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 automatic generated cbsnotes -->
<span style='font-size:150%'>「<b>尼揵</b>」共有 2 個註解</span><span style='color:gray;font-size:80%;'> (更新時間 2025年04月29日 00:03:20)</span><br></html>



^雜阿含經(1)^^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二|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二]][[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二#(九一四)|(九一四)]]| 外道六師之一,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外道其餘五師相比,較類似佛教,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又譯為「尼犍」、「尼揵子」、「尼揵若提子」、「尼揵陀若提子」。 <html><span style='color:gray;font-size:80%;'>(2021年03月14日 11:58:24)</span></html>|


^中阿含經(1)^^
|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二|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二]][[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二#(一九六)大品周那經第五(第五後誦)|(一九六)大品周那經第五(第五後誦)]]| 外道六師之一,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外道其餘五師相比,較類似佛教,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又譯為「尼犍」、「尼揵子」、「尼揵陀若提子」。在這裡特指尼揵的弟子。 <html><span style='color:gray;font-size:80%;'>(2022年02月19日 19:35:47)</sp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