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一====== -[9]-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馬王品第四十-[10]-五 =====導讀===== =====-[11]-(一)@@[0769b15]@@===== @[0769b15]@聞如是: @[0769b15]@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769b16]@爾時,彼城中有婆羅門,名曰摩醯提利,善明外道經術,天文、地-[12]-術靡不貫練,世間所可周旋之法,悉皆明了。彼婆羅門女,名曰意愛,極為聰朗,顏貌端正,世之希有。 @[0769b20]@是時,婆羅-[13]-門經籍有是語:「有二人出世甚為難遇,實不可值。云何為二人?所謂如來.至真.等正覺,轉輪聖王。」「若轉輪聖王出世之時,便有七寶自然-[14]-嚮應。我今有此女寶,顏貌殊-[15]-妙,玉女中最第一。如今無有轉輪聖王,又我聞:『真淨王子名曰悉達,出家學道,有[[三十二大人之相]]、[[八十種好]],彼若當在家者,便當為轉輪聖王;若出家學道者,便成佛道。』我今可將此女與彼沙門。」 @[0769b29]@是時,婆羅門即將此女,至世尊所,前白佛言:「唯願沙門受此玉女。」 @[0769c01]@佛告婆羅門曰:「止!止![[梵志]]!吾不須此著欲之人。」 @[0769c02]@時,婆羅門復再三白佛言:「沙門!受此玉女,方比世界,此女無比。」 @[0769c04]@佛告梵志:「-[16]-已受汝意,但吾[*]已離家,不復習欲。」 @[0769c05]@爾時,有長老比丘在如來後,執扇扇佛。是時,長老比丘白世尊言:「唯願如來受此女人,若如來不須者,給我等使-[17]-令。」 @[0769c08]@是時,世尊告長老比丘:「汝為愚惑,乃能在如來前吐此惡-[18]-意。汝云何-[19]-轉繫意在此女人所?夫為女人有九惡法。云何為九?一者女人臭穢不淨,二者女人惡口,三者女人無[[反復]]-[]-,四者女人嫉妒,五者女人慳嫉,六者女人多喜[[遊行]]-[]-,七者女人多瞋恚,八者女人多妄語,九者女人所言[[輕舉]]-[]-。是-[20]-諸,-[21]-比丘!女人有此九法弊惡之行。」 @[0769c15]@爾時,世尊便說-[22]-此偈: 「常喜笑啼哭,  現親實不親,\\  -[23]-當求他方便,  汝勿興亂念。」\\ @[0769c19]@是時,長老比丘白世尊言:「女人雖有此九弊惡之法,然我今日觀察此女無有瑕疵。」 @[0769c20]@佛告比丘:「汝今愚人,不信如來神口所說乎?吾今當說。過去久遠-[24]-婆羅-[25]-㮈城中有商客名曰普富,將五百商人入海採寶。然彼大海-[26]-側有[[羅剎]]-[]-所居之處,恒食噉人民。是時,海中風起吹此船筏,墮彼羅剎部中。是時,羅剎遙見商客來,歡喜無量,即隱羅剎之形,化作女人,端-[27]-正無比,語諸商人曰:『[[善來]]-[]-,諸賢!此寶[[渚]]-[]--[28]-之上,與彼天宮-[29]-不異,多諸珍寶,數千百種饒諸-[30]-飯食。又有好女皆無夫主,可與我等共相娛樂。』 @[0770a01]@「比丘當知,彼商客眾中,其愚惑者,見女人已,便起想著之念。是時,普富商主便作是念:『此大海-[1]-之中非人所居之處,那得有此女人止住?此必是羅剎,勿足狐疑。』是時,商主語女人言:『止!止!諸妹!我等不貪女色。』 @[0770a06]@「是時,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馬王在虛-[2]-空周旋,作此告敕:『誰欲-[3]-渡大海之難,我能負度。』比丘當知,當爾-[4]-之時,彼商主上高樹上,遙見馬王,聞音-[5]-響-[6]-之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往趣馬王所。到已,語馬王曰:『我等五百商人為風所吹,今來墮此極難之處,欲得[*]渡海,-[7]-唯願[*]渡之。』是時,馬王語彼商人曰:『汝等悉來,吾當[*]渡至海際。』 @[0770a14]@「是時,普富長者語眾商人曰:『今馬王近-[8]-在,悉來就彼共[*]渡海難。』 @[0770a16]@「是時,人眾報曰:『止!止!大主!我等且在此間自相娛樂,所以在閻浮提勤苦者,欲求於快樂之處;珍奇、寶物及於玉女,此間悉備,便可此間五欲自娛樂。後日漸漸合集財貨,當共度難。』 @[0770a20]@「時,彼大商主告諸人曰:『止!止!愚人!此間無有女人;大海之中云何有人居處?』諸商人報曰:『且止!大主!我等不能捨此而去。』 @[0770a23]@「是時,普富商主便說-[9]-偈言: 「『我等墮此難,  無男無女想,\\   斯是羅剎種,  漸當食我等。\\ @[0770a26]@「『設當汝等不與我共去者,[[各自將護]]-[]-。[[設我身、口、意所犯者,悉-[10]-皆原捨,莫-[11]-經心意]]-[]-。』 @[0770a27]@「是時,諸商人與說共別之偈: 「『與我問-[12]-訊彼,  閻浮親里輩,\\   在此而娛樂,  不得時還家。』\\ @[0770b02]@「是時,商主復以偈報曰: 「『汝等實遭厄,  惑此不肯歸,\\   如此不復久,  盡為鬼所食。』\\ @[0770b05]@「說此偈已,便捨而去。往至馬王所,頭面禮足,即乘而去。是時,諸人遙見其主已乘馬王,其中或有喚呼,或復有-[13]-不稱-[14]-怨者。 @[0770b07]@「是時,最大羅剎之主,復向諸羅剎而說此偈: 「『-[15]-已墮師子口,  -[16]-出外甚為難,\\   何況入我渚,  欲出實為難。』\\ @[0770b11]@「是時,羅剎-[17]-之主,即化作女人-[18]-之形,極為端正,又以兩手-[19]-指胸說曰:『設不食汝等,終不為羅剎-[20]-也。』 @[0770b13]@「是時,馬王即負商主,度至海岸。-[21]-泰爾,餘五百商人盡受其困。 @[0770b14]@「爾時,[[波羅[*]㮈]]-[]-城中有王名梵摩達,治化人民。是時,羅剎尋從大商主後:『咄!失我夫主!』是時,-[22]-賈主即還詣家。是時,羅剎化抱男兒,至梵摩達王所,前白王言:『世間極有災怪,盡當滅壞。』王告之曰:『世間有-[23]-何災怪,盡當滅壞耶?』羅剎白王:『為夫所棄,-[24]-有我無過於夫主。』是時,梵摩達王見此女人極為-[25]-殊妙,興起想著,語女人曰:『汝夫主者,乃無-[26]-人義而捨汝去。』是時,梵摩達王遣人呼其夫曰:『汝實棄此好婦乎?』商-[27]-主報曰:『此是羅剎,非女人也。』羅剎女復白王言:『此人無夫主之義,今日見棄,復罵我言云是羅剎。』王問之曰:『汝實不用者,吾當攝之。』商主白王:『此是羅剎,隨王聖意。』 @[0770b28]@「是時,梵摩達王即將此女內著深宮,隨時接納,不令有怨。是時,羅剎非人-[28]-時取王食噉,唯有骨存,便捨而去。 @[0770c02]@「比丘!勿作斯觀。爾時-[29]-商主者,舍利弗比丘是也。爾時羅剎者,今此女人是也。爾時梵摩達王者,今長老比丘是也。是時馬王者,今我身-[30]-是。爾時五百商人者,今五百比丘是。以此方便,知欲為不淨想,今故興意起於想著乎?」 @[0770c07]@爾時,彼比丘即禮佛足,白-[31]-佛-[32]-世尊言:「唯願受悔,恕其重過,自今已後更不復犯。」 @[0770c09]@是時,彼比丘受如來教已,即在-[33]-閑靜之處,剋[已>己]自修,所以族姓子,勤修梵行者,欲得修無上梵行。是時,彼比丘便成阿羅漢。 @[0770c12]@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9]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10] 五+夾註(此品分屬二分)六字【明】,五=三【麗】 ???? [11] ~Jā. 196. Valāhassa.,[No. 26(136)] ???? [12] 術=理【宋】【元】【明】 「術」,宋、元、明三本作「理」。 「理」,大正藏原為「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理」。 [13] 門+(便作是念我等婆羅門)九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14] 嚮=響【宋】【元】【明】 「嚮」,宋、元、明三本作「響」。 「響」,大正藏原為「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響」。 [15] 妙=特【宋】【元】【明】 「妙」,宋、元、明三本作「特」。 「特」,大正藏原為「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特」。 [16] 已=以【宋】【元】【明】【聖】* 「已」,宋、元、明、聖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以」。 [17] 〔令〕-【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8] 意=音【宋】【元】【明】【聖】 「意」,宋、元、明、聖四本作「音」。 「音」,大正藏原為「意」,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音」。 [19] 〔轉〕-【聖】 聖本無「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轉」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20] 諸=謂【宋】【元】【明】 「諸」,宋、元、明三本作「謂」。 「謂」,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謂」。 [21] 〔比丘〕-【明】 明本無「比丘」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比丘」二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22] 此=斯【明】 「此」,明本作「斯」。 「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明本改作「斯」。 [23] 當=常【聖】 「當」,聖本作「常」。 「常」,大正藏原為「當」,今依據聖本改作「常」。 [24] 婆=波【明】【聖】 「婆」,明、聖二本作「波」。 「波」,大正藏原為「婆」,今依據明、聖二本改作「波」。 [25] 㮈=奈【宋】*【元】*【明】* 「㮈」,宋、元、明三本作「奈」。 「奈」,大正藏原為「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奈」。 [26] 側=則【宋】 「側」,宋本作「則」。 「則」,大正藏原為「側」,今依據宋本改作「則」。 [27] 正=政【聖】 「正」,聖本作「政」。 「政」,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聖本改作「政」。 [28] 之上=上者【宋】【元】【明】 「之上」,宋、元、明三本作「上者」。 「上者」,大正藏原為「之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上者」。 [29] 不=無【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無」。 