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因品第四-[1]-(有[[十經]]-[]-)(第二小土城誦)-[2]-  因、處-[3]-、二苦-[4]-陰  增上心、及念\\  師子吼、優曇  願、想最在後\\ =====[導讀:因緣是什麼]===== 為什麼會輪迴?簡言之,因為沒有智慧(「無明」),因為有貪愛、執著。 若作更細部的解析,可分解為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緣」表示前者是後者的條件。 {{:agama:卷12第283經導讀_十二因緣.png?400|}} 十二因緣的各支,簡單解釋如下: ^ 第幾支 ^ 名稱 ^ 《中阿含經》特殊用詞 ^ 意義 ^ 舉例 ^ | 1 | 無明 | | 沒有智慧 | 不如實知四聖諦 | | 2 | 行 | | 造作、造業 | 身行(身體的造作)、口行(言語的造作)、意行(意念的造作) | | 3 | 識 | | 識知、覺知 |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 | 4 | 名色 | | 即色、受、想、行、識五陰 || | 5 | 六入處 | 六處 | (觀察五陰的感官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個可對外境反應的感官 || | 6 | 觸 | 更樂 | (感官、外境、識三者的)接觸 | 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 | 7 | 受 | 覺 | (接觸後產生)感受 |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 | 8 | 愛 | | (對於感受產生)貪愛 | 欲愛(欲界眾生感官之欲的渴愛)、色愛(斷除淫欲的色界眾生的渴愛)、無色愛(斷除淫欲與物質欲的無色界眾生的渴愛) | | 9 | 取 | 受 |(由於貪愛,因此)執取 | 欲取(執著欲貪)、見取(執著邪見)、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我語取(執著認為「有我」) | | 10 | 有 | | (因為執取,所以有)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 | 欲有(欲界的存在)、色有(色界的存在)、無色有(無色界的存在) | | 11 | 生 | | (生命存在而)出生 | 眾生的出生、身心的產生 | | 12 | 老病死憂悲惱苦 | | (出生後,自然會有)衰滅及苦果 || \\ 前者不一定直接產生後者,也可能只是後者成立的間接條件;但能確定的是,若沒有前者,後者就不會生起。 在後世佛教的用詞中,「因」與「緣」通常分別指直接的「原因」和間接的「助緣」,兩者有所區別;但在《阿含經》的翻譯上,通常「因」、「緣」混用,不特別區分,常簡稱為「緣」。例如「愛緣取」代表由於有「愛」,因此而有「取」。 佛陀開示因緣的重點在於解釋一切事物是相依而生、而滅,是無常的,因此沒有不變的自我。另一方面,由於感官接觸到外境時起貪愛執著,這樣的因緣纏縛眾生。 經中講述因緣時,時常只舉幾支為例,不一定都講十二支。像以下第97經就跳過了「六入處」支(也可說與「觸」支合併為一),並且追溯到「識」支為止,沒繼續追溯回「行」支、「無明」支。這就好像防盜監視器的錄影畫面,有的防盜器一秒紀錄十二個畫面,有的一秒只記錄十個,甚至只有兩個畫面,都可以用來抓小偷;同樣地,根器特別好的人,知道十二因緣的用意是要解析並斷除貪愛、執著,立刻能禪觀並了知,就證知無我、悟道了。而我們一般人,則需要一步步停格分析,從頭檢查到尾,作較深入的瞭解,為修行悟道作好理智分析的準備。 第97經記載阿難覺得因緣和智慧(明)看起來都太簡單了,佛陀則跟他說:「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緣起很深奧、智慧也很深奧。」然後跟阿難解說什麼是十二因緣。由於本經內容較長,因此特別用斜體字標題分段,以方便閱讀。 =====(九七)中阿含-[5]-因品大因經第一===== @[0578b08]@我聞如是: @[0578b08]@一時,佛遊[[拘樓瘦]]-[6]--[]-,在[[劍磨瑟曇-[7]-拘樓都邑]]-[]-。 @[0578b09]@爾時,尊者阿難閑居獨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此緣起甚奇,極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觀見至淺至淺。」於是,尊者阿難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曰:「世尊!我今閑居獨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此緣起-[8]-甚奇,極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觀見至淺至淺。』」 @[0578b15]@世尊告曰:「阿難!汝莫作是念,此緣起至淺至淺。所以者何?此緣起極甚深,明亦甚深。阿難!於此緣起不知如真,不見如實,不覺不達故。令-[9]-彼眾生如織機相鎖,如-[10]-蔓草,多有稠-[11]-亂,匆匆喧鬧,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往來不能出過生死。阿難!是故知此緣起極甚深,明亦甚深。 **-{老死<-生<-有<-受(取)<-愛}-** @[0578b22]@「阿難!若有問者:『老死有緣耶-[12]-?』當如是答:『老死有緣。』若有問者:『老死有何緣?』當如是答:『緣於生-[13]-也。』阿難!若有問者:『生有緣耶?』當如是答:『生亦有緣。』若有問者:『生有何緣?』當如是答:『緣於有-[14]-也。』阿難!若有問者:『有有緣耶?』當如是答:『有亦有緣。』若有問者:『有有何緣?』當如是答:『緣於受-[15]-也。』阿難!若有問者:『受有緣耶?』當如是答:『受亦有緣。』若有問者:『受有何緣?』當如是答:『緣於愛-[16]-也。』阿難!是為緣愛有受,緣受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緣老死有愁慼,啼哭、憂苦、懊惱皆緣老死有,如此具足純生大苦陰。 @[0578c06]@「阿難!緣生有老死者,此說緣生有老死,當知所謂緣生有老死。阿難!若無生,魚、魚種,鳥、鳥種,[[蛟]]-[]--[17]-、蛟[*]種,龍、龍種,神、神種,鬼、鬼種,天、天種,人、人種,阿難!彼彼眾生隨彼彼處,若無生,各各無生者,設使離生,當有老死耶?」 @[0578c11]@答曰:「無也。」 @[0578c11]@「阿難!是故當知是老死因、老死習、老死本、老死緣者,謂此生也。所以者何?緣生故則有老死。 @[0578c13]@「阿難!緣有有生者,此說緣有有生,當知所謂緣有有生。阿難!若無有,魚、魚種,鳥,鳥種,蛟[*]、蛟[*]種,龍、龍種,神、神種,鬼、鬼種,天、天種,人、人種。阿難!彼彼眾生隨彼彼處無有,各各無有者,設使離有,當有生耶?」 @[0578c18]@答曰:「無也。」 @[0578c18]@「阿難!是故當知是生因、生習、生本、生緣者,謂此有也。所以者何?緣有故則有生。 @[0578c20]@「阿難!緣受有有者,此說緣受有有,當知所謂緣受有有。阿難!若無受,各各無受者,設使離受,當復有有,[[施設]]-[]-有有耶?」 @[0578c23]@答曰:「無也。」 @[0578c23]@「阿難!是故當知是有因、有習、有本、有緣者,謂此受也。所以者何?緣受故則有有。 @[0578c25]@「阿難!緣愛有受者,此說緣愛有受,當知所謂緣愛有受。阿難!若無愛,各各無愛者,設使離愛,當復有受立於受耶?」 @[0578c27]@答曰:「無也。」 @[0578c28]@「阿難!是故當知是受因、受習、受本、受緣者,謂此愛也。所以者何?緣愛故則有受。 @[0579a01]@「阿難!是為緣愛有[[求]]-[]--[18]-,緣求有[[利]]-[]--[19]-,緣利有[[分]]-[20]--[]-,緣分有染欲-[21]-,緣染欲有[[著]]-[]--[22]-,緣著有[[慳]]-[]--[23]-,緣慳有[[家]]-[24]--[]-,緣家有[[守]]-[]--[25]-。阿難!緣守故便有刀杖,鬥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有如此具足純生大苦陰。阿難!若無守,各各無守者,設使離守,當有刀杖、鬥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耶?」 @[0579a08]@答曰:「無也。」 @[0579a08]@「阿難!是故當知是刀杖、鬥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因是習、是本、是緣者,謂此守也。所以者何?緣守故則有刀杖、鬥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有如此具足純生大苦陰。 @[0579a13]@「阿難!緣家有守者,此說緣家有守,當知所謂緣家有守。阿難!若無家,各各無家者,設使離家,當有守耶?」 @[0579a15]@答曰:「無也。」 @[0579a16]@「阿難!是故當知是守因、守習、守本、守緣者,謂此家也。所以者何?緣家故則有守。 @[0579a18]@「阿難!緣慳有家者,此說緣慳有家,當知所謂緣慳有家。阿難!若無慳,各各無慳者,設使離慳,當有家耶?」 @[0579a20]@答曰:「無也。」 @[0579a20]@「阿難!是故當知是家因、家習、家本、家緣者,謂此慳也。所以者何?緣慳故則有家。 @[0579a22]@「阿難!