓伽羅龍王、蠰[*]佉龍王,是時四龍王主典寶藏,皆往至善寶典藏所,而語之曰:『欲所須者,我等相給。』時四龍王:『唯願奉上四藏之寶,以自營己。』時,善寶典主即取四藏之寶,奉上蠰[*]佉王金-[7]-寶羽車。」 @[0819a14]@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伊羅在乾陀,  -[8]-蜜-[9]-絺在般稠,\\  賓伽須賴國,  蠰[*]佉婆羅國。\\  此是四寶藏,  種種藏充滿,\\  爾時-[10]-常出現,  功德之所-[11]-至。\\  奉上彼聖王,  金銀[*]寶羽車,\\  諸神皆擁護,  長者受其福。\\ @[0819a22]@「爾時,有佛出世名為彌勒,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教化人民。長者當知,爾時,善寶典藏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12]-爾時藏主者,今長者-[13]-是也。 @[0819a26]@「時,蠰[*]佉王以金-[14]-車廣作福德,將八萬四千大臣,前後圍繞,往至彌勒所,出家學道。爾時,典藏亦復廣作福德,亦-[15]-當出家學道,盡於苦際,皆由長者將-[16]-道四子,使自歸於佛、法、比丘僧。緣是功德,不墮三惡趣,復緣此德得四大藏,亦緣此報與蠰[*]佉作典藏主,即於彼世盡於苦際。所以然者,歸佛、法、僧,其德不可量。其有自歸佛、法、眾者,其福如是。是故,長者!當慈愍有形之類,求其方便,向佛、法、眾。如是,長者!當作是學。」 @[0819b07]@爾時,阿那邠祁長者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從坐起,繞佛三匝,-[17]-作禮而去,及其四子亦復如是。 @[0819b09]@爾時,阿那邠祁長者及四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5] 大正藏無「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 大正藏無「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7] 「已」,聖本作「以」。 [18] 宋、元、明三本無「乃至不飲酒」五字。 [19] 「雇」,元、明、聖三本作「顧」。 [20] 大正藏無「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 「班」,大正藏原為「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班」。* [22] 「絺」,大正藏原為「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絺」。* [23] 「蠰」,宋、元、明三本作「儴」。* [24] 「波」,大正藏原為「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波」。* [25] 「擔」,大正藏原為「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擔」。* [26] 大正藏無「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7] 大正藏無「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8] 「水」,大正藏原為「外」,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水」。 [29] 「色水」,大正藏原為「水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色水」。 [30] 「化」,聖本作「便化」。 [31] 大正藏無「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2] 「琉」,聖本作「流」。* [33] 大正藏無「水」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4] 大正藏在「四」字之後有一「大」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35] 大正藏在「」字之後有一「聞」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 貝=螺【宋】【元】【明】 「貝」,宋、元、明三本作「螺」。 「螺」,大正藏原為「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螺」。 [2] 琴=笒【聖】 「琴」,聖本作「笒」。 「笒」,大正藏原為「琴」,今依據聖本改作「笒」。 [3] 員=圓【元】【明】 「員」,元、明二本作「圓」。 「圓」,大正藏原為「員」,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圓」。 [4] 鼓+(鼓)【聖】 「鼓」,聖本作「鼓鼓」。 大正藏無「鼓」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5] (治)+化【宋】【元】【明】 「化」,宋、元、明三本作「治化」。 大正藏無「治」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 般=班【明】 「般」,明本作「班」。 「班」,大正藏原為「般」,今依據明本改作「班」。 [7] 寶=葆【元】【明】 「寶」,元、明二本作「葆」。 「葆」,大正藏原為「寶」,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葆」。 [8] 蜜=般【宋】【元】,=班【明】 ???? [9] 絺在般稠=稠在蜜絺【宋】【元】【明】 「絺在般稠」,宋、元、明三本作「稠在蜜絺」。 「稠在蜜絺」,大正藏原為「絺在般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稠在蜜絺」。 [10] 常=當【宋】【元】【明】【聖】 「常」,宋、元、明、聖四本作「當」。 「當」,大正藏原為「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當」。 [11] 至=致【宋】【元】【明】【聖】 「至」,宋、元、明、聖四本作「致」。 「致」,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致」。 [12] 〔爾〕-【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3] (身)+是【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身是」。 大正藏無「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 車=銀【宋】【元】【明】 「車」,宋、元、明三本作「銀」。 「銀」,大正藏原為「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銀」。 [15] 當=常【聖】 「當」,聖本作「常」。 「常」,大正藏原為「當」,今依據聖本改作「常」。 [16] 道=導【宋】【元】【明】 「道」,宋、元、明三本作「導」。 「導」,大正藏原為「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導」。 [17] 作禮=禮足【宋】【元】【明】 「作禮」,宋、元、明三本作「禮足」。 「禮足」,大正藏原為「作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禮足」。 ====[註解]==== [] 阿那邠祁: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長者,波斯匿王的主藏吏。為城中富豪,秉性仁慈,因常幫助孤苦無依的人,人譽為「給孤獨」,「阿那邠祁」是音譯,又譯為「阿那邠邸」、「須達多」。曾和波斯匿王長子祇陀太子共同捐獻園林給僧團,即祇樹給孤獨園。「邠」讀音同「賓」。 [] 出物雇人使事佛:出資請人,讓人聽從佛陀。例如給孤獨長者出錢說服他的兒子們聽從佛陀的教導。 [] 由延:長度單位,帝王一天行軍的里程,約七、八公里。另譯作「由旬」。 [] 門閾:門檻。「閾」讀音同「遇」。 ====[對應經典]==== * 參考{ref>Tn0140} * 參考{ref>Tn0453} ====[讀經拾得]==== 出資讓人信佛,如同發掘三寶示人,因此而報得成為轉輪聖王的典藏人,能夠輕易認出各種寶藏。 =====-[18]-(八)@@[0819b11]@@===== @[0819b11]@聞如是: @[0819b11]@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819b12]@爾時,-[19]-阿那邠祁長者身抱重患。時,舍利弗以天眼觀清淨無-[20]-瑕穢,見阿那邠祁長者身抱重患,尋告阿難曰:「汝來共至阿那邠祁長者所問訊。」 @[0819b15]@時,阿難報曰:「宜知是時。」 @[0819b16]@爾時,阿難到時-[21]-持鉢,入舍衛城乞食,以次漸漸至阿那邠祁長者家,即便就座。時舍利弗即於座上,語阿那邠祁長者曰:「汝今所疾有增有損乎?覺知苦痛漸漸除,-[22]-不至增劇耶?」 @[0819b20]@長者報曰:「我今所患極為少賴,覺增不覺減。」 @[0819b21]@舍利弗報曰:「如今,長者當憶佛,是謂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亦當追憶念法,如來法者,極為甚深,可尊可貴,無與等者,賢聖之所修行;亦當念僧,如來-[23]-眾者,上下和順無有諍訟,法法成就。聖眾者,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24]-見慧成就。所謂僧者,[[四雙八輩]],此名如來聖眾,可尊可貴,是世間無上福田。長者!若修行念佛、念法、念比丘僧者,-[25]-其德不可稱計,獲甘露、-[26]-滅盡之處。 @[0819c02]@「若善男子、善女人念三尊已:佛、法、聖眾,-[27]-墮三惡趣者,終無此事!若彼善男子、善女人修念三尊,必至-[28]-善處天上、人中。然-[29]-後,長者!-<不起於色,亦不依色而起於識;不起於聲,不依聲而起於識;不起香,不依香而起於識;不起於味,不依味而起於識;不起細滑,不依細滑而起於識;不起意,不依意而起於識;不起今世、後世,不依今世、後世而起於識;不起於愛,莫依愛而起於識。>-所以然者,緣愛有受,緣受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30]-死、愁、憂、苦、惱,不可稱計。是謂有此五苦盛陰,無有我、人、壽、命、士夫、[[萌兆]]-[]-、有形之類。[[若眼起時則起-[31]-,亦不知來處;若眼滅時則滅,亦不知去處。無有而眼生,已有而眼滅]]-[]-,皆由合會諸法因緣。所謂因緣法者,緣是有是,無是則無。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32]-受,受緣有,有緣生,生緣死,死緣愁、憂、苦、-[33]-惱、不可稱計。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無有而生,[*]已有而滅,亦復不知來處,亦不知去處,皆由合會諸法因緣。是謂,長者!名為空行第一之-[34]-法。」 @[0819c24]@是時,阿那邠祁長者悲泣涕零不能自止。 @[0819c25]@時,舍利弗語阿那邠祁曰:「以何因緣悲感乃爾乎?」 @[0819c26]@長者報曰:「我不悲感。所以然者,我昔日來數[[承事]]佛,亦復尊敬諸長-[35]-老比丘,亦不聞如斯尊重之法,如舍利弗之所演說。」 @[0819c29]@是時,阿難語阿那邠祁曰:「長者當知,世間有二種之人,如來之所說。云何為二?一者知樂,二者知苦。彼習樂之人,所謂尊者[[耶輸提]]-[]-族姓子是。彼習苦之人,[[婆伽梨]]-[]-比丘是。又復,長者!耶輸提比丘空行-[1]-第一;信解脫者,婆伽梨比丘。又復,長者!知苦之人、知樂之人,二人心俱解脫,二俱如來弟子無與等者,由其不沒不生,二人勤受佛教,亦無懈廢,但心有增減故。人有知者,有不知者,如長者之所說:『我昔-[2]-已來承事諸佛,恭敬長老比丘,[[初不聞]]-[]-如斯尊重之法,如舍利弗之所說。』耶輸提比丘觀-[3]-視於地,而心得解脫;婆伽梨比丘觀視-[4]-於刀,即時心得解脫。是故,長者!當作如婆伽梨比丘之比。」 @[0820a13]@是時,舍利弗廣與說法,勸令歡喜,使發無上之心,即從坐起而去。 @[0820a15]@舍利弗、阿難去未久,須臾之頃阿那邠祁長者命終,便生三十三天。爾時,阿那邠祁天子有五事功德,勝彼諸天。云何為五?所謂天壽、天色、天-[5]-樂、天威神、天光明。爾時,阿那邠祁天子便作是念:「我今獲此天身,皆由如來之恩。今我不宜於五欲自娛樂,先應至世尊所,拜跪問訊。」 @[0820a21]@時,阿那邠祁天子將諸天-[6]-人,前後圍繞,持諸天花散如來身上。時如來在舍衛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在虛空中,叉手向世尊,便說斯偈: 「此是-[7]-祇-[8]-洹界,  仙人眾娛戲,\\  法王所治處,  當發歡悅心。」\\ @[0820a27]@爾時,阿那邠祁天子說斯偈已,如來默然可-[9]-之。時,彼天子即生此念:「如來-[10]-已然可我。」即捨神足,在一面立。 @[0820a29]@時,阿那邠祁天子白世尊言:「我是須達,又名阿那邠祁,人所明了,亦是如來弟子受聖尊教。今取命終,生三十三天。」 @[0820b03]@世尊告曰:「汝由何恩今獲此天身?」 @[0820b04]@天子白佛:「蒙世尊之力,得受天身。」時,阿那邠祁天子復以天華散如來身上,亦散阿難及舍利弗身上,遍遶祇[*]洹七匝還沒不現。 @[0820b07]@是時,世尊告阿難曰:「昨夜有天-[11]-子來至我所,-[12]-便說斯偈: 「『此是祇[*]洹界,  仙人眾娛-[13]-戲,\\   法王所治處,  當發歡-[14]-悅心。』\\ @[0820b11]@「是時,彼天子繞祇[*]洹七匝便退而去。汝今阿難!汝頗識彼天子乎?」 @[0820b12]@阿難白佛言:「必當是阿那邠祁長者也。」 @[0820b13]@佛告阿難:「如汝所言。善哉!乃能以[[未知智]]-[]-而識彼天子。所以然者,彼是阿那邠祁天子。」 @[0820b15]@阿難白佛言:「阿那邠祁!今生天上為名何等?」 @[0820b16]@世尊告曰:「即名阿那邠祁。所以然者,彼天即生之日,諸天各各有此言:『此天子在人中時,是如來弟子,恒等心普施一切,周窮濟乏,作此功德已,此是三十三天,-[15]-今故續名阿那邠祁。』」 @[0820b2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16]-有大功德智慧成就,阿難比丘今在學地,-[17]-智慧無與等者。所以然者,阿羅漢所應-[18]-知者,阿難便知之。過去諸佛世尊所應學者,阿難皆明了知。過去時亦有斯人,聞便了[*]知,如我今日阿難比丘瞻望方知之:『如來須是;如來不須是。』過去諸佛弟子入三昧方知未然之事,如我今日阿難比丘睹便曉了。」 @[0820b2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博有所知,有勇猛精進,念不錯亂,多聞第一,堪任執事,所謂阿難比丘-[19]-是。」 @[0820c01]@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8] ~M. 143. Anāthapiṇḍikovāda.,[No. 26(28)]. ???? [19] 阿那[>邠]祁~Anāthapiṇḍika. ??? [20] 瑕=斑【聖】 「瑕」,聖本作「斑」。 「斑」,大正藏原為「瑕」,今依據聖本改作「斑」。 [21] (著衣)+持【宋】【元】【明】 「持」,宋、元、明三本作「著衣持」。 大正藏無「著衣」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2] 不+(不)【元】【明】【聖】 「不」,元、明、聖三本作「不不」。 大正藏無「不」字,今依據元、明、聖三本補上。 [23] 眾=僧【宋】【元】【明】 「眾」,宋、元、明三本作「僧」。 「僧」,大正藏原為「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僧」。 [24] (解脫)+見【宋】【元】【明】 「見」,宋、元、明三本作「解脫見」。 大正藏無「解脫」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5] 其德=及得【聖】 「其德」,聖本作「及得」。 「及得」,大正藏原為「其德」,今依據聖本改作「及得」。 [26] (味)+滅【宋】【元】【明】 「滅」,宋、元、明三本作「味滅」。 大正藏無「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7] 墮=入【宋】【元】【明】 「墮」,宋、元、明三本作「入」。 「入」,大正藏原為「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入」。 [28] 善=三【宋】 「善」,宋本作「三」。 「三」,大正藏原為「善」,今依據宋本改作「三」。 [29] 後=復【宋】【元】【明】 「後」,宋、元、明三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復」。 [30] 大正藏無「緣生有」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1] 大正藏無「則起」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2] 受=取【聖】 「受」,聖本作「取」。 「取」,大正藏原為「受」,今依據聖本改作「取」。 [33] 惱=樂【宋】【元】【明】【聖】 「惱」,宋、元、明、聖四本作「樂」。 「樂」,大正藏原為「惱」,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樂」。 [34] 法+(也)【宋】【元】【明】 「法」,宋、元、明三本作「法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5] 老=者【聖】 「老」,聖本作「者」。 「者」,大正藏原為「老」,今依據聖本改作「者」。 [1] 「空行」,大正藏原為「解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空行」。 [2]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3] 大正藏無「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 於=如【聖】 「於」,聖本作「如」。 「如」,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聖本改作「如」。 [5] 樂=顏【宋】,=額【聖】 ???? [6] 人=子【聖】 「人」,聖本作「子」。 「子」,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聖本改作「子」。 [7] 祇洹界~Jetavanam. ??? [8] 洹=桓【宋】【元】* 「洹」,宋、元二本作「桓」。 「桓」,大正藏原為「洹」,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桓」。 [9] 〔之〕-【聖】 聖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0]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11] 〔子〕-【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子」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2] 便說斯=而說此【宋】【元】【明】,〔便〕-【聖】 ???? [13] 戲=樂【聖】 「戲」,聖本作「樂」。 