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著比丘訪談記錄 (3)

====== 光明想 ======

Ken:『福嚴會訊』上有和帕奧禪師的訪談,當中提到如何練習「光明想」。進入禪支,出禪支後,此時禪支會產生很強的光明,然後……

無著比丘:我認識帕奧禪師、曾和他當面見過。我相當了解他教導的禪修體系與方法,因此不須要重複一項項念給我聽,而可以直接提出問題。

Ken:我想請問這方法有沒有怪怪的?(其實,Ken 是將這方法與《中阿含72經》:「世尊!我等得光明便見色,彼見色,光明尋復滅。」(CBETA, T01, no. 26, p. 536, c16-17)兩者相混淆。)

無著比丘:這沒有「怪怪的」啦。這不是《尼柯耶》中講明的修法,但是出自南傳上座部所開發出來的方法。這也是好方法,雖然你不一定喜歡。我很尊敬帕奧禪師,他的系統也讓很多人受益,就讓他們繼續修習其系統吧。

Ken:請問要怎麼培養「光明想」呢?

無著比丘:如果你想要培養「光明想」,你可以跟帕奧禪師的系統學,取得其指導,我不教如何培養「光明想」;就我個人而言,由於《尼柯耶》中佛陀及其弟子沒有特別去修此法門,因此我也沒有特別培養這樣的禪修系統。但有其他人喜歡修此法門、能從中受益,那也是好方法。

Ken:但《中阿含經》中有提過定中的「光明」呀?

無著比丘:《中阿含經》中提到定中的「光明」只是在定中自然發生的,是很自然發生的。當心念專注時,很多人都會有這「內在光」(inner light)的體驗。帕奧禪師則不只用光明來開發定,而是進一步利用它來作為觀察內在、外在的工具。

經中明載的「光明」是自然發生的,甚至連基督教也有靈光的體驗,我的基督教朋友就曾跟我解釋過這種現象。

你可以利用這光明而加深定境,透過知覺這光明,讓這光明穩定、清晰,你和這光合為一體:你變成光的一部分、或會覺得光往你來涵蓋,你和光兩者合為一體,達成主、客的統一,對你來說就是全神貫注。

Ken:這會不會有點嚇人?

無著比丘:這是很自然的現象,沒什麼好怕的。或許當你感到困惑時,會害怕,但並沒什麼真的值得害怕的。這是正面的,但並不是什麼禪定成就,而只是一個徵象,顯示你是很集中的。也不是什麼娛樂就是了,就像吃飽飯,有滿足感,這只是自然的現象。

David:這樣回想起來,《中阿含經》第72經中阿那律的確是用「光明」來判別自己在失去光明時,修定是出了什麼狀況?是因為昏沈?睡眠?掉舉等不同的因素而失去光明,因此可以一一補強,而加強定境。

無著比丘:的確,就是如此,《中阿含經》第72經、《中部尼柯耶》第128經就是如此記載。上學期在德國漢堡大學所我開的一門中阿含經比較研究的課中(http://www.buddhismuskunde.uni-hamburg.de/fileadmin/pdf/analayo/lectures2013.htm ),就探討過這則問題。這課的內容有提供線上下載,在Lecture 3(01:13:50開始)及 Lecture 4 中提到的。加上線上參與者,今年這課有47國來的450位學生。(不過下學期是另外主題的課了,而不是四阿含或五尼柯耶的課。)


===== 會談後記 =====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2:%E4%B8%AD%E9%98%BF%E5%90%AB%E7%B6%93%E5%8D%B7%E7%AC%AC%E5%8D%81%E4%B8%83|《中阿含經》第卷十七第72經]]記載阿那律尊者定力增進時,心中生起光明,但過不久光明就退失了,而向佛陀請教。

佛陀說他在未成佛前也曾經歷過這樣的狀況,因此指導阿那律尊者找出光明退失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疑」,因為以前沒見過光明,而懷疑那光明是真有其事嗎?對修法起了疑心,而退失光明。

排除了疑心後,光明又起,但不久後又退失了,代表定力的退失。於是佛陀指導阿那律尊者一項項地檢查,一項項解決禪定時的各種缺失:無念、身病想、睡眠、太精勤、太懈怠、恐怖、喜悅、高心,生若干想,不觀色心患。