緣著有慳者,此說緣著有慳,當知所謂緣著有慳。阿難!若無著,各各無著者,設使離著,當有慳耶?」 @[0579a25]@答曰:「無也。」 @[0579a25]@「阿難!是故當知是慳因、慳習、慳本、慳緣者,謂此著也。所以者何?緣著故則有慳。 @[0579a27]@「阿難!緣欲有著者,此說緣欲有著,當知所謂緣欲有著。阿難!若無欲,各各無欲者,設使離欲,當有著耶?」 @[0579a29]@答曰:「無也。」 @[0579b01]@「阿難!是故當知是著因、著習、著本、著緣者,謂此欲也。所以者何?緣欲故則有著。 @[0579b02]@「阿難!緣分有染欲者,此說緣分有染欲,當知所謂緣分有染欲。阿難!若無分,各各無分者,設使離分,當有染欲耶?」 @[0579b05]@答曰:「無也。」 @[0579b06]@「阿難!是故當知是染欲因、染欲習、染欲本、染欲緣者,謂此分也。所以者何?緣分故則有染欲。 @[0579b08]@「阿難!緣利有分者,此說緣利有分,當知所謂緣利有分。阿難!若無利,各各無利者,設使離利,當有分耶?」 @[0579b10]@答曰:「無也。」 @[0579b10]@「阿難!是故當知是分因、分習、分本、分緣者,謂此利也。所以者何?緣利故則有分。 @[0579b12]@「阿難!緣求有利者,此說緣求有利,當知所謂緣求有利。阿難!若無求,各各無求者,設使離求,當有利耶?」 @[0579b15]@答曰:「無也。」 @[0579b15]@「阿難!是故當知是利因、利習、利本、利緣者,謂此求也。所以者何?緣求故則-[26]-有利。 @[0579b17]@「阿難!緣愛有求者,此說緣愛有求,當知所謂緣愛有求。阿難!若無愛,各各無愛者,設使離愛,當有求耶?」 @[0579b20]@答曰:「無也。」 @[0579b20]@「阿難!是故當知是求因、求習、求本、求緣者,謂此愛也。所以者何?緣愛故則有求。 @[0579b22]@「阿難!欲愛-[27]-及有愛-[28]-,此二法因覺-[29]-、緣覺致來。 **-{覺(受)<-更樂(觸)}-** @[0579b23]@「阿難!若有問者:『覺有緣耶?』當如是答:『覺亦有緣。』若有問者:『覺有何緣?』當如是答:『緣[[更樂]]-[30]--[]-也。』當知所謂緣更樂有覺。阿難!若無有眼更樂,各各無眼更樂者,設使離眼更樂,當有緣眼更樂生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耶?」 @[0579b28]@答曰:「無也。」 @[0579b28]@「阿難!若無耳、鼻、舌、身、意更樂,各各無意更樂者。設使離意更樂,當有緣意更樂生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耶?」 @[0579c02]@答曰:「無也。」 @[0579c02]@「阿難!是故當知是覺因、覺習、覺本、覺緣者,謂此更樂也。所以者何?緣更樂故則有覺。 **-{更樂(觸)<-名色}-** @[0579c04]@「阿難!若有問者:『更樂有緣耶?』當如是答:『更樂有緣。』若有問者:『更樂有何緣?』當如是答:『緣[[名色]]-[]--[31]-也。』當知所謂緣名色有更樂。阿難!所行、所緣有[[名身]]-[]-,離此行、離此緣有有對更樂耶-[所行所緣有名身]-?」 @[0579c08]@答曰:「無也。」 @[0579c09]@「阿難!所行、所緣有[[色身]]-[]-,離此行、離此緣有增語更樂耶-[所行所緣有色身]-?」 @[0579c10]@答曰:「無也。」 @[0579c10]@「設使離名身及色身,當有更樂施設更樂耶?」 @[0579c11]@答曰:「無也。」 @[0579c12]@「阿難!是故當知是更樂因、更樂習、更樂本、更樂緣者,謂此名色也。所以者何?緣名色故則有更樂。 **-{名色<->識}-** @[0579c14]@「阿難!若有問者:『名色有緣耶?』當如是答:『名色有緣。』若有問者:『名色有何緣?』當如是答:『緣於-[32]-識-[33]-也。』當知所謂緣識有名色。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 @[0579c18]@答曰:「無也。」 @[0579c18]@「阿難!若識入胎即出者,[[名色會精]]-[]-耶?」 @[0579c19]@答曰:「不會。」 @[0579c19]@「阿難!若幼童男童女、識初斷壞不有者,名色轉增長耶?」 @[0579c21]@答曰:「不也。」 @[0579c21]@「阿難!是故當知是名色因、名色習、名色本、名色緣者,謂此識也。所以者何?緣識故則有名色。 @[0579c23]@「阿難!若有問者:『識有緣耶?』當如是答:『識亦有緣。』若有問者:『識有何緣?』當如是答:『緣名色也。』當知所謂緣名色有識。阿難!若識不得名色,若識不立、不倚-[34]-名色者,識寧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有苦耶?」 @[0579c28]@答曰:「無也。」 @[0579c28]@「阿難!是故當知是識因、識習、識本、識緣者,謂此名色也。所以者何?緣名色故則有識。阿難!是為緣名色有識,緣識亦有名色,由是增語,增語說傳,傳說可施設有,謂識、名色共俱也。 **-{無我:受}-** @[0580a03]@「阿難!云何有一見[[有神]]-[]-耶?」 @[0580a04]@尊者阿難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0580a06]@佛便告曰:「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0580a08]@佛言:「阿難!或有一見[[覺是神]]-[]-,或復有一[[不見覺是神,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或復有一[[不見覺是神,亦不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阿難!若有一見覺是神者,應當問彼:『汝有三覺: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汝此三覺為見何覺?是神耶?』阿難!當復語彼:『若有覺樂覺者,彼於爾時二覺滅:苦覺、不苦不樂覺,彼於爾時唯覺樂覺。樂覺者,是無常法、苦法、滅法。[[若樂覺已滅,彼不作是念,非為神滅耶]]-[]-?』阿難!若復有一覺苦覺者,彼於爾時二覺滅:樂覺、不苦不樂覺,彼於爾時唯覺苦覺。苦覺者,是無常法、苦法、滅法。若苦覺已滅,彼不作是念,非為神滅耶?阿難!若復有一覺不苦不樂覺者,彼於爾時二覺滅:樂覺、苦覺,彼於爾時唯覺不苦不樂覺。不苦不樂覺者,是無常法、苦法、滅法。若不苦不樂覺已滅,彼不作是念,非為神滅耶?阿難!彼如是無常法但雜-[35]-苦樂,當復見覺是神耶?」 @[0580a27]@答曰:「不也。」 @[0580a27]@「阿難!是故彼如是無常法但雜[*]苦樂,不應復見覺是神也。阿難!若復有一不見覺是神,然神能覺,見神法能覺者,應當語彼:『[[汝若無覺者-[36]-,不可得,不應說是我所有]]-[]-。』阿難!彼當復如是見覺不是神,然神能覺,見神法能覺耶?」 @[0580b03]@答曰:「不也。」 @[0580b04]@「阿難!是故彼不應如是見覺非神,神能覺,見神法能覺。阿難!若復有一不見覺是神,亦不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者,應當語彼:『[[汝若無覺都不可得,神離覺者,不應神清淨]]-[]-。』阿難!彼當復見覺非神,亦不見神能覺、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耶?」 @[0580b10]@答曰:「不也。」 @[0580b10]@「阿難!是故彼不應如是見覺非神,亦不見神能覺、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是謂有一見有神也。阿難!云何有一不見有神耶?」 @[0580b13]@尊者阿難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0580b15]@佛便告曰:「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0580b17]@佛言:「阿難!或有一不見覺是神,亦不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亦不見神無所覺。彼如是不見已,則不受此世間,彼不受已,則不疲勞,不疲勞已,便般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37]-已辦,不更-[38]-受有,知如真。阿難!是謂增語,增語說傳,傳說可施設有,知是者,則無所受。阿難!若比丘如是正解脫者,此不復有見如來終,見如來不終,見如來終、不終,見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是謂有一不見有神也。阿難!云何有一有神施設而施設耶?」 @[0580b27]@尊者阿難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0580c01]@佛便告曰:「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無我:色}-** @[0580c02]@佛言:「阿難!或有一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或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或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或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少無色]]-[七]-是神施設而施設,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0580c10]@「阿難!