「無」,大正藏原為「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 [30] 飯=飲【聖】 「飯」,聖本作「飲」。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聖本改作「飲」。 [1]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 空+(中)【宋】【元】【明】 「空」,宋、元、明三本作「空中」。 大正藏無「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渡=度【宋】【元】【明】【聖】* 「渡」,宋、元、明、聖四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為「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度」。 [4] 之=一【聖】 「之」,聖本作「一」。 「一」,大正藏原為「之」,今依據聖本改作「一」。 [5] 響=嚮【聖】* 「響」,聖本作「嚮」。 「嚮」,大正藏原為「響」,今依據聖本改作「嚮」。 [6]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7] 唯=惟【元】【明】 「唯」,元、明二本作「惟」。 「惟」,大正藏原為「唯」,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惟」。 [8] 在+(此)【元】【明】 「在」,元、明二本作「在此」。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9] 偈言=此偈【宋】【元】【明】 「偈言」,宋、元、明三本作「此偈」。 「此偈」,大正藏原為「偈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偈」。 [10] 皆=見【宋】【元】【明】 「皆」,宋、元、明三本作「見」。 「見」,大正藏原為「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見」。 [11] 經心意=以經心【宋】【元】【明】 「經心意」,宋、元、明三本作「以經心」。 「以經心」,大正藏原為「經心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經心」。 [12] 訊=信【聖】 「訊」,聖本作「信」。 「信」,大正藏原為「訊」,今依據聖本改作「信」。 [13] 不=大【元】【明】【聖】 「不」,元、明、聖三本作「大」。 「大」,大正藏原為「不」,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大」。 [14] 怨=恐【宋】 「怨」,宋本作「恐」。 「恐」,大正藏原為「怨」,今依據宋本改作「恐」。 [15]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16] 出外=求出【宋】【元】【明】【聖】 「出外」,宋、元、明、聖四本作「求出」。 「求出」,大正藏原為「出外」,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求出」。 [17]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8]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9] 指=拍【宋】【元】【明】 「指」,宋、元、明三本作「拍」。 「拍」,大正藏原為「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拍」。 [20]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1] 泰爾=爾時【宋】【元】【明】 「泰爾」,宋、元、明三本作「爾時」。 「爾時」,大正藏原為「泰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爾時」。 [22] 賈=商【明】 「賈」,明本作「商」。 「商」,大正藏原為「賈」,今依據明本改作「商」。 [23] 何+(極)【宋】 「何」,宋本作「何極」。 大正藏無「極」字,今依據宋本補上。 [24] 有=又【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又」。 「又」,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又」。 [25] 殊=姝【宋】【元】【明】 「殊」,宋、元、明三本作「姝」。 「姝」,大正藏原為「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姝」。 [26] 人=仁【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仁」。 「仁」,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仁」。 [27] 主=人【宋】【元】【明】 「主」,宋、元、明三本作「人」。 「人」,大正藏原為「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人」。 [28] 〔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9] 商+(客)【宋】【元】【明】 「商」,宋、元、明三本作「商客」。 大正藏無「客」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0] 是+(也)【宋】【元】【明】【聖】 「是」,宋、元、明、聖四本作「是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31] 〔佛〕-【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2] 世尊言=言世尊【聖】 「世尊言」,聖本作「言世尊」。 「言世尊」,大正藏原為「世尊言」,今依據聖本改作「言世尊」。 [33] 閑=間【明】* 「閑」,明本作「間」。 「間」,大正藏原為「閑」,今依據明本改作「間」。 ====[註解]==== [] 反復:感恩圖報。 [] 遊行:逛街。 [] 輕舉:舉止浮躁,隨意行事。 [] 羅剎:行走、飛行迅速,食人血肉的惡鬼。 [] 善來:歡迎來人的客套話,意指來得正好。 [] 渚:水中可以居住的地方。 [] 各自將護:各自珍重;各自保護,扶持。 [] 設我身、口、意所犯者,悉皆原捨,莫經心意:如果我行為、語言、意念曾做錯的事,希望你們都原諒,不要放在心上。 [] 波羅㮈: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十公里處的恆河河畔,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迦尸國的首都。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迦尸國又稱為波羅㮈國。另譯為「波羅奈」。 ====[對應經典]==== * 參考{ref>Zho136} * {ref>J196} ====[讀經拾得]==== =====-[34]-(二)@@[0770c13]@@===== @[0770c13]@聞如是: @[0770c13]@一時,佛在[[釋翅]]-[]--[35]-闇婆梨果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770c14]@是時,尊者舍利弗、尊者目揵-[36]-連於彼[[夏坐]]-[]-已,[[將]]五百比丘在人間遊化,漸漸來至釋翅村中。爾時,[[行來比丘]]-[]-及[[住比丘]]-[]-各各自相謂言,共相問訊,又且聲音高大。爾時,世尊聞諸比丘音[*]響高大,即告阿難曰:「今此園中是誰音[*]響,聲大乃爾,如似破木石之聲。」 @[0770c20]@阿難白佛言:「今舍利弗及-[37]-目連將五百比丘來在此,行來比丘、-[38]-久住比丘共相問訊,故有此聲耳。」 @[0770c22]@佛告阿難曰:「汝速[[遣]]-[]-舍利弗、目揵[*]連比丘,不須住此。」 @[0770c24]@是時,阿難受教已,即往至舍利弗、目揵[*]連比丘所,即語之曰:「世尊有教,速離此去,不須住此。」 @[0770c26]@舍利弗報曰:「唯然受教。」 @[0770c26]@爾時,舍利弗、目揵[*]連即出-[39]-彼園中,將五百比丘涉道而去。 @[0770c28]@爾時,[[諸釋]]-[]-聞舍利弗、目揵[*]連比丘為世尊所遣,即往至舍利弗、目揵[*]連比丘所,頭面禮足,白舍利弗曰:「諸賢!欲何所趣向?」 @[0771a02]@舍利弗報曰:「我等為如來所遣,各求安處。」 @[0771a03]@是時,諸釋白舍利弗言:「諸賢!小留意,我等當向如來懺悔。」 @[0771a04]@是時,諸釋即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白世尊言:「唯願世尊[[原捨]]-[]-遠來比丘過咎,唯願世尊以時教-[1]-誨。其中遠來比丘初學道者,新來入法中,未[[覲]]尊顏,備有變悔之心,猶如茂苗不遇潤澤,便不成就。今此比丘亦復如是,不覲如來而去者,-[2]-恐能有變悔之心。」 @[0771a10]@是時,-[3]-梵天王知如來心中所念,猶如力士屈-[4]-伸臂頃,從梵天沒,來至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梵天王白世尊言:「唯願世尊原-[5]-捨遠來比丘所作-[6]-[[愆過]]-[]-,以時教[*]誨!其中或有比丘未究竟者,便懷變悔之心。彼人不睹如來顏像,便有變意,[[還就本業]]-[]-。亦如新生犢子,生失其母,憂愁不食。此亦如是,若新學比丘不得睹如來者,便當遠離此正-[7]-法。」 @[0771a19]@爾時,世尊便受釋種之諫,及梵天王犢子之喻。是時,世尊[[顧盻]]-[]-,阿難便生斯念:「如來-[8]-以受-[9]-諸人民及天-[10]-人之諫。」是時,阿難即往至舍利弗、目揵[*]連比丘所,而語之曰:「如來欲得與眾僧相見,天及人民皆陳啟此理。」 @[0771a24]@爾時,舍利弗告諸比丘曰:「汝等各收攝衣鉢,共-[11]-往世尊所,然如來-[12]-已受我等懺悔。」 @[0771a26]@是時,舍利弗、-[13]-目-[14]-揵連將五百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0771a27]@是時,佛問舍利弗曰:「吾[[向者]]遣諸比丘僧,於汝意云-[15]-何?」 @[0771a29]@舍利弗言:「向者如來遣諸眾僧,我便作是念:『如來好遊[*]閑靜,[[獨處無為]]-[]-,不樂在鬧,是故遣諸聖眾耳。』」 @[0771b02]@佛告舍利弗曰:「汝後復生何念?[[聖眾是-[16]-時誰之累]]-[]-?」 @[0771b03]@舍利弗白佛言:「時我,世尊!復生此念:『我亦當在[*]閑靜獨遊,不處-[17]-市鬧中。』」 @[0771b05]@佛告舍利弗曰:「勿作是語,亦莫生-[18]-此念,云我當在[*]閑靜之處也。如今聖眾之累,豈非依舍利弗、目揵[*]連比丘乎?」 @[0771b08]@爾時,世尊告大目揵[*]連曰:「我遣-[19]-諸眾僧,汝有何念?」 @[0771b09]@目揵[*]連白佛言:「如來遣眾僧,我便生斯念:『如來欲得獨處無為,故遣聖眾耳。』」 @[0771b11]@佛告目揵[*]連:「汝後復生何念?」 @[0771b12]@目揵[*]連白佛言:「然今如來遣諸聖眾,我等宜還收集之,令不分散。」 @[0771b13]@佛告目揵[*]連:「善哉!-[20]-目連!如汝所說,眾中之-[21]-[[標首]]-[]-,唯吾與汝二人耳。自今-[22]-已往,目揵[*]連當教誨諸後學比丘,使長夜-[23]-之中永處安隱-[24]-之處,無令中退,墮落生死。若有比丘成就九法者,於現法中不得長大。云何為九?與惡知識從事親近,[[非事]]-[]-,[[恒喜遊行]]-[]-,[[恒抱長患]]-[]-,好畜財貨,貪著衣鉢,[[多虛健-[25]-忘-[26]-亂意非定]]-[]-,無有慧明不解義趣,不隨時受誨。是謂,[*]目連!若比丘成就此-[27]-九者,於現法中不得長大有所潤及。 @[0771b23]@「設有比丘能成就九-[28]-者便有所成辦。云何為九?與善知識從事,修行正法不著邪業,恒遊獨處不樂人間,少病無患,亦復不多畜諸財寶,不貪著衣鉢,勤行精進無有亂心,[[聞義便解更不重-[29]-受]]-[]-,隨時聽法無有厭足。是謂,[*]目連!若有比丘成就此九法者,於現法中多所饒益。是故,[*]目連,當念勤加往[[誨]]-[]-諸比丘,使長夜[*]之中-[30]-致[[無為]]-[31]--[]-之處。」 @[0771c02]@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常念自覺-[32]-悟,  勿著於非法,\\  所修應正行,  得度生死難。\\  作是而獲是,  作此獲此福,\\  眾生流浪久,  斷於老病死。\\  [*][[以辦更不習,  復更造非行]]-[]-,\\  如此放逸人,  成於有漏行。\\  設有勤加心,  恒在心首者,\\  展轉相教-[33]-誡,  便成無漏-[34]-人。\\ @[0771c12]@「是故,目揵-[35]-連!當與諸比丘-[36]-而作是誨,當念作是學。」 @[0771c13]@是時,世尊與諸比丘說極妙-[37]-之法,令發歡喜-[38]-之心。是時,諸比丘聞法已,於彼眾中六十餘比丘[[漏盡意解]]。 @[0771c15]@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34] ~M. 67. Cātumā.,[No. 137] ???? [35] 闇婆梨果園~Āmalakīvana.,闇=闍【宋】【元】【明】 ???? [36] 「揵」,大正藏原為「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揵」。* [37] (大)+目【宋】【元】【明】 「目」,宋、元、明三本作「大目」。 大正藏無「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8] 久=與【宋】【元】【明】 「久」,宋、元、明三本作「與」。 「與」,大正藏原為「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與」。 [39] 〔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 誨=悔【宋】*【聖】 「誨」,宋、聖二本作「悔」。 「悔」,大正藏原為「誨」,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悔」。 [2] 恐=或【宋】【元】【明】 「恐」,宋、元、明三本作「或」。 「或」,大正藏原為「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或」。 [3] 梵天王~Brahmā Sahampati. ??? [4] 伸=申【宋】【聖】 「伸」,宋、聖二本作「申」。 「申」,大正藏原為「伸」,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申」。 [5] 〔捨〕-【聖】 聖本無「捨」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捨」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6] 愆=愆【聖】 「愆」,聖本作「愆」。 「愆」,大正藏原為「愆」,今依據聖本改作「愆」。 [7] 法+(中)【宋】【元】【明】 「法」,宋、元、明三本作「法中」。 大正藏無「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9]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0] 〔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1] 往+(至)【宋】【元】【明】 「往」,宋、元、明三本作「往至」。 大正藏無「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13] (及)+目【宋】【元】【明】 「目」,宋、元、明三本作「及目」。 大正藏無「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 揵=健【聖】 「揵」,聖本作「健」。 「健」,大正藏原為「揵」,今依據聖本改作「健」。 [15] 何+(乎)【宋】【元】【明】 「何」,宋、元、明三本作「何乎」。 大正藏無「乎」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 〔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7] 〔市〕-【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市」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18] 此=是【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19]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0] 目+(揵)【宋】*【元】*【明】* 「目」,宋、元、明三本作「目揵」。 大正藏無「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 標=㯹【聖】 「標」,聖本作「㯹」。 「㯹」,大正藏原為「標」,今依據聖本改作「㯹」。 [22] 〔已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已往」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已往」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3]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4] 〔之處〕-【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處」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之處」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5] 「健」,大正藏原為「乾」,宋、元、明三本作「建」,今依據聖本改作「健」。 [26] 「忘」,大正藏原為「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忘」。 [27] 九+(法)【宋】【元】【明】 「九」,宋、元、明三本作「九法」。 大正藏無「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8] 者=法【宋】【元】【明】,(法)+者【聖】 ???? [29] 「重」,大正藏原為「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重」。 [30] 致=到【元】【明】 「致」,元、明二本作「到」。 「到」,大正藏原為「致」,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到」。 [31]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2] 悟=寤【宋】【元】【明】【聖】 「悟」,宋、元、明、聖四本作「寤」。 「寤」,大正藏原為「悟」,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寤」。 [33] 誡=戒【宋】【聖】 「誡」,宋、聖二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戒」。 [34] 人=行【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行」。 「行」,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行」。 [35] 「揵」,大正藏原為「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揵」。* [36] 而作=作如【宋】【元】【明】【聖】 「而作」,宋、元、明、聖四本作「作如」。 「作如」,大正藏原為「而作」,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作如」。 [37]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8]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 釋翅: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譯為「迦毘羅越」、「迦毘羅衛」、「迦維羅衛」。 [] 夏坐: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安居」。 [] 行來比丘:外來的比丘;即今日所言「客僧」。 [] 住比丘:原本駐留在此地的比丘;即今日所言「常住僧(眾)」。 [] 遣:使離去。 [] 諸釋:釋迦族人。 [] 原捨:原諒。 [] 愆過:過失;錯誤。 [] 還就本業:離開出家生活,回到原本在家的生活。 [] 顧盻:回頭看望。「盻」為「盼」的異體字。(教育部國語辭典另解為「注目,留神」。又,「盻」不一定為「盼」的異體字。 ywliu ???) [] 獨處無為:獨自置身於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 [] 聖眾是時誰之累:僧眾在這時是誰的負擔(責任)? [] 標首:首領;領袖。 [] 非事:作不該作的事;做違反律法的事。 [] 恒喜遊行:喜歡一直遊歷各個地方。 [] 恒抱長患:常常生病,包含生理及心理的病,如情緒不穩定等。 [] 多虛健忘亂意非定:頭腦空空、健忘,心意雜亂不定。 [] 聞義便解更不重受:聽聞法義就瞭解了,不需要再來一次。 [] 誨:教導;明示。 [] 無為:無造作的;不是由因緣而生的(因此也不會隨因緣而滅),在這裡指涅槃。「為」是「造作」的意思。 [] 以辦更不習,復更造非行:該作的修行不再覆習了,卻去作不作的行為。 ====[對應經典]==== * {ref>M067} * {ref>Tn0137} ====[讀經拾得]==== 佛陀要吵鬧的僧眾離開,是為了他們好,要他們學到教訓,而不是放棄他們。因此佛陀不希望舍利弗尊者因此就放棄所帶領的僧眾,並且推崇此時目犍連尊者攝受僧眾的想法,這樣子搭配而能帶好僧團。這就像小孩犯錯時要教訓他們,但通常父母不會一起趕小孩出家門,而是互相黑臉、白臉的搭配,以教好小孩。 =====(三)@@[0771c17]@@===== @[0771c17]@聞如是: @[0771c17]@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71c1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依村落住,善法消-[39]-滅,惡法遂增。彼比丘當作是學:『我今在村落居止,惡法遂增,善法漸減,念不專一,不得盡有漏,-[40]-不至無為安隱之處。我所得-[41]-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勞苦乃獲。』彼比丘當作是學:『吾今住此村落之中,惡法遂增,善法消[*]滅,我亦不以衣被、飲食、床臥具、醫藥,故來作沙門!吾所求願者,今不獲果。』又彼比丘當遠離村落去。 @[0771c26]@「若復有比丘依村落住,善法增益,惡法消[*]滅,所得衣-[42]-裳、飲食、床臥具,勤勞乃獲,彼比丘當作是學:『我今依此村落住,善法增益,惡法消[*]滅,所得供養之具,勤勞乃得。又-[1]-我不以衣被故出家學道,修於梵行。我-[2]-所學道求願者必成其法,[[應當盡形壽承事供養]]-[]-。』」 @[0772a04]@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衣被及飲食,  床-[3]-臥及所安,\\  不應貪著想,  亦莫來此世。\\  不以衣被故,  出家而學道,\\  所以學道者,  必果其所願。\\  比丘尋應時,  盡形住彼村,\\  於彼般涅槃,  盡其命根本。\\ @[0772a11]@「是時,-[4]-彼比丘若在人間靜處所遊之村,善法增益,惡法自[*]滅,彼比丘盡形壽住彼村中,不應遠遊。」 @[0772a13]@是時,阿難白世尊言:「如來常不說四大依食得-[5]-存,亦依於心所念法?諸善之法依心而生?又彼比丘依村落住,勞苦精神乃-[6]-求衣食。彼云何生善法,-[7]-住彼村落而不遠遊?-[不遠遊]-」 @[0772a17]@佛告阿難:「衣被、-[8]-飯食、床臥具、病瘦醫藥有三種。若復比丘專念四事供養,所欲不果,此-[9]-依是苦。若復興知足之心,不起想著,諸天、人民代其歡喜。-[10]-又比丘!當作是學。我由此故而說此義。是故,阿難!比丘當念少欲知足。」 @[0772a22]@如是,阿難-[11]-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39] 滅=減【宋】*【元】*【明】*【聖】 「滅」,宋、元、明、聖四本作「減」。 「減」,大正藏原為「滅」,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減」。 [40] 不+(得)【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不得」。 大正藏無「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1] 衣=依【元】 「衣」,元本作「依」。 「依」,大正藏原為「衣」,今依據元本改作「依」。 [42] 裳=被【明】 「裳」,明本作「被」。 「被」,大正藏原為「裳」,今依據明本改作「被」。 [1] 「又」,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又」。 [2] 所+(以)【宋】【元】【明】 「所」,宋、元、明三本作「所以」。 大正藏無「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臥=具【明】 「臥」,明本作「具」。 「具」,大正藏原為「臥」,今依據明本改作「具」。 [4] 〔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5] 存=在【聖】 「存」,聖本作「在」。 「在」,大正藏原為「存」,今依據聖本改作「在」。 [6] 求=辦【宋】【元】【明】,=諍【聖】 ???? [7] (云何)+住【宋】【元】【明】 「住」,宋、元、明三本作「云何住」。 大正藏無「云何」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 飯=飲【宋】【元】【明】【聖】* 「飯」,宋、元、明、聖四本作「飲」。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飲」。 [9] 依=衣【宋】【聖】,=亦【元】【明】 ???? [10] 又+(諸)【宋】【元】【明】 「又」,宋、元、明三本作「又諸」。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 (當作是學爾時阿難)八字+聞【宋】【元】【明】 ??? ====[註解]==== [] 應當盡形壽承事供養:疑為「應當盡形壽依此村落住」或「應當盡形壽於此村落受承事供養」的訛誤。 [不遠遊] 如來常不說四大依食得存?亦依於心所念法,諸善之法依心而生。又彼比丘依村落住,勞苦精神乃求衣食。彼云何生善法,住彼村落而不遠遊:佛陀不是常說身體是依靠食物才得以生存的?各種善法也是緣於心所念的事情(如食物)而生的。如果這位出家人在這村落很辛苦勞碌才能求得衣食,住在這村落不遠遊的話,又怎麼能生善法呢? ====[對應經典]==== * {ref>A09.006} ====[讀經拾得]==== 佛陀通常建議出家人遊行人間,儘量不長久居於一地,以免貪著,如本經第一段所說。但是本經第二段則表示如果居於某地有助於修行,去惡向善,則可長久居於該地。重點不在於地點或時間,而在於該環境是否能促成自己去惡向善。 佛陀教弟子要少欲知足,出家人所得的四事供養是為了支持身體,以完成道業,若對四事供養起貪著,則有違道業;如果環境能促成自己去惡向善,卻很難獲得四事供養,此時仍可以靠少欲知足來支持自己的身心。 =====[導讀:四食]===== 古印度認為有四類食物能長養身心,即四食: * 揣食(麤摶食):物質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稱食物為揣食。 * 更樂食(細觸食):根、境、識三者接觸而生喜樂、長養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體觸摸細滑,都是細觸食。 * 念食(意思食):以思考、意志而維繫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糧」。 * 識食:有識陰的識知、覺知作用,而資益身心。 {{ :agama1:decoration:pancakes-3497531_640.jpg?320|}} 第一次聽聞「四食」的說法時,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會有形而上的食物?這是因為佛法中的「四食」是根據「長養五陰」來講的: * 揣食(麤摶食):和「色陰」相關。 * 更樂食(細觸食):和「受陰」相關。 * 念食(意思食):和「想陰、行陰」相關。 * 識食:和「識陰」相關。 人是五陰的集合體,因此便將能夠長養五陰的,歸納為四食了。 修行四念處(參見[[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卷二十四]])可以如實知四食,進而對治對四食、五陰的執著: * 身念處:對治對揣食(麤摶食)的執著。 * 受念處:對治對更樂食(細觸食)的執著。 * 心念處:對治對念食(意思食)的執著。 * 法念處:對治對識食的執著。 =====(四)@@[0772a24]@@===== @[0772a24]@聞如是: @[0772a24]@一時,佛在婆羅園中。 @[0772a24]@爾時,世尊時到,著衣持鉢,入婆羅村乞食。是時,[[弊魔]]波旬便作是念:「今此沙門欲入村乞食,我今當以[[方宜]]-[]-教諸男女[[不令與食]]-[]-。」是時,弊魔波旬尋告國界人民之類:「無令施彼沙門瞿曇之食。」 @[0772a29]@爾時,世尊入村乞食,人民之類皆不與如來共言談者,亦無有來[[承事]]供養者,如來乞食竟不得,便還出村。 @[0772b02]@是時,弊魔波旬至如來所問佛言:「沙門!乞食竟不得乎?」 @[0772b04]@世尊告曰:「由魔所為,使吾不得食,汝亦-[12]-不久當受其報。魔!今聽吾說,賢劫之中有佛名[[拘樓孫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現於世。是時,彼亦依此村居止,[[將]]四十萬眾。爾時,弊魔波旬便作是念:『[[吾今求此沙門方便,終不果獲]]-[]-。』時,魔復作是念:『吾今當[[約敕]]-[]-婆羅村中人民之類,使不施沙門之食。』是時,諸聖眾著衣持鉢,入村乞食。爾時諸比丘竟不得食,即還出村。 @[0772b13]@「爾時,彼佛告諸比丘,說如此妙法:『夫觀食有九事:四種人間食,五種出人間-[13]-食。云何四種是人間食?一者-[14]-[[揣食]]-[]-,二者[[更樂食]]-[]-,三者[[念食]]-[]-,四者[[識食]]-[]-,是謂世間有四種-[15]-之食。彼云何名為五種之食,出世間之表?一者[[禪食]]-[]-,二者[[願食]]-[]-,三者[[念食]]-[]-,四者[[八解脫食]]-[]-,五者[[喜食]]-[]-,是謂名為五種之食。如是,比丘!-[16]-九種之食,出世間-[17]-之表,當共專念,捨除四種之食,求於方便辦五種-[18]-之食。如是,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受彼佛教已,即自[[剋己]]-[]-,成辦五種之食。-[19]-是時,彼魔波旬不能得其便。 @[0772b24]@「是時,波旬便作是念:『吾今不能得此沙門方便,今當求眼、耳、鼻、口、身、意之便。吾今當-[20]-住村中,-[21]-教諸人民,使沙門-[22]-眾等-[23]-求得利養,使令得之,[*]以辦利養倍增多也;使彼比丘貪著利養,不能暫捨,復欲從眼、耳、鼻、口、身、意得方便乎。』 @[0772c01]@「是時,彼佛、聲聞到時,著衣持鉢,入村乞食。是時,婆-[24]-羅-[25]-門村人民供給比丘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醫藥,不令有乏,皆前捉[[僧伽梨]]-[]-,以物強施。是時,彼佛與眾聲聞說如此-[26]-之法:『夫利養者,墮-[27]-人惡趣,不令至無為之處。汝等,比丘!莫-[28]-趣想著之心,向於利養,當念捨離;其有比丘著利養者,不成[[五分法身]]-[]-,不具戒德。』 @[0772c08]@「是故,比丘!未生利養-[29]-之心,-[30]-當使不生;已生利養[*]之心,時-[31]-速滅之。-[32]-如是。比丘!當作是學。」時,魔波旬即隱形去。 @[0772c11]@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2] 〔不久〕-【聖】 聖本無「不久」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不久」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3] 食+(表)【宋】【元】【明】 「食」,宋、元、明三本作「食表」。 大正藏無「表」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 揣=搏【宋】【元】【明】 「揣」,宋、元、明三本作「搏」。 「搏」,大正藏原為「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搏」。 [15]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6] 九=五【宋】【元】【明】 「九」,宋、元、明三本作「五」。 「五」,大正藏原為「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五」。 [17] 之=食【宋】【元】【明】 「之」,宋、元、明三本作「食」。 「食」,大正藏原為「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食」。 [18]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9] 是時彼=時【宋】【元】【明】 「是時彼」,宋、元、明三本作「時」。 「時」,大正藏原為「是時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時」。 [20] 住=往【宋】【元】【明】【聖】 「住」,宋、元、明、聖四本作「往」。 「往」,大正藏原為「住」,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往」。 [21] 教=告【宋】【元】【明】 「教」,宋、元、明三本作「告」。 「告」,大正藏原為「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告」。 [22] 眾=之【聖】 「眾」,聖本作「之」。 「之」,大正藏原為「眾」,今依據聖本改作「之」。 [23] 求=未【宋】【元】【明】 「求」,宋、元、明三本作「未」。 「未」,大正藏原為「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未」。 [24] 羅=盧【宋】 「羅」,宋本作「盧」。 「盧」,大正藏原為「羅」,今依據宋本改作「盧」。 [25] 〔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6]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7] 人=入【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入」。 「入」,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入」。 [28] 趣=起【宋】【元】【明】【聖】 「趣」,宋、元、明、聖四本作「起」。 「起」,大正藏原為「趣」,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起」。 [29]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0] 當=令【宋】【元】【明】【聖】 「當」,宋、元、明、聖四本作「令」。 「令」,大正藏原為「當」,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令」。 [31] (令)+速【宋】【元】【明】 「速」,宋、元、明三本作「令速」。 大正藏無「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2] 〔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 方宜:方法。 [] 不令與食:不供養食物。 [] 拘樓孫如來:過去七佛中,第四位的佛名。又譯為「拘留孫如來」、「迦羅迦孫提佛」。 [] 眾祐:「世尊」的舊譯,指有眾多德性相助,而為世間所共同尊重的覺者。 [] 吾今求此沙門方便,終不果獲:我至今找方法對付這位修行人,始終沒有成功過。 [] 約敕:約束命令。 [] 揣食:物質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稱食物為揣食。「揣」讀音為ㄔㄨㄞˇ。又譯為「麤摶食」。 [] 更樂食:根、境、識三者接觸而生喜樂、長養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體觸摸細滑,都是更樂食。「更樂」為「觸」的異譯。「更樂食」又譯為「細觸食」。 [] 念食:以思考、意志而維繫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糧」。又譯為「意思食」。 [] 識食:有識陰的識知、覺知作用,而資益身心。即《雜阿含經》卷二[[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九|第39經]]所形容「[[agama:取陰俱識|取陰俱識]]」。 [] 禪食:以禪定為食,因為禪定能滋養止觀、長養慧命。 [] 願食:以願力(誓願的力量)為食,因為願力能滋養修行的決心。 [] 念食:以正念為食,因為正念能滋養七覺支。這個「念食」和四食的「念食」(又譯為「意思食」)不同義。 [] 八解脫食:以八解脫(八種禪定而捨去對色與無色的貪欲)為食,因為八解脫能讓人超出三界。 [] 喜食:以修行所生的喜悅為食,因為喜是禪支之一,能滋養定力,並讓世間五欲的吸引力相形減輕。 [] 剋己:約束自己。 [] 僧伽梨:三法衣中的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正式的。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所必須穿著。 [] 五分法身:無學聖者所具備的五種功德,包括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對應經典]====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九#一〇九五|《雜阿含經》卷三十九第1095經]]。 * {ref>S04.02.08} * {ref>DhpAt-L} ====[讀經拾得]==== 五種出世間的食,可說是世間四食的昇華: *「揣食」(麤摶食)吃了能有力氣,昇華為誓願的力量「願食」。 *「更樂食」(細觸食)產生的喜樂中,著重修行的喜悅「喜食」。 *「念食」(意思食)昇華意志作修慧的「念食」及修定的「禪食」。 *「識食」昇華為捨去貪欲的「八解脫食」。 五種出世間的食,也對七覺支(覺悟的七個要素)有益: *「念食」有益於念覺支。 *「願食」有益於擇法覺支、精進覺支。 *「喜食」有益於喜覺支、猗覺支。 *「禪食」有益於定覺支。 *「八解脫食」有益於捨覺支。 =====(五)@@[0772c13]@@===== @[0772c13]@聞如是: @[0772c13]@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72c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行慈心,廣布慈心;以行慈心,所有瞋恚之心,自當消除。所以然者,比丘當知;昔[曰>日]有鬼極為弊暴,來在釋提-[33]-桓因座上而坐。是時,三十三天極為瞋恚:『云何此鬼在我主床上坐乎?』是時,諸天適興恚心,彼鬼遂轉端-[34]-正,顏貌殊常。爾時,釋提[*]桓因在[[普集講堂]]-[]-上坐,與玉女共相娛樂。是時,有天子往至釋提桓因所,白帝釋言:『-[35]-[[瞿翼]]-[]-當知,今有惡鬼在尊座上坐,今三十三天極懷恚怒,諸天適興恚怒,彼鬼遂轉端正[正>],顏貌勝常。』是時,釋提桓因便作是念:『此鬼必是神妙之鬼。』 @[0772c25]@「是時,釋提桓因往至彼鬼所,相去不遠,自稱姓名:『吾是釋提桓因,諸天之-[36]-主。』時,釋提桓因自稱姓名時,彼惡鬼轉成醜形,顏貌可惡,是彼惡鬼即時消滅。比丘!-[37]-當以此方便,知其行慈心而不捨離,其德如是。 @[0773a01]@「又且,比丘!吾昔日時,七歲之中恒修慈心,經歷七成劫、敗劫,不往來生死,劫欲壞時,便生光音天,劫欲成時,便生無想天上,或作梵天,統領諸天,-[1]-領十千世界,又復三十七-[2]-變為釋提桓因,又無數[*]變為轉輪聖王。比丘!-[3]-以此方便,知其行慈心,其德如是。 @[0773a07]@「復次,行慈心者,身壞命終,生梵天上,離三惡道,去離[[八難]]-[]-。復次,其行慈者,生中正之國。復次,行-[4]-慈者,顏貌端正,諸根不缺,形體完具。復次,其行慈心者,躬自見如來,承事諸佛,不樂在家,欲得出家學道-[5]-者,著三法衣,剃除鬚髮,修沙門[*]之法,修無上梵行。 @[0773a13]@「比丘當知,猶如金剛,人取食之,終不消化,要當下過。其行慈心之人,亦復如是,若如來出世,要當作道,修無上梵行-[猶如金剛]-;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6]-受有,如實知之。」 @[0773a17]@是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設如來不出-[7]-世時,彼善男子不樂在家,當何所趣向?」 @[0773a19]@佛告阿難曰:「若如來不出時,然善男子不樂在家,自-[8]-剃鬚髮,在-[9]-閑靜-[10]-之處,剋己自修,即於彼處,盡諸有漏,成無漏行。」 @[0773a22]@是時,阿難-[11]-白佛言:「云何,世尊!彼人自修梵行、[[三乘]]-[]-之行,彼人何所趣向?」 @[0773a24]@佛告阿難:「如汝所言,吾恒說三乘之行。過去、將來三世諸佛,盡當說三乘之法。阿難當知,或有是時,眾生之類顏貌壽命,-[12]-轉轉減少,形器瘦弱,無復威神,多諸瞋怒、嫉妒、恚癡、姦偽、幻惑,所行不真。或復有利根捷疾,展轉諍競,共相鬥訟;或以手-[13]-拳、瓦石、刀杖,共相傷害。是時,眾生之類執草便成刀劍,斷-[14]-斯命根。其中眾生,行慈心者無有瞋怒,見此變怪,皆懷恐懼,悉共馳走,離此惡處,在山野-[15]-之中,自然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修無上梵行,剋己自修,-[16]-盡有漏心而得解脫,便入無漏境,各各自相謂言:『我等已勝[[怨家]]-[]-。』阿難當知,彼名為最勝。」 @[0773b08]@是時,阿難復白佛言:「彼人為在何部?聲聞部,辟-[17]-支部,-[18]-為佛部耶?」 @[0773b09]@佛告阿難:「彼人當名正在辟[*]支部。所以然者,此人皆由造諸功德,行眾善本,修清淨四諦,分別諸法。夫行善法者,即慈心是也。所以然者,履仁行-[19]-慈,此德廣大。吾-[20]-昔著此慈仁之鎧,降伏魔官屬,坐樹王下,成無上道,以此方便,-[21]-知慈最第一,慈者最勝[*]之法也。阿難當知,故名為最勝。行慈心者,其德如是,不可稱計。當求方便,修行慈心。如是,阿難!當作是學。」 @[0773b18]@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33] 桓=洹【聖】* 「桓」,聖本作「洹」。 「洹」,大正藏原為「桓」,今依據聖本改作「洹」。 [34] 正=政【聖】* 「正」,聖本作「政」。 「政」,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聖本改作「政」。 [35] 瞿=拘【元】【明】 「瞿」,元、明二本作「拘」。 「拘」,大正藏原為「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拘」。 [36] 主=王【明】 「主」,明本作「王」。 「王」,大正藏原為「主」,今依據明本改作「王」。 [37] 當+(知)【聖】 「當」,聖本作「當知」。 大正藏無「知」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 領=統【聖】 「領」,聖本作「統」。 「統」,大正藏原為「領」,今依據聖本改作「統」。 [2] 變=反【宋】【元】【明】 「變」,宋、元、明三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為「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反」。 [3] (當)+以【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當以」。 大正藏無「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 慈+(心)【宋】【元】【明】 「慈」,宋、元、明三本作「慈心」。 大正藏無「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 〔者〕-【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6] 受+(後)【宋】【元】【明】 「受」,宋、元、明三本作「受後」。 大正藏無「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 〔世〕-【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世」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8] 剃+(除)【聖】 「剃」,聖本作「剃除」。 大正藏無「除」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9] 閑=間【明】 「閑」,明本作「間」。 「間」,大正藏原為「閑」,今依據明本改作「間」。 [10]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1] (復)+白【宋】【元】【明】 「白」,宋、元、明三本作「復白」。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 轉=展【元】【明】 「轉」,元、明二本作「展」。 「展」,大正藏原為「轉」,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展」。 [13] 拳=捲【聖】 「拳」,聖本作「捲」。 「捲」,大正藏原為「拳」,今依據聖本改作「捲」。 [14] 斯=其【宋】【元】【明】 「斯」,宋、元、明三本作「其」。 「其」,大正藏原為「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其」。 [15]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6] 〔盡〕-【聖】 聖本無「盡」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盡」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7] 支+(佛)【宋】【元】【明】【聖】* 「支」,宋、元、明、聖四本作「支佛」。 大正藏無「佛」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18] 為+(是)【宋】【元】【明】 「為」,宋、元、明三本作「為是」。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9] (仁)+慈【聖】 「慈」,聖本作「仁慈」。 大正藏無「仁」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20] 昔+(日)【宋】【元】【明】 「昔」,宋、元、明三本作「昔日」。 大正藏無「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 (使)+知【宋】【元】【明】 「知」,宋、元、明三本作「使知」。 大正藏無「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 普集講堂:大眾集會用的講堂。又譯為「普會講堂」。 [] 瞿翼:即「拘翼」,天帝釋的別名之一。 [] 八難:即見佛聞法的八個障難,又稱八無暇。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鬱單越,新作北拘盧洲。生於此處者,樂報殊勝,而總無苦故。壽命至千歲,命無中夭。貪著享樂而不受教化,聖人不出其中,不得見佛聞法。五、長壽天,色界無色界長壽安穩之處。外道修行這多生此處,障於見佛聞法。六、聾盲瘖啞。七、世智辨聰。雖然聰利,但耽習於外道經書,不信出世正法。八、佛前佛後,二佛中間無佛法之處。 [猶如金剛] 猶如金剛,人取食之,終不消化,要當下過。其行慈心之人,亦復如是,若如來出世,要當作道,修無上梵行:(行慈心的人獲得的善報不會輕易消失)有如金剛,有人吃了下去,一定不會被消化,而會拉出來;那些行慈心的人也是這樣,在有佛出世時,(行慈心的人)就能作無上的清淨修行。 [] 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 怨家:與我結怨的人。在此指「煩惱」。 ====[對應經典]====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一一〇七|《雜阿含經》卷四十第1107經]]。 * {ref>BZa02.14} * {ref>S11.03.02} * {ref>S11.03.05} * {ref>Itv22} ====[讀經拾得]==== =====-[22]-(六)@@[0773b20]@@===== @[0773b20]@聞如是: @[0773b20]@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773b21]@-[23]-爾時,尊者舍利弗清旦從靜室起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佛告舍利弗曰:「汝今諸根清淨,顏貌與人有異,汝今遊何三昧?」 @[0773b24]@舍利弗白佛言:「唯然,世尊!我恒遊[[空三昧]]-[]-。」 @[0773b25]@佛告舍利弗言:「善哉!-[24]-善哉!舍利弗!乃能遊-[25]-於空三昧。所以然者,諸-[26]-虛空三昧者最-[27]-為第一,其有比丘遊[*]虛空三昧,計無吾我、人、壽命,亦不見有眾生;亦復不見諸行本末,已不見,亦不造[[行本]]-[]-;已無行,更不受有;已無受有,不復受苦樂之報。 @[0773c02]@「舍利弗當知,我昔未成佛道,坐樹王下,便作是念:『此眾生類為[[不剋]]-[]-獲何法,流轉生死不得解脫?』時,我復作是念:『-[28]-無有空三-[29]-昧者,便流浪生死,不得至竟解脫。有此空三昧,但眾生未剋,使眾生起想著之念,-[30]-以起世間之想,便受生死之分。若得-[31]-是空三昧,亦無所願,便得[[無願三昧]]-[]-;以得無願三昧,不求死此生彼,都-[32]-無想念時,彼行者復有[[無-[33]-想三昧]]-[]-可得娛樂。此眾生類皆由不得-[34]-三昧故,流浪生死。』觀察諸法已,便得空三昧,已得空三昧,便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35]-當我爾時,以得空三昧,七日七夜觀視[[道樹]],[[目未曾眴]]-[]-。舍利弗,以此方便,知空三昧者,於諸三昧最為第一三昧,王三昧者,空三昧是也。是故,舍利弗!當求方便,辦空三昧。如是,舍利弗!當作是學。」 @[0773c18]@爾時,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22] ~cf. M. 151. Piṇḍapātaparisuddhi.,[cf. Nos. 99(236)] ???? [23] 爾=是【宋】【元】【明】【聖】 「爾」,宋、元、明、聖四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是」。 [24] 〔善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善哉」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善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5] 〔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6] 〔虛〕-【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7] 為=尊【宋】【元】【明】 「為」,宋、元、明三本作「尊」。 「尊」,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尊」。 [28] 〔無〕-【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無」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9] 昧+(其有眾生不得是三昧)九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30]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31] 是=此【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32] 無+(所)【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無所」。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3] 想=相【宋】【元】【明】【聖】 「想」,宋、元、明、聖四本作「相」。 「相」,大正藏原為「想」,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相」。 [34] (三)+三【宋】【元】【明】【聖】 「三」,宋、元、明、聖四本作「三三」。 大正藏無「三」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35] 當我=我當【元】【明】【聖】 「當我」,元、明、聖三本作「我當」。 