因此可以用光明是否退失,作為定力是否退失的徵相,每當光明退失了,就要找出禪定在哪裡有缺失並加以改善,即可恢復定力及光明。

缺失都解決了,就能穩定地向初禪、第二禪……邁進。

細節不表,請逕自參見原經文。

《阿含經》只有少數幾經提到運用「禪相」(巴利文 nimitta)來修定,除了本經外,還有卷二十第81經、[[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2:%E4%B8%AD%E9%98%BF%E5%9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E5%8D%81%E5%9B%9B#九八_中阿含因品念處經第二_第二小土城誦|卷二十四第98經]]中「身念住」的光明:
《中阿含經》卷二十四〈4 因品〉:「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憶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顛倒,心無有纏,修光明心,心終不為闇之所覆。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CBETA, T01, no. 26, p. 583, a21-28)

巴利文 nimitta,英文的定義為: mark, sign; image; target, object; cause, condition. 一般翻譯為「相」,例如「徵相」,在禪坐時見到的相則譯為「禪相」。

「禪相」是在南傳的修定法門中很普遍的一個方便,例如打坐練習定力到一個程度後,出現了光明,接下來可以這光明為所緣來修定。這光明並不是聖境,只是想陰的一種呈現,因為可以很穩定,而可作所緣修定用。在南傳的不同派別中,對這個方法有很多的發揚,而北傳的觀想法或是真言法也有很多相通的方法,例如《觀無量壽佛經》的日輪觀,或是《楞嚴經》提到「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以下經文所說的「所相、所標」,應該也是 nimitta:
《中阿含經》卷46〈3 心品〉:「若有比丘所行、所相、所標,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復次,比丘所行、所相、所標,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厭相應念想無欲具。」(CBETA, T01, no. 26, p. 716-718)
修無色定不是以光明為相,因此從以上經文也可知 nimitta 不一定是光明。

無著比丘在德國漢堡大學開的「原始佛典與定、慧的修習」課,實際內容則是《中阿含經》、《中部尼柯耶》中關於定、慧修持的比較研究:http://www.buddhismuskunde.uni-hamburg.de/fileadmin/pdf/analayo/lectures2013.htm 其中 Lecture 3 01:13:50 開始以及 Lecture 4 中有探討蠻多《中阿含經》第72經中光明(禪相)的議題。

除了經文本身以外,無著比丘的課中有些討論值得參考,記錄如下,供有興趣但無法親自聽的人參考:

* 從《阿含經》中只有很少的經文提到禪相,可合理推論禪相不是必要的,但對於有禪相的人,可以利用禪相來加深定力。

* 從經中的原理來看,禪相甚至不一定是光明或是形色,也可以「喜」作禪相(因為初禪、二禪有喜支),例如很多打坐的人不會生起光明,但會生起「喜」。只是對於禪修指導老師來說,學生以「光明」為禪相比較容易指導,因為這是很容易描述的;學生以「喜」為禪相就比較難指導,因為較難描述,要夠經驗的老師。
(David註:原來之前我訪談時問的「喜心的觀照」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info/permalink/462876907155327/ 似乎就是這種狀況。)

* 入定時是否能觀照?我們在台灣看到的翻譯的南傳論是認為不行,因為入定是「心一境性」,不會「分心」,而要在出定時觀照。但在這課堂上顯然學者對此有各種不同的意見,台灣聽到的翻譯是主流看法,但不代表巴利學者全部的看法。

無著比丘表示「三摩地」的特性並不單只是「心一境性」,還有其它的特性(他引用一部巴利經但我沒記下),例如心念住、法念住時。

無著比丘個人的看法是(他有強調是個人看法):完全地投入禪支時,沒有辦法「觀照」;而剛出禪支時,像是人先潛到水裡,然後把頭提到水面上,這時是可以「觀」的。這時算是在水裡嗎?也算。算是在水上嗎?也算。這時可以觀照是合理的,只是文字解釋上的問題。