若有一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今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如是說、亦如是見,有神若離少色時,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阿難!如是有一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少色是神見著而著。 @[0580c15]@「阿難!若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今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如是說、亦如是見,有神若離無量色時,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阿難!如是有一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無量色是神見著而著。 @[0580c21]@「阿難!若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今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如是說、亦如是見,有神若離少無色時,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阿難!如是有一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少無色是神見著而著。 @[0580c28]@「阿難!若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今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如是說、亦如是見,有神若離無量無色時,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阿難!如是有一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無量無色是神見著而著,是謂有一有神施設而施設也。 @[0581a08]@「阿難!云何有一無神施設而施設耶?」 @[0581a09]@尊者阿難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0581a11]@佛便告曰:「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0581a13]@佛言:「阿難!或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阿難!若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非今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不如是說、亦不如是見,有神若離少色時,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阿難!如是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非少色是神不見著而著。 @[0581a22]@「阿難!若復有一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非今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不如是說、亦不如是見,有神若離無量色時,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阿難!如是有一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非無量色是神不見著而著。 @[0581a28]@「阿難!若復有一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非今-[39]-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不如是說、亦不如是見,有神若離少無色時,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阿難!如是有一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非少無色是神不見著而著。 @[0581b05]@「阿難!若復有一非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非今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不如是說、亦不如是見,有神若離無量無色時,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40]-念。阿難!如是有一非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非無量無色是神不見著而著。阿難!是謂有一無神施設而施設也。 **-{慧解脫阿羅漢不染著七識住及二處}-** @[0581b12]@「復次,阿難!有[[七識住]]-[41]--[八]-及二處-[42]-。云何七識住?有色眾生若干身、若干想,謂人及欲天,是謂第一識住。復次,阿難!有色眾生若干身、一想,謂梵天初生不夭壽,是謂第二識住。復次,阿難!有色眾生一身、若干想,謂[[晃昱天]]-[]--[43]-,是謂第三識住。復次,阿難!有色眾生一身、一想,謂遍淨天-[44]-,是謂第四識住。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45]-空處成就遊-[46]-,謂無量空處天,是謂第五識住。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47]-,謂無量識處天,是謂第六識住。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48]-,謂無所有處天,是謂第七識住。 @[0581b27]@「阿難!云何有二處,有色眾生無想無覺,謂無想天-[49]-,是謂第一處。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50]-成就遊,謂非有想非無想處天,是謂第二處。 @[0581c02]@「阿難!第一識住者,有色眾生若干身、若干想,謂人及欲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51]-,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0581c06]@答曰:「不也。」 @[0581c06]@「阿難!第二識住者,有色眾生若干身、一想,謂梵天初生不夭壽。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0581c10]@答曰:「不也。」 @[0581c11]@「阿難!第三識住者,有色眾生一身、若干想,謂晃昱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0581c14]@答曰:「不也。」 @[0581c15]@「阿難!第四識住者,有色眾生一身、一想,謂遍淨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0581c18]@答曰:「不也。」 @[0581c19]@「阿難!第五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謂無量空處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0581c24]@答曰:「不也。」 @[0581c24]@「阿難!第六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謂無量識處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0581c29]@答曰:「不也。」 @[0581c29]@「阿難!第七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謂無所有處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0582a05]@答曰:「不也。」 @[0582a05]@「阿難!第一處者,有色眾生無想無覺,謂無想天。若有比丘知彼處、知彼處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處,計著住彼處耶?」 @[0582a09]@答曰:「不也。」 @[0582a09]@「阿難!第二處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謂非有想非無想處天。若有比丘知彼處、知彼處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處,計著住彼處耶?」 @[0582a14]@答曰:「不也。」 @[0582a14]@「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慧解脫。 **-{俱解脫阿羅漢更具足八解脫定力}-** @[0582a17]@「復次,阿難!有八解脫。云何為八?色觀色,是謂第一解脫。復次,內無色想外觀色,是謂第二解脫。復次,淨解脫身作證成就遊,是謂第三解脫。復次,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是謂第四解脫。復次,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是謂第五解脫。復次,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是謂第六解脫。復次,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第七解脫。復次,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解脫身作證成就遊,及慧觀諸漏盡知,是謂第八解脫。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及此八解脫,順逆身作證成就遊,亦慧觀諸漏盡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俱解脫。」 @[0582b04]@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82b06]@大因經第一竟-[52]-(五千四百七十二字)-[53]- ====[校勘]==== [1] 「四」,明本作「九」。 [2] 宋、元二本將「第二小土城誦」六字置於「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之後。 [3]「處」,大正藏原為「止」,今依據前後經文改作「處」。 [4] 「二苦」,宋、元、明三本作「處二」。 [5]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6] 「拘樓瘦」,巴利本作 Kurūsu。 [7] 「劍磨瑟曇」,巴利本作 Kammāsadhamma。 [8] 「緣起」,巴利本作 Paṭicca-samuppāda。 [9] 「令」,大正藏原為「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10] 大正藏在「如」字之後有一「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1] 「稠」,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稠」。 [12] 「老死有緣耶」,巴利本作 Atthi idappaccayā jarā-maraṇam。 [13] 「生」,巴利本作 Jāti。 [14] 「有」,巴利本作 Bhava。 [15] 「受」,巴利本作 Upādāna。 [16] 「愛」,巴利本作 Taṇhā。 [17] 「蛟」,大正藏原為「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蛟」。[*] [18] 「求」,巴利本作 Pariyesanā。 [19] 「利」,巴利本作 Lābha。 [20] 「分」,巴利本作 Vinicchaya。 [21] 「染欲」,巴利本作 Chanda-rāga。 [22] 「著」,巴利本作 Ajjhosāna。 [23] 「慳」,巴利本作 Pariggaha。 [24] 「家」,巴利本作 Macchariya。 [25] 「守」,巴利本作 Ārakkha。 [26] 「則」,大正藏原為「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則」。 [27] 「欲愛」,巴利本作 Kāma-taṇhā。 [28] 「有愛」,巴利本作 Bhava-taṇhā。 [29] 「覺」,巴利本作 Vedanā。 [30] 「更樂」,巴利本作 Phassa。 [31] 「名色」,巴利本作 Nāmarūpa。 [32] 「於」,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3] 「識」,巴利本作 Viññāna。 [34] 「倚」,宋本作「猗」。 [35] 「雜」,大正藏原為「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雜」。[*] [36] 大正藏在「者」字之下有一「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7] 「作」,宋本作「非」。 [38] 「更」,元本作「臾」。 [39] 「今」,元本作「令」。 [40] 「作如是」,明本作「如是作」。 [41] 「七識住」,巴利本作 Satta viññānaṭṭhitiyo。 [42] 「二處」,巴利本作 Dve āyatanāni。 [43] 「晃昱天」,巴利本作 Ābhassara。 [44] 「遍淨天」,巴利本作 Subbakiṇṇā。 [45] 「無量」,大正藏無此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6] 「無量空處成就遊」,巴利本作 Akāsânancâyatanucircpagā。 [47] 「無量識處成就遊」,巴利本作 Viññāṇañcâyatanupagā。 [48] 「無所有處成就遊」,巴利本作 Ākiñcaññâyatanucircpagā。 [49] 「無想天」,巴利本作 Asaññasattâyatana。 [50] 「非有想非無想處」,巴利本作 Nevasaññā-nâsaññâyatana。 [51] 「習」,元、明二本作「集」。[*] [52] 明本無「大因經第一竟」六字。 [53] 宋、元、明三本無「五千四百七十二字」八字。 ====[註解]==== [] 十經:大因經、念處經、苦陰經、苦陰經、增上心經、念經、師子吼經、優曇婆邏經、願經、想經,共十經 [] 拘樓瘦:在拘樓國中。其中「拘樓」是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恆河上游西岸,相當於現今的德里所在,「搜」為地方的複數語尾。又譯為「拘留搜」、「拘留沙」、「拘流沙」。 [] 劍磨瑟曇拘樓都邑:劍磨瑟曇這個拘樓國的都市,是佛陀教化遊歷最西北端的城市。又譯為「劍摩瑟曇拘樓都邑」、「劫摩沙住處」,義譯為「調牛聚落」、「調伏駮牛聚落」、「雜色牧牛聚落」、「法行城」。 [] 蛟:能發洪水、有鱗的龍類,相傳蛟為單角,龍有雙角。 [] 施設:安立;描述。 [] 求:尋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遍求」。 [] 利:獲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得到」。 [] 分:分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決斷」。 [] 著:黏著;執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取著」。 [] 慳:吝嗇。。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慳吝」。 [] 家:私有財產。相當的南傳經文無此字。 [] 守:守護。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守護」。 [] 更樂:即十二因緣中「觸」的另譯,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 [] 名色:即色、受、想、行、識五陰。其中「名」是「受、想、行、識」四陰,即所有心理的運作,沒有形體而只能用名字來詮釋,因此稱作「名」;「色」即色陰,也就是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 [] 名身:「名」這類,即心理的運作,沒有形體而只能用名字來詮釋,因此稱作「名」。這邊的「身」是指種類,只是虛擬的比喻,而不是指身體。 [所行所緣有名身] 所行、所緣有名身,離此行、離此緣有有對更樂耶:心理的運作產生後續的造作、原因,如果沒有這樣的造作、這樣的原因,能夠有眼對色境的觸、耳對聲境的觸、鼻對香境的觸、舌對味境的觸、身對觸境的觸嗎?其中「有對更樂」指有障礙性的觸,即需要有對應物質(有質礙)的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相當的南傳經文意義不太相同,為「凡以行相、特徵、相、說示為色身的安立,當那些行相、特徵、相、說示都不存在時,對名身的有對觸是否還能被了知呢?」這邊南傳經文似乎較為合理。 [] 色身:「色」這類,即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這邊的「身」是指種類,只是虛擬的比喻,而不是指身體。 [所行所緣有色身] 所行、所緣有色身,離此行、離此緣有增語更樂耶: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產生後續的造作、原因,如果沒有這樣的造作、這樣的原因,能有意觸可言嗎?其中「增語」即名(稱),「增語更樂」指心理運作的觸,即意觸。相當的南傳經文意義不太相同,為「凡以行相、特徵、相、說示為名身的安立,當那些行相、特徵、相、說示都不存在時,對色身的名稱觸是否還能被了知呢?」這邊南傳經文似乎較為合理。 [] 名色會精:身心與精子結合。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名色將出生」。 [] 有神:有我。 [] 覺是神:「感受」是「我」。 [] 不見覺是神,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不認為感受是我,認為我能夠感受,而且我自然就能夠感受。相當的南傳經文為「受不是我的真我,我的真我也不是無感受的,我的真我感受,我的真我是受法。」 [] 不見覺是神,亦不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不認為感受是我,也不認為我能夠感受、我自然就能夠感受,但認為我沒有感受。相當的南傳經文為「受不是我的真我,我的真我是無感受的。」 [] 若樂覺已滅,彼不作是念,非為神滅耶:當樂受消滅了的時候,(將受視為我的)那個人難道不會想說:「不是我消滅了吧。」按:因為此人將受視為我,而受是無常的,我就是無常的,而不是婆羅門教認為恆常、自在、不變的我。 [] 汝若無覺者,不可得,不應說是我所有:你如果沒有感受的話,就不可能了,因此不應該說「這是我所有的」。按:例如有人神經壞了,感受不到身體的苦樂,那麼「我能夠感受,而且我自然就能夠感受」的主張就錯了,因為這個人沒有感受,並非自然就能夠感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果受完全地、全部地無餘滅,以一切受不存在,以受滅,該處是否有『我是這個』呢?」 [] 汝若無覺都不可得,神離覺者,不應神清淨:你如果沒有感受的話,就不可能了,因為我沒有感受的話就不應該(有辦法修行使得)我清淨。按:如果我沒有感受,就不能感受我是否清淨,也就沒辦法修行使得我清淨。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果一切都不被感受之處是否有『我是這個』呢?」 [七] 少無色:若把五陰(名+色) 畫一個圈,則切掉色以外的(也就是名,或受想行識)當中的少量或多量?? [八] 七識住:七種心識的住處;心識貪愛攀緣的七種境界 (1) 欲界的人及天(若干身、若干想) (2) 色界的初禪天(例如梵天初生時若干身、一想) (3) 色界的二禪天(例如光音天一身、若干想) (4) 色界的三禪天(例如遍淨天一身、一想) (5) 無色界的空入處天 (6) 無色界的識入處天 (7) 無色界的無所有入處天。這是因為識要攀緣名色才能生長,識所攀緣的名色則可歸納為這七種。至於欲界的三惡道、色界的四禪天、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入處天,則不是識所貪愛的境界,或者不會增長識,因此不在七識住中。 [] 晃昱天:即「光音天」,色界第二禪天中的最高一層。光音天人不用口語溝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稱為「光音」。 ====[對應經典]==== * [[agama3:長阿含經第十三經|《長阿含經》卷十第13經大緣方便經]]。 * {ref>D15} * {ref>Tn0014} * {ref>Tn0052} * {ref>Tn0124} ====[讀經拾得]==== ***逆觀十二因緣** 為了分析老、死的根源,從老、死一路追本溯源,最後回追到無明的過程,稱為「逆觀十二因緣」。 本經中,佛陀要阿難觀察什麼是「老、死」的原因? 「生」(出生)是老、死的原因,有出生才有老死,沒有出生自然沒有老死可言。 接著觀察什麼是「有」的原因? 「有」(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是「生」的原因。 什麼是「有」的原因? 「取」(執取)是「有」的原因。 什麼是「取」的原因? 「愛」(貪愛)是「取」的原因。 因此如果真能沒有貪愛,就不再有執著,也就不會積集業力而導致後續的身心運作甚至下一世的出生,自然就能解脫身心的苦及下一世的輪迴了。 這即是本經「老死<-生<-有<-受(取)<-愛」這一段所說。 本經接著舉例,有貪愛所以有尋求,有尋求所以有好處,有好處所以有分別,有分別所以染欲,有染欲所以有執著,有執著所以有吝嗇,有吝嗇所以有私有財產,有私有財產所以有守護,有守護所以有刀杖等等惡法。這部分只是舉例貪愛可能造成的一連串後果,有無窮無盡的後果,大家都可自己寫出貪愛的各種後果,不限於本經經文所說。因此相當的南傳經文在本段的舉例不完全一樣,並不會影響法義。 接著,經文繼續往前追溯十二因緣,在此就不一一說明。 十二因緣甚深,本經將十二因緣濃縮在一經內解說,聽法的對象則是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對於一般人可能特別難懂。如有意進一步理解十二因緣,可參考《雜阿含經》[[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二|卷十二]],有較完整的解說。 ***名色緣識,識緣名色** 有同學提問:本經的這兩段是否相抵觸? *『名色有緣耶?』當如是答:『名色有緣。』若有問者:『名色有何緣?』當如是答:『緣識也。』 *『識有緣耶?』當如是答:『識亦有緣。』若有問者:『識有何緣?』當如是答:『緣名色也。』 一段說名色緣識, 一段又說識緣名色。 其實兩者都是正確的。《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88經:「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CBETA, T02, no. 99, p. 81, b8) 也可參考[[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三九|《雜阿含經》卷二第39經]]深入分析「四識住」。 經上說「識」和「名色」是「輾轉相依」,因此說「名色」在「識」之前、或「識」在「名色」之前,就看從什麼角度。 比喻來說,一個圓圈上,說哪一點在哪一點之前?都只是相對的,A點在B點之前,也可以說A點在B點之後。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邊的「識」、「名色」都是新生的,輾轉相依而生出新的「名色」和「識」,因此也是無常的。而不是說有一個不變的「識」生另一個不變的「名色」。 圖解如下: 名色1生識1 => 識1生名色2 => 名色2生識2 => 識2生名色3 ...... 「名色」和「識」是不斷剎那地相生然後滅去,所以《雜阿含經》卷十三第335經說「此陰滅已,異陰相續」(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只有因緣的生滅,而沒有不變的實體。 ***十二因緣追溯到「識」支** 有同學提問:「本經中為何佛陀說明逆觀十二因緣,只追溯到『識』支,之後並沒有繼續追溯到『行』支及『無明』支,而是講『無我』?」 或許因為「無我」的智慧即能破除「無明」,而避免造業(「行」),因此縱使沒有說明「行」支及「無明」支,講「無我」也能達到斷除十二因緣鎖鏈的效果。 如同導讀所提,十二因緣的重點在於解釋一切事物是因緣生滅而無常,不一定都講十二支,能達到效果即可。 ***七識住的身、想** 通俗上說眾生有身、心。從五陰來看,身即色陰,心即受想行識陰。 以上關於七識住的經文中的身、想,其實就是指身、心,以「想」作為心的代表來說明。 -欲界的人及天──若干身、若干想:身形不同,心想也不同。就像人們各自有各自的長相、各自的想法。 -色界的初禪天──例如梵天初生時若干身、一想:梵天眾的身形有差異,例如大梵天身形最大、最莊嚴,梵輔天(大梵天的大臣)身形次之,梵眾天(一般天眾)身形一般。在梵天剛形成時,大梵天以為梵天眾都是自己所生,梵天眾也都以為自己是大梵天所生,想法完全一致,因此是「一想」。時間久了之後,梵天眾才開始有不同的心想。 -色界的二禪天──例如光音天一身、若干想:光音天眾的身形都一樣莊嚴,但是各自有各自的心想。 -色界的三禪天──例如遍淨天一身、一想:遍淨天眾的身形都一樣莊嚴,心想則都單純是三禪的快樂,沒有其他的想法,因此是「一想」。 無色界的眾生沒有可觀察到的身體,只有心識,因此身形的區別在無色界沒有意義,就只區分其心識的四種不同的層次了。 ***無我的分析** 本經舉出幾種跟「受」及「色」有關的有我見解並加以破斥,不過本經所舉的例子文字較隱晦難解,相當的南傳經文翻譯也不太相同,可見南北傳譯者的解讀也不太相同。這是因為各種「有我」的看法都是邪見,只是人們因為某些理由產生的錯誤見解,因此並沒有「標準」的有我見解可言,不必拘泥於哪種有我的解讀才是「標準」,只要確保最後的結論是「無我」即可。 如果想要閱讀對於「無我」更具邏輯性的系統解說,可參見《雜阿含經》卷五[[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五#一〇九|第109經]]。 ====[進階辨正]==== [[agama:研討:十二因緣的次序|研討:十二因緣的次序]] =====(九八)中阿含-[1]-因品念處經第二(第二小土城誦)-[2]-===== @[0582b08]@我聞如是: @[0582b08]@一時,佛遊拘樓瘦-[3]-,在劍磨瑟曇-[4]-拘樓都邑。 @[0582b0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5]-。若有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若有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0582b18]@「云何為四?觀身如身念處,觀覺如覺念處,觀心如心念處,觀法-[6]-如法念處。-{身念處}-云何觀身如身念處?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7]-則知[[眠寤]]-[]-。