鞞舍離」共有 6 個註解 (更新時間 2025年02月03日 00:02:58)
^雜阿含經(3)^^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六二二)|(六二二)]]| 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按:「鞞舍離」一詞之後的「國」或「城」為漢譯者所加,梵文或巴利經文中通常不區分地名為國名或城名,漢譯地名則常見「國」和「城」混用的狀況。另譯為「毘舍離」、「毘耶離」、「廣嚴城」。 (2025年01月31日 14:33:32)|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雜阿含經卷第四十]][[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一一〇五)|(一一〇五)]]| 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按:「鞞舍離」一詞之後的「國」或「城」為漢譯者所加,梵文或巴利經文中通常不區分地名為國名或城名,漢譯地名則常見「國」和「城」混用的狀況。另譯為「毘舍離」、「毘耶離」、「廣嚴城」。 (2025年01月31日 14:51:11)|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七|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七]][[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七#(一二五二)|(一二五二)]]| 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按:「鞞舍離」一詞之後的「國」或「城」為漢譯者所加,梵文或巴利經文中通常不區分地名為國名或城名,漢譯地名則常見「國」和「城」混用的狀況。另譯為「毘舍離」、「毘耶離」、「廣嚴城」。 (2025年01月31日 14:42:10)| ^中阿含經(3)^^ |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二|中阿含經卷第二]][[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二#(八)中阿含七法品七日經第八(初一日誦)|(八)中阿含七法品七日經第八(初一日誦)]]| 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舍離」、「毘耶離」、「廣嚴城」。 (2024年12月14日 10:56:57)| |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八四)中阿含長壽王品無刺經第十三(第二小土城誦)|(八四)中阿含長壽王品無刺經第十三(第二小土城誦)]]| 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舍離」、「毘耶離」、「廣嚴城」。 (2024年12月24日 21:30:55)| |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六十|中阿含經卷第六十]][[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六十#(二一七)中阿含[*]例品八城經第六(第五後誦)|(二一七)中阿含[*]例品八城經第六(第五後誦)]]| 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舍離」、「毘耶離」、「廣嚴城」。 (2024年12月01日 13: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