部分學者提出有巴利經描述佛弟子在入定時,也有提到觀照,無著比丘的看法是早期經典的特性是不會非常嚴謹的釐清一些文字細節,而是「指月指」,因為那時的人照著做很快就會了,看到月亮就不須要多說,不像後代論師講究文字細節。

* nimitta 是「相」的意思(用在禪定當中出現的徵相才稱作禪相),很多經典強調「不能執著相」,原文就是不能執著 nimitta。涅槃則是 a-nimitta,無相的。另外還有「無相三昧」等,其中的「相」就是 nimitta。

*  Lecture 3 41:30~42:30 時段,課堂討論提到一點很有趣的:依據《尼柯耶》許多經中的記載,人死亡、捨報的時候,如果在生時有修習佛法,是極有可能昇進、獲得佛法上的突破的時機。(不過尼柯耶中似乎沒有將此原理作太多說明?北傳這方面則著墨很多。)

一些筆記提供給對「禪相」這主題在尼柯耶中經載有興趣的同學的參考。

====== 討論 ======

From: DC

在南傳的修定方法中,運用「似相」這概念非常普遍,但我沒印象《阿含經》中提到打坐時運用「似相」的修法,請問有人知道阿含經中哪些地方有提到「似相」的嗎?

我不是否定似相的修法,純粹好奇,畢竟達成定、慧是目的,手段的細節倒其次,用「似相」能達到這目的自然很好。這「似相」的修法也與北傳許多修定法門中的觀想方法(不是毗婆舍那)有相通的地方。

----

From: Linus Hsao 

雖然似相這名詞在大正藏中沒講,但我們依四大教法來檢驗,依世尊說的止觀教法來看或許有點端倪。

如果依照似相的作法(以前KE好像說過),那是在修四念處的觀身/受時,能維持住心一處(如觀呼吸,世尊比喻將五種小動物栓緊),住心一處不只是字面上的意義先忽略。接著自動進入觀心,此時五根已經開始進入休息狀況不會產生干擾(如聽不見外界普通聲音),腦海裡平靜無波無有任何一絲念頭。這時會達到初步的定,但還離初禪很遠。

此時就可能會觀察到『心流』,此觀察不因眼根。而所謂的心流是隱藏在平時我們所能覺知的念頭之下的微細"東西"。

這也是為甚饃必須要修禪定的關係,當我們以為自己心平靜下來了沒有苦了,事實上只是把鍋蓋蓋緊而已,鍋裡水還是強強滾。

當心流穩定不再跳動後,依個人適合修習的法門不一定而"擇法"。有的行者此時能保持清淨態(無相)沒多久就能入初禪如除糞比丘這類行者。有人雖然無法馬上達到清淨態(無相),但能觀察到一個穩定不再跳動的"相",這可能就是南傳有修止道那一派所謂的似相(以真言法門的觀法來說,就是直接一開始選擇一個固定的"相"觀得很熟練,但基本原理都一樣)。

將心接著專注在那個相上,讓心繼續沈靜而在往後入初禪。

每次想到世尊所說得止觀二道時,心中不免唏噓。以前推崇淨土的時代,狂熱者說止觀太難眾生不可能會,所以都來唸佛。現在推崇南傳時,又變成止觀很簡單大家只要專心觀察身體動作不再苦就解脫。

世尊所說的是,解脫道就是八正道。但每個人的八正道走得方式都不太一樣。所以世尊至少介紹十念清淨法門,世尊沒說『非我所說都不是解脫法』,那是通天我最大觀念的產物,世尊說的是『甚饃是符合解脫道修習次第的條件』。

----

From: Bowen Ke 

似相是一種禪相,可能是有些經文中說的 相、標。不過我還沒看過經中有進一步的解釋。所以不確定實際的意思是否如此。例如,中阿含117經:
「若有比丘所行、所相、所標,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

此經也說要用正確的方法,念住在相、標上,專注一意,使禪定穩固。 
「彼受此行,念此相、標,立念如法,令住一意。彼比丘應當知:『我生此法,不退、不進,亦復不厭,我生此法能令我住,而我此定必得久住。』彼比丘應如是知。」