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正知-[8]-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9]-,儀容[[庠序]]-[四]-,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0582b29]@「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猶木工師、木工弟子,彼持墨繩,用絣-[10]-於木,則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猶二力士捉一羸人,處處旋捉-[11]-,自在打鍛。如是比丘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0582c12]@「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覺-[12]-一切身]]-[]-息入,覺-[13]-一切身息出,[[覺[*]止身行]]-[]-息入,覺[*]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0582c20]@「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離生喜樂]]-[]-,漬-[14]-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團-[15]-,水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16]-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0582c27]@「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如山泉,清淨不濁,充滿流溢,四方水來,無緣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流溢於外,漬山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0583a07]@「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猶青蓮華,紅、赤、白蓮,水生水長,在於水底,彼根莖華葉悉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0583a14]@「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於此身中,[[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猶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從頭至足,於其身體無處不覆]]-[]-。如是比丘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0583a21]@「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憶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顛倒,心無有纏,修光明心,心終不為闇之所覆。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0583a28]@「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善受觀相,善憶所念。猶如有人,坐觀臥人,臥觀坐人]]-[]-。如是比丘善受觀相,善憶所念。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0583b04]@「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我此身中有髮、毛-[17]-、爪、齒、麁細-[18]-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痰-[19]-、小便。』猶如器盛若干種子,有目之士,悉見分明,謂稻、粟種、[[蔓-[20]-菁]]-[六]-、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我此身中有髮、毛[*]、爪、齒、麁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痰[*]、小便。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0583b17]@「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觀身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猶如屠兒殺牛-[21]-,剝皮布地於-[22]-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觀身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0583b23]@「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觀彼死屍,或一、二日,至六、七日,烏鴟所啄,豺狼所食,火燒埋-[23]-地,悉腐爛壞,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0583b29]@「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骸骨]]-[]-青色,爛腐餘-[24]-半,骨鎖-[25]-在地,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離皮肉血,唯筋相連,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0583c10]@「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骨節解散,散在諸方,足骨、腨-[26]-骨、髀骨、髖骨、脊骨、肩骨、頸骨、髑髏骨,各在異處,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骨白如螺,青猶鴿色,赤若血塗,腐壞碎末-[27]-,見已自比:『今我-[28]-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身如身者,是謂觀身如身念處。 @[0583c24]@「-{受念處}-云何觀覺如覺念處?比丘者,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覺苦覺時,便知覺苦覺。覺不苦不樂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覺。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樂欲、苦欲、不苦不樂欲。樂無欲覺-[29]-、苦無欲覺、不苦不樂無欲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欲覺。如是比丘觀內覺如覺,觀外覺如覺,立念在覺,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覺如覺。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覺如覺者,是謂觀覺如覺念處。 @[0584a05]@「-{心念處}-云何觀心如心念處?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癡,無癡,有穢污,無穢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如是比丘觀內心如心,觀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心如心。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心如心者,是謂觀心如心念處。 @[0584a14]@「-{法念處}-云何觀法如法念處?眼緣色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緣法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內六處。 @[0584a24]@「復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欲知有欲如真,內實無欲知無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掉-[30]-悔。內實有疑知有疑如真,內實無疑知無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五蓋也。 @[0584b03]@「復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念覺支知有念覺支如真,內實無念覺支知無念覺支如真,若未生念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擇-[31]-法、精進、喜、息、定。