「樂」,大正藏原為「戲」,今依據聖本改作「樂」。 [14] 悅=喜【宋】【元】【明】 「悅」,宋、元、明三本作「喜」。 「喜」,大正藏原為「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喜」。 [15] 今=令【聖】 「今」,聖本作「令」。 「令」,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聖本改作「令」。 [16] (阿難比丘)+有【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阿難比丘有」。 大正藏無「阿難比丘」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7] 〔智〕-【聖】 聖本無「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智」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8] 知=智【聖】* 「知」,聖本作「智」。 「智」,大正藏原為「知」,今依據聖本改作「智」。 [19] 是+(爾)【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爾」。 大正藏無「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 萌兆:預兆,指無益解脫的吉凶禁忌。又譯為「世間吉凶」、「忌諱吉慶」。or 眾生。「萌」是以草木剛發芽來比喻眾生智慧還未開,「兆」即「眾」,許多。又作「兆萌」。 [] 若眼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若眼滅時則滅,亦不知去處。無有而眼生,已有而眼滅:眼生起的時候就生起了,並不是從別的地方過來;眼滅去的時候就滅去了,並不是到別的地方去了。眼並不是永恆實存的,是因緣和合而生起的,生起之後滅去。 [] 耶輸提:疑為「尊者須菩提」在傳抄時的訛誤,比丘名,以「解空第一」聞名,他曾在乞食時專找富人家而不找窮人家,以免造成窮人家的負擔,後來佛陀指正他應次第乞食,不挑貧富。也有解為優婆塞名,是毘舍離城內的大將,帶領五百童子學佛,曾承辦大愛道比丘尼及五百比丘尼的火化,參見《增壹阿含經》卷五十〈大愛道般涅槃品 52〉第1經。 [] 婆伽梨: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得信解脫,意無猶豫」第一,後來他身患重病,久病厭世,舉刀自殺時以四聖諦思惟五受陰而得涅槃,詳見《增壹阿含經》卷十九〈四意斷品 26〉、《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65經。又譯作「婆迦梨」、「婆迦利」、「薄迦梨」、「跋迦梨」、「跋迦利」。 [] 初不聞:從來沒聽過。「初」指從來、始終,這種用法用於否定句, [] 未知智:由推論類比而得的智慧。 ====[對應經典]====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一〇三二|《雜阿含經》卷三十七第1032經]]。 * 參考{ref>Zho028} * {ref>M143} * 參考{ref>S55.26} ====[讀經拾得]==== ***不應住色生心** 本經教導:「不起於色,亦不依色而起於識;不起於聲,不依聲而起於識;不起香,不依香而起於識;不起於味,不依味而起於識;不起細滑,不依細滑而起於識;不起意,不依意而起於識;不起今世、後世,不依今世、後世而起於識;不起於愛,莫依愛而起於識。」簡化來說,就是不因六境而起心動念。 這段經文能讓人聯想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CBETA, T08, no. 235, p. 749, c20-22) 本經記載給孤獨長者聽到這樣的教導後「悲泣涕零不能自止」,《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則記載須菩提尊者聽到教導後「深解義趣,涕淚悲泣」。 《雜阿含經》卷十三[[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三#三一二|第312經]]還有南傳《小部尼柯耶.優陀那》〈覺品1〉第10經巴希亞經中,佛陀也都曾開示過:「\\ 每當你看到影像的時候,只看到就好了;\\ 每當你聽到聲音的時候,只聽到就好了;\\ 每當你五官感知的時候,只感知就好了……\\ 每當你腦中認知的時候,只認知就好了。\\ 那麼,巴希亞,在這當中沒有『我』的存在。這當中沒有『我』的時候,你既不在這裡、也不在遠處、也不在中間。這就是苦的熄滅。」 ***若眼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若眼滅時則滅,亦不知去處** 視網膜、光線等條件都具足,我們才有視覺、才能看到東西;當條件不具足時,例如沒有光線,自然就沒有視覺、看不到東西。(為簡化討論,姑且不將沒有光線時看到一片漆黑的情況稱為有視覺。) 