----

From: Bowen Ke 

來當一下剪貼工,提供一點參考資料。最近剛好獅子吼的佛教新消息板有連載 無著比丘 的訪談,所以就節錄 無著比丘 著作【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中對於念與定的說明。

念:

不涉入且超然的接納,是「念」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也形成一些現代禪修老師和學者教學的重要層面。他們強調:「念」的目的,是僅僅讓事物被意識到;而不是除去事物。「念」默默地觀察─像在戲台旁的觀眾,絕不干預。有人將「念」這種不加反應的特點,視為「無揀擇」的覺知。「無揀擇」意謂著:以這樣的覺知,修習者保持不偏不倚的覺察,而不作喜歡或不喜歡的反應。這樣沈默且無反應的觀察,有時候已經足以抑制不善法,因此,「念」的應用,能產生非常有效的結果。然而,「念」的活動,僅止於超然的觀察,也就是─「念」不改變經驗;「念」深化經驗。(page 72)

定:

「定」的獨特素質是去「引導」,並且,將「心」運用在「聚焦」於單一的對象上,以便排除其他的一切。所以,定的發展,是要促成一種轉移─從「主- 客體」二元性的一般經驗結構,轉向「合一」的經驗。不過,「定」,因此排除了對於外境、及外境的交互關係的廣泛覺知。(page 79)

念與定的差異與配合:
從《相應部.念住相應》( Satipaṭṭhāna Saṃyutta)的一段經文中所用的字彙來看,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很明顯了。在這段經文中,佛陀勸告:修習者在修習念住時,如果正好分心或昏沈,那就應當暫時轉換自己的修習,並且開發一個「定」( samatha)的對象,以培養內在的喜悅和平靜。對於這一點,佛陀稱之為「『被引導』的禪修形式」( paṇidhāyabhāvanā)。如果,一旦心已經變得平靜,修習者就可以回到「『非引導』的禪修形式」( appaṇidhāya bhāvanā),也就是念住的修習。從《相應部.念住相應》這部經典提出「引導式」與「非引導式」禪修模式的差別,暗示著:就它們自身而論,這兩種禪修模式顯然是不同的。然而,這整部經所關注的卻是:這兩者在技巧上的相關性;並且清楚地顯示出:不論兩者的差異有多大,這兩者可以相互關聯且彼此支持。(page 78)

----

From: 凡僧雲水 

請問「似相」和「相似相」指的是同一回事嗎?

----

From: David Chiou

回凡僧雲水,這些詞都不是經典上的,而是後代的論師發明的,因此的確是沒有標準。

在南傳來說,就我所知,一般說來稱取來觀想的物體在心中清楚呈現的影像作「取像」;打坐定力深後心中自然冒出的光明或形相為「似像」。這些都是「禪相」。

《中阿含經》第72經中,阿那律尊者以定中的光明來加深定境,這些後代論師就稱作是以似相或禪相來修定。

照《中阿含經》來看,的確是有這種修法,但這也不是唯一的修法。而照《楞嚴經》的記載,這是屬於色陰區宇,甚至會有相似神通的副作用,因此「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似相或禪相是「定」的修法,還必須接著慧觀才能依定生慧。究竟來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From: 周福福 

說的真好,其實還是要依照戒定慧的方法,其實無論眼前出現光球,或是眼前親見本尊(本尊現前)其實都只是一種禪相(清淨道論所說的似相),無論是本尊凝結成形,或是光球凝結成形,都只是『定』的工具,禪相現前時也只是近行定,要專注投入禪相,才能禪定正受。

除了潛水的比喻,我也有另外一種比喻『禪定』與『觀慧』就像是鍛鍊寶劍的『火爐』與『氣動搥』,靠著禪定的火爐把身心加熱的紅熱軟化的狀態,然後用觀慧的氣動搥,敲打鍛鍊,火爐的加熱是快速的,但是氣動搥的敲打鍛鍊也能帶來物理性的形變的熱能,溫度也不會衰退太多,而且鍛鍊,本來就是反覆進出火爐與敲打。入定然後出定觀慧,等到內在言語太多太明顯時,身心不夠專注時,再入定,然後再出定觀慧。

----

From: David Chiou

有網友詢問靠禪相或光明想來修行,是「四念住」嗎?