比丘者,內實有捨覺支知有捨覺支如真,內實無捨覺支知無捨覺支如真,若未生捨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捨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七覺支。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法如法者,是謂觀法如法念處。 @[0584b16]@「若有比丘、比丘尼七年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32]-得阿那含-[33]-,置七年,六五四三二一年。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月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置七月,六五四三二一月。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置七日七夜,六五四三二,置一日一夜。若有比丘、比丘尼少少[[須臾頃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昇進,暮行如是,朝必得昇進。」 @[0584b27]@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84b29]@念處經第二竟-[34]-(三千一百三十七字)-[35]-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八千六百九字)-[36]-(第二小土城誦)-[37]- ====[校勘]==== [1]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2]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3] 「拘樓瘦」,巴利本作 Kurūsu。 [4] 「劍磨瑟曇」,巴利本作 Kammāsadhamma。 [5] 「四念處」,巴利本作 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a。 [6] 「觀覺如覺念處觀心如心念處觀法」十四字,大正藏原為「如是觀覺、心、法」,宋、元二本作「如是覺心觀法」,明本作「觀覺如覺念處觀心如心念處觀法」,今依據明本補上。 [7] 「寤」,大正藏原為「寐」,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寤」。 [8] 「知」,元、明二本作「如」。 [9] 「仰」,大正藏原為「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仰」。 [10] 「絣」,大正藏原為「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絣」。 [11] 「旋捉」,大正藏原為「捉旋」,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旋捉」。 [12] 「覺」,大正藏原為「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覺」。[*] [13] 「覺」,大正藏原為「學」,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覺」。[*] [14] 「漬」,宋本作「清」。 [15] 「團」,大正藏原為「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團」。 [16]「有」,大正藏原為「見」,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有」。 [17] 「毛」,大正藏原為「髦」,今依據明本改作「毛」。[*] [18] 「麁細」,宋本作「塵網」。[*] [19] 「痰」,大正藏原為「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痰」。[*] [20] 「蔓」,宋本作「蒿」,元、明二本作「菘」。 [21] 「牛」,元、明二本作「生」。 [22] 「於地」,大正藏原為「地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地」。 [23] 「埋」,宋本作「理」。 [24] 「餘」,大正藏原為「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餘」。 [25] 「鎖」,大正藏原為「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鎖」。 [26] 「腨」,大正藏原為「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腨」。 [27] 「末」,大正藏原為「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末」。 [28] 「今我」,宋、元、明三本作「我今」。 [29] 大正藏無「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0]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31] 大正藏無「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2] 「有餘」,巴利本作 Upādisesa。 [33] 「阿那含」,巴利本作 Anāgamin。 [34] 明本無「念處經第二竟」六字。 [35] 宋、元、明三本無「三千一百三十七字」八字。 [36] 宋、元、明三本無「八千六百九字」三字。 [37]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註解]==== [] 羸:衰弱。讀音同「雷」。 [] 無上正盡之覺:佛陀的智慧,又譯為「無上正等正覺」。 [] 眠寤:睡醒。 [] 正知出入,善觀分別:清楚覺知自己的每個行為舉止。 [四] 庠序:安詳肅穆。「庠」通「詳」。 [] 治斷滅止:特指滅止惡念,可參考卷20的:《中阿含經》卷20〈2 長壽王品〉:「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CBETA, T01, no. 26, p. 555, a24-25) [] 學一切身:覺察著一切身。 [] 學止身行:使身行寧靜著。 [] 離生喜樂: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指初禪的境界。按:《中阿含經》將初禪至四禪的層次列於身念處的段落,相當的《增壹阿含經》經文及南傳經文,則都將初禪至四禪的層次列於法念處的段落。 [] 定生喜樂:依定而生起喜與樂,指第二禪的境界。 [] 無喜生樂:停止了喜,但還保有樂,指第三禪的境界。 [] 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達成並保持著以清淨的心全心投入而遍滿一切的境界,指第四禪的境界。「成就遊」指達成並保持著,「意解」在這裡可能同「勝解」,可指全心投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進入後住於(由捨而念遍淨的)第四禪」。 [] 被七肘衣或八肘衣,從頭至足,於其身體無處不覆:被很大件的衣服,從頭到腳完全包覆。「肘」是長度單位,由手肘到中指頂端的距離,約四十多公分,「七肘衣」將近三公尺長。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以白布從頭(將身體)完全罩住」。 [] 善受觀相,善憶所念。猶如有人,坐觀臥人,臥觀坐人:對於所觀的對象,好好地掌握、好好地憶念,有如觀察他人般客觀地觀察自己,坐著時觀察躺著的身體,躺著時觀察坐著的身體。這可以解為以智慧觀察行、住、坐、臥,例如改變姿勢時覺知正在改變姿勢,觀察身體從躺著變成坐著時,不論躺或坐都是無常的;或是修空三昧的人,在行、住、坐、臥當中觀察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暫態,所以本質皆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以慧善加掌握、善加作意、善加領會、善加洞察前後想」。 [六] 蔓菁:大頭菜。 [] 樂食:世俗的樂。這裡「食」指「世俗的」。 [] 如本見息道骸骨:如同之前所見墓地裡的屍體骨駭。「息道」又譯為「息止道」,指墓地。「本見」指「原來所見;之前所見」,因為修不淨觀時,需先到墓地觀看屍體,記住其不淨的模樣,然後回去取相作觀,所以說「本見」。 [] 內結:內心的結縛(煩惱)。 [] 須臾頃立:片刻將心穩固(於四念處上)。 ====[對應經典]==== * {ref>Ze12.01} * {ref>M010} * {ref>D22} ====[讀經拾得]==== 本經名為「念處經」,其中身念處的部分和《中阿含經》卷二十〈長壽王品 2〉第81經念身經大同小異。 修習四念處,能斷五蓋、培養七覺支,最終將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本經列舉四念處的許多方法: -身念處的修法: *行、住、坐、臥、睡、醒時,清楚覺知自己處於行、住、坐、臥、睡、醒的狀態。 *清楚覺知自己的每個行為舉止,並且留意出家的威儀。 *如果生起不善念,應專注於其他有關善的相,使得不善念被捨斷。 *如果生起不善念,觀呼吸以心止心,使得不善念被捨斷。 *清楚覺知吸氣、呼氣、吸氣長、呼氣長、吸氣短、呼氣短;吸氣時覺察著一切身、呼氣時覺察著一切身、吸氣時使身行寧靜、呼氣時使身行寧靜。 *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 *依定而生起喜與樂。 *停止了喜,但還保有樂。 *以清淨光心擴散至全身。 *修光明心,使得心不為黑暗所覆蓋。 *清楚觀察見到的景象。 *觀察身體的各個部位充滿不淨之物。 *觀察身體中的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觀察死屍腐爛敗壞、骨骸四散,思維自己的身體也將會如此。 -受念處的修法: *當感受到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時,立即清楚覺知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當感受到身體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時,立即清楚覺知身體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當感受到心理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時,立即清楚覺知心理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當感受到有世俗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時,立即清楚覺知有世俗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當感受到沒有世俗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時,立即清楚覺知沒有世俗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當感受到有欲望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時,立即清楚覺知有欲望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當感受到沒有欲望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時,立即清楚覺知沒有欲望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心念處的修法: *當有貪欲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貪欲的心念;當沒有貪欲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沒有貪欲的心念。 *當有瞋恚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瞋恚的心念;當沒有瞋恚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沒有瞋恚的心念。 *當有愚癡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愚癡的心念;當沒有愚癡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沒有愚癡的心念。 *當有汙穢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汙穢的心念;當沒有汙穢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沒有汙穢的心念。 *當有聚合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聚合的心念;當有散亂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散亂的心念。 *當有高上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高上的心念;當有低下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低下的心念。 *當有狹小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狹小的心念;當有廣大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廣大的心念。 *當有修行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修行的心念;當沒有修行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沒有修行的心念。 *當有定心時,清楚覺知有定心;當沒有定心時,清楚覺知沒有定心。 *當有未解脫心時,清楚覺知有未解脫心;當有解脫心時,清楚覺知有解脫心。 -法念處的修法: *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而有煩惱時,清楚覺知有煩惱;沒有煩惱時,清楚覺知沒有煩惱;原本沒有煩惱而生起煩惱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煩惱而消滅不再生起時,清楚覺知到。 *有貪欲時,清楚覺知有貪欲;沒有貪欲時,清楚覺知沒有貪欲;原本沒有貪欲而生起貪欲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貪欲而消滅不再生起時,清楚覺知到。 *有瞋恚時,清楚覺知有瞋恚;沒有瞋恚時,清楚覺知沒有瞋恚;原本沒有瞋恚而生起瞋恚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瞋恚而消滅不再生起時,清楚覺知到。 *有昏沉時,清楚覺知有昏沉;沒有昏沉時,清楚覺知沒有昏沉;原本沒有昏沉而生起昏沉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昏沉而消滅不再生起時,清楚覺知到。 *有調悔時,清楚覺知有調悔;沒有調悔時,清楚覺知沒有調悔;原本沒有調悔而生起調悔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調悔而消滅不再生起時,清楚覺知到。 *有疑惑時,清楚覺知有疑惑;沒有疑惑時,清楚覺知沒有疑惑;原本沒有疑惑而生起疑惑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疑惑而消滅不再生起時,清楚覺知到。 *有念覺支時,清楚覺知有念覺支;沒有念覺支時,清楚覺知沒有念覺支;原本沒有念覺支而生起念覺支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念覺支便保持不衰退、轉修增廣,清楚覺知到。 *有擇法覺支時,清楚覺知有擇法覺支;沒有擇法覺支時,清楚覺知沒有擇法覺支;原本沒有擇法覺支而生起擇法覺支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擇法覺支便保持不衰退、轉修增廣,清楚覺知到。 *有精進覺支時,清楚覺知有精進覺支;沒有精進覺支時,清楚覺知沒有精進覺支;原本沒有精進覺支而生起精進覺支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精進覺支便保持不衰退、轉修增廣,清楚覺知到。 *有喜覺支時,清楚覺知有喜覺支;沒有喜覺支時,清楚覺知沒有喜覺支;原本沒有喜覺支而生起喜覺支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喜覺支便保持不衰退、轉修增廣,清楚覺知到。 *有輕安覺支時,清楚覺知有輕安覺支;沒有輕安覺支時,清楚覺知沒有輕安覺支;原本沒有輕安覺支而生起輕安覺支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輕安覺支便保持不衰退、轉修增廣,清楚覺知到。 *有定覺支時,清楚覺知有定覺支;沒有定覺支時,清楚覺知沒有定覺支;原本沒有定覺支而生起定覺支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定覺支便保持不衰退、轉修增廣,清楚覺知到。 *有捨覺支時,清楚覺知有捨覺支;沒有捨覺支時,清楚覺知沒有捨覺支;原本沒有捨覺支而生起捨覺支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捨覺支便保持不衰退、轉修增廣,清楚覺知到。 本經提到:「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憶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顛倒,心無有纏,修光明心,心終不為闇之所覆。」,「光明禪相」可參見卷十七〈長壽王品 2〉[[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十七|第72經長壽王本起經]],念光明想的修法可進一步參考南傳《相應部尼科耶》〈神足相應51〉[[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4#解析經|第20經解析經]]: 【節錄該經的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研討:修淨土法門是否須要四念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