「我當」,大正藏原為「當我」,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我當」。 ====[註解]==== [] 空三昧:觀五陰無常、本空,而入的定境。空三昧與無相三昧、無願(無作)三昧合稱為三三昧,詳見《雜阿含經》卷三第80經。 [] 行本:即「業因」,善惡業果報的原因。 [] 不剋:即不克;不能的意思。 [] 無願三昧:斷除貪瞋癡、沒有任何造作,而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作三昧」、「無所有三昧」。 [] 無想三昧: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相三昧」。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 目未曾眴:目不轉睛、眼睛一眨也不眨。「眴」為眼動,讀音同「眩」。 ====[對應經典]====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九#二三六|《雜阿含經》卷九第236經]]。 * {ref>M151} ====[讀經拾得]==== *本經中說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要具足空三昧,而遊空三昧即是無我相、人相、壽者相、眾生相,無法相(不見諸行本末)、亦不造行本……。對照《金剛經》上說的:「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CBETA, T08, no. 235, p. 749, b5-6) 實在是同氣連枝。 *有同學提問:「本經中說:『觀察諸法已,便得空三昧,已得空三昧,便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難道不需要無相三昧、無願三昧,就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 就文義來看,這段應該是簡述前面從「便作是念」開始到「流浪生死」的一整段,由於有那一整段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的修證,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簡稱由於得了空三昧(才能有無相三昧、無願三昧),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三昧可見 http://buddhaspace.org/agama/3.html#%E5%B0%8E%E8%AE%80_%E8%81%96%E6%B3%95%E5%8D%B0 =====(七)@@[0773c20]@@===== @[0773c20]@聞如是: @[0773c20]@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0773c21]@爾時,羅閱城中有長者名曰尸利掘,饒財多寶,金銀、珍寶、車璩、馬腦,不可稱計;又且[[疏薄]]-[]-佛法,但事外道[[尼揵[*]子]]-[]-。國王、大臣皆悉識知。是時,外道梵志及尼揵[*]子,在家、出家者自誹謗,言有我,-[36]-言有我身,并六師輩皆悉-[37]-運集,共作此論:「今沙門瞿曇靡事不知,有一切智,然我等不得利養,今此沙門多得利養,要當作[[方宜]],使不得利養。我等當往至尸利掘舍,教彼長者而作權宜。」 @[0774a01]@是時,外道梵志尼揵[*]子及彼六師往至尸利掘長者家,語長者曰:「[[大姓]]-[]-當知,汝是梵天所生,是梵天子,多所饒益。汝今可往至沙門瞿曇所,愍我等故,請沙門及比丘眾來在家[[祠]]-[]-之。又敕屋中作大火坑,極-[1]-燃熾火,食皆著毒,請-[2]-使來食。若沙門瞿曇有一切智,知三世事者,則不受請;設無一切智,便當受請,將諸弟子,盡為火所燒,天、人得安,無有-[3]-火害。」 @[0774a10]@是時,尸利掘默然,隨六師語,即出城至世尊所,頭面禮足,持雜毒之心,白如來言:「唯願世尊及比丘僧當受我請。」 @[0774a12]@爾時,世尊知彼心中所念,默然受請。是時,尸利掘以見如來默然受請,便從-[4]-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中道便作是念:「今我六師所說審諦,然沙門不知我心中所念,必當為大火所燒。」是時,尸利掘即還家敕作大坑,燃大-[5]-燒火,復約敕辦種種-[6]-飯食,皆悉著毒,復於門外作大火坑,-[7]-燃大火,又於火上施設敷床,皆以惡毒著-[8]-食中,而白:「時至。」 @[0774a20]@爾時,世尊[*]以知時至,著衣持鉢,將諸比丘眾,前後圍繞,往至彼家,又敕諸比丘僧:「諸人皆不得先吾前行;亦不得先吾前坐;亦復不得先吾前食。」 @[0774a24]@是時,羅閱城中人民之類,聞尸利掘作大火坑,又作毒食,請佛及比丘僧。四部之眾-[9]-悉皆涕泣:「將非害如來及比丘僧乎?」或復有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佛言:「-[10]-願世尊莫至彼長者家,又彼人作大火坑,兼作毒食。」 @[0774a29]@佛告之曰:「諸人勿懷恐怖,如來終不為他所害。正使閻浮里內火至梵天,猶不能燒吾,何況此小火欲害如來,終無此理。-[11]-優婆塞-[12]-知,吾無復害心。」 @[0774b03]@爾時世尊,-[13]-比丘僧前後圍遶,入羅閱城,至長者家。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勿先入長者家,亦莫先食;要須如來食,然後乃食。」 @[0774b06]@爾時,世尊適舉足[[門閾]]-[]-上,爾時火坑自然化作浴池,極為清涼;眾華滿其中,亦生蓮花,大如車輪,七寶為莖,亦生餘蓮華,蜜蜂王遊戲其中。爾時,釋提桓因、梵天王及四天王,及-[14]-[[乾沓和]]-[]-、阿須-[15]-輪,及諸[[閱叉]]-[]-、鬼神等,見火坑中生此蓮華,各各稱慶!異音同聲,各各說曰:「便為如來勝中第一。」 @[0774b13]@爾時,彼長者家有種種外道異學,集在其家。爾時,[*]優婆塞、優婆夷-[16]-見如來變化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外道異學見如來變-[17]-化已,甚懷愁憂。上虛空中諸尊神天,散種種名華於如來身上。 @[0774b17]@爾時,世尊履-[18]-虛去地四寸,至長者家。如來舉足之處,便生蓮華,大如車輪。爾時,世尊右迴告諸比丘:「汝等,悉皆蹈此蓮花上。」時,諸聲聞皆從蓮華上至長者家。 @[0774b21]@爾時,世尊便說古昔之喻-[19]-說:「我過去-[20]-來,供養恒沙諸佛,承事、禮敬,未失聖意,持是至誠之誓,使此諸[*]坐,皆悉牢固。」 @[0774b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聽諸比丘,先[[以手憑-[21]-座]]-[]-,然後乃坐,此是我之教也。」爾時,世尊及諸比丘僧皆悉就-[22]-座,是座下皆生蓮華,極為芬香。 @[0774b27]@是時,尸利掘見如來如斯變化,便生斯念:「吾為外道異學所誤,失我人中之行,永失天路;心意-[23]-憒然,如飲雜毒,必當趣此三惡道中。實是如來出世難遇。」覺知此已,即時涕零,頭面禮足,白佛言:「唯願如來聽我悔過,改往修來。自知有罪,觸嬈如來。唯願世尊受我悔過,更不犯之。」 @[0774c05]@佛告-[24]-言:「長者!改過捐捨本意,乃能自知觸犯如來。賢聖法中甚為-[25]-曠大,聽汝改過,隨法而捨;我今受汝改悔,後更莫犯。」如是再三。 @[0774c08]@爾時,阿闍世王聞尸利掘長者施大火坑,及雜毒食,欲害如來。聞已,瞋恚熾盛,告群臣曰:「要當消滅閻浮里地與此人同尸利掘名字者。」-[26]-又復阿闍世-[27]-憶如來功德已,悲泣涕零,脫天冠已,告群臣曰:「吾今復用活為?乃使如來為火所燒,及比丘僧皆當被燒。汝等速來至長者家,觀視如來。」 @[0774c15]@爾時,[[耆婆伽]]-[]-王子白阿闍世王:「大王!勿懷愁憂,亦莫興惡想。所以然者,如來終不為他所害。今日尸利掘長者當為如來弟子。唯願大王當往觀變化。」 @[0774c19]@時,阿闍-[28]-世為耆婆伽所誨喻,乘雪山大象,尋時至尸利掘長者家,下象即至尸利掘舍內。爾時,眾人普集門外,有八萬四千人。爾時,阿闍世王見蓮華大如車輪,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並作是說:「使如來恒勝眾魔。」告耆婆伽王子曰:「善哉!耆婆伽!乃信如來如斯之要。」時,阿闍世王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阿闍世王見如來口出光明,亦復遍見如來顏色殊特,極懷-[29]-歡喜,不能自勝。 @[0774c28]@爾時,尸利掘長者白世尊言:「我所設食皆悉有毒,唯願世尊小-[30]-停,今當更施食。所以然者,無令如來體有-[1]-增損。」 @[0775a02]@佛告長者:「如來及弟子終不為他所害,但長者食已辦者,隨時-[2]-供設。」 @[0775a03]@爾時,長者手自斟酌,行種種[*]飯食。 @[0775a04]@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至誠佛法眾,  害毒無遺餘,\\  諸佛無有毒,  至誠佛害毒-[至誠佛法眾]-。\\  至誠佛法眾,  害毒無遺餘,\\  諸佛無有毒,  至誠法害毒。\\  至誠佛法眾,  害毒無遺餘,\\  諸佛無有毒,  至誠僧害毒。\\  貪欲瞋恚毒,  世間有三毒,\\  如來永無毒,  至誠佛害毒。\\  欲怒瞋恚毒,  此三世間毒,\\  如來法無毒,  至誠法害毒。\\  欲怒瞋恚毒,  世間有三毒,\\  如來僧無毒,  至誠僧害毒。」\\ @[0775a17]@爾時,世尊說此語已,便食雜毒之食。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皆莫先食,要須如來食已,然後乃食。」 @[0775a19]@爾時,長者手自斟酌,行種種飲食,供養佛及比丘僧。爾時,尸利掘長者見如來食訖,除去鉢器,更取[[小座]],在如來前坐。爾時,世尊與長者及八萬四千眾說微妙-[3]-之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4]-淫泆大患,出要為樂。如來觀彼長者心意及八萬四千眾心開意解,無復塵垢,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5]-習、盡、道,盡與八萬四千-[6]-眾說,廣分別其行。 @[0775a27]@爾時,眾人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猶如新衣易染為色]]-[]-。爾時,庶人亦復如是,各於-[7]-坐上,[*]以見[[道跡]],[*]以見法得法,分別諸法,度諸狐疑,得無所畏,更不事餘師,自歸佛、法、-[8]-僧而受五戒。 @[0775b03]@爾時,尸利掘長者自知得道跡,前白佛言:「寧施如來毒,獲大果報,不與餘外道異學甘露,更受其罪。所以然者,我今以毒食請佛及比丘僧,於現法中得此證驗。長夜為此外道所惑,乃興斯心於如來所,其有事外道異學者,皆墮邊際。」 @[0775b08]@佛告長者:「[[如汝所言而無有異,皆為他所誑]]-[]-。」 @[0775b09]@爾時,尸利掘白佛言:「自今已後,不復信此外道異學,不聽諸四部[*]之眾在家供養。」 @[0775b11]@佛告長者:「勿作是說。所以然者,汝-[9]-今恒供養斯諸外士,施諸畜生,其福難量,況復人乎?若有外道異學問曰:『尸利掘是誰弟子?』汝等云何報之?」 @[0775b15]@爾時,尸利掘即從[*]坐起,長跪叉手,白世尊言:「勇猛而解脫,今受此人身,是第七仙人,是釋迦文弟子。」 @[0775b17]@世尊告曰:「善哉!長者!乃能說此微妙之歎。」 @[0775b18]@爾時,世尊重與長者說甚深之法,即時便說斯嚫: 「祠祀火為上,  詩書頌為最,\\  人中王為尊,  眾流海為-[10]-原,\\  星中月為明,  光明日為上。\\  上下及四方,  一切有形類,\\  諸天及世間,  佛為最第一,\\  欲求其福者,  當供養三佛。」\\ @[0775b27]@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即從坐起。 @[0775b27]@爾時,尸利掘及諸來會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11]-含經卷第四十-[12]-一-[13]- ====[校勘]==== [36] 言=計【宋】【元】【明】【聖】 「言」,宋、元、明、聖四本作「計」。 「計」,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計」。 [37] 運=雲【宋】【元】【明】 「運」,宋、元、明三本作「雲」。 「雲」,大正藏原為「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雲」。 [1] 燃熾=熾然【宋】 「燃熾」,宋本作「熾然」。 「熾然」,大正藏原為「燃熾」,今依據宋本改作「熾然」。 [2] 〔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 火=災【宋】【元】【明】【聖】 「火」,宋、元、明、聖四本作「災」。 「災」,大正藏原為「火」,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災」。 [4]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5] 燒=熾【宋】【元】【明】【聖】 「燒」,宋、元、明、聖四本作「熾」。 「熾」,大正藏原為「燒」,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熾」。 [6] 飯=飲【宋】【元】【明】【聖】* 「飯」,宋、元、明、聖四本作「飲」。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飲」。 [7] (極)+燃【宋】【元】【明】 「燃」,宋、元、明三本作「極燃」。 大正藏無「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 (飲)+食【宋】【元】【明】 「食」,宋、元、明三本作「飲食」。 大正藏無「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 悉皆=皆悉【宋】【元】【明】 「悉皆」,宋、元、明三本作「皆悉」。 「皆悉」,大正藏原為「悉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皆悉」。 [10] (唯)+願【宋】【元】【明】 「願」,宋、元、明三本作「唯願」。 大正藏無「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 優=憂【聖】* 「優」,聖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優」,今依據聖本改作「憂」。 [12] (當)+知【宋】【元】【明】【聖】 「知」,宋、元、明、聖四本作「當知」。 大正藏無「當」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13] (與)+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與比」。 大正藏無「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 乾=戟【宋】 「乾」,宋本作「戟」。 「戟」,大正藏原為「乾」,今依據宋本改作「戟」。 [15] 輪=倫【宋】【元】【明】 「輪」,宋、元、明三本作「倫」。 「倫」,大正藏原為「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倫」。 [16] 見=斯【宋】【元】【明】 「見」,宋、元、明三本作「斯」。 「斯」,大正藏原為「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斯」。 [17] 〔化〕-【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化」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8] 虛=空【宋】【元】【明】 「虛」,宋、元、明三本作「空」。 「空」,大正藏原為「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空」。 [19] 說=設【宋】【元】【明】 「說」,宋、元、明三本作「設」。 「設」,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設」。 [20] (已)+來【宋】【元】【明】 「來」,宋、元、明三本作「已來」。 大正藏無「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 「憑」,大正藏原為「馮」,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憑」。 [22] 座=坐【宋】【元】【明】 「座」,宋、元、明三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坐」。 [23] 憒=憤【宋】【元】【明】 「憒」,宋、元、明三本作「憤」。 「憤」,大正藏原為「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憤」。 [24] 〔言〕-【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言」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25] 曠=廣【聖】 「曠」,聖本作「廣」。 「廣」,大正藏原為「曠」,今依據聖本改作「廣」。 [26] 又=有【聖】 「又」,聖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為「又」,今依據聖本改作「有」。 [27] 憶=億【聖】 「憶」,聖本作「億」。 「億」,大正藏原為「憶」,今依據聖本改作「億」。 [28] 世+(王)【宋】【元】【明】 「世」,宋、元、明三本作「世王」。 大正藏無「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9] 歡喜=踊躍【宋】【元】【明】 「歡喜」,宋、元、明三本作「踊躍」。 「踊躍」,大正藏原為「歡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踊躍」。 [30] 停=亭【聖】 「停」,聖本作「亭」。 「亭」,大正藏原為「停」,今依據聖本改作「亭」。 [1] (所)+增【宋】【元】【明】 「增」,宋、元、明三本作「所增」。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供=恭【聖】 「供」,聖本作「恭」。 「恭」,大正藏原為「供」,今依據聖本改作「恭」。 [3]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4] 淫=婬【宋】【元】【明】 「淫」,宋、元、明三本作「婬」。 「婬」,大正藏原為「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婬」。 [5] 習=集【元】【明】【聖】 「習」,元、明、聖三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集」。 [6] 眾+(生)【宋】【元】【明】 「眾」,宋、元、明三本作「眾生」。 大正藏無「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8] 僧=眾【宋】【元】【明】 「僧」,宋、元、明三本作「眾」。 「眾」,大正藏原為「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眾」。 [9] 今=本【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本」。 「本」,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本」。 [10] 原=源【宋】【元】【明】 「原」,宋、元、明三本作「源」。 「源」,大正藏原為「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源」。 [11]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12] 〔一〕-【聖】 聖本無「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一」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13]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 疏薄:疏遠淡薄。 [] 尼揵子:「尼揵」外道的門徒。「尼揵」特點為修裸形塗灰等苦行。又譯為「尼犍」。 [] 大姓:當地的富有人家、世紳;相當於「員外」。 [] 祠:供養。 [] 門閾:門檻。「閾」讀音同「遇」。 [] 乾沓和:義譯香神,很會彈琴,是音樂神。不食酒肉,以香氣為食,其身也有香氣。又譯為「乾闥婆」。 [] 閱叉:即「夜叉」,義譯為「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類或守護正法的鬼類,行動極為迅速。 [] 以手憑座:用手扶著座位。因為本經中的座位設在火坑上,基礎可能不穩,因此踏過蓮花走到座位時,先用手扶著,重心穩了才坐上。 [] 耆婆伽:優婆塞名,王舍城的良醫。又譯為「耆婆」、「耆域」。 [至誠佛法眾] 至誠佛法眾,害毒無遺餘,諸佛無有毒,至誠佛害毒:至誠恭敬佛法僧,解毒至不剩絲毫,諸佛沒有(三)毒,至誠恭敬佛以解毒。 [] 猶如新衣易染為色:好像新的、白淨的衣服,容易繪上顏色。 [] 如汝所言而無有異,皆為他所誑:就像你所說的一樣,(外道弟子)都是被他人(外道)所欺騙。 ====[對應經典]==== * 法句經註釋I第434頁 {ref>DhpAt-M} ====[讀經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