那沒有視覺、看不到東西時,視覺跑去哪兒了?視覺沒有跑去哪邊,單純就是因為條件不具足,視覺就滅去了。 同理,有視覺、看得到東西時,視覺也不是從哪個地方跑過來,單純就是因為條件具足,視覺就升起了。 這個道理,在本經中描述為:(視覺升起時不是從哪個地方跑過來),(視覺沒有跑去哪邊)[……]) 這個道理,在本經中描述為: ^ 經文 ^ 白話舉例 ^ | 若眼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 | 視覺升起時不是從哪個地方跑過來。 | | 若眼滅時則滅,亦不知去處 | 視覺滅去時沒有跑去哪邊。 | | 皆由合會諸法因緣 | 視覺只是由於各項條件具足而發生。 | \\ (「眼」通常指「眼根」,不過在六入處相關的進階經文中,也會把眼所緣生的身心運作都用「眼」一言以蔽之。以上為了方便理解,以視覺作為例子來說明,但若要用「眼根」說明也可。) ***「空行第一之法」對應經文** 舍利弗尊者教阿那邠祁長者的「空行第一之法」,佛陀也曾教導比丘們,若在文字上仍有疑義,可以對讀參考: 《雜阿含經》卷十三第335經:「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 《增壹阿含經》卷三十〈六重品37〉第7經:「云何名為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除假號法、因緣法。」(CBETA, T02, no. 125, p. 713, c15-18) 《佛說勝義空經》:「云何名勝義空?謂:眼生時而無少法有所從來;又眼滅時亦無少法離散可去。諸苾芻!其眼無實,離於實法。以要而言:有業有報,作者不可得,此蘊既終,復他蘊攝;別法合集,因緣所生。」(CBETA, T15, no. 655, p. 807, a1-5) =====-[20]-(九)@@[0820c03]@@===== @[0820c03]@聞如是: @[0820c03]@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820c04]@爾時,阿那邠祁長者有兒婦名曰-[21]-善生,顏貌端-[22]-正,面如桃華色,王[[波斯匿]]大臣之女,憑-[23]-其[[姓望]]-[]-,-[24]-恃其豪族,亦不恭敬[[姑嫜]]-[]-及其[[夫婿]]-[]-,亦不事佛、法及比丘僧,亦不敬奉[[三尊]]。 @[0820c08]@是時,阿那邠祁長者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長者白世尊言:「近與兒取婦,是波斯匿王第一大臣之女,自恃其姓望,不承事三尊、長老尊卑,唯願世尊當與說法,使發歡喜,心開意解。」 @[0820c12]@爾時,如來默然許可長者所說。 @[0820c13]@時,長者復白佛言:「唯願世尊當受我請及比丘僧。」 @[0820c14]@爾時,長者[*]以見如來默然受請,即從座起,禮佛-[25]-三匝而去。還至家中,辦具種種飲食,敷好坐具,尋白:「時至,唯願世尊當受我請,飲食[*]已具。」 @[0820c18]@爾時,世尊將-[26]-諸比丘眾,前後圍繞,至長者家,就座而坐。爾時,長者更取小座,在如來前坐。 @[0820c20]@爾時,世尊告善生女人曰:「長者女當知,夫為婦人有四事。云何為四?有婦如似母,有婦似[[親親]]-[]--[27]-,有婦似賊,有婦似婢。 @[0820c23]@「汝今當知,婦似母者,隨時[[瞻視]]-[]-夫主,不令有乏,承事供養。爾時,諸天便復將護,若人、非人不得其便,死便生天。是謂,長者!-[28]-此名婦人似母者也。 @[0820c26]@「彼云何有婦似親-[29]-親?於是,長者婦見夫已,無有增減之心,同其苦樂,是謂其人似親親者也。 @[0820c28]@「彼云何名為婦如似賊?於是,女人若見夫已,便懷瞋恚,憎-[1]-疾夫主,亦不承事恭敬禮拜,見輒欲害,心在他所。夫不親婦,婦不親夫,不為人所愛敬,諸天不擁護,惡鬼侵害,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是謂斯人如似賊也。 @[0821a04]@「彼云何-[2]-名婦人如似婢-[3]-也?於是,賢良之婦見夫主隨時瞻視,忍其言語,終不還報;忍其寒苦,恒有慈心,於三尊所,亦生斯念:『此存我在,此衰我-[4]-耗。』以此之事,諸天擁護,若人、非人皆悉愛念,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長者女!有此四婦,汝今為在何條?」 @[0821a10]@時,彼女人[間>聞]世尊說此語已,前禮佛足,白世尊言:「唯-[5]-願世尊,我今改往修來,更不敢為,自今[*]已後,-[6]-常行禮法,如似婢也。」 @[0821a13]@是時,善生女人還至夫所,頭面禮足:「唯願瞻視,當如婢也。」 @[0821a15]@是時,善生女人復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漸與說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淨想,婬為大穢。