像光明之類的禪相不是「必須」的,但佛弟子也不須要對禪相恐懼、更不應貪求,禪相只是修定當中可能遇到的現象之一,知道如何應對的人可以運用禪相而加強念住,不知道的人走別的路也可以。到頭來,「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方法都是階段性的,遲早要捨。

其實,[[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2:%E4%B8%AD%E9%98%BF%E5%9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E5%8D%81%E5%9B%9B#九八_中阿含因品念處經第二_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經》第98經]]中,佛陀話講得很白,光明想也是「身念住」的一種修法:「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憶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顛倒,心無有纏,修光明心,心終不為闇之所覆。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以光明想修行的方法,記載於[[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2:%E4%B8%AD%E9%98%BF%E5%90%AB%E7%B6%93%E5%8D%B7%E7%AC%AC%E5%8D%81%E4%B8%83|《中阿含經》第72經]],如前所述,對禪相或光明想有興趣的朋友務必仔細參考經文,以之去除「疑患,彼得心清淨,無念、身病想、睡眠、太精勤、太懈怠、恐怖、喜悅、高心,生若干想,不觀色心患」。

四念住有很多的面向,例如十念也是在念住的方法內,而十念又有各種變形,光是《阿含經》中佛陀教導弟子的四念住的變形就非常多,像教阿難陀的(上天堂看美女然後下地獄看油鍋)當中有用到念天的變形,或是教周利槃特的(認真掃地)也是身念住至心念住的變形,這些各種方法廣義來說都可以歸納回四念住,四念住畢竟是一個基礎,能「念住」是重點,而不在於名相。

----

From: David Chiou

之前貼出訪談後,在別的社團有好心的網友說這是「小乘」才有的修法,「大乘」就不會著相。

是這樣嗎?

《楞嚴經》卷5:「孫陀羅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提,心常散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俱絺羅觀鼻端白,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身心內明圓洞世界,遍成虛淨猶如瑠璃,煙相漸銷鼻息成白,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菩提。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CBETA, T19, no. 945, p. 126, c22-p. 127, a1)

二十年前我第一次讀《楞嚴經》時,完全看不懂這段在講什麼,怎麼安那般那念在二十五圓通中的解說,會有「鼻息成白」,「諸出入息化為光明」?

不知道史上有多少讀誦《楞嚴經》的大德,知道這就是修安那念得「禪相」的標準現象?這段講的完全是實修經驗,而不是文學家編出來的神話,而且這方法佛陀在《中阿含經》就作過解說。知道這原理,二十五圓通中許多提到的過程,跟後面五陰區宇就一氣呵成了。

當然,不知道這原理,還是可以修,有些天才是自己硬著頭皮修完了才終於看懂《楞嚴經》這段講什麼,但這樣子的天才畢竟是少之又少。照《中阿含經》記載,大多人在看到這種現象時首先會有「疑」,然後就退失了,平白跳過一個藉以省思定力的機會。

這不夠大乘嗎?《楞嚴經》卷5:「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來訶我為畜生類,我聞佛訶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世尊示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如觀掌果,如來印我成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旋見循元斯為第一!」」(CBETA, T19, no. 945, p. 126, a27-b3)

這方法叫「樂見照明金剛三昧」,很強大啊 :)

還有進一步的應用,就像南傳教光明想的宗派把光明想當強力探照燈的應用了:

《楞嚴經》卷5:「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CBETA, T19, no. 945, p. 127, c29-p. 128, a9)

如果不知道原理,才會把這經文看成神話;看懂了原理,這就是實修的敘述。但這種方法會有許多副作用,因此才有五陰區宇的說明,再三提醒避免歧路。

其它我就不一一提了。前晚把《楞嚴經》又看了一遍,這些年來把《阿含經》讀熟後,沒想到《楞嚴經》講的義理不再生澀難懂,很順的像在看科普讀物。這不是因為有什麼證量所以讀得懂,而是學佛有該有的基礎就讀得懂。所以聖嚴法師在「正信的佛教」說:「如果真想看佛經,應該先由阿含經看起。」誠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