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佛說長阿含-[1]-第二分釋提桓因問經第十====== @[0062b29]@如是我聞: @[0062b29]@一時,佛在[[摩竭]]-[2]-國[[菴婆羅]]-[]--[3]-村北,[[毘陀-[4]-山因陀娑羅窟-[5]-]]-[]-中。 @[0062c01]@爾時,[[釋提桓因]]-[6]--[]-發微妙善心,欲來見佛:「今我當往至世尊所。」 @[0062c03]@時,諸忉利天-[7]-聞釋提桓因發微-[8]-妙善心,欲[[詣]]佛所,即尋詣帝釋,白言:「善哉,帝釋!發妙善心,欲詣如來,我等亦樂侍從詣世尊所。」 @[0062c06]@時,釋提桓因即告執樂神-[9]-[[般遮翼]]-[10]--[]-曰:「我今欲詣世尊所,汝可俱行,此忉利諸天亦當與我俱詣佛所。」 @[0062c08]@對曰:「唯然!」時,般遮翼持[[琉璃]]-[11]--[12]-琴,於帝釋前忉利天眾中鼓琴供養。 @[0062c10]@時,釋提桓因、忉利諸天及般遮翼,於法堂上忽然不現,[[譬如力士屈伸臂頃]],至摩竭國北毘陀山中。 @[0062c12]@爾時,世尊入[[火焰三昧]]-[]-,彼毘陀山同一火色,時國人見,自相謂言:「此毘陀山同一火色,將是如來諸天之力。」 @[0062c14]@時,釋提桓因告般遮翼曰:「如來、至真甚難得[[覩]],而能垂降此閑靜處,寂默無聲,禽獸為侶,此處常有諸大神天侍衛世尊,汝可於前鼓琉璃琴娛樂世尊,吾與諸天尋於後往。」 **-{執樂神以情歌讚佛}-** @[0062c18]@對曰:「唯然!」即受教已,持琉璃琴於先詣佛。去佛不遠,鼓琉璃琴,以偈歌曰: 「[[跋陀]]-[]-禮汝父,  汝父甚端嚴;\\  生女-[13]-時吉祥,  我心甚愛樂。\\  本以小緣故-[14]-,  欲心於中生;\\  展轉遂增廣,  如供養羅漢。\\  釋子專四禪,  常樂於閑居;\\  [[正意]]求甘露,  我專念亦爾。\\  [[能仁]]發道心,  必欲成正覺;\\  我今求彼女,  必欲會亦爾。\\  我心生染著,  愛好不捨離;\\  欲捨不能去,  如象為鈎制。\\  如熱遇涼風,  如渴得冷泉;\\  如取涅槃者,  如水滅於火。\\  如病得良醫,  飢者得美食;\\  充足生快樂,  如羅漢遊法。\\  如象被深鈎,  而猶不肯伏;\\  奔-[15]-突難禁制,  放逸不自止。\\  猶如清涼池,  眾花覆水上;\\  疲熱象沐浴,  舉身得清涼。\\  我前後所施,  供養諸羅漢;\\  世有福報者,  盡當與彼共-[16]-。\\  汝死當共死,  汝無我活為?\\  寧使我身死,  不能無汝存。\\  忉利天之主,  釋今與我願;\\  稱汝禮節具,  汝善思察之。」\\ @[0063a16]@爾時,世尊從三昧起,告般遮翼言:「善哉,善哉,般遮翼!汝能以清淨音[[和]]-[]-琉璃琴稱讚如來,琴聲、汝音,不長不短,悲和哀婉,感動人心。汝琴所奏,眾義備有,亦說欲縛,亦說梵行,亦說沙門,亦說涅槃。」 @[0063a20]@爾時,般遮翼白佛言:「我念世尊昔[[鬱鞞羅]]-[17]-[[尼連禪]]-[18]-水邊,阿遊波陀-[19]-尼俱律-[20]-樹下初成佛道時,有尸漢陀-[21]-天大將子及執樂天王-[22]-女,共於一處,但設欲樂,我於爾時見其心爾,即為作頌,頌說欲縛,亦說梵行,亦說沙門,亦說涅槃。時,彼天女聞我偈已,舉目而笑語我言:『般遮翼!我未見如來,我曾於忉利天法講堂上,聞彼諸天稱讚如來,有如是德,有如是力。汝常懷信,親近如來,我今意欲與汝共為[[知識]]。』世尊!我時與一言之後,不復與語。」 **-{天帝釋求教於佛}-** @[0063b02]@時,釋提桓因作是念:「此般遮翼已娛樂如來訖,我今寧可念於彼人。」時,天帝釋即念彼人。時,般遮翼復生念言:「今天帝釋乃能念我。」即持琉璃琴詣帝釋所。帝釋告曰:「汝以我名[[并]]稱忉利天意,問訊世尊:『[[起居輕利]],[[遊步]]強耶?』」 @[0063b07]@時,般遮翼承帝釋教,即詣世尊所,頭面禮足,於一面住,白世尊言:「釋提桓因及忉利諸天故,遣我來問訊世尊:『起居輕利,遊步強耶?』」 @[0063b10]@世尊報曰:「使汝帝釋及忉利天壽命延長,快樂無患。所以然者?諸天、世人及阿須倫-[23]-諸眾生等,皆貪壽命、安樂、無患。」 @[0063b12]@爾時,帝釋復自念言:「我等宜往禮[[覲]]世尊。」即與忉利諸天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時,帝釋白佛言:「[[不審]]我今去世尊遠近可坐?」 @[0063b16]@佛告帝釋曰:「汝天眾多,但近我坐。」 @[0063b16]@時,世尊所止因陀羅窟,自然廣博,無所障[[碍]]-[]-。爾時,帝釋與忉利諸天及般遮翼皆禮佛足,於一面坐,帝釋白佛言:「一時,佛在舍衛國婆羅門-[24]-舍,爾時世尊入火焰三昧,我時[[以少因緣]],乘千[[輻]]寶車,詣[[毘樓勒]]天王所,於空中過,見一天女叉手在世尊前立,我尋語彼女言:『若世尊三昧起者,汝當稱我名字,問訊世尊:起居輕利,遊步強耶?』不審彼女後竟為我達此心不?世尊!寧能憶此事不?」 @[0063b26]@佛言:「憶耳!彼女尋以汝聲致問於我,吾從定起,猶聞汝車聲。」 **-{女居士生為天子,三比丘生為低階天眾}-** @[0063b27]@帝釋白佛言:「昔者,我以少緣,與忉利諸天集在法堂,彼諸舊天皆作是言:『若如來出世,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25]-。』今我躬見世尊,躬見自知,躬自作證,如來、至真出現於世,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輪眾。此有[[瞿夷]]-[]--[26]-釋女,於世尊所淨修梵行,身壞命終,生忉利天宮,即為我子。忉利諸天皆稱言:『瞿夷大天子有大功德,有大威力。』復有餘三比丘,於世尊所淨修梵行,身壞命終,生於卑下執樂神-[27]-中,常日夕-[28]-來為我[[給使]],瞿夷見已,以偈[[觸嬈]]曰: 「『汝為佛弟子,  我本在家時,\\   以衣食供養,  禮拜致[[恭恪]]-[]-。\\   汝等名何人?  [[躬]]受佛教誡;\\   [[淨眼]]之所說,  汝不觀察之。\\   我本禮敬汝,  從佛聞上法;\\   生三十三天,  為帝釋作子。\\   汝等何不觀?  我所有功德;\\   本為女人身,  今為帝釋子。\\   汝等本俱共,  同修於梵行;\\   今獨處卑賤,  為吾等給使。\\   本為[[弊惡]]行,  今故受此報;\\   獨處於卑賤,  為吾等給使。\\   生此處不淨,  為他所觸嬈;\\   聞已當患厭,  此處可厭患。\\   從今當精勤-[29]-,  勿復為人使。』 **-{兩位低階天眾被苛責後憶起前世而離欲,往生光音天}-**  「二人勤精進,  思惟如來法,\\   捨彼所戀著,  觀欲不淨行,\\   欲縛不真實,  [[誑]]-[]-惑於世間,\\   如象離羈絆-[30]-,  超越忉利天。\\   釋及忉利天,  集法講堂上,\\   彼已勇猛力,  超越忉利天。\\   釋歎未曾有,  諸天亦見過,\\   此是釋迦子,  超越忉利天。  「患厭於欲縛,  瞿夷說此言:『\\   摩竭國有佛,  名曰釋迦文,\\   [[彼子本-[31]-失意,  其後還得念]]-[]-。\\   三人中一人,  故為執樂神,\\   二人見[[道諦]]-[]-,  超越忉利天。\\   世尊所說法,  弟子不懷疑,\\   俱共同聞法,  二人勝彼一。』  「自見殊勝已,  皆生光音天,\\   我觀見彼已,  故來至佛所。」 @[0064a13]@帝釋白佛言:「願開閑暇,一決我疑。」 @[0064a13]@佛言:「隨汝所問,吾當為汝一一演說。」 **-{眾生互相傷害的因緣}-** @[0064a14]@爾時,帝釋即白佛言:「諸天、世人、乾沓和、阿修-[32]-羅及餘眾生等,盡與何[[結]]-[]-相應,乃生-[33]-怨[[讐]]-[]-、刀杖相向?」 @[0064a16]@佛告帝釋-[34]-言:「怨結之生,皆由貪嫉,故使諸天、世人、阿修[*]羅、餘眾生等,刀杖相加。」 @[0064a18]@爾時,帝釋即白佛言:「實爾!世尊!怨結之生,由貪嫉故,使諸天、世人、阿修[*]羅、餘眾生等,刀杖相加。我今聞佛所說,疑網悉除,無復疑也,但不解此貪嫉之生,何由而起?何因何緣?誰為原首?從誰而有?從誰而無?」 @[0064a23]@佛告帝釋:「貪嫉之生,皆由愛[[憎]],愛憎為因,愛憎為緣,愛憎為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 @[0064a25]@爾時,帝釋即白佛言:「實爾。世尊!貪嫉之生,皆由愛憎,愛憎為因,愛憎為緣,愛憎為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我今聞佛所說,迷惑悉除,無復疑也。但不解愛憎復-[35]-何由而生?何因何緣?誰為原首?從誰而有?從誰而無?」 @[0064b01]@佛告帝釋:「愛憎之生,皆由於欲,因欲緣欲,欲為原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 @[0064b03]@爾時,帝釋白佛言:「實爾!世尊!愛憎之生,皆由於欲,因欲緣欲,欲為原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我今聞佛所說,迷惑悉除,無復疑也。但不知此欲復何由而-[36]-生?何因何緣?誰為原首?從誰而有?從誰而無?」 @[0064b07]@佛告帝釋:「愛由想生,因想緣想,想為原首,從此而有,無此即-[37]-無。」 @[0064b09]@爾時,帝釋白佛言:「實爾!世尊!愛由想生,因想緣想,想為原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我今聞佛所說,無復疑也。但不解想復何由而生?何因何緣?誰為原首?從誰而有?從誰而無?」 @[0064b13]@佛告帝釋:「想之所生,由於[[調戲]]-[]-,因調緣調,調為原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帝釋!若無調戲則無想,無想則無欲,無欲則無愛憎,無愛憎則無貪嫉,若無貪嫉,則一切眾生不相傷害。帝釋!但緣調為本,因調緣調,調為原首,從此有想,從想有欲,從欲有愛憎,從愛憎有貪嫉;以貪嫉故,使[[群生]]等共相傷害。」 @[0064b20]@帝釋白佛言:「實爾!世尊!由調有想,因調緣調,調為原首,從此有想由調而有,無調則無。若本無調者則無想,無想則無欲,無欲則無愛憎,無愛憎則無貪嫉,無貪嫉則一切群生不相傷害。但想由調生,因調緣調,調為原首,從調有想,從想有欲,從欲有愛憎,從愛憎有貪嫉,從貪嫉使一切眾-[38]-生共相傷害。我今聞佛所說,迷惑悉除,無復疑也。」 @[0064b28]@爾時,帝釋復白佛言:「[[一切沙門、婆羅門盡除調戲在滅迹耶]]-[]-?為不除調戲在滅迹耶?」 @[0064c01]@佛告帝釋:「一切沙門、婆羅門不盡除調戲在滅迹也。所以然者?帝釋,世間有種種[[界]]-[]-,眾生各依己界,堅固守持,不能捨離,謂己為實,餘者為虛。是故,帝釋!一切沙門、婆羅門不盡除調戲而在滅迹。」 @[0064c06]@爾時,帝釋白佛言:「實爾!世尊!世間有種種眾生,各依己界,堅固守持,不能捨離,謂己為是,餘為虛妄。是故一切沙門、婆羅門不盡除調戲而在滅迹。我聞佛言,疑惑悉除,無復疑也。」 **-{滅除煩惱的途徑}-** @[0064c10]@帝釋復白佛言:「[[齊幾調在滅迹]]-[]-耶?」 @[0064c11]@佛告帝釋:「[[調戲有三:一者口,二者想,三者求]]-[調戲有三]-。彼口所言,自害、害他,亦二俱害。捨此言已,如所言,不自害、不害他、不二俱害。知時比丘如口所言,專念不亂,想亦自害、害他,亦二俱害;捨此想已,如所想,不自害、不害他,二俱不害,知時比丘如所想,專念不亂。帝釋!求亦自害、害他-[39]-,亦二俱害;捨此求已,如所求,不自害、不害他,不二俱害,知時比丘如所求,專念不亂。」 @[0064c20]@爾時,釋提桓因言:「我聞佛所說,無復[[狐疑]]。」 @[0064c21]@又白佛言:「[[齊幾名賢聖捨心]]-[]-?」 @[0064c22]@佛告帝釋:「[[捨心有三:一者喜身,二者憂身,三者捨身]]-[捨心有三]-。帝釋!彼喜身者,自害、害他,亦二俱害;捨此喜已,如所喜,不自害、不害-[40]-他,二俱不害,知時比丘專念不忘,即名受[[具足戒]]-[]-。帝釋!彼憂身者,自害、害彼,亦二俱害;捨此憂已,如所憂,不自害、不害[*]他,二俱不害,知時比丘專念不忘,即名受具足戒。復次,帝釋!彼捨身者,自害、害他,亦二俱害;捨此捨-[41]-已,如所捨,不自害、不害他,二俱不害,知時比丘專念不忘,是即名為受具足戒。」 @[0065a03]@帝釋白佛言:「我聞佛所說,無復狐疑。」 @[0065a03]@又白佛言:「齊幾名[[賢聖律諸根具足]]-[]-?」 @[0065a04]@佛告帝釋:「眼知色,我說有二:可親、不可親。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我說有二:可親、不可親。」 @[0065a07]@爾時,帝釋白佛言:「世尊!如來略說,未廣分別,我以具解。眼知色,我說有二:可親、不可親。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有二:可親、不可親。世尊!如眼觀色,善法損減,不善法增,如此眼知色,我說不可親;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知法,善法損減,不善法增,我說不可親。世尊!如眼見色,善法增長,不善法減,如是眼知色,我說可親;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知法,善法增長,不善法減,我說可親。」 @[0065a16]@佛告帝釋:「善哉,善哉,是名賢聖律諸根具足。」 @[0065a17]@帝釋白佛言:「我聞佛所說,無復狐疑。」 @[0065a17]@復白佛言:「齊幾比丘名為[[究竟]]、[[究竟]]梵行、究竟[[安隱]]、究竟[[無餘]]-[]-?」 @[0065a19]@佛告帝釋:「[[為愛所苦身得滅者]]-[]--[42]-,是為究竟、究竟梵行、究竟安隱、究竟無餘。」 @[0065a21]@帝釋白佛言:「我本[[長夜]],所懷疑網,今者如來開發所疑。」 **-{佛陀高於外道修行人}-** @[0065a22]@佛告帝釋:「汝昔頗曾詣沙門、婆羅門所問此義不?」 @[0065a23]@帝釋白佛言:「我自憶念:昔者,曾詣沙門、婆羅門所諮問此義。昔我一時曾二-[43]-集講堂,與諸天眾共論:『如來為當出世,為未出世?』時共推求,不見如來出現于世,各自還宮,五欲娛樂。世尊!我復於後時見諸大神天,[[自恣]]五欲已,漸各命終。時我,世尊!懷大恐怖,衣毛為竪。時,見沙門、婆羅門處在閑靜,去家離俗-[44]-,我尋至彼所問言:『云何名究竟?』我問此義,彼不能報。彼既不知,逆問我言:『汝為是誰?』我尋報言:『我是釋提桓因。』彼復問言:『汝是何釋?』我時答言:『我是天帝釋,心有所疑,故來相問耳。』時,我與彼如所知見,說於釋義。彼聞-[45]-我言,更為我弟子。 **-{天帝釋的未來}-** @[0065b07]@「我今是佛弟子,得須陀洹道,不墮餘趣,[[極七往返]]-[46]-,必成道果,唯願世尊記我為斯陀含。」說此語已,復作頌曰: 「由彼染穢想,  故生我狐疑;\\  長夜與諸天,  推求於如來。\\  見諸出家人,  常在閑靜處;\\  謂是佛世尊,  故往稽首言:\\  今我-[47]-故來問,  云何為究竟?\\  問已-[48]-不能報,  [[道迹]]之所趣。\\  今日無等尊,  是我久所求;\\  已觀察己行,  心已正思惟。\\  唯聖先已知,  我心之所行;\\  長夜所修業,  願淨眼記之。\\  歸-[49]-命人中上,  三界無極尊;\\  能斷恩愛刺,  今禮[[日光尊]]-[]-。」\\ @[0065b23]@佛告帝釋:「汝憶本得喜樂、念樂時不?」 @[0065b23]@帝釋答曰:「如是,世尊!憶昔所得喜樂、念樂。世尊!我昔曾與阿須倫[*]共戰,我時得勝,阿須倫[*]退,我時則還,得歡喜、念樂,計此歡喜、念樂,唯-[50]-有穢惡刀杖喜樂、鬪訟喜樂。今我於佛所得喜、念樂-[51]-,無有刀杖、諍訟之樂。」 @[0065b28]@佛告帝釋:「汝今得喜樂、念樂,於中欲求何功德果?」 @[0065c01]@爾時,帝釋白佛言:「我於喜樂、念樂中,欲求五功德果,何等五?」即說偈言: 「我後若命終,  捨於天上壽;\\  處胎不懷患,  使我心歡喜-[52]-。\\  佛度未度者,  能說正真道;\\  於[[三佛]]法中,  我要修梵行。\\  以智慧自-[53]-居,  心自見正諦;\\  得達本所趣-[54]-,  於是長解脫。\\  但當勤修行,  習佛真實智;\\  設不獲道證,  功德-[55]-猶勝天。\\  諸有神妙天,  [[阿迦尼吒]]-[]--[56]-等;\\  下至[[末後]]身,  必當生彼處。\\  今我[*]於此處,  受天清淨身;\\  復得增壽命,  淨眼我自知。」\\ @[0065c15]@說此偈已,白佛言:「我於喜樂、念樂中,欲得如是五功德果。」 @[0065c16]@爾時,帝釋語忉利諸天曰:「汝於忉利天上梵童子前恭敬禮事,今於佛前復設此敬者,不亦善哉!」 @[0065c18]@其語未久,時,梵童子忽然於虛空中天眾上立,向天帝釋而說偈曰: 「天王清淨行,  多利益眾生;\\  摩竭帝釋主,  能問如來義。」\\ @[0065c23]@時,梵童子說此偈已,忽然不現。是時,帝釋即從座起,禮世尊足,[[遶佛三匝]],[[却行]]-[]-而退,忉利諸天及般遮翼亦禮佛足,却行而退。 **-{有情人終成眷屬}-** @[0065c25]@時,天帝釋少復前行,顧語般遮翼曰:「善哉,善哉,汝能先於佛前鼓琴娛樂,然後我及諸天於後方到,我今以-[57]-汝補汝父位,於[[乾沓和]]中最為上首-[58]-,當以彼跋陀-[59]--[60]-乾沓和王女與汝-[61]-為妻。」 **-{淨信人得法眼淨}-** @[0066a01]@世尊說此法時,八萬四千諸天[[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 @[0066a02]@時,釋提桓因、忉利諸天及般遮翼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62]- ====[校勘]==== [1] 明本無「佛說長阿含」五字。 [2] 「摩竭」,巴利本作 Magadhā。 [3] 「菴婆羅」,巴利本作 Amba。 [4] 「毘陀」,巴利本作 Vediyaka。 [5] 「因陀娑羅窟」,巴利本作 Indasāla-guhā。 [6] 「釋提桓因」,巴利本作 Sakka-devānam-inda。 [7] 「忉利天」,巴利本作 Tāvatiṁsa。 [8] 大正藏無「微」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 「執樂神」,巴利本作 Gandhabba。 [10] 「般遮翼」,巴利本作 Pañcasikha。 [11] 「琉璃」,聖本作「流離」。 [12] 「琉璃」,巴利本作 Beluva。 [13] 「女」,大正藏原為「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女」。 [14] 「緣故」,大正藏原為「因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緣故」。 [15] 「奔」,大正藏原為「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奔」。 [16] 「共」,大正藏原為「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共」。 [17] 「鬱鞞羅」,巴利本作 Uruveīā。 [18] 「尼連禪」,巴利本作 Nerañjarā。 [19] 「阿遊波陀」,巴利本作 Ajapāla。 [20] 「尼俱律」,巴利本作 Nigrodha。 [21] 「尸漢陀」,巴利本作 Sikhaddhi。 [22] 「王」,宋、元、明三本作「玉」。 [23] 「倫」,大正藏原為「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倫」。[*] [24] 宋、元、明三本無「門」字。 [25] 「阿須倫眾」,巴利本作 Asura-kāyā。 [26] 「瞿夷」,巴利本作 Gopikā。 [27] 「執樂神」,巴利本作 Gandhabba。 [28] 「夕」,大正藏原為「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夕」。 [29] 「勤」,宋、元、明三本作「進」。 [30] 「絆」,大正藏原為「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絆」。 [31] 「本」,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本」。 [32] 「修」,大正藏原為「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修」。[*] [33] 「乃生」,大正藏原為「乃至」,宋、元、明三本作「乃生」,聖本作「及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乃生」。 [34] 「帝釋」,大正藏原為「釋」,今依據明本改作「帝釋」。 [35]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36]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7] 「即」,大正藏原為「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即」。 [38] 「眾」,宋、元、明三本作「群」。 [39] 「他」,宋、元、明三本作「彼」。 [40] 「不害」,大正藏原為「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害」。[*] [41] 「捨」,大正藏原為「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捨」。 [42] 「滅者」,大正藏原為「減者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滅者」。 [43] 大正藏無「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44] 「俗」,大正藏原為「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俗」。 [45] 「聞」,大正藏原為「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聞」。 [46] 「返」,宋、元二本作「反」。 [47] 「今我」,大正藏原為「我今」,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今我」。[*] [48] 「已」,宋、元二本作「以」。 [49] 「歸」,大正藏原為「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歸」。 [50] 「唯」,大正藏原為「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唯」。 [51] 「喜、念樂」,明本作「喜樂念樂」。 [52] 「喜」,聖本作「樂」。 [53] 「自」,大正藏原為「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自」。 [54] 「趣」,大正藏原為「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趣」。 [55] 「德」,聖本作「福」。 [56] 「阿迦尼吒」,巴利本作 Akaniṭṭhā。 [57] 「以」,大正藏原為「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58] 「首」,聖本作「昔」。 [59] 「跋陀」,大正藏原為「拔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跋陀」。 [60] 「跋陀」,巴利本作 Bhaddā。 [61] 聖本無「汝」字。 [62] 聖本在「十」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 菴婆羅:[[摩竭]]國的村名,「芒果」的音譯。 [] 毘陀山因陀娑羅窟:王舍城東邊毘陀山上的一個石窟,天帝釋(音譯「因陀娑羅」)曾在此問法,是佛陀時代王舍城地區的五個佛教精舍之一。又作「鞞陀提山因陀羅石室」、「界隔山天帝釋石窟」、「隔界山石窟」。 [] 釋提桓因:欲界六天當中,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的天主。又譯為「天帝釋」。 [] 般遮翼:一位執樂神(天龍八部中的乾闥婆神)的名字,常為天帝釋演奏音樂。又譯為「波遮旬」、「五結」、「五髻」。 [] 火焰三昧:以火為專注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入這種定時,身體能發出火燄。又譯為「火光三昧」、「火三昧」。 [] 跋陀:執樂神女的名字,意思是「吉祥」,又譯為「賢月色」。 [] 和:聲音相應。如:「附和」、「唱和」。讀音同「鶴」。 [] 碍:「礙」的異體字。 [] 瞿夷:「瞿曇」(喬達摩)族的「夷」(女性)。 [] 恭恪:恭敬謹慎。「恪」讀音同「克」。 [] 誑:說謊、欺騙。 [] 彼子本失意,其後還得念:三位比丘在生時修行未竟全功,投生為較低階的天眾。其中兩位受激勵呵責後提起正念離欲,往生到光音天。 [] 道諦: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的真理,即「八聖道」。 [] 結:煩惱。比喻煩惱如繩「結」繫縛眾生。 [] 讐:仇怨。「讎」的異體字。 [] 調戲:心浮動不安(而產生種種戲論妄想)。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虛妄想」。 [] 一切沙門、婆羅門盡除調戲在滅迹耶:一切的修行人都已完全滅除調戲、戲論了嗎?其中「調戲在滅迹」指滅除調戲、戲論(違反真理或不能增進善法的見解)的途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虛妄想之部分滅之行道的道跡」。 [] 界:差別、分類。 [] 齊幾調在滅迹:如何是滅除調戲的途徑?「齊幾」指如何、怎麼樣。 [調戲有三] 調戲有三:一者口,二者想,三者求:心浮動不安(而產生種種戲論妄想)的行為有三種:一、口說,二、惦記,三,尋求。按:例如爭論政治、想念娛樂、尋求名利,不能增進善法;論法、念佛、求解脫,則增進善法。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一曰念,二曰言,三曰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喜[……]憂[……]捨[……]」。 [] 齊幾名賢聖捨心:如何能稱作賢聖的放下一切、沒有執著的心? [捨心有三] 捨心有三:一者喜身,二者憂身,三者捨身:放下一切而沒有執著的心,能夠不執著三種感受。一、喜的這類感受,二、憂的這類感受,三、捨的這類感受。這裡的「身」是種類、類集的意思。按:心理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又稱為喜受、憂受、捨受,因此這三者含括一切感受。這句是指不執著任何感受,這樣就能不引生十二因緣「受支」之後的愛、取、有……老死等支了。 [] 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按:這段是說不管自己受到了別人怎麼樣的對待、而產生喜、憂、還是不喜不憂(捨)的感受,都一心一意地不害自己和他人,則算圓滿地持戒。這是因為犯戒的事要不就是害自己、要不就是害他人,因此不害自己和他人自然也是持戒。 [] 賢聖律諸根具足:依照佛教戒律圓滿地守護六根。可參考《雜阿含經》卷十一282經「賢聖法、律無上修諸根」。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護從解脫」,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為了根自制的行道」。 [] 無餘:沒有執取。沒有執取(貪愛)而涅槃,不再往生他處。 [] 為愛所苦身得滅者:被愛所苦的種種煩惱得以滅除的人。這裡的「身」是種類、類集的意思。 [] 日光尊:指釋迦牟尼佛。按:印度神話傳說釋迦族的遠祖,是由甘蔗中孕育,之後甘蔗經過日曬裂開而出生,因此稱為「日種」、「甘蔗種」,音譯為「瞿曇」。 [] 阿迦尼吒:為音譯,義譯作「色究竟天」,是色界十八天的最高天、四禪天的最高天,也是五淨居天的最高天。又譯為「阿伽尼吒」、「阿迦膩吒」。 [] 却行:倒退著走。 [] 遠塵離垢:遠離塵垢。塵垢在此特指「見惑」(見道所斷的惑),基於四聖諦的正見斷了見惑,稱作「得法眼淨」,證得初果。 ====[對應經典]==== *[[http://agama.buddhason.org/DN/DN21.htm|長部21經/帝釋所問經(大品[第二])]]\\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33.html|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三(一三四)大品釋問經第十八(第三念誦)]] *待加上:《佛說帝釋所問經》。 *待加上:《雜寶藏經》卷六第73經帝釋問事緣。 ====[讀經拾得]==== ***眾生為何互相傷害?如何不互相傷害?** 眾生互相傷害的因緣,本經中舉例為: 調戲 -> 想 -> 欲 -> 愛憎 -> 貪嫉 -> 怨結\\ (這個過程只是舉例,並不是公式,也沒有和十二因緣在文字上直接的對應關係,雖然大方向上是相通的。) 舉例而言,辦公室裡常可見到有人因為覺得無聊而搬弄別人的是非,加油添醋。這種因為無聊而製造小劇場的行為,也是因為心浮動不安(「調戲」),所以心中浮現某些歪念頭(「想」),而想要(「欲」)搬弄是非,接著同喜好的人成為小團體、受害者則討厭這些人(「愛憎」),人際上的不平等就會增長嫉妒和更多是非(「貪嫉」),甚至讓人成為仇家(「怨結」)。 滅除這些煩惱、不互相傷害的方法,在相當的《中阿含經》及南傳經文中回答為八正道,本經中則回答為不自害、不害他,以及六根對六境時不染著,而圓滿持戒。 ***環環相扣、首尾呼應的情節** 本經內容豐富,除了與四聖諦相關的法義外,也含括了天界一些人事的因果,首尾呼應,例如: *執樂神般遮翼在佛陀剛成道時說讚佛偈以追求執樂神女跋陀,本經中他說讚佛偈請佛說法後,和跋陀結為夫妻。 *執樂神般遮翼將情詩和讚佛偈結合,通報佛陀天帝釋即將拜訪,最後執樂神般遮翼獲得妻子,天帝釋獲得佛法的果證。 *佛陀說修行人得不得究竟,要看是否愛盡解脫:女居士轉生為天帝釋的王子,三比丘轉生為低階執樂神,其中二比丘回憶起佛法而離欲後,超越三十三天、轉生梵天;天帝釋過往遇過無法回答他問題的修行人,終於遇上能回答他問題的佛陀。 *三十三天原先禮拜梵天,佛說法後三十三天禮拜佛陀,梵天也隨喜。 \\ ***天帝釋在毘陀山因陀娑羅窟(義譯為「界隔山天帝釋石窟」)中問法** 本經記載天帝釋於石窟中向釋迦牟尼佛請教,當中佛陀提到:「為愛所苦身得滅者,是為究竟、究竟梵行、究竟安隱、究竟無餘。」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為:「若有沙門、梵志於無上愛盡,正善心解脫者,彼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 基於這句話,日後天帝釋向佛陀進一步詢問什麼是「愛盡解脫」,該段對話又引生後續的問答及事件,算是橫跨四部阿含、尼柯耶,傳誦天上與人間的問答接龍。這些經載彼此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 :agama2:ma_134_帝釋天向佛問法相關經典流程圖.png |}} ====[進階辨正]==== *[[agama2:研討:天帝釋在界隔山石窟問愛盡解脫之義|研討:天帝釋在界隔山石窟問愛盡解脫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