是時,世尊-[7]-已知女人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8]-習、盡、道,爾時世尊盡與女人說之,即於座上得法眼淨,[[猶如新衣易染為色]]。此亦如是,分別諸法,善解深妙之義,自歸三尊,而受五戒。 @[0821a22]@爾時,善生女人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20] ~A. VII. 59. Sattabhariyā.,[Nos. 141-143]. ???? [21] 善生~Sujātā. ??? [22] 正=政【聖】 「正」,聖本作「政」。 「政」,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聖本改作「政」。 [23] 其=具【宋】 「其」,宋本作「具」。 「具」,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宋本改作「具」。 [24] 恃=依【宋】【元】【明】 「恃」,宋、元、明三本作「依」。 「依」,大正藏原為「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依」。 [25] (遶)+三【聖】 「三」,聖本作「遶三」。 大正藏無「遶」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26]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7] 大正藏無「親」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28] (女)+此【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女此」。 大正藏無「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9] 親+(者)【宋】【元】【明】 「親」,宋、元、明三本作「親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 疾=嫉【宋】【元】【明】 「疾」,宋、元、明三本作「嫉」。 「嫉」,大正藏原為「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嫉」。 [2] 名+(為)【宋】【元】【明】 「名」,宋、元、明三本作「名為」。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4] 耗=秏【聖】 「耗」,聖本作「秏」。 「秏」,大正藏原為「耗」,今依據聖本改作「秏」。 [5] 〔願〕-【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願」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願」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6] 常=當【宋】【元】【明】【聖】 「常」,宋、元、明、聖四本作「當」。 「當」,大正藏原為「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當」。 [7] 已=以【宋】【元】【明】【聖】 「已」,宋、元、明、聖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以」。 [8]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註解]==== [] 姓望:種姓的聲望;家族的地位。 [] 姑嫜:丈夫的父母。 [] 夫婿:丈夫。 [] 親親:親屬。 [] 瞻視:照顧。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有同學問:「有婦似母、似親親、似賊、似婢,應該只有『似賊』是不好的。為何媳婦後來只要『似婢』自己作賤自己呢?」 印度當時是男尊女卑的社會,妻子在家要相夫教子,類似中國所謂的三從四德。另一方面,許多結婚幾十年的老夫妻,先生說長久維繫情感的秘訣是:「太太永遠是對的」,「似婢」而不起爭執,除了修習忍辱,或許也算是一種智慧。 =====(一〇)@@[0821a24]@@===== @[0821a24]@聞如是: @[0821a24]@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821a25]@爾時,尊者舍利弗-[9]-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白世尊言:「-[10]-尊恒稱譽豪尊高位,不說卑賤,然我,世尊!不歎豪尊,不說卑賤。處中而說,使得出家學道。」 @[0821a29]@佛告舍利弗:「汝-[11]-等自稱言:『不歎豪尊,不說卑賤,處中而說,得出家學道。』然我今日亦不說上、中、下及受生分。所以然者,夫生甚苦,不足願樂,如彼糞除,少尚極臭,何況積多!今受生分亦復如是,一生、二生猶尚苦難,何況流轉終始而可甘處?由有有生,-[12]-由生有老,-[13]-由老有病,有死、愁、憂、苦、惱,何可貪樂,便成[[五盛陰]]身。吾今觀此義已,而作是說:『一生、二生猶-[14]-尚苦難,何況流轉終始而可甘處?』 @[0821b09]@「-{不必為修行而發願生卑賤家}--<若當舍利弗意欲生者,便當發願生豪貴家,不生卑賤。所以然者,舍利弗!眾生長夜為心所縛,不為豪族所縛。>-然我,舍利弗!處豪貴家,是剎利種,出轉輪聖王。設我不出家學道者,應為轉輪聖王,今捨轉輪聖王位,出家學道,成無上道。夫生卑賤家者,不得出家學道,反墮惡趣。是故,舍利弗!當求方便,降伏於心。如是,舍利弗!當作是學。」 @[0821b17]@爾時,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15]-九-[16]- ====[校勘]==== [9] 「便往至世尊」,聖本作「與諸比丘大眾圍遶俱諸佛」。 [10] (世)+尊【宋】【元】【明】【聖】 「尊」,宋、元、明、聖四本作「世尊」。 大正藏無「世」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11] 〔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2] 〔由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由生」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由生」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3] 由老有病=有病由病【宋】【元】【明】 「由老有病」,宋、元、明三本作「有病由病」。 「有病由病」,大正藏原為「由老有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病由病」。 [14] 尚=常【聖】 「尚」,聖本作「常」。 「常」,大正藏原為「尚」,今依據聖本改作「常」。 [15] 九=八【宋】【元】【明】【聖】 「九」,宋、元、明、聖四本作「八」。 「八」,大正藏原為「九」,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八」。 [16]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A07.059} ====[讀經拾得]==== 本經表示在修行還不能得解脫之前,可發願生在良好的家境,而不要發願生於卑賤的家境,因為人是由於心而被纏縛,而不是由良好的家境所纏縛。更進一步來看,行善、布施才能有良好的家境,因此可說本經鼓勵行善、布施。《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一〈力品38〉第5經即記載:「世尊告曰:『世間求福之人無復過我,如來於六法無有厭足。云何為六?一者施;二者教誡;三者忍,四者法說、義說;五者將護眾生,六者求無上正真之道。』」(CBETA, T02, no. 125, p. 719, b2-6) 《中阿含經》卷34〈大品 1〉這則經文也相關:「莫畏於福,愛樂意所念。所以者何?福者是說樂。畏於福,不愛樂意所念。所以者何?非福者,是說苦。」(CBETA, T01, no. 26, p. 645, c17-19) 也不應誤解以為本經輕視卑賤的家境,因為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現在的境遇都是無常,《雜阿含經》卷七第149經說眾生跟別人相比認為「我勝、我等、我卑」的看法,都是因為執著五陰為我。唯有把握現在積極修行,才能有未來的善果甚至解脫。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卷二則記載舍利弗尊者在過去世曾經生為王子,不管他多想出家,父親都要他接下王位,堅決不讓他出家,因此他只能贊助別人出家。在他見到所贊助出家的人證得了辟支佛、六通具足後,發願未來世不要出生在尊貴的家中,也不要出生在卑賤的家中,而要出生在中等的家庭中,出家沒有障礙,由於這樣的誓願,舍利弗出生在中等的家庭而且順利出家。這是舍利弗尊者前世的選擇,不代表就是最好的或是唯一的選擇,本經中佛陀也提出不同的選擇。 另一方面,《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二則記載佛陀從兜率天下生人間時,會依所造善業的力量選擇在尊貴的家庭出生,以避免若出生在卑賤的家中,眾生輕視其家境而毀謗造業。 * * * * 待整合: 印度有苦行的風氣,或許因此某些修行人有畏福的想法。 對於有正見的佛弟子,福報能協助修行 c.f. 增壹阿含10品7經:「快哉福報,所願者得,速至滅盡,到無為處。」 ====[進階辨正]==== c.f.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help/permalink/114598168544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