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oto: > 在 abstsai 的「觀色無常-9」一文中說: > 我們由經中記載許多世尊為別的比丘解除痛苦的例子可知,世尊深懂現世中肉身色相的痛苦解除之道,例如有一次,一位病重痛苦不堪的比丘快死了,阿難請世尊去看看有沒方法幫助他,世尊於是就去看那位病重的比丘,世尊為他說法,後來那位比丘死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阿難覺得很驚奇就問世尊。世尊回答他解除肉身痛苦的主要關鍵在於“五下分結”的解脫。 > c.f. 《雜阿含經》卷三十七[[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一〇二三|第1023經]]。 > 五下分結的身見並不是心理上的“認不認為”,而是真正的身體的覺受,病比丘要真的身體不痛了,死時才能諸根喜悅,這可不是可以“裝”得出來的。 有個疑問請問一下,諸根喜悅是什麼樣的身心狀況? 身心狀況若是 "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氣色不錯的樣子?) 那為什麼不繼續好好活下去,卻得非死不可呢? ---- David Chiou: 這邊的「根」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諸根喜悅也就是五官沒有扭曲變形痛苦掙扎那種臨死的相,而是安祥地圓寂。 古印度認為人要活著必須要有煖(身)、壽(命)、識(心),也就是說除了身心正常運作外,由業而來的生命還要夠長。「諸根喜悅」跟活多久沒有太大的關係,有人快樂但早死,有人歹活但長命,有人死時痛苦、有人死時平和,並沒有說快樂的人就不會死 :-) 病比丘會重病而死自然是因為過去業緣的關係,本來就該病死了,但由於佛法所以他身苦而心不苦,能夠安祥圓寂。 ---- David Chiou: 關於身苦但心不苦,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五[[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五#一〇七|第107經]]:「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多聞聖弟子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已,不生愛樂,見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轉惱苦生;心不隨轉惱苦生已,得不恐怖、障礙、顧念、結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 ---- 鍾盛義: 各位師兄,以上總結看到死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的原因有兩種說法。 abstsai 師兄的: 五下分結的身見並不是心理上的“認不認為”,而是真正的身體的覺受,病比丘要真的身體不痛了,死時才能諸根喜悅,這可不是可以“裝”得出來的。 邱師兄的: 叵求那比丘會重病而死自然是因為壽命已盡,但由於佛法所以他身苦而心不苦,沒有一般重病死者五官扭曲變形、痛苦掙扎的死相,而是安祥地圓寂,因此「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 一是話真正的身體的覺受不痛,另一話身仍苦但心不苦,這兩個不是一個檔次滴。感覺abstsai師兄說的真的身體不痛的修行水平高些,受被阻斷似的。 請教師兄這兩者何同何異? 從經文來看看,好似死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是因為斷了五下分結。 斷五下分結能真正讓身體覺受不痛麼?斷五下分結能讓受蘊不作用麼? ---- David Chiou: 鍾大德真細心。這其實有二種情況: 1. 完全伏住身體的苦:這須要很高的定力,例如進入滅受想定(滅盡定)能斷絕一切身心的受想,佛陀年老身體較差時就常用這招。 c.f. 《長阿含經》卷二:「吾已老矣,年且八十。譬如故車,方便修治得有所至。吾身亦然,以方便力得留住壽,自力精進,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無想定,時,我身安隱,無有惱患。」(CBETA, T01, no. 1, p. 15, b2-5) 但在日常生活沒入定時,佛陀也是有因緣所生的身苦,背痛也要休息,但心不苦。 c.f.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27經:「我今背疾,欲小臥息。」(CBETA, T02, no. 99, p. 195, c3) 2. 身苦,心不苦:這是在日常生活情況下最常見的狀況,眼耳鼻舌身還是要對外境有所反映,也會有眼耳鼻舌身的苦或樂,但聖者心不因此而苦樂。 c.f. 《雜阿含經》卷五第107經:「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多聞聖弟子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已,不生愛樂,見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轉惱苦生;心不隨轉惱苦生已,得不恐怖、障礙、顧念、結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CBETA, T02, no. 99, p. 33, b14-19) c.f. 《雜阿含經》卷十七第470經:「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CBETA, T02, no. 99, p. 120, a25-27) 另一方面,在重病時是很難入定的,縱使平日定力好的人也很難在此時以定力關掉身受。像卷三十七第1024經中馬勝尊者就因為重病中無法入定而覺遺憾,此時馬勝尊者就是身苦得不得了,只是心不苦。佛陀畢竟是大醫王,在此時教導馬勝尊者把心念放在覺知五陰無我、貪瞋癡永盡的解脫上,畢竟智慧是不退失的,這「念覺支」也引生出「喜覺支」、「輕安覺支」等覺支,讓身心輕安快樂,終至七覺支滿足。《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三〈等法品39〉第6經等經也都提到七覺支有一定程度的治病效果,因此馬勝尊者的病就痊癒了。 c.f.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一〇二四|http://buddhaspace.org/agama/37.html#一〇二四]] 定力有退失,智慧無退失,是否能不「身苦」沒人能打包票,然而阿羅漢一定能不「心苦」。 ---- David Chiou: 這當中還有一些眉角,對佛經義理熟悉的同學不須要解釋就能了解,為免較不熟悉經典的同學又很在意細節的想要深究,所以多補充如下。沒想要咬文嚼字的同學可以略過 :-) 斷五下分結可以在死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但死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不一定要斷五下分結。 眾所週知,許多橫死的人在旁人念佛助念後,面容從惡相轉為微笑,而「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斷五下分結、證得阿那含,而是因為感應到天界或淨土的詳和,也可姑且說是另一邊的定力的影響。 另一個例子是1024經的馬勝尊者,他是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早就斷五下分結又斷五上分結,證阿羅漢了(此經南北傳都稱呼他為「尊者」,照理來說是證阿羅漢後的事)。雖然是阿羅漢,但馬勝尊者因為重病而失去定力,才一時沒辦法用定力伏住身體的痛苦,直到佛陀教他把心念放在覺知五陰無我、貪瞋癡永盡的解脫上,才解除了身體的痛苦。 為何第1023經的叵求那尊者重病命終時斷五下分結,能夠「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五下分結是: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其中能斷貪欲、瞋恚,比起入初禪(伏貪欲)的要求還高了許多,因此「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也是合理的。再者,三果聖者命終後往生色界天,例如五淨居天,然後證得涅槃,比起一般往生天界的人還高級得多。 abstsai 所說「五下分結的身見並不是心理上的“認不認為”,而是真正的身體的覺受」要表達的意思是「斷身見並不只是在觀念上的(心理上的“認不認為”),而是實證的」,句子中的「覺受」是指身受導致的心受,因此並沒有矛盾。像《雜阿含經》卷十三第336-342經就將「心受」分出來為「喜受」、「憂受」,以和「身受」區分,也是為了方便解釋,並不是說「五受」和「三受」的說法有矛盾。卷十七第485經中佛陀就說了:「我有時說一受,或時說二受,或說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時說無量受。」詳可見該經解說。 ---- 金山豆: 復有身中致命蛇毒,即將命壞身死卻面色諸根無有變異的優波先那尊者,蓋因識得陰非我、我